古代处决犯人真的都是在午时三刻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投稿:彤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古代处决犯人都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讲究呢?~

之所以当时处决犯人选择在午时三刻,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中是每天人最容易昏昏欲睡精神感觉到疲倦的时候。当时人们会在这个时间点内比较瞌睡,在这个时间是执行死刑的话,那么这些犯人可以少受许多痛苦。在古代人们经常选择在午时三刻对那些犯人实行斩立决。到了温展的时候艳阳高照,这是刽子手会吞下烈酒喷洒在刀上,刀一斩人头就落地了。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时刻表进行计算,应该是在中午12点左右。在那个时候太阳在天空的正中间直射,地球阴影比较短,同时温度也比较高。在古代一直存在着阴阳学说。一般来说,活人为阳死人为阴,人间为阳,地府为阴。当时这些犯人虽然被执行死刑,但是人们对于这件事情,其实从心底里是害怕的。有不少人担心这些人在死了之后会变成厉鬼来纠缠当时的官员和实行者。所以人们把执行的准确时间选择在这个时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候阳气最重可以压制住阴气。当时即使再厉害的恶鬼,在这样充足的阳气之下也并不能诚心作恶。在古代古人都认为那些鬼魂害怕太阳不敢在太阳之下露出真面目。再加上午时三刻正是太阳最充足的时刻,所以人们特意挑了这个时间点让犯人执行死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在这个时刻人都是比较疲惫的,容易打瞌睡。在这个时候执行死刑的话,会让犯人减少非常多的痛苦。这种做法对比于之前的那种说法多少有了一些人情味。虽然在古代这些刑罚是比较严厉的,但是执行刑罚的时候,多少也要添加一些人情味进去。

在看一些时下热播的历史连续剧中,想必大多数观众,对于剧中问斩犯人时,公堂上喊出的那句“午时三刻问斩”,都不会感到陌生吧?那么,古人在对罪犯进行问斩的时候,为什么偏偏要将行刑时间,卡在如此准确的位置上呢?关于这个问题,虽然也有史料能够解释说明,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影视剧所蒙骗了。

在我国古代,十二时辰是用作时间计量最基本的单位,从夜里十一时的子时开始,第二天的亥时结束,每一时辰都相当于现代人的两个小时。而午时的时间范围,便大致在正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之间。受阴阳文化的影响,古人将午时作为一天阴阳交界的分水岭。一般来说,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便出现在午时,进而便为午时三刻。

那么,作为一天中阳气最盛的午时三刻,又和处决犯人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人们还是普遍相信有神鬼存在的。一般来说,犯了罪的人在被处决后,便为化作鬼怪,在地府接受刑罚,但倘若一着不慎,问斩后的罪犯也很有可能会化作孤魂野鬼,扰乱人世。

因此,古人之所以选择在午时三刻问斩,便是想借由充足的阳气,来压制阴气。说白了,就是要让十恶不赦的罪犯在被问斩后,连鬼路都走不成,断绝其一切念想。当然了,选择在这一时间段问斩,也是为了能够图个吉利,毕竟问斩在古人看来,是一件比较晦气的事情。

而相对应的,倘若处决的并非重要罪犯,监斩官往往会在午时一到,便命令刽子手问斩,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起码还有鬼给做,下辈子投个好人家,老老实实的继续生活便可。

不过,并非所有的朝代都存在“午时三刻”问斩的习惯哦。据史料考证,只有明朝曾严格按照这一规定执行,至于其它朝代,也各有各的监斩机制。比如拿唐朝来说,在一天中处决犯人的时间,并没有过严格要求,也不存在午时三刻问斩一说。但尽管如此,在处决罪犯的日子上,唐朝还是比较看重的。

比如每年从立春开始,一直到秋分这天,期间都是不可以处决罪犯的,这也就是“秋后问斩”的来历。除此之外,每个月的特殊日期,如祭祀活动、皇帝诞辰、佛道经筵等日子,也是不能够问斩犯人的。而到了宋朝,甚至还出现了倘若头天夜里天气没有放晴,第二天就不得处决罪犯,以及倘若当天下雨,也是不能够问斩犯人的。

因此,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并没有完全严格按照史料中的细节,对剧情进行设定,这就导致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使得大多数观众产生了误解。所以说,午时三刻作为古代问斩犯人标准的说法,也只是在明朝在被朝廷所重视,至于其他朝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和说法。包括在一些史料中,清晨或黄昏子夜处决犯人的事情,也并不罕见哦!




古时候处罚犯人,为啥一般都是要把犯人发配边关?
不管是在古装影视剧中,还是百家讲坛或者古典文学作品里面,都有过烦人犯罪之后被惩罚的现象发生。但是为什么有些犯人是被就地处决而有些犯人会被发配边关,既然都是犯了罪,而且罪名都一样的情况下。有得犯人解决的很快,而有些犯人是会被发配边关,这种慢刀子割肉这种处理呢?这其实是政治家为了宣扬自己...

在古代要处决死囚犯的时候,为什么都是秋后问斩?
一、秋天老百姓比较闲 古代的老百姓一般都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最忙的时节是春天和夏天,这时候天地里面的活儿都干不完,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干其他事情。问斩犯人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人围观,安排在农忙的时候问斩犯人,可能就没有什么人有空去看了。这惩罚犯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惩罚本身,还有教育百姓的作用...

