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后半句是啥?

作者&投稿:羽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下一句是什么啊?~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完整的一句,没有下一句。
出处:春秋 孔子 《论语·里仁篇》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解析: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父母身体健康时外出,要让父母知道去处是安全的。如果父母的身体需要照顾,而又需要外出就“必须”安排好照顾好父母的“方法”,以尽孝道游“必”有“方”。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论语·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作品赏析:
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

《论语》是儒家的典籍,里面蕴涵了孔圣人的各种哲学思想,从教育到做人……堪称指引一个人立身处世的绝佳范本。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虽然《论语》是孔子思想精华的凝练之作,但并非是孔子自己所写的著作,而是弟子们对孔子所言的总结和归纳。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这六个字影响了无数青年的人生观,其实后面还有半句才是孔子想表达的重点。

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体系中,家庭与孝悌是至关重要的人文道德基础。儒家学说里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成家立业放在了男儿施展抱负之前,儒家经典《论语》中也说孝悌是仁之本。而儒家学说也延续至今,将这种做人的根本深植于每个读书人的心中。

血脉的延续与家族盘根错杂的联系也是中国特有的凝聚力,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就“思乡”二字写出了无数千古绝唱。落叶归根,家是每个中国人生与死的起点和归宿。


“父母在,不远游”体现的就是家庭对人的约束力,也暗示了“孝道”的重要性。父母将孩子含辛茹苦地抚养长大,世间最悲苦之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而且古代的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出门的游子一旦离开,归来之时便遥遥无期。为了避免遗憾发生,提倡如果父母还健在,就留在他们身边好好赡养老人以尽孝道,不要孤身离去外出闯荡,不然家中的老人孤苦无依,又因担心儿女在外的状况彻夜难眠,是大不孝。

那么一个孝顺的人就必须一直待在家里画地为牢吗?在大好的年华里不去施展抱负而窝在家里,面对四围青山、半堵粉墙,这样就真的是合理做法吗?其实孔子并不是一个古板地苛求孝顺的人,“父母在,不远游”后面还有一句话作为标准,而且后半句才是强调的重点。

《论语》里原句是这么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其实做父母的当然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所以他们也不会用孝道刻意约束孩子。子女最好是能留在父母身边侍奉,但是如果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可以离开父母外出打拼的。所以,这句话并不是单纯的“道德绑架”。孔子的思想并未有失偏颇,而是经过了上千年依旧具有参考价值、毫不过时。每个人对于“孝道”都有自己的理解,在身边照料固然是一种孝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又何尝不是一种孝顺呢?

有哪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其实还有鲜为人知的后半句?
真是自古后句出真相……
一起来澄清那些“前半句的误会”吧。

1

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释义: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

哭晕在厕所:不是不让你出去啊有木有……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释义: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有害的。

哭晕在图书馆:就是告诉你,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啊!

3

三思而后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释义: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很多次。孔子知道后说,考虑两次就够了。

哭晕在十字路口:老人家的意思是两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就OK了,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墨迹啥?!

4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原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道济禅师(活佛济公)

释义:这句话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话说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还强迫寺里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答应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念着这句话。他是为了城里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

哭晕在庙里:济公认为只是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吃肉。而济公自己吃了两只死鸽可以吐出两只活鸽来。某些人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尽管吃肉,做不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持戒吧!

5

老来多健忘

原文:“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释义:这句就很好理解了吧~重点是不忘相思呀!

哭晕:人家诗人是想跟老婆表白浪漫一下的说:无论老成啥样,神马都不记得都不会忘了想你。并不是说自己老了就痴呆了!

6

闭门造车

原文:“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朱熹《〈四书〉或问》卷五
释义: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就算关起们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符合规格,就能合辙)。

哭晕在家里:宋朝是个推崇法制的时代,朱老也解释得很清楚,古时“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不是贬义词呀……

7

相濡以沫

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释义:泉水干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哭晕在海里:只看见了美好的开头,却很少有人看到故事的结局。

8

人是生而自由的。

原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让·雅各布·卢梭《社会契约论》

哭晕:多么痛的领悟!

