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方仲永和李贺的结局,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作者&投稿:别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仲永和李贺有什么共同点?他们的结局有什么不同?不同结局给了你什么启示?~

共同点:天赋很好,都是少年天才甚至可以说是神童。结局:一个最后平庸了,一个最后成为著名诗人。启示:人的才干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即便是天赋极高的人,假如不注重后天的学习,也会变成平凡的人。

启发:(1)虽然先天的聪颖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2)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教育。

每个人先天的禀赋很重要,但是后天的教育更重要。

人不管是否天赋异禀,都要接受后天的教育

  由方仲永所想到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都会出现“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天才方仲永为什么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呢?我觉得这是方仲永父亲的错,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他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仲永的父亲贪图财富,在仲永年小的时候,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寻求利益,而不让他去学习,耽误了他学习的机会,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这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而不应该着重与眼前的利益。
  人们常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勤奋的。”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学习又是那么重视,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勤奋学习。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最好的时机,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能“老大徒伤悲”。

  李贺因病27岁卒。

  李贺临终之时,仿佛看到一位身着绯衣、驾赤虬车的人从天而降,请他去为天帝新建的白玉楼写《白玉楼记》。

  李贺,这位在极其黯淡的人生中,创造出极其辉煌的年轻诗人,最终用他的死亡,诠释了生命与诗歌之间的最大张力。在古往今来的所有诗人中,还没有一个人能像李贺这样,在自杀式的写作状态中,把心呕出,当成炸弹,爆发出对生命最绚丽的礼赞。 在死亡的沉沦与挣扎中,李贺如啼血的杜鹃,吟出了生命的绝唱!