包青天中处决犯人从不用刽子手,都是用铡刀?这是什么原因?
三把铡刀:龙头铡,专铡目无国法的皇亲国戚;虎头铡,专铡扰乱朝纲的文武大臣;狗头铡,专铡作奸犯科平民百姓。历史上他是没有这东西的。至于后来杜撰的是皇上御赐的。有皇威的东西,用些起来更顺手嘛,谁都不用怕了。而且这也算是包拯的一大标志吧。

为什么,古代判死刑的犯人都是<午后>处斩呢?而不是早晨或晚上!!_百度...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古代杀人犯被判处死刑,有几种执行方法?
一、古代被判处死刑的杀人犯,那要看他犯的罪有多大,轻的就选择杀头或者是吃药死,重型杀人犯就会选择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的刑罚,每个不同的国家他们处决罪犯的方法是不同的,大家只要知道触犯了死刑的人最后都会被判处死刑,处决犯人的地方都是闹市区,这样要做到以儆效尤的效果,这样就会避免更多人去...

古时候囚犯真的是秋后问斩吗?为何要把时间放到秋后呢?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要考虑到秋收时节,每个人都是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在古代以人力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皇家成员在每年的农忙时节都会亲自参与劳作,而一个正当壮年的囚犯,抛开身份,算是一个好劳力了,所以不能浪费了,要杀也要留到干完后,颗粒回仓的时候在处决。

古代处决犯人,为何要在人多的菜市口,还必须是午时三刻行刑呢?_百度知 ...
清朝时期被斩首于菜市口的有很多人,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咸丰末年的肃顺(顾命大臣),戊戌六君子等。选择在菜市口处决罪犯又是什么道理呢?答案当然是——警示民众!凑热闹的习惯自古就有,所以一旦有罪犯要被问斩,围观群众就会特别多,远比影视剧里看到的多,人们争前恐后到现场围观。对于...

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办一个平民的案子呢?
古代处决杀人犯,都是在秋后,认为秋后是肃杀的季节,选在这时候处决犯人,符合天道(自然规律)。郭解杀人,总是在大赦之前,也就是说,他杀了人,被抓了起来,在秋后砍他脑袋之前,他遇到了大赦,没有死。这种事情可能不止一次,虽然有点儿机缘巧合,但对于其他人的影响却极坏。青少年单纯率性,仰慕他,效仿他,不能不说与...

古罗马处决犯人,有人愿意代他受死。这是什么电影?
这个情节是出自电影《角斗士》(Gladiator)中。该电影于2000年上映,是一部历史动作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执导,拉塞·克劳(Russell Crowe)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罗马将军被迫成为奴隶、参加角斗士比赛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了一个有人愿意代他受死的情节。

古代被判死刑后,就会马上被拉出去问斩吗?
只不过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使者大喊的不应该是“刀下留人”,而是“有赦令”!而且也不会像影视作品中表现得那样夸张。例如唐初大将李靖就是在要被问斩之时被李世民赦免。还有唐朝的魏元忠被人诬陷下狱,也是被判处了死刑,但是武则天在临行前又后悔了,便下令赦免死刑。▲古代犯人临刑剧照 其实,...

海宁市18168807455: 弱弱的问一句,古代执行死刑为毛都是午时三刻问斩? -
闻店经络: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的原因

海宁市18168807455: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要午时三刻?
闻店经络: 午时三刻处斩: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差十五分钟到正午),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海宁市18168807455: 为什么古代犯人斩头要在午时三刻? -
闻店经络: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差十五分钟到正午),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海宁市18168807455: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大多选在午时三刻呢?
闻店经络: 不管《大明律》还是《大清律》里, 都找不到正法犯人要在“午时三刻”的 硬性规定.但是明清各级政府在处决死 刑犯时都选择“午时三刻”却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这是为什么呢? 午时三刻开刀问斩这其实源于古人的一种迷信心理. 古人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 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 纠缠对他做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 行刑的刽子手等人员.而要想压抑其鬼 魂的出现,古人认为就要选择阳气最盛 的时候行刑.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 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 最短的时候,古人认为这一时刻恰恰就 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 个时刻行刑最为妥当.所以,“午时三刻”这个时刻就被古人选作了对犯人执 行死刑的时刻.

海宁市18168807455: 为什么古代斩人要在午时!是真的吗? -
闻店经络: 古代执行死罪为什么在午时三刻? 1.关于秋后问斩 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

海宁市18168807455: 为什么古代砍头都是在午时三刻? -
闻店经络: 古代中国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八刻(注意,不是四刻),如午时就分为午初四刻和午正四刻,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所以15分钟又叫一刻钟.午时三刻指的是午初三刻,即11点45分. 古时罪犯砍头都喜欢选在午时三刻,因为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海宁市18168807455: 为什么古代斩首或者执行死刑时一般都选在午时三刻? -
闻店经络: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海宁市18168807455: 为什么在古代都是午时三刻斩首? -
闻店经络: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

海宁市18168807455: 古代死刑为何选在午时三刻执行?
闻店经络: 原因有二,其一,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重的时候,此时的阳气能够让阴气立刻散去,犯人不会成为恶鬼而回来找刽子手报仇.其二,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吃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