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炳传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贾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有疑问请您追问我..满意的话顺便采纳下~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董文炳传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

8 . B (籍:登记。)

9.D 10 . C (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的是 “ 前令 ” 。) 四( 23 分) 11 .( 10 分) ( 1 )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也不怕他。

(得分点:正确译出 “ 轻 ” 和特殊句式 “ 不之惮 ” 各给 2 1 分,共 5 分) ( 2 )(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造作勉强;饥寒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的意志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得分点:正确译出“质性”“矫厉”“切”“交病”各得 1 分,句子通畅得 1 分,共 5 分) 【译文】: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

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李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

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

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也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都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

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

董文炳说: “ 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

” 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

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

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 “ 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

” 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 “ 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 ” 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

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 “ 我们屡次听说董县令的大名,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 !” 当时官府向百姓征收赋税没完没了,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

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 “ 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 ” 于是弃官而去。

3. 董文炳的文言文怎么翻译

亲,觉得好就采纳吧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

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

于是弃官而去。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

【答案】【小题1】B【小题2】B 【答案解析】【小题1】A项,①是说自幼矫然不群;C项,①表现其处逆不惊;D项,①表现他不相信好人会受冤屈;②表现他整顿纲舟。

【小题2】B项,任伯雨提升为左正言时,上书徽宗。[参考译文]任伯雨字德翁,是眉州眉山人。

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中进士后,做雍丘县县令,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伤口(那样周到细心)。

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为盗贼多而苦恼,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前往京城的船只,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采纳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久窃取朝廷大权,欺骗朝廷,流毒百官,趁先帝变故的仓促之机,就表现出篡位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

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把陛下与皇太后放到什么地方呢!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

北方的使者又问,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认为此人该杀的。 ”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疏108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告诫他少说或不说是根本。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奏疏弹劾曾布。

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 (后来)崇宁年间官员结党的事发生了,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送通州。

又被蔡卞陷害,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用匿名信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中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传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样,他说:“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应当从此诀别。

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会枉杀无罪之人吗?”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已故的)伯雨为直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采纳他的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熙年,赐谥号忠敏。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宋史 文天祥传》的文言文翻译
《宋史 文天祥传》的文言文翻译 10 文章是这样的: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 文章是这样的: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

铁木儿塔识文言文阅读
7.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纵横“和“需索无算“都是对“其下”的陈述,中间停顿,排除D;“其徒积忿”为完整主谓宾结构,前后停顿,排除AB;译文为:其下属横行无忌,无限度地向行省索取,行省无法应付.董文用把这帮人召到幕府来,当面用国法来教育他们.这些人恼怒,去向诸王只必铁木儿说...

便民县令文言文
5. 文言文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 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李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 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 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

王竞字彦履文言文
3. 文言文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 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李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 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 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

孙泰二事文言文翻译
3.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

文言文遁石先生传胡
3.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

文言文卫嗣君时翻译
文简看到后感叹说,真是能治国安邦的才子啊!于是就赐予王元之衣帽,称他为小朋友(忘年之交)。 5.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

李生伯言文言文译文
4.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

留耕堂记文言文翻译
5.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

文言文周仁美全文翻译
7. 文言文 《董文炳传》翻译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

茅箭区1528679535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董文炳传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 -
经有纷乐:[答案] 1、B 2、C 3、B 4、(1)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 (2)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意对即可)

茅箭区15286795354: 董文炳的文言文怎么翻译? -
经有纷乐:[答案]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

茅箭区15286795354: 英语翻译1、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2、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3、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矛.(出自《元史 - 董文炳传》) -
经有纷乐:[答案] 1.一起出席的都是长辈,不将年轻的文炳看在眼里,普通官员也不怕他. 2.隔壁县上有人上诉而得不到公平裁决的,都上书文炳请他解决. 3.当时官府不停地索取,文炳也不能忍受

茅箭区15286795354: “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的翻译?
经有纷乐: 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 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 这些都出自《元史.董文炳传》

茅箭区15286795354: 帮忙解释:岁乙末,以父任为蒿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
经有纷乐: 不知道前面的文章是什么,只能瞎猜猜了 岁乙末(不知是哪个时期)某人父亲被任命为蒿城县令,和他父亲同朝或官位一样的那些官员认为文炳太年轻因此不理睬他.文炳明听事理客观公正的断案,以恩德树立威信(官威) 很久没读文言文了,你联合整篇文章推敲大概吧 可能没帮上忙

茅箭区15286795354: 时府素无厌,文炳抑不予翻译
经有纷乐: 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

茅箭区15286795354: 轻文炳年少,吏亦不知惮....
经有纷乐: {同列都是父辈,)轻视董文炳年龄小,手下的也不害怕他.

茅箭区15286795354: 求译文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
经有纷乐: 译文: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茅箭区15286795354: 文言文翻译:《董奉传》选段 -
经有纷乐: 这个活神仙,叫xx,字xx,是xx地人,居住在山里,不种田,平日为别人治病也不收钱.重病人治好了就要种五颗杏树,病轻的种一棵,这样几年间就有十万多棵杏树了,成了一片树林. xx让山里的野兽山鸟都在杏林游戏,所以也没杂草丛生的现象.后来杏子熟了,xx在林中盖了一个草仓,对人说:想买杏的不用钱,拿谷子换,拿一筐谷子换一筐杏子.有很人来换,如果有人想以少换多,林中老虎就大吼驱赶,结果拿多的回家一称,和自己的谷子一样多.想偷的会被老虎咬死,只有把偷的还回去,死人会被xx救活. xx每年用杏换谷,用谷赈灾救贫,给过路之人救济,每年都要两万多斛谷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