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引进与利用哪些蔬菜种质资源?

作者&投稿:挚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对蔬菜种质资源进行了哪些创新与利用?~

种质资源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获得生产和育种所需的优异种质。按其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遗传学工具材料为主要目标的种质资源创新,例如非整倍体材料、近等基因系、双单倍体系等的创建;另一类是以育种亲本材料为主要目标的种质创新(方智远、李锡香,2004)。近代以来,尤其是达尔文对物种遗传、变异的解释和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进化理论;孟德尔的后代分离和独立分配规律;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及连锁遗传理论创立以及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分子遗传学,使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以及通过作物遗传育种改变其性状方面有了更多的自由(朱军,2004),也使蔬菜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及其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快进步。中国,特别是在“九五”、“十五”期间,“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研究”已成为蔬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其进步也颇为显著。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甘蓝的自交不亲和系,并于60年代初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分别在晨光大平头、黑叶小平头等甘蓝品种中进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并初步获得103和105两份自交不亲和系。7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系统地开展了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通过连续自交、分离鉴定、定向选择的方法,先后选育成7224-5-3等具有不同熟性、不同类型的10个自交不亲和系及其配制的“京丰1号”等7个甘蓝杂交种,使中国蔬菜杂种一代利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甘蓝显性核基因不育系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它为中国所特有,已在2001年获得发明专利,并已育成01-216MS等5个具有不同熟性、不同类型的可实用的显性雄性不育系,为甘蓝一代杂种制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利用这些不育系作母本,已配制出中甘16、17、18、19、21等5个杂交种,经过审定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方智远,2002)。大白菜和白菜原产于中国,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经过长期改良,形成了各种不同熟性、不同类型的种类和变种。近20多年来,大白菜已育成一大批具有整齐、抗病、丰产特性的新组合,制种途径主要采用选育自交不亲和系、高代自交系、雄性不育系等。在已育成的200多个组合中,有自交系55个,自交不亲合系212个,雄性不育系21个。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已分别育成雄性不育两用系(单基因雄性不育)、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等,这些不育系进一步丰富了亲本的种质资源类型(徐家炳、张风兰,2002)。在白菜的亲本改良上,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广东等省(市)农业科学院主要在当地的优良地方品种中,选育出一批自交系或雄性不育两用系,已配制出一代杂种矮杂系列、矮抗系列、黑叶白菜17号、夏冬青等品种,并广泛在生产上应用。中国辣椒种质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很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张继仁(1980)从湖南地方品种中筛选出衡阳伏地尖辣椒等7个优良地方品种及道县早泡椒等10个在某一或若干个性状上比较突出的品种。江苏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从地方品种中筛选出如南京黑壳等优良地方品种,进而选育出一批新的亲本材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用对TMV和CMV抗性较强的辣椒品种二斧头、灯笼椒、栾川椒与易感病但经济性状好的茄门、同丰37号甜椒作亲本,通过杂交分离、多代回交、抗病性鉴定等方法,筛选出90-109、90-111、90-138、91-126、90-136等系列优良亲本。其他如北京、沈阳、天津市等地有关研究单位也各选育出一批优良亲本材料。进而形成了中椒、湘研、苏椒、甜杂、沈椒、辽椒、哈椒、津椒、海花等在国内生产上颇具影响力的系列优良品种。与辣椒相似,中国黄瓜种质资源也相当丰富,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地方良种经过育种工作者的改良创新已成为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种的重要亲本材料。如天津黄瓜研究所以抗性较好的地方品种天津棒槌瓜和唐山秋瓜为材料,杂交选育出津研系统黄瓜。又如华北刺瓜类型的北京大刺、长春密刺、新泰密刺、宁阳大刺等地方品种及华南类型的安徽小白条、成都二早子、广州青皮吊瓜、广州大青黄瓜等等,对育成现有各种系列的杂交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侯锋,1999)。目前如天津黄瓜所的津绿、津春、津优系列,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中农系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北京系列和迷你系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粤秀黄瓜等等均包含了华北、华南类型以及国外温室黄瓜的亲缘关系。