9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巨狮。

原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巨狮,当他醒来全世界都会震惊,那就永远别让他醒来。”——拿破仑

哭晕在长城: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

10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原文:“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

哭晕在灯下:我说天才,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俗语:“父母在,不远游”,其实它的下半句才是精华,你知道吗?




父母在,不远游。下面那句话是什么
下一句是:游必有方。原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释义: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方"指"一定的去处",这是不让父母担心的去处。出自:《论语·里仁》

谁知道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的下句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行”的下一句是什么?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白话文: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

父母在不远游下一句
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是游必有方。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向,去处要让父母知道。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

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
父母健在不可远游,下一句就是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是什么
"父母在,不远行”的下一句是“若远行,必有方”。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它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去处、地方、处所。孔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辩证地强调子女应赡养并孝顺父母,但也...

父母在不远游下一句
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是:游必有方。原句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诗句出自:孔子的《论语里仁》,解释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父母在不远游”后面半句,即“游必有方”。而这半句才是点睛之笔,但却经常被忽略。所谓的“...

俗语“父母在,不远游”,它的下半句是什么?
他的下一句是,游必有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家的时候可以不出去远游,但是如果有必须远游的理由,一定要告知父母要去什么地方干什么。

《论语-里仁第四》19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翻译】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心得】现代社会,很多子女都要离开自己的城市,去外地打拼。有些人会带着自己的父母,有些则不会。其实这里有很多细节的。老人真的带到大城市,很多老人是不...

父母在,不远游,后半句是啥?
1 父母在,不远游。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释义: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哭晕在厕所:不是不让你出去啊有木有……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释义:用...

定远县17140202577: 父母在,不远游,后一句 -
斐苛重组: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定远县17140202577: 父母在不远游,后半句是什么 -
斐苛重组: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

定远县17140202577: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下一句是什么啊?快啊啊啊······ -
斐苛重组:[答案]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定远县17140202577: 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 -
斐苛重组: 游必有方

定远县17140202577: 父母在 不远游 下一句是什么,出自哪里? -
斐苛重组: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定远县17140202577: 哪些名言警句流行前半句,然后后半句更重要 -
斐苛重组: 1.父母在,不远游. 下半句是:“游必有方” 意思是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 2.“人是生而自由的” 下一句:“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还有下一句:“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下半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4.一滴水只有进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下半句:但当它进入了大海,它也就失去了自我. 5.知识就是力量, 下半句: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

定远县17140202577: 不远游的上一句是什么 -
斐苛重组: “不远游”的上一句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出处是春秋孔子的《论语·里仁篇》,完整句子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远游外地,即使要出远门,也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论语·里仁篇》又...

定远县17140202577: 父母在不远行,若远行必有方 -
斐苛重组: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 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懒得打字,上面的是转的.个人理解比较中庸:这句话里的游必有方的意思是:如果一定不得已要出远门,那么不但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而且自己出远门也得有个正确的奋斗目标.

定远县17140202577: 父母在,不远行!现在的意义?通讯,交通发达的今天,空穴老人思念远
斐苛重组: “父母在,不远游”的后面其实还有句“游必有方”,这算是权宜.当今社会上,每个父母都在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出去深造,这就造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父母在,不远游”难以实现. 那么我们换角度想想,父母最需要儿女的什么?是“心”.试想,一个人整日守在父母身边却心不在焉,这不更让父母心寒吗? 所以,我想说,现在的“不远游”是指心不远游.时刻地惦念着我们的父母,即使身处异地,也要时常打个电话关心父母,当然能回家看看是最好的啦! 这个回答希望你满意!

定远县17140202577: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意思. -
斐苛重组:[答案] 孔子说:父母在世,做儿女的要有孝心,不能去太远的的地方游荡或者工作,因为父母无论是上了年纪还是由其他事情,都需要你在父母身边尽孝道,为他们尽力,让他们安心.游必有方:是说,如果在事情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要不许去另一个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