  李贺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从长安折翅而归。
  他好比一只鸟儿,即将飞上蓝天,却被人用弹弓打了下来。李贺从此精神郁闷,“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他只能用诗句表达愤懑。
  这次考试归来,李贺须发全白,遭受了沉重打击。
  李贺在长安当了个小官,整日郁郁寡欢
  他能不病吗?且不说从小身体就不好,单说这精神折磨,身体再好的人也抗不住啊!好歹这一次,从长安很快寄来了医病良药——权德舆遵守诺言,半年后为李贺谋到一个职位——太常寺奉礼郎。
  奉礼郎的职责,是主持朝会、祭祀和巡陵活动仪式,在百官跪拜时充任前导,招呼摆设祭品,引导大家进入位次并行跪拜之礼。当公卿巡行皇陵时,引导仪仗队和吹鼓手,主持祭祀。
  这是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从九品上,但对于李贺来说,毕竟是入仕了。李贺虽不兴奋,但要去赴任了,病也就轻了,于是离开老家,来到长安。
  当时的太常寺,位居宫城的南部,上班途中,要路过许多朝廷衙署,李贺走在大街上,看到政要官员往来如蚁,前呼后拥,冠盖如云,好不威风,而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公务员,不坐轿不骑马,身后也没有随从,每天步行去上班,心里很不是滋味。要知道他的理想,是在凌烟阁上题名,现在却被扔在大街上,混迹于人群中,所以高兴不起来。
  上了几天班,李贺发现在太常寺应卯的,都是些屡试不第的高干子弟,这些人吊儿郎当,整天发牢骚,只把工作当成一个混日子的差事,不逢重要的祭祀和朝会,他们根本不坐班,不是白天在外面闲逛,就是夜晚在青楼里喝花酒;李贺还发现,这里根本不需要什么学问,只要记住神灵的牌位和祭器的名字就行了,遇到什么祭祀活动,先把神位排列好,再把百官位次排列好,最后再把面部表情整得严肃些,不嬉笑,不龇牙,也就完成任务了。
  这样的岗位,若让投机小人去干,可能会如鱼得水,一则可以利用采办祭品的机会多开点发票捞点油水,二则可以多接触些王公大臣,混个脸熟好办事。但这种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对于天才诗人来讲,无异于浪费生命。这不是做官,是受折磨。
  三年里,诗人更加消沉了,其间他写的诗,不是荒凉鬼域,就是飘渺仙境,不是衰败杨柳,就是嘤嘤鬼哭——可能是接触祭祀鬼神过多的缘故,李贺诗中对死亡主题的探索,已经全面展开,这似乎隐含着什么不幸……他的性格更加孤僻,只与少数朋友往来。他向好朋友张籍、张彻诉苦:“你们看我这个样子,哪里像奉礼郎?简直是穿官服的和尚!”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本来,还指望权德舆为他换个工作,可忽然听说权德舆被贬官了,靠山没有了,工作又无趣,李贺就很苦闷。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贺借口有病,辞职了。
  但辞职以后,他又能往哪里去呢?
  李贺越来越找不到方向了
  李贺离开了太常寺,脱掉那身所谓的官袍,竟觉得一身轻松。
  但身上轻松了,脚步却沉重起来,洛阳老家本来在东边,但他却向西北方向走去,事业上半途而废,使他没脸面回家了。他走啊走啊,从长安出来,向西北走了80里,走到了兴平县,看到汉武帝高大的茂陵矗立在眼前。
  他是第一次到这里。看到茂陵旁边,矗立着霍去病的陵寝,墓前的石雕,竟比汉武帝陵前的还要多,还要精美,李贺感到疑惑,一个将军的待遇,难道比皇帝还高吗?他站在那里思考,最后终于明白,霍去病虽是武将,但他率铁骑深入匈奴腹地,消灭了匈奴主力,使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格局发生了彻底转变,霍去病乃千古名将也!
  霍去病死时才24岁,正是他眼下的年龄。但人家十八九岁时,已令匈奴闻风丧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想起自己的诗,深知文举不如武功。
  罢罢罢!想到这里,李贺扭头向东,朝着家乡的方向走去,他要回归家乡,回到亲人当中!于是辞茂陵,过渭城,黯然神伤的李贺,吟出一首诗: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正是秋季,长空有雁阵掠过,李贺也像一只孤雁,哀哀于归途之中——李贺这次回来,听母亲说他的妻子早在一年前就死了,他听了,竟然不哭,也不到妻子的坟头看看,更不为妻子写一句悼亡诗。他好像麻木了,如被狂风折断翅膀的荆棘鸟,站在荆棘上,茫然地望着天空。
  李贺在昌谷养病一年,诗歌造诣更深了一步,但思想也愈加痛苦,他找不到出路。最后,李贺决定到南方看看,寻找机会改变处境。此时,他的小弟正好在庐山,同父异母的十四兄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他的好友皇甫湜、沈亚之、陈商也都在南方任职,江南秀美的山川,召唤他前去游历。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春,诗人出昌谷,走襄阳,经江陵、庐山,入洞庭,过长沙,先后到达金陵、嘉兴、吴兴等地。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吟颂江南风物的诗,如《湘妃》、《湖中曲》、《莫愁曲》等,还写了一些追怀前朝往事的作品,如《苏小小墓》。这些诗篇,都以崭新的视野,丰富了唐诗画卷。