应用国外种质材料经过改良并用于中国蔬菜新品种选育的例子很多,在番茄和辣(甜)椒的新品种选育上更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引进的番茄品种强力米寿除在生产上直接大面积推广应用外,还被选育成自交系,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蔬系列番茄品种中作为亲本材料利用。70年代由美国引进的番茄种质材料玛纳佩尔Tm-2v是番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源,含抗病基因Tm-2v,该品种表现特别,具有苗期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开花迟、结果少、果实小等特点。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苏、西安、北京等蔬菜科研单位根据育种目标进行转育,已先后选育成如粉果、有限生长、大果等不同类型含抗病基因Tm-2v的材料,并以此为亲本育成了中蔬、中杂、红杂、苏抗、佳粉、佳红、西粉、浦红、浙红、浙粉、东农、渝杂等系列品种。据不完全统计,以上单位所培育出的含Tm-2v基因的一代杂种,每年制种量约逾10万kg,占全国番茄商品用种量的50%左右,累计推广面积约66.7万km,且大大降低了烟草花叶病毒(TMV)在全国的危害程度,改善了市场供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又如由美国引进的组合力强的Ohio-MR9、含抗叶霉病的系列基因,经过改良转育成抗病材料,并育成了一大批露地和保护地番茄良种。此外,由日本引进的,用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筛选出的6个不同基因番茄品种组成的GCR系统番茄,作为番茄上TMV株系的鉴别寄主谱,对摸清中国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危害情况具重要作用(李树德、冯兰香,1995)。在辣(甜)椒国外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上,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法国引进的优良抗病材料,有抗白粉病的H3、CI、PRIMOR等材料,以及2个抗疫病的商业品种,通过系谱选择法选出了6个优于茄门、对疫病达到抗病和高抗水平的株系,其中4株系兼中抗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对进一步开展甜椒抗疫病育种具有积极作用(张宝玺等,2005)。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创新的黄瓜新种质“G5224”,结合了北京小刺、欧洲品种和美国品种的优点,表现全雌性、极早熟、耐低温、高抗角斑病、枯萎病,抗黑星病、白粉病和霜霉病,实现了具有不同血缘的抗病基因源的聚合。新种质“1613”源于欧洲型温室黄瓜与华北型刺瓜杂交选系,该材料表现强雌性、极早熟、耐低温、高抗角斑病、枯萎病,抗黑星病、白粉病和霜霉病。另外,利用具有野生血缘的优良加工抗病品系S452和优良炸片加工品种Atlantic的优点创造出马铃薯新种质“中蔬9408-1”,其炸片颜色为2.5级(美国快餐食品协会标准1~10级,以1级为最优),相对密度(比重)为1.092,平均干物质含量为22.19%,产量比对照品种大西洋增产13.65%。室内接种鉴定,抗马铃薯X病毒,高抗马铃薯Y病毒;田间鉴定抗马铃薯晚疫病。这将在改变国内马铃薯市场加工品种为国外品种所独占的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规杂交、分离、回交、选择等方法进行蔬菜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仍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而且效果显著。
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近年还利用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优良的亲本材料。花药和花粉培养是快速获得优良纯系的有效方法,与常规多代自交获得纯系相比,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纯系稳定等特点。而游离小孢子培养还具有花药培养所不具备的单细胞单倍体、群体数量多、自然分散性好、不受体细胞干扰、便于遗传操作等优点,而且能够快速获得双单倍体高纯度材料。河南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在近10多年的时间里采用该项技术成功地培育、繁殖了大白菜品种8个,推广面积20万km。这是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和遗传育种上的成功例子。此外,在芸薹属植物中先后对油菜、芥菜、大白菜的、白菜、甘蓝和芜菁等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并获得了再生植株(蒋武生等,2002)。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利用从日本引进的平安荣光品种,经花药培养和选育,1982年育成了中国首个花培甜椒品种海花3号;利用保加利亚辣椒经花培育成了海花1号辣椒,并进一步育成用花培品系作亲本的海丰系列杂交种10余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此外,张家口市蔬菜研究所经多年研究也育成了以塞花命名的花培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邹学校、蒋钟仁,2002)。游离小孢子培养和花药培养技术,在细胞水平上为蔬菜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和遗传育种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近年,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也已用于蔬菜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胡萝卜原生质体融合在7个融合组合中获得再生植株,在1个融合组合中成功地实现了胡萝卜瓣花性雄性不育性的转育。原生质体融合获得6个优良茄子品种与两个茄子野生远缘种的体细胞杂种植株,并将野生茄子中的抗病基因转到普通茄子中(李锡香等,2006)。
此外,植物基因工程在蔬菜种质的改良与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例如在控制蔬菜果实成熟基因的利用上取得了成功。叶志彪等利用番茄乙烯形成酶(EFE)cDNA克隆,构建反义载体,通过农杆菌Ti质粒介导,转化子叶外植体,感染的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再生出完整的番茄植株。经检测,导入的标记基因能在后代中遗传传递。所获得两个转基因株系的EFE活性和乙烯的生成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不及对照的10%。贮藏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果实的好果率在贮藏88~92d后仍在80%以上,比对照贮藏期延长8~10倍,而其他特性与原亲本相似(叶志彪等,1995)。

