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意思

作者&投稿:汪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既然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这是一句长话之中的一部分话,)
【此文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大意】晋国,哪有什么满足的?(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必然要扩张它西面的国界,如果不损害秦国,他们将从哪里夺取土地呢?

【故事中的主人翁】烛之武,春秋时期郑国考城人 。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兵围郑,烛之武只身前往秦营之中,向秦穆公陈说利害,终于使得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打算,并派兵保护郑国,拯救郑国于危难之中。烛之武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正(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服秦伯,足见其义、勇之心。
民间对他的评价是:“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百度图片》

【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学习感悟】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郑国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七十多岁的一位老者,敢于面对强大的对手,直言不讳的与之抗争,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烛之武最终说服了秦国退了兵,解除了对郑国的围困危机,全凭自己的一张嘴。他敢于面对面的与此阐述出这样的道理,这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指出,晋国才是贪得无厌,灭掉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ba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帮助郑。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的意思是,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西边的疆界。这句话出自于《烛之武退秦师》。

一、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

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翻译                                                       

晋文公、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国做出过不合礼法的行为,而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亲附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让烛之武见秦国君王,军队必会退走。”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如今已经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如今情况紧急来求您,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您也有不利的地方呀。”(烛之武)答应了。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拴着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拜见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利,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很苦。怎么能用郑国的灭亡来增加晋国的土地呢?晋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使者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损失。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国君主恩惠,(晋君)许诺您焦、瑕两地,他白天渡河回去晚上就在两地修筑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向东扩展到了郑国,又想要向西扩展,如果不侵占秦国,又从哪里取得土地呢?削弱秦国来使晋国获利,希望您能够考虑。”秦穆公非常高兴,和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秦穆公的力量就到不了今天。依靠他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三、注释

①[烛之武]郑国大夫。

②[晋侯、秦伯] 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③[以] 因为。

④[无礼于晋] 指晋文公早年出亡经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对待他。

⑤[贰于楚] 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⑥[军] 驻扎。

⑦[函陵] 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⑧[氾(fán)南] 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⑨[佚(yì)之狐] 郑国大夫。

⑩[郑伯] 指郑文公。

⑪[师] 军队。

⑫[壮] 壮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

⑬[犹] 尚且。

⑭[子] 尊称,您。

⑮[许] 答应。

⑯[缒(zhuì)]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⑰[既] 已经。

⑱[执事] 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表示恭敬。

⑲[鄙] 边邑。

⑳[远] 指郑国。

㉑[陪] 增加。

㉒[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㉓[行李] 外交使者。

㉔[共] 同“供”,供给。

㉕[尝] 曾经。

㉖[为] 给予。

㉗[济] 渡河。

㉘[设版] 修筑防御工事。版,指版筑的工事。

㉙[厌] 同“餍”,满足。

㉚[封] 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㉛[肆] 延伸,扩张。

㉜[阙] 侵损,削减。

㉝[图] 考虑。

㉞[戍] 戍守。

㉟[微] 发语词,没有。

㊱[夫人] 那个人,指秦穆公。

㊲[因] 依靠,凭借。

㊳[敝] 损害。

㊴[与] 结交,同盟。

㊵[知] 同“智”,明智。

㊶[武] 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㊷[其] 语气词,表示祈使。

四、主题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

五、赏析

第一段,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并埋下两处伏笔:郑无礼于晋,与秦无关;晋、秦不在一处。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其中,佚之狐举贤和烛之武先“辞”后“许”,行文波澜起伏,颇具戏剧