  但是,他在游历的路上,遇上淮西战乱,藩镇吴元济背叛朝廷,朝廷急调兵马征讨蔡州。李贺只好离开南方,到北方来找他的朋友张彻。
  李贺考进士理想破灭后,建军功的理想也破灭了
  这时的张彻,正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做幕僚。
  为谁做幕僚呢?此人名叫郗士美,时任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精通经史,军法严明,在征讨叛将的战役中有功,而潞州又是重镇,战略地位重要,正是李贺梦想建立军功的理想之地。于是,李贺中断江南行程,折身北上,取道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于当年秋天抵达潞州。
  张彻是韩愈的侄女婿,与李贺的交情很深,他热烈欢迎李贺的到来。李贺在潞州,主要帮助张彻搞文书工作,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职务,说得好听点,是帮办文书,说得不好听,就等于张彻为郗士美打工,李贺又为张彻打工。
  李贺在潞州过了25个月的平静生活,其间写的诗又多又绮丽,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这时期的诗惯用浪漫主义,表现忧国情怀。
  但从这些诗作来看,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受到郗士美的重视,没有具体的工作,他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连施展才华的平台都没有。现在想想,李贺也真是倒霉,文的不行,武的也不行,考进士理想破灭后,建军功的理想也破灭了。这样一来,诗人的路就走到头了。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李贺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无奈之下,他只好与张彻道别,结束了两年多的客居生活,从潞州回到故乡。
  这一次是彻底回家,诗人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公元816年,诗人李贺溘然长逝,年仅27岁
  回家后的李贺,躺上病榻就再也没能起来。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句句地检点自己的诗稿,看着饱蘸心血的纸墨,眼中溢满了泪水——李贺呀李贺! 你一生与诗歌结成了命中伴,与笔墨结成了骨肉亲。曾记得三乡驿站惊过客,河南府试起风云,东都青楼唱新词,西京馆内论旧文,一生心血结成字,瘦若狼毫噙墨痕!如今是人之将死,记忆犹新!
  想当年,李贺又是何等年轻,是何等潇洒!人们说,要学歌行体诗歌,须向张籍学习;要学新乐府诗歌,须拿李贺的诗作范本;又有人把大他43岁的老诗人李益放到一起,合称“二李”……这证明了李贺在诗坛上的崇高地位。后来,人们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为“诗佛”、刘禹锡为“诗豪”、贾岛为“诗囚”,李贺为“诗鬼”。
  诗鬼,诗鬼,眼下的李贺,就要化人为鬼了!
  这位在极其黯淡的人生中,创造出极其辉煌的年轻诗人,现在正用他的死亡,诠释生命与诗歌之间的最大张力,在古往今来的所有诗人中,还没有一个人像李贺这样,在自杀式的写作状态中,把心呕出,当成炸弹,爆发出对生命最绚丽的礼赞,在死亡的沉沦与挣扎中,他如啼血的杜鹃,吟出了生命的绝唱!
  李贺呀李贺!写你心绪悲,写你掉眼泪……
  可怜的李贺,现在正僵卧在家中,四野无声,落日在昌谷山口下沉,母亲和姐姐守在你身旁;你无子无女无妻子,只有诗稿四卷,尚无付梓。李商隐后来为你作传,担心后人为你伤心,说你死得很浪漫。
  他说你临终之时,恍惚看到一位身着绯衣、驾赤虬车的人从天而降,他手捧篆书写成的公文,对你说:“天上新近修建了一座白玉楼,非常华美,听说您诗文写得好,天帝让我前来请您,去写一篇《白玉楼记》,以资纪念。”
  你虽在弥留之际,但不糊涂,你知道“见天帝”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紧握母亲的手,推托道:“母亲年迈,我不能走!”绯衣信使笑道:“您别推辞了,白玉楼上粉壁雪白,神仙们都等着你去题诗呢,走吧走吧,天上比人间快活多了,还是跟我走吧。”
  恍惚之间,你被绯衣信使带走了。
  时为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诗人李贺溘然长逝,年仅27岁。
  唉,若你真是这般被人请去了,那么我们该问天帝,李贺上天已经 1193年了,《白玉楼记》怕是早写好了,该把他送回来了吧!那位绯衣信使,麻烦您再跑一趟,把李贺还给人间吧,他才27岁,若是活着,必能写出更多好诗。


