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何意?

作者&投稿:匡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解释为: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

出自《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孔子及弟子所写的《论语》中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

原文: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鲁哀公时,季康子为扩大势力,急欲吞并颛臾,从而谋求夺取鲁国政权。

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况通报孔子,孔子即反对季氏伐颛同时对冉求子路进行批评教育。《季氏将伐颛臾》此文即是记录了这一对话。

此文开篇直奔主题,季氏将要对颛臾发起进攻,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展开军事行动。”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显,孔子反对季氏侵略颛臾,理由充分,态度也很坚决。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所以人们不服从就修文德以来的


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为话题
回答:攻心古者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其涵义为:如果外域的人民们不信服你的统治,那么你就应该广播善德让他们信服你,心甘情愿为你统治!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了今天,我们都知道,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谁能占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这个优胜劣汰机制下的社会稳住阵脚!但凡是一个人才,都想...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
你要是按那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什么意思?
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选自《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第十六章。【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则修文德以来之 以为什么解释为“而” 不解释为“来” 不是都表目的...
来: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incur;give rise]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至于“以”,这里应该译为“用”为妥.当然,译作“去”或“来”作为动词“招徕”的介词也是可以的.但把“以”译为“而”就不确切了.“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去或来...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故...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故 ---那么,连接词。 做到这些,那么化外之地的人不归服,就用文教伦德来招附他们。认为楼上说的“如果”不是太贴切,这里主要还是连接的意味多点,如果是“如果”的话,应该是:夫如是, 若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如果翻译成夫如是,远人 故...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译文】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特殊句式
应该是一句省略句式:省略了主语,即修文德的主语(皇帝或朝廷)。翻译: 当远方边疆的少数民族不归服,那么(皇上或朝廷)就应该努力加强文德和教化工作,使他们(边疆的少数民族)自动归服。

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出处:先秦 孟轲《论语 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原文摘抄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

“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是什么意思,“束”为什么是使动用法...
你得到的句子不是原文吧,原文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如果远国的人不服气,就整顿文礼政治教化使他们来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动用法 使。。。来,使。。。安定下来

洪泽县15614588051: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
刘尤欧斯:[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洪泽县15614588051: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何意? -
刘尤欧斯:[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洪泽县15614588051: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谢了 -
刘尤欧斯:[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洪泽县15614588051: 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这句话怎么翻译? -
刘尤欧斯:[答案] 以为可大收篇籍,明先圣之教,以易民视听,使海内斐然向风,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 以此可以广收书籍,推行先贤圣人的教诲,来换取百姓的所见所闻,使得全国风气焕然一新,那样,逃走的人就那个因为文德的教化而归来了. 记得采纳呦!

洪泽县15614588051: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以的解释 -
刘尤欧斯:[答案] 这样的意思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洪泽县15614588051: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
刘尤欧斯:[答案] 你要是按那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洪泽县15614588051: 季氏将伐颛臾中的虚词“以”各是什么意思 -
刘尤欧斯:[答案] 学子:为准确起见,请与老师核对正确与否. 全文虚词“以”的意思如下,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作为”;以:介词,把. 2何以伐为—— 何以,以何,凭什么?以,介词,凭 . 3则修文德以来之——代词...

洪泽县15614588051: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是以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语文翻译 -
刘尤欧斯:[答案]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好像是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洪泽县15614588051: 四书五经名句 -
刘尤欧斯: 这样的意思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出自《季氏将伐颛臾》

洪泽县15614588051: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Q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 -
刘尤欧斯:[答案] 因为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国内太平就不觉得人口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像这样做,那么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应完善文教德化而使他们归顺,使他们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