蔬菜种质资源搜集与保存是整个蔬菜种质资源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广泛的收集与科学的保存,拥有相当数量的种质资源,才能更好地开展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蔬菜种质资源的搜集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国家行政部门或主管科研单位组织相对应的地方部门或种质资源研究单位,采用行政的(政府部门有组织的)手段对各地的蔬菜主产区、育种中心地区,进行广泛的收集;二是通过科研协作的形式,根据征集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经常性的征集;三是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人员对蔬菜作物起源中心地区、沙漠和沿海等边远地区,进行野生、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搜集;四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国际交流,进行国外引种工作。在上述种质资源的征集过程中,对征集工作有统一的要求,对征集来的种质资源填写统一的表格,并将征集到的种子(苗)上交主管单位(方智远、李锡香,2004)。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蔬菜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工作。1920年始,苏联植物分类家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组织考察队到60多个国家,进行了近200次考察,搜集到包括蔬菜在内的各种栽培植物15万份。由他创建的全苏植物栽培研究所到1985年共搜集保存农作物种质材料35万份左右,其中蔬菜(包括瓜、豆、块根类)种质材料6万份以上。美国从建国开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种质资源收集、研究、保存、利用的体制、机构和管理制度。美国原有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贫乏,19世纪中叶开始组织出国考察搜集栽培植物种质材料,现已拥有世界各地栽培植物种质材料43万份以上,其中包括马铃薯、菜豆、豌豆等多种蔬菜作物。日本原有的蔬菜资源有限,许多蔬菜从古代起陆续由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传入,近代则进一步搜集了世界各蔬菜起源地区的种质材料。除上述国家外,1974年成立的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在促进世界各国考察搜集和保存栽培植物种质材料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74—1984年10年间建立并推动世界栽培植物种质搜集网搜集了各种栽培植物种质材料10万份以上(刘红,1990)。
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表1-4列出了世界各国代表性蔬菜种质资源搜集份数(含重复),包括长期保存和未获长期保存的种质。
表1-5列出了美国种质信息网络(GRIN)中常见的蔬菜种质份数(方智远、李锡香,2004)。
表1-6列出俄罗斯的情况。
表1-4 全世界代表性蔬菜的种资源质搜集份数