纵观方仲永和李贺的结局,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每个人先天的禀赋很重要,但是后天的教育更重要。

方仲永与李贺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启发:(1)虽然先天的聪颖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2)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教育。

李贺与我们学过的《伤仲永》一文中的仲永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李贺与方仲永两个人都是天才

当方仲永遇到李贺的作文200字
话说一日,闲来无事的仲永走在小树林里,但闻脚下落叶扑挲挲,只叹才华横溢却泯灭,举头望青天,仲永只觉脚下一空,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充斥着白色,忽闻二人谈论声,仲永挣扎着坐起,奇之,即循声而去。原来是吕蒙与鲁肃商讨如何攻退敌军之计。仲永忽而兴起,上前作了个揖,问曰:“小人可否与...

写出我国三个早慧儿童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李贺 魏永康和方仲永的异同点
相同点:他们都有天赋 不同点:他们后天的努力与教育程度不同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小神童的故事至少两个
1、古时候,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五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四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

谈古论今话李贺
《全唐诗》说他“七岁能辞章”,五代时冯贽在《云仙杂记》中也说:“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文成三篇。”看来,他是一个早慧的天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位文学神童,或是文学天才。提到文学天才,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还有南朝的江淹。方仲永没有读过书,...

古代少年有哪些故事?
韩愈十分欣赏李贺的才华,便徵得李父的同意,带他回家,亲自教他写诗作文。李贺有了名师指点,才学更加突飞猛进,长大后更成了著名的诗人,有诗鬼之称。4、方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仲永长到五岁,还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某日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便借邻居的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

史上最丑最命短的天才诗人,27年光阴给我们留下了多少金句?
韩愈与皇甫湜看后均是大吃一惊,连连称奇,李贺从此名扬京洛,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天下闻之。 虽然才思敏捷,神童加身,但李贺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觉得自己要不完了。(王安石《伤仲永》有一神童方仲永,仗着自己的天才天天去外面卖弄,不学习,最终泯然众人。)李商隐在《小传》记载:「 ”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

忻州市15826751497: 纵观方仲永和李贺的结局,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学谢枣仁: 由方仲永所想到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

忻州市15826751497: 从方仲永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学谢枣仁: 启示:说明人即使天资聪明,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的话,也会变得不聪明甚至成为庸人.

忻州市15826751497: 方仲永的最后的泯然众人矣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谢枣仁: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只有天赋却不去培养 就会和方仲永 一样

忻州市15826751497: 方仲永与李贺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
学谢枣仁: 启发:(1)虽然先天的聪颖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2)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教育.

忻州市15826751497: 李贺与仲永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学谢枣仁: 李贺生于公元790年,816年去世时年仅二十七岁.他是唐宗室郑王的后裔,但家境并不好,实际上乃是一个布衣寒士.他父亲李晋肃曾在四川做过小官,死得早.他与幼...

忻州市15826751497: 方仲永的故事揭示了什么主题?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学谢枣仁: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方仲永先天聪慧缺因为后天教育不足而没落,可见后天努力的重要. 启示:刻苦学习,加倍努力,不浪费自己的天赋,追赶比自己聪明的人

忻州市15826751497: 方仲永与李贺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学谢枣仁: 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后天的学习与发展比先天天赋更重要!!!

忻州市15826751497: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目写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要谈感悟谈收获 -
学谢枣仁: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天才儿童因为不去学习,而沦落成一个凡人的故事.我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引人深思,特别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 首先是对于学生来说.从文中可以看出,方仲永的确是个极有天赋的儿童.他五岁时就可以指物立诗,并且这些诗都很有文理,令人称奇.可是拥有天赋并不表示拥有永远的优秀与成功.方仲永虽然有非凡天资,但他没有去学习,去提高,所以最后成为了普通人.如此聪明的人不努力会沦为普通人,那么没有很高天赋的人不努力,结果会怎样呢?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所以说,我们更应该加倍地努力进取.

忻州市15826751497: 谈古论今的作文,1000字 -
学谢枣仁: 中华是诗的国度.在唐诗的王国里,李白、杜甫永远占据首主流,而他始终不是.他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的诗冷艳低沉、奇崛险怪,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出神入化,意想天外,为唐代诗坛中的一个异类.他可算得上是...

忻州市15826751497: 方仲永最后变成普通人的感想 300字 -
学谢枣仁: 为你奉上,敬请参考:方仲永变成了普通人,责任全在他的父亲,因为他不让方仲永接受后天的教育,这样,尽管方仲永的天赋是多么的高,他所掌握的知识只不过是那么点,而他不再更新这些知识,不再添加,当人们听多了,对他的知识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