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鱼付文言文

作者&投稿:不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涸辙之鱼翻译

庄周家里十分贫穷,因此前往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上的收入,将会借你三百两,可以吗?”

庄周生气地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在大道上听到呼救。我回头看,车轮碾出的痕迹中有一条鲋鱼。我问它:‘鲋鱼,你是哪里来的?’它回答:‘我是东海海神的臣子。您有没有一点点水来救我活命?’我说:‘好!我将要往南游说吴王、越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水,没有安身的地方。我有一点点水就可以活。您却这样说,简直不如早点去死鱼店铺找我!’”

采纳

2. 涸辙之鱼的注释

(1)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2)贷粟(sù)——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3)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4)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

(5)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

(6)贷——借给。

(7)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8)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

(9)作色——变了脸色。

(10)中道——道中,半路上。

(11)顾——回头看。

(12)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

(13)鲋(fù)鱼——鲫鱼。

(14)何为——做什么。

(15)邪(yé)—— 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

(16)波臣——水族的臣隶。

(17)岂有——有没有。

(18)且——将要。

(19)游——游说。

(20)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21)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22)激——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23)常与——经常相处的,这里指水。

(24)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25)然——则,就。

(26)曾(céng)——还。

(27)索——寻找。

(28)枯鱼之肆——卖干鱼的铺子。

(29)肆——店铺。

3. 涸辙之鱼的意思

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 *** 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提示]

庄子只要借一升半斗粮食,就可以解决家里揭不开锅的问题,监河侯却说等收到租税后可以借给他三百两黄金,就如同鲫鱼只要一升凉水,就可以活命一样,哪里能等到遥远的西江之水,解决问题,要从现实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空话、大话、漂亮话,除了勾勒出说话人的嘴脸以外,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原文]

庄周家贫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②。监河侯臼:“诺③。我将得邑金④,将贷子三百金⑤,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⑥:“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⑦。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⑧。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⑨?’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11)?'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12),激西江之水而迎子(13),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14),我无所处(15)。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16),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子枯鱼之肆(17)!'” ——《庄子》

[注释]

①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②贷粟(sù)——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③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④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

⑤贷——借给。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⑥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作色——变了脸色。

⑦中道——道中,半路上。

⑧顾——回头看。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鲋(fù)鱼——鲫鱼。

⑨何为——做什么。邪(yé)—— 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

⑩波臣——水族的臣隶。

(11)岂有——有没有。

(12)且——将要。游——游说。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13)激——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14)常与——经常相处的,这里指水。

(1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16)然——则,就。

(17)曾(céng)——竟。索——寻找。枯鱼之肆——卖干鱼的铺子。肆,店铺。

4. 涸辙之鱼的典故及意思

【典故】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

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

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 *** 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提示] 庄子只要借一升半斗粮食,就可以解决家里揭不开锅的问题,监河侯却说等收到租税后可以借给他三百两黄金,就如同鲫鱼只要一升凉水,就可以活命一样,哪里能等到遥远的西江之水,解决问题,要从现实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

空话、大话、漂亮话,除了勾勒出说话人的嘴脸以外,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5. 涸辙之鱼,相濡以沫;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庄子曾云“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涸辙中相濡固然伟大,而在大泽,湖海,即安定又多风浪的生活中始终相濡以沫,更显真爱,他们将相伴百年,在人生的书页上书写百年恩爱。

意思为: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比较易懂的看法:

意思是:纵然水很多,但是我只需要喝其中的一瓢就足够了

引申为 对于爱情 很多的女子当中只为1个女子。整句话 就是说要对爱情专一

————————————————————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释义

其中“子”是“你”得意思,就是挽着你得手,一直到老。

三句话都可以形容爱情的忠贞和浪漫。

6. 河之鱼的文言文翻译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直立。)鬣(指鱼的鳍。),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读音yuān。老鹰。)过而攫之,磔(读音zhé 。裂。)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翻译:河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豚,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离开桥远点。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因恼怒而)吸了一肚子的气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非过的老鹰抓住了它,撕裂鱼腹把它吃了。喜欢游却不知道停,因为游而碰到东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错误地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

麻烦整合一下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的部分篇目原文
麻烦整合一下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的部分篇目原文 具体篇目如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陈涉世家唐且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公输《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诗经》两首只要原文... 具体篇目如下: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陈涉世家唐且不辱使命隆中对...

文言文的之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之”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其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即: 一、当“之”充当实词时 1、可以是动词,其意思如下: 1) 本义:出,生出,滋长。例如:《说文》: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又如:《礼记》:如语焉而未之然。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

古代文言文中的"之"有六种解释,请说明和举例,急用
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文言文 之的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

在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有几种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詹何钓鱼文言文注释
詹何钓鱼原文: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篠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

卖鱼翁文言文课文
1. 文言文《卖鱼瓮》翻译(见其发失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是卖油翁吧。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请写出下列指南针相关文言文的翻译。
2.指南针的翻译文言文的原文: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

詹何钓鱼故事文言文
5. 文言文 和 的翻译 詹何钓鱼 古代,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叫詹何,他的钓鱼方法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 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回头您...

类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众人食之的恶搞文言文
每念及于此,吾未尝不悔自己之节检,叹时光之匆匆,恨移动之卑鄙,悲世态之炎凉。俱无用矣!惟群发之,方可抚心中之不平。然月月如此,何日而尽耶?乃悟平日之惰,酿今日之苦果。若勤于发短信,何愁用之不尽,发之不竭?故为此文,告之诸位,前车之鉴,已然在目,后之来者,勿重蹈覆辙,短信...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鱼的原文译文 -
隐包腹膜: 庄周家里十分贫穷,因此前往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上的收入,将会借你三百两,可以吗?” 庄周生气地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在大道上听到呼救.我回头看,车轮碾出的痕迹中有一条鲋鱼.我问它:'鲋鱼,你是哪里来的?'它回答:'我是东海海神的臣子.您有没有一点点水来救我活命?'我说:'好!我将要往南游说吴王、越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水,没有安身的地方.我有一点点水就可以活.您却这样说,简直不如早点去死鱼店铺找我!'”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鲋的寓意 -
隐包腹膜: 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比喻陷于困境、需要能解燃眉之急的人,讽刺高官漠视穷人的苦难.先指以权谋私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鲋》译文 -
隐包腹膜: 涸辙之鲋 《庄子》 本文选自《庄子》书“杂篇”中的《外物》,“杂篇”都是庄子后学的作品.涸,干涸.辙,车辙.鲋,鲫鱼.涸辙之鲋,在干涸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在困危中急待救援的人.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撤之鲋》翻译 -
隐包腹膜: 《涸辙之鲋》的文言文翻译: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庄子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 我问它...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鱼 相濡以沫 出自 -
隐包腹膜: 涸辙之鱼: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鱼的意思 -
隐包腹膜: 涸辙之鱼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鱼的典故及意思 -
隐包腹膜: 【典故】涸辙之鱼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鱼的注释 -
隐包腹膜:(1)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2)贷粟(sù)——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3)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4)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 (5)邑,古代贵族受封...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鱼的主要内容写什么 -
隐包腹膜:[答案] 涸辙中相濡固然伟大,而在大泽,湖海,即安定又多风浪的生活中始终相濡以沫,更显真爱,他们将相伴百年,在人生的书页上书写百年恩爱.

甘孜县13875616987: 涸辙之鲋说了一件什么事? -
隐包腹膜: 这个故事源于庄周借粮,监河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要等到拿到金钱之后.庄子'忿然作色',立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来反击监河侯.庄子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人做事要当机立断.同时讽刺世人不从实际出发,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