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一本书治国说的是谁,是那本书

作者&投稿:典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谁一生坚持一本书~

这个简单,去看心理与口才,另外还有《成才之道》这方面最多的就是心理书,我就是学这个的,其实书籍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 与其说不懂,不如说是个借口。有的事情明明知道做了是对的,但是不愿意做是另一回事了。你有什么可以和我说,我可以做你的心理咨询师

1、《四书五经》
《万历十五年》里讲明代皇帝必需要在侍讲指导下学习四书五经,定期办经筵。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2、《圣祖训》
清代规定皇帝每天早起后用膳前先读一个小时康熙写的《圣祖训》。
3、《贞观政要》
记载唐太宗一朝政治经验的《贞观政要》一直很受有志作为的帝王们推崇,属于案头读物。《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咨于治道,也属此类。
4、《千字文》
南北朝时梁武帝要求周兴嗣使用他摘取的一千个王羲之写的字编成一篇文章,用以教育皇子,周兴嗣第二天呈上了《千字文》。《千字文》内含一千个常用汉字,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可以同时练习识字、音律、对仗及书法。
5、《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唐初,唐王李世民任命魏征,于世南,褚遂良等人,收集六经,四史,哲学家和各大权谋学说的精华部分。这本书是“上始五帝,下迄晋年”,能够“偃武修文”、“治国安邦”。本书是尧舜禹至唐初这段时间,所有智慧和权谋的精髓所在。
6、《资治通鉴》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从公元前403年写到公元959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万历皇帝职业生涯长达48年,竟有近30年不上朝,消极罢工的程度令人瞠目,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勤奋好学,想有一番抱负的有志少年。
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只有9岁,虽然贵为天子,但是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其实,万历皇帝除上朝外,学习时间分为经筵和日讲。
经筵每月三次,逢二举行,因为参与人数众多,形式严肃,所以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形式大于内容。相比之下,日讲更实用,但是非常频繁,除去逢三、六、九上朝之日外,其余每天都要举行为皇帝讲授经史的教学活动。
万历皇帝每日天不亮就需起床,早饭后即赴文华殿听日讲。先从语文课开始,十几岁的万历要先读《大学》十遍,再读《尚书》,然后由讲官们陆续进讲。而课间休息的娱乐方式一般是学习处理奏折。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隆庆六年八月十八日第一次日讲开始,到万历十七年二月二日最后一次日讲截止,万历皇帝参加的经筵是99次,日讲是601次,共计700次。

旧时用假借、利用赵普的政绩来宣传、鼓励模仿者学习儒家思想

据考,此话乃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酝酿而出“半部《论语》治天下”。

【出处】: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查《宋史·赵普传》,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其中与《论语》相关的文字仅仅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而在宋太宗(赵光义)亲自为赵普撰写的《赵普神道碑》,和宋代史学家李焘(1115年-1184年)所编订的北宋九朝编年史,谦言不敢续《通鉴》而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未涉及此说。

由此可见,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并没有可信的史实和相关史料来佐证。

至于这一说法为何广为流传,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宋代继承并大兴儒学,出现了一大批颇负盛名的儒者。比如程颐,程灏,及至朱熹。宋代的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巨大,尤其是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更是宋代以后科举考试的教材。由此,在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被炮制出来并不胫而走,也就不足为怪了;其次,《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伦理,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再次,赵普贵为宰相,位高权重,但读书不多。所能炫耀,能够拿得出手的也仅是一部《论语》而已。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992年七月因病辞世,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普为韩王。次年,又诏普配飨太祖庙。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敏快。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一部《论语》。于是人们就流传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所以又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半部论语治天下、宋朝宰相赵普


《吕氏春秋》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
《吕氏春秋》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2、吕不韦想...

《资治通鉴》为何无可替代呢,《资治通鉴》为何无可替代的原因?
曾国藩说,《资治通鉴》不仅是“穷人之理”,还有“执行圣的权利”。历史在道路上行走的同时,也有权力的变化和谋略,这也是《资治通鉴》值得精细的理由。总之,《资治通鉴》是经典,蕴含着先辈们丰富的治国理政得失和社会人生经验。明末清初大学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末说,《资治通鉴》一书看历代兴亡,知不知道人事,“...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骄傲的说,我成功了! 我想,每个中国人都应了解的历史,学习历史最大的益处也就是以史为鉴吧!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5 寒假里,我读了《上下五千年》,经一次又一次地阅读,我终于“啃”完了这一本厚厚的《中国上下五千年》。虽然只是浅浅的读,不够精细,但我还收获了很多很多··· 这本书让我了解...