表1-5 美国GRIN数据库中主要蔬菜种质份数

表1-6 俄罗斯VIR收集保存的蔬菜种质资源

总的来说,俄罗斯收集和保存的豆类作物种质资源约有42000余份,包括15个属,160种。蔬菜和瓜类作物种质资源49000余份,包括282种。
中国对蔬菜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工作十分重视。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开展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蔬菜地方品种的调查搜集工作。据1965年的不完全统计,共搜集到88种蔬菜1.73万份种子,但因“文化大革命”而几乎全部丢失。1979年,农业部和国家科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农作物品种资源补充征集的通知》,1980年开始再次进行补充调查征集,至1985年底,全国已征集蔬菜地方品种125种,16187份。并从1982年开始,由当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牵头,组织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编写《全国蔬菜地方品种资源目录》。在全国蔬菜品种资源调查、征集基础上,吉林、天津、安徽、山东、江苏、四川、河南、陕西等省(市)先后编制了本省(市)蔬菜品种资源目录。甘肃、吉林、江西、四川、湖南等省编写出本省蔬菜品种志。1986年开始,国家把种质资源工作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组织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蔬菜科研单位进一步进行了蔬菜种质资源的全面搜集、整理。并对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湖北神农架地区和海南省等地进行了蔬菜种质资源考察搜集,首次发现了一些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蔬菜植物新变种、新类型和野生近缘种。如1979—1980年对云南省13个地(州、市)的31个市、县进行了考察,共收集种质材料400余份,制蜡叶标本100余份。鉴定出国内外尚无报道的苦茄、西双版纳黄瓜、涮辣、大树辣、辣椒瓜和红茄等。考察查明了云南省辣椒、黄瓜和瓜类的种类、类型、品种及其分布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生态环境。1981—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参加了由该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主持组织的西藏作物品种考察队蔬菜考察组。共考察访问了39个县、市,搜集蔬菜种质材料655份,蔬菜种子285份(含根茎类),分属栽培蔬菜20个科60多个种,野生蔬菜种质资源23个科32个种,基本摸清了西藏自治区蔬菜种质资源的家底。其后,又于1986—1990年进行了神农架地区蔬菜种质资源考察,涉及鄂西和川东地区22个县(市、林区),收集蔬菜种质资源3497份,分属38个科159个种、亚种或变种。并对葱、蒜、菜豆、胡萝卜、辣椒、菠菜等蔬菜进行了重点考察,尤其对多种野生蔬菜进行了收集和研究(杜武峰、刘富中等,1991)。此后,在“九五”期间,四川、重庆等省(市)的蔬菜科研单位,还进行了三峡库区的蔬菜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到蔬菜种质资源959份,鉴定编目710份,初步筛选出25份优异种质资源(滕有德等,2002)。在此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继续组织全国有关科研单位收集保存主要蔬菜地方品种、国外种质和野生蔬菜种质,共计达2005份。“十五”期间,依托国家基础性工作项目“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国家基础性工作项目“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利用”等,繁殖入库有性繁殖蔬菜种质538份,无性繁殖和多年生蔬菜种质资源计70种776份。
国外引种也是搜集种质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通过多种途径由国外引进了大批蔬菜种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总计已引入20000余份。在引入的种质资源中,如芦笋、青花菜、结球莴苣、黄秋葵、菜蓟、辣根等,作为新、特、稀蔬菜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效地丰富了国内栽培的蔬菜种类。又如番茄品种强力米寿、特罗皮克,西芹品种冬芹、夏芹,菜豆品种供给者、优胜者等从国外引入试种后表现优良,已直接用于生产;在直接引入的种质资源中,有的则是重要的育种材料,如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材料玛纳佩尔Tm-2,已用作亲本并育成了中蔬4号、西粉3号、苏抗9号等多个番茄优良新品种或一代杂种,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之一(尚庆茂等,1999)。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收集的蔬菜种质资源共35580份,涉及214个种(包括变种,除去库圃重复收集的种类)。进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的计31417份,涉及21个科70属132个种(变种)。其中以菜豆、豇豆、辣椒、番茄、茄子、萝卜、大白菜、白菜、叶用芥菜、黄瓜、南瓜居多。无性繁殖的水生蔬菜计1538份,分属11个科12个属28个种和3个变种。其他以营养器官繁殖的蔬菜如葱蒜类、薯芋类和多年生蔬菜种质资源776份,分属70个种(李锡香,2006)。
表1-7 中国入库保存的蔬菜种类和种质份数

表1-7 中国入库保存的蔬菜种类和种质份数(续)-1

入圃水生蔬菜

入圃水生蔬菜(续)-1

如上所述,经过广大蔬菜种质资源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基本上已把全国各地现存的较易收集保存的蔬菜种质进行了整理、繁殖入库和入圃。
关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国内外都十分重视。目前,国际上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原地保存,就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就地保存野生植物群落或农田中的栽培植物居群,任其自我繁殖更新,如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很快,日本天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有700多个,总面积560万km以上,占国土面积的15%以上,为亚洲第一;美国的天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0%左右;中国至1982年底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06个,面积39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0.4%,保护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李锡香,2004)。二是异地保存,是指将种子或植物体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方,主要形式有植物园、种质圃、种质库及试管苗库,还有超低温保存的营养体、花粉、细胞等等形式。
中国对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低温种子库保存。国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品种资源研究所建立了温度在-18℃的国家低温长期种子保存库和青海省的复份库,进行种子的长期保存,蔬菜种子也入库保存;在国家级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温度在0℃左右的中期库,进行蔬菜种子的中期保存,并供国内外交流应用,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有条件的蔬菜(园艺)研究所(中心)也建有中期库。二是种质圃。主要保存不能用种子繁殖方式保存的水生蔬菜、营养繁殖蔬菜等。在水生蔬菜的保存方面,中国“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在湖北省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建成,保存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百余县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1700余份(含重复),它们分属于14个科30个种或变种(孔庆东,2005)。在河北省廊坊市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了保存葱蒜类蔬菜、薯蓣类蔬菜、野生蔬菜和多年生蔬菜种质的“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圃”已保存了70余种蔬菜700余份种质。三是离体保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新建了一个25m的组培操作间及培养室,2个约30m的离体保存库,库温分别为1~3℃和16~18℃。对收集的大蒜、生姜、百合等种质进行了复份保存。还探讨了大蒜和百合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并获得了成功。大蒜茎尖液氮冻存后最高成活率可达100%,再生植株遗传性稳定。不同基因型大蒜种质茎尖的冻存后成活率有一定差异。大蒜分化芽冻存后最高成活率为50%。百合组培苗茎尖液氮冻存后最高成活率可达52.6%。相关技术已经用于有关种质的保存实践(张玉芹等,2004;王艳军等,2005;李锡香等,2006)。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科技工作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大加强了对外的科技交流,促进了蔬菜种质资源的引进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国外引进的蔬菜中,已有好些品种在生产上被直接推广利用,还有一些品种作为优良亲本材料被育种工作者应用。如国外引进的菜豆供给者,番茄强力米寿、卡罗索、圣女等品种,已在生产上广为应用;荷兰彩色甜椒品种白玉、紫贵人、加西亚等在大型温室和不少科技示范园中被采用种植;少刺小黄瓜品种MK160、戴多星等也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除了上述主要蔬菜外,还有不少新引进的过去很少种植的蔬菜,如羽衣甘蓝、抱子甘蓝、根芹、球茎茴香、京水菜、苦苣、鸭儿芹等等。上述国外蔬菜种质资源的引进,大大丰富了国内市场蔬菜供应的种类和品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蔬菜育种工作者对上述各种蔬菜的研究和开发,缩小了与国外蔬菜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科研水平的差距。




