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伯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什么意思~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以镜子的明鉴,来比喻贤人的映照作用,在后世也有很著名的例子,或许就是从庄子这里学去的。唐太宗在著名谏臣魏徵故去之后曾说:用铜做的镜子,可以照着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代史实为镜子,可以了解世道的兴衰;以贤人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正误得失。

释义: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
出处:
《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意思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一样。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
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扩展资料:
贞观十七年(643年),63岁的魏徵病死,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在此基础上,唐朝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但是,不久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却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


具体来说,两件事促使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
1、魏征举荐的侯君集和杜正伦都和太子李承乾有关,也即牵涉到李世民的储君问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继承人可以说是皇帝的大忌,一旦有大臣牵涉进去,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比如在三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陆逊,就因为牵扯到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所以被孙权指责,最终因为恼怒而病死。


2、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之变的污点,所以十分重视自己的名声,想要塑造明君的形象,这也是其可以虚心纳谏的重要原因。但是,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交给了史官褚遂良,大有揭李世民老底之嫌,万一劝谏的材料有什么负面的东西,显然不利于唐太宗圣明君主形象的塑造。
在这两件事的影响下,唐太宗李世民终于爆发了自己的脾气,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不过,公元645年,在亲征高句丽后,唐太宗李世民又怀念起了魏征,又重新为魏征立了纪念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魏徵
百度百科——李世民(唐太宗)

前面那句就不解释了,后面那句就是如果一个人是你的朋友的话,那么你犯的错的他会帮你指出.虽然忠言逆耳但是你还是多听听.说白了就是!虚心纳谏鼓励群臣进谏,自己也乐于纳谏,勇于改过,做到了真正的从善如流,这既是唐太宗身上最大的亮点,也是他一生美德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一点,他充其量也不过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一样,只是一名成功的开国君主而已。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后,唐太宗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是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言,但这里有不准确的地方,唐太宗其实不是以魏徵为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鉴的镜子其实是隋炀帝杨广。魏徵不过是位目力奇准,又敢于校正太宗过失的好监督而已。

前面那句就不解释了,后面那句就是如果一个人是你的朋友的话,那么你犯的错的他会帮你指出.虽然忠言逆耳但是你还是多听听.说白了就是!
虚心纳谏

鼓励群臣进谏,自己也乐于纳谏,勇于改过,做到了真正的从善如流,这既是唐太宗身上最大的亮点,也是他一生美德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一点,他充其量也不过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一样,只是一名成功的开国君主而已。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后,唐太宗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是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言,但这里有不准确的地方,唐太宗其实不是以魏徵为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鉴的镜子其实是隋炀帝杨广。魏徵不过是位目力奇准,又敢于校正太宗过失的好监督而已。

人用光滑的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穿着;以过去的事为镜子,可以明白为何兴盛衰败;以别人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谁写的?哪个文章?这句话的...
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出 处】《旧唐书·魏徵传》: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

以铜为镜的古诗全文是什么?
这个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可以说是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评价了。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得上是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了,他善于听取大臣好的意见,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大臣魏徵是一个敢于感言其过的人,所以在他去世之后唐太宗非常的的伤心。以铜为镜的现实意义 太...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魏征劝谏唐太宗李世民的话。它的意思是:把铜当作镜子,可以检查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齐;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朝代是怎样更替的;把别人的话当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魏征想通过这几句话来劝诫唐太宗广听忠臣建议,把国家治理的更加繁荣昌盛,因为皇帝一个人治理...

"古人以铜为镜
释义: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出处:出自唐代刘昫的《旧唐书·魏徵传》。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白话译文:一个人用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啥意思...
意思为: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此句出自李世民,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第意思...
意思为: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此句出自李世民,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什么意思
意思是: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释义: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
"存百姓"跟帝王"正其身"相联系.他的思路是很 明确的: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的能否生存,百姓的存亡取决于君主自身能否克己寡欲.他把国治,民存,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复强调民存取决 于君贤.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 是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意思是: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出自:后晋赵莹《旧唐书·魏征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是什么意...
释义: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石阡县13524992759: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哪里? 含义? -
漳厚多巴: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

石阡县13524992759: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矣的意思是什么呀? -
漳厚多巴:[答案] 唐太宗说的,意思狠明显.开头那句就不用解释了,对着镜子可以整理服饰穿戴;中间那句是参照历史可以总结出事物兴衰更替的规律,因为我们现在的狠多事其实之前都有发生过,从中可以得到经验教训;最后句说拿自己和别人对比,可以看到自己...

石阡县13524992759: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 -
漳厚多巴:[答案] 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古代镜子都是铜制的) 以以往的朝代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 以人作为镜子,便可以辩明自身的优缺点,知道自身的不足! 魏征直言相谏,正是李世民的镜子!

石阡县13524992759: 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为人处事的道理 -
漳厚多巴:[答案]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指人要能听进去他人的告诫,对于别人支出的缺点,要虚心接受并改正,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这告诉我们要...

石阡县13524992759: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什么历史故事?并谈感想 -
漳厚多巴:[答案]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 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

石阡县13524992759: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漳厚多巴:[答案] 以铜为镜子(在没有玻璃镜子的时候,古人梳妆都用铜镜)可以看穿戴好了没有.整理服装;以古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王朝得失兴替的原因;以忠贞进谏的人为镜子,可以认识到自身的正确和错误.主要是唐太宗表达对魏征的肯定和对失去他后的...

石阡县13524992759: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心智是什么意思 -
漳厚多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说的[原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遣...

石阡县13524992759: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结合所知道的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漳厚多巴:[答案] 以铜为镜,可以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齐,以古为镜,可以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以及社会的发展,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清朝的大部分皇帝都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的统治时期和他们所建立...

石阡县13524992759: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一般都会什么时候才会说这句话? -
漳厚多巴:[答案] 意思不是在怀念过去的人 出自唐太宗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即为对着镜子可以整理服饰穿戴;中间那句是参照历史可以总结出事物兴衰更替的规律,因为我们现在的很多事其实之前都有发生...

石阡县13524992759: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哪位君王的名言?他所说的使 -
漳厚多巴:[答案]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说魏徵的.魏徵是唐太宗的谏臣,勇于进谏,给唐太宗指摘过失,死后唐太宗深感可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