半本论语真的能治天下吗?
这种说法始于南宋时期,当然大多的是杜撰成分,不可全信。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或者说为什么说的是论语?而不是其他的四书五经?相传赵普在晚年的时候,受太祖皇帝的影响,并且深知自己的知识有限,所以也就经常手不释卷,每次下班回家就关上门,打开一个小箱子取出一本书来读。而到了第二天上朝处理...

谁可以帮我介绍一下《周易》这本书?
周易是根据数的阴阳和随机性,推断事物凶吉的书. 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没有必要去钻研它.我也曾经看过(老师推荐的),但是看了2遍还是不能领悟.简直不知所云.周易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它集天文、数学、兵法、治国方略、做人处世、道德修养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一体,是一本锻炼人思维的好书。许多诺贝尔...

向你一本好书《三国演义》作文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向你一本好书《三国演义》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向你一本好书《三国演义》作文1 我看过很多的书,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其中我最爱看的,也是我要向你推荐的一本书,就是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里讲的是刘备、关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及翻译
著书二篇,号曰申子。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

被清朝禁毁的《农政全书》,为什么能够促进俄罗斯近代的崛起?
《农政全书》这本书,写于明朝后期的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书的内容包括了中国明代时期耕种、水利等农业生产与技术,可以说是当时最完整的一本农业书。书中还讲述了徐光启的一个治国思想,“农政”思想。但可惜的是,这本倾注了徐光启心血的农业百科全书,却败在了他的学生陈子龙身上。据历史记载,清朝...

我国哪一个学说倡导依法治国
历史上,我国发家学派的学说倡导依法治国,例如韩非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法,就是统治者公布的政策、法令、制度,前期法家代表商鞅首先提出“法”治的主张.韩非子强调治国要有法治,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

国学经典读后感
最近,期末考试考完了,老师发了一本叫《依法治国学法守法》的一本书,回到家后,我便开始读了起来,本来我想:应该我不大懂,可是开始读的时候,里面的图画、文字和一些故事和事故吸引了我。 伴着我们现在的社会不断发展,一些不好、不健康的东西进入了我们美丽的校园里面,让我们小学生们变坏实在是太容易了,现在,有的...

上杭县15056931077: 黄石公送给张良一本书成就了他,这本书是什么? -
鄘殷缬克: 想必熟悉汉朝历史人对于张良一定不陌生,他可是刘邦身边的得力助手,并且还没被刘邦和吕后清算,可以算得上是秦末汉初的一个能人.他之所以这么有本事,和黄石公给他的这本《素书》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算得上是这本书成就了他的一...

上杭县1505693107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那本书 -
鄘殷缬克: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礼记·大学》

上杭县15056931077: 姜子牙写过一本兵书叫什么 -
鄘殷缬克: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

上杭县15056931077: 《尚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鄘殷缬克: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儒家经典《六经》之一,故又称为《书经》,也简称《书》... 〈(洪范》就是箕子为 武王论天地之大法、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4. 誓师词:如《...

上杭县15056931077: 《战国策》是什么书? -
鄘殷缬克: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

上杭县15056931077: 《吕氏春秋》是一本怎样的书? -
鄘殷缬克: 是秦国相国吕不韦组织编撰的一部集合了百家学说的巨著. 主要内容是以治国方略、思想为主线,兼记载一些历史故事,以作说明. 书成,以千金求一错字,“一字千金”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编写这部书是为了教育赢政治国,可惜未被采用.

上杭县15056931077: 资治通鉴的常识
鄘殷缬克: 《资治通鉴》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资治”两字意... 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

上杭县15056931077: 分别是什么家,墨子?墨子,孔子,孟子,孙子,老子,曾子,分别是什
鄘殷缬克: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

上杭县15056931077: 《农政全书》是谁写的
鄘殷缬克: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杰出的科学家.

上杭县15056931077: 史记是一部怎样的书 -
鄘殷缬克: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