中国有哪些外来引进的农作物?
中国大量的农作物及食材引进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外交流有了很大发展,从国外引进了许多食物原料,有苜蓿、葡萄、石榴、大蒜、黄瓜、胡荽、胡桃、胡葱、胡豆,还有西瓜、南瓜、芸薹、海枣、海芋、莴苣、菠菜、丝瓜、茄子、占城稻等。它们中的大部分很快被广泛用于饮食烹饪中,成为常用品种,大大地...

有哪些蔬菜的原产地不是中国,是外国传入的?
黄瓜、茄子、菠菜、番茄、香菜、木耳菜、莴苣、胡萝卜、马铃薯、辣椒、包心菜、南瓜、四季豆、西葫芦、生菜、菜花、洋葱、大蒜、西芹、金花菜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是一种绿色食品。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我国哪些蔬菜是从国外引进的?
宛豆牙:栽培技术独特讲究,它不用含有机质的熟土,而用生土。每次栽培多要深翻,利用深土种植、由于种植密度高,周期短,推广速度很快。黑根:根用蔬菜、也有人叫它牛棒、是菊科属高产品种,它的特点是生食,炒菜皆宜。紫背天葵:一种最近引进的新品种,又称雪皮菜,由于它的病虫害少,栽培管理粗放...

中国有哪些蔬菜是引进的
目前,在我国约600种主要栽培作物中有300余种是从国外引进的,而约209种现有栽培蔬菜中,国外引进的占80%。农贸市场出现了一种新菠菜,个头大、叶片厚、颜色浓,根部没有惯见的红色。这种菠菜的原产地在荷兰,亩产量和生长速度都远远超过本地菠菜,因此它的售价也远比本地蔬菜便宜。还有浙江的芦笋原...

我国从外国引进的水果,蔬菜和粮食
1. 古代人们常吃的粮食主要包括五谷,而水果方面,中国本土就拥有诸如枣、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需要注意的是,胡桃并非由汉代张骞从西域引进,根据1972年在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约7000多年的胡桃出土物,这一说法被修改。2. 张骞等人从西域引进的水果包括葡萄、石榴等。3. 蔬菜自上古...

哪些蔬菜是外来物种?
1. 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后被引进到欧洲和亚洲等地。目前,番茄已成为全球广泛的蔬菜之一。2. 土豆: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后来被引进到欧洲和其他地区。土豆如今是全球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被作为蔬菜广泛食用。3.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后来被引进到世界各地。玉米现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

从中原\\国外传入的蔬菜粮食有哪几种?什么时间传入的?
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黄瓜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时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的,最初叫波棱菜,后简称菠菜。扁豆原产于爪哇,...

