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作者&投稿:诸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赏析

此词是南唐后李煜在江南盛时对其宫中歌舞升平景况的描写。反映了李煜早期的宫廷生活。
词的上片,是帝王奢华生活和耽于享乐的真实写照。起言红日已高,金炉添否,是歌舞时外部环境的描写。全然是一副官贵闲人的作派。陈善《扪虱新语》卷七:“帝王文章。自有一般富贵气象。”此不虚言。据史书记载后主宫中非常官丽堂皇。如《五国故事》中说李煜:“尝于宫中以销金罗幕其壁,以白银钉瑇瑁而押之。又以绿钢刷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于其外。又以花间设画小本亭子,才容二人。煜与爱姬周氏对酌于其中,如是数处。”又,宋·陶谷《清异录》卷上记载:“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简密插杂花,榜曰锦洞天。”其宫中焚香之器名目繁多,奢华之极。但作者在此词只用此两句巧妙地描写作者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生活画面。“三丈透”言为时不早,其慵懒轻松的情态仿佛想见。“金炉”、“香兽”等已并非—般人家轻易置得。又何况是“次第添”。其中可料知歌舞进行已久,排场亦大。但主人对这些花销用度并不吝惜。通宵达旦的歌舞,奢丽浮华的器具,放浪不拘的宫廷生活,在作者眼里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这也就自然地引入下片。
下片的首句承上片而来,写作者眼中佳人的舞姿,发散钗落,可以同上片首句对应看到,歌舞一直未休,可能是夜以继日的。词人非常细心地捕捉到了歌舞场景中的两个细节“地衣皱”、“金钗溜”。随着飞速镟转的舞步红锦织成的地毯打起皱来, *** 的金钗从发髻滑落下来。“酒恶”一句,写作者已经酒醉不支,但却仍旧以花解酒,力图继续饮宴。“拈‘字、“嗅”宇写酒醉时的娇态。微醉的她时而拈花带笑,嗅花为解,意犹木尽。尤见其酣嘻情趣、楚楚可怜。最后一句跳开的场面描写,从侧面反映这里的活动是如何的喧闹。从内容上看,词中反映的生活是空虚腐朽的,不仅在生活起居上一味地追求奢华,而且毫不顾及政事百姓,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享乐安逸当中。同时,作者在词中的种种作态对其本人来说,作者始终是抱着一种自得的、欣赏的态度的,作者的自我陶醉的心情甚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得到说明——作者大概乐于或希望别人知道作者的这种生活,所以要使“别殿遥闻箫鼓奏”。从艺术上看,此词的结构严谨,技巧娴熟,语言华丽,喻象生动。上下两片承接自然紧密,浑然一体,场面描写细腻到位,情态表现活灵活现,如“酒恶时拈花蕊嗅”一句,贴近生活,使一个醉酒享乐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红日已高三丈透”句,更是被称为“绝唱”。
此词描写帝王享乐的词,艺术上的精美与内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同作者后期的词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可见,如果不是对这种耽于奢华生活乐而不疲,恐怕李煜也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阶下之囚。历史的警醒也许正在于此。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作者李煜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的其它作品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 长相思·一重山

○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 李煜更多作品




求 李煜的 《浣溪沙》
其一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其二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其三 欧阳文忠曰,诗原乎心者也。富贵愁怨,见乎所处。江南李氏据富有,诗曰,“帘日...

求李煜早期的诗
一、《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作者:南唐李煜 1、原文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2、翻译 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赏析 此词是南唐后李煜在江南盛时对其宫中歌舞升平景况的描写。反映了李煜早期的宫廷生活。 词的上片...

翻译:帘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
李煜-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题解 这首词是李煜对自己帝王生活的生动刻画,真实地再现了酒醉歌迷、纵情声色的宫廷生活。整首词描写精细,情景逼真。句解 红日已高三丈透 太阳高高升起,正透过薄薄的帷幕射进宫来...

李煜的 《浣溪沙》中红日已高三丈透的下一句是什么?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简析】彻夜不废的宫廷歌舞,很难想象有如此疯狂--- 日高三丈了,舞兴却还正浓。兽形的炭料燃尽了,再一炉炉依次添加。红绵铺成了地衣,随舞步旋转起皱;舞点飞旋的佳人,已顾不得金钗从...

红日已高三丈透的意思
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李煜前期的奢华绮丽的享乐生活。此词见于蔡绦《西清诗话》,《古今诗话》等本以为是李氏宫中诗。这首描写帝王享乐的词,艺术上的精美与内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同作者后期的词作形成了巨大的...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的作品原文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1红日已高三丈透2,金炉次第添香兽3。红锦地衣随步皱4。佳人舞点金钗溜5,酒恶时拈花蕊嗅6。别殿遥闻箫鼓奏7。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江南风骨难觅,天水已成昨日,上天总是让人内心所想与实际情况相反,想起来无可奈何,徒添悲伤。全句出自网络作家十三流年的小说《南唐旧梦 山河永寂》,小说主体以诉说南唐后主的离别愁绪为中心思想,借鉴南唐后主李煜的诗《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原诗为:、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

李煜有那些情诗?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

有关登高的诗词
3、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崧高》先秦 佚名 释义: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4、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五代 李煜 释义: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

涡阳县18382461785: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五代十国时期李煜创作的词) - 搜狗百科
鞠河普润: 浣溪沙 苏轼(其一)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浣溪沙 苏轼(其二)内容 游蕲(qi)...

涡阳县18382461785: 浣溪沙(李清照) -
鞠河普润: 五、浣溪沙-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释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芙蓉:荷花,此处指很好看. 飞:《历代诗余》作“...

涡阳县18382461785: 浣溪沙李煜有拼音的 -
鞠河普润: 原文:浣溪沙作者: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涡阳县18382461785: 浣沙溪 译文
鞠河普润: <浣溪沙>>-- 浣溪沙 二首浣溪沙独立残阳浴紫衿,细毫茧纸覆霜吟.冷风冰透算如今.敲碎玉簪宜梦寻,分开愁字与谁禁.清秋难和寂寥心.浣溪沙一病难堪只掩门,尝怀柳岸燕莺晨.溪边石上戏鱼真.又见春浓萍叶绿,正值风暖杏花芬.暗将...

涡阳县18382461785: <浣溪沙>.李煜
鞠河普润: 浣溪沙 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涡阳县18382461785: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是什么意思? -
鞠河普润: 该句意思是:江南风骨难觅,天水已成昨日,不禁想起来无可奈何,徒添悲伤.用以感叹物是人非,上天注定了自己这一生现实总是与心愿想违的心理. 全句出自由网络作家十三流年编写的一本小说《南唐旧梦 山河永寂》,小说主体以诉说南...

涡阳县18382461785: 浣溪沙苏轼 -
鞠河普润: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一】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6,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其二】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其三】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其四】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其五】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涡阳县18382461785: 这首浣溪沙是谁写的 -
鞠河普润: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作者:李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