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臣和谏臣区别

作者&投稿:父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诤臣和谏臣的区别在于诤臣在劝说的态度上比谏臣更为坚决。

相比于忠臣的忠君爱国,诤臣则是一群只忠心于这个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人。这些人不怕死,不怕得罪人,也不在乎什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甚至他们活着真就是为了张载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人以唐朝魏征、明朝于谦为代表。

显然,“诤”比“谏”要厉害得多,“谏”了不用就是“去之”,诤了不用,就是“死”,所以,诤臣是谏臣的最高级别,就是以死相谏。

中国古代的臣子分类:

忠臣与奸臣、能臣与庸臣、诤臣与佞臣、权臣与反臣。

君主在选择心腹臣子的时候,首先看的是这个臣子忠不忠心,其次才看能力。忠臣不仅忠于君主,也忠于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忠君为国、爱民如子是刻到他们骨子里的。奸臣与忠臣相反,一个奸字就可以形容。这些人从不会忠心某个人某件事或是某种东西,他们只为自己,是一种极度自私的一群人,并且手握权力。




为什么中国古代皇帝不敢杀“谏臣”?
所以在中国的封建王朝,皇帝们可能特别的不喜欢那些敢在朝廷上向他们当面指出问题的大臣,但是却不能去惩罚他们,顶多是呵斥他们,因为这些大臣实在是皇帝不能够去杀,一旦让这些大责任人,因为上谏而死,那么在青史上对皇帝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事实上,中国古代的那些皇帝是无比的在意自己以后在历史...

唐朝谏臣魏征为什么能够名垂千古?
玄武门变更后,秦王李世民提拔了魏征。魏征终于有了与民主见面的感觉,于是更专心协助李世民。贞观二年,太宗想收一位美丽的女子为妾。魏正听说这个女人已经结婚了,便冒着生命危险向他规劝,唐太宗毅然撤回了传唤。可见魏征是一个豪迈的人!从魏国在征地中一次次冒着死亡危险的告诫中,不难看出他的行事...

魏征以谏臣身份闻名于世,历史上与魏征一样出名的谏臣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谏臣:忠谏文化始祖比干,纣王质问其何以胆敢如此,比干答:“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王勃然大怒,下令军士“剖腹挖心以视”,用残忍手段将其迫害致死。比干之悲壮,惊天地,泣鬼神,传说比干死后,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很快掩埋了比干的尸体,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天葬...

楚文王打败仗回国,臣子封闭城门不让进,为何却被称为忠臣?
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忠臣通常是谏臣,甚至于是诤臣,许多人都会为了国家利益不在意个人得失而犯上直谏。春秋战国时期便有这样一名忠臣,与绝大部分诤臣不一样,首先用嘴进谏,见都没有作用,便拿武器吓唬,他就是楚国大臣鬻拳。公元前676年,楚文王亲率大军攻击巴国,但是阎敖家族叛变,造成战役挫败,楚怀...

唐朝除了魏征还有哪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谏臣
唐朝除了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的谏臣还有房玄龄、杜如晦。1,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

魏征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谏臣?
魏征以直言敢谏而名留青史。人们在赞扬魏征为一直臣时不应忘记,是李世民的宽容,凸显了魏征的敢言。所以有魏征更须有太宗,才能成就一段佳话。然而历史上魏征常有而太宗不常有。不少人傻气十足,一心要做个敢言的魏征,却没有想到自己的顶头上司不是李世民,诤谏的结果,轻者去官,重者丢命。这样...

谏臣魏征靠什么躲过政敌的算计
唐贞观年间,著名的谏臣魏征在不同岗位上着实说了不少“咬人”的话,肯定得罪一批被咬的人。除了唐太宗不时流露出对他的厌恶情绪外,其他大臣也时不时要给魏征找点岔儿,然而,魏征面对谗言和陷害,最后却毫发无损,安然无恙,职务不停地升,奖金不断地拿,成了唐太宗时期名符其实的政坛不倒翁。那么...

那么多的谏臣中,为什么唯有魏征在直言不讳的情况下还能得以善终?_百度...
对于稍微具有点中国历史常识的人而言,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臣魏征的“感人”故事,恐怕都多少有些耳闻。李唐已降,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一个作为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形象,一个作为敢于直言的“谏臣”形象,已经被固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贤臣直”的一个样板,不仅在庙堂之上广被推崇,...

"建言献策"和"谏言献策"哪个对?还是有区别?
只有“建言献策”是正确的。并不存在“谏言献策”的说法。"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谏言”:谏言,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献策”:指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谏言。

清承明制,设有谏臣体系,为何清朝几乎没有骂皇帝的记载呢?
至于清朝皇帝为何没有谏臣,笔者认为原因有五:一是统治者是满人,御史往往是汉人,难道满人皇帝能被汉人来劝诫,甚至咒骂?二是御史的存在,不利于皇帝集权,实现超专制统治;三是清朝不需要铮臣,而是能干事的鹰犬,御史无用;四是吸取明朝皇权教训,明朝科道官员逼得皇帝狼狈不堪;五是敢于直谏的几乎没...

四会市19393068206: 魏百策是WHO??? -
亥柳外用: 是魏征,字玄成.唐太宗李世民的谏臣,因敢于直谏,被称为诤臣.因多次指出台唐太宗李世民过错并能提出有效政策,因为被称为百策.如果不懂,可再问.

四会市19393068206: 诤臣是什么意思?
亥柳外用: 是正直的、敢于进谏的大臣.

四会市19393068206: 诤诤君子是什么意思 -
亥柳外用: 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诤诤君子 zhèng zhèng jūn zǐ 意思 敢于直言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周易·乾》.”《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四会市19393068206: 诤是什么意思 -
亥柳外用: 诤 [zhèng]基本字义1.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谏.~言.~臣.~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 2. 〔~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 3. 纷争,争:~紊(争论是非).〔~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纷争,争:~紊(争论是非).

四会市19393068206: 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的为是什么意思 -
亥柳外用: 刘安世母亲教导他说的话,原文如下: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且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 原话大致意思是说:我听闻谏议大夫是天下最敢于直言的大臣.所以“为”字在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是”.个人理解,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四会市19393068206: 为什么明君身边要有几个诤臣 -
亥柳外用: 一是只有明君才容得下诤臣.二是有诤臣犯颜直谏才能保证君王知过能改而成明君.

四会市19393068206: 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争,是什么字 -
亥柳外用: zhèng 诤 zhèng (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 / 诤,谏也.——《广雅》 / 士有诤...

四会市19393068206: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什么意思
亥柳外用: 所以,敢于进谏的臣子们,一定要在事情刚有征兆的时候就加以劝谏,如果等到过失满盈的时候再去劝谏,就来不及了.

四会市19393068206: 翻译下面一段话 -
亥柳外用: 参考译文: 十七年,太宗问褚遂良说:“舜帝制造了漆器,禹帝雕饰俎器,当时谏诤舜、禹的有十多人.食器之类的事情,为什么要如此苦谏呢?”褚遂良回答说:“雕琢妨害了农事,过分的彩绣耽误了女工.带头奢侈浪费,是危险灭亡的开始.喜好漆器不断,发展下去一定会用金子来做器具;喜好金器不断,发展下去一定会用玉来做器具.因此诤臣必须在刚开始露出奢侈的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太宗认为这话说得对.

四会市19393068206: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的翻译!!!!!!! -
亥柳外用: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明.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臣民忠言,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听一听如何处理.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