有哪些蔬菜的原产地不是中国,是外国传入的?
豇豆 原产地: 印度 西红柿(番茄)的原产地 美洲 秘鲁 辣椒、 红薯(番薯) 芝麻(胡麻) 、马铃薯(洋芋) 、玉米(玉蜀黍) 、菠菜(赤根菜) 、大蒜(胡蒜) 、 红萝卜(胡萝卜)丝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入中国;芫荽(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汉代张骞引进;小葱——原产西伯利亚;...

中国的蔬菜哪些是原产的,哪些是引进的,和大航海
纯原产,而且现在还在吃的只有很少一部分:韭菜、白菜、油菜、荞头等,反正带胡、西、番、洋的肯定都是外来的,有些蔬菜,比如黄瓜,古称胡瓜,也是外来的。大航海时代引进的应该有:花生、番茄、玉米、南瓜、辣椒等等都是从美洲引入的。

唐朝以前,还有哪些蔬菜水果是从西域引进的
古代的蔬菜很少,常见于文字记载的主要有五种:葵、藿、韭、菘、荠。葵即冬葵;藿即黄豆苗的嫩叶;韭即韭菜,今仍用古名;菘即白菜;荠即荠菜。汉朝张褰出使西域后带回来后带来了菠菜和胡萝卜。汉代从印度引进了豇豆(长豆角)和茄子,五代时引进的莴笋,这大概就是唐朝之前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蔬菜...

九里区17769951918: 我国从外国引进的水果,蔬菜和粮食 -
致莎小儿: 刀豆原产于印度,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还不敢吃呢、杏、明,有中国本土的水果如.西红柿原名叫狼桃.胡萝卜原产于北欧,我国现有传统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出现了,初名叫胡瓜,最初叫波棱菜,修改了所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

九里区17769951918: 从中原\国外传入的蔬菜粮食有哪几种?什么时间传入的? -
致莎小儿: 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黄瓜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时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波罗...

九里区17769951918: 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从国外引进了些什么农作物? -
致莎小儿: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促进东西文化经济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原产于欧洲、西亚、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亦开始传入我国.从陆上丝绸之路引进的农作物有20多种,最先传入的是葡萄...

九里区17769951918: 自古至今,有哪些蔬菜、粮食、调料从国外引进的? -
致莎小儿: 你好!胡麻胡桃与胡瓜,苜蓿,石榴.玉米.越南的占城稻.菠菜(尼泊尔)and so on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九里区17769951918: 中国古代从外国引进的蔬菜(至少两种)? -
致莎小儿: 胡萝卜/卷心菜/花椰菜/南瓜/荷兰豆/……是近、现代传入中国的. 菠菜/芫荽(香菜)/黄瓜/大蒜/大葱/蔓菁……是古代传到中国的. 蚕豆/豌豆/玉米……这些可以做菜的粮食,也是外国引进的.

九里区17769951918: 历史上从外国引进的植物有哪些? -
致莎小儿: 玉米、红薯、土豆、西红柿、黄瓜、石榴、孜然……http://baike.baidu.com/view/1243.html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包芦”、“珍珠米”等.据考证,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十八世纪又传到印度.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其中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最大.你用百度的百科查一下吧

九里区17769951918: 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哪些外国植物? -
致莎小儿: 香菜 石榴 大蒜 核桃(原名胡桃) 葡萄 蚕豆 胡荽 胡瓜 胡荽 苜蓿另传包心菜、玉米、芝麻、土豆、黄瓜、西瓜、甜瓜、洋葱、胡萝卜也是他带回来的,但未经考证.

九里区17769951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学研究 -
致莎小儿: 蔬菜花卉研究所下设8个研究室,种质资源室:基因库的管理与维护,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国内外种质资源的评价、创新与利用,国内外特菜的引进与利用.生物技术室:蔬菜花卉细胞与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研究.十字花...

九里区17769951918: 我们经常食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等,有些是从异域引进的,如:( ) -
致莎小儿: 我们经常食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等,有些是从异域引进的,如:( 西瓜、西红柿、土豆、玉米、葡萄、无花果、芒果、草莓、菠萝、木瓜、菜花、芹菜、胡萝卜、烟草、向日葵、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

九里区17769951918: 中国的蔬菜哪些是原产的,哪些是引进的,和大航海 -
致莎小儿: 纯原产,而且现在还在吃的只有很少一部分:韭菜、白菜、油菜、荞头等,反正带胡、西、番、洋的肯定都是外来的,有些蔬菜,比如黄瓜,古称胡瓜,也是外来的. 大航海时代引进的应该有:花生、番茄、玉米、南瓜、辣椒等等都是从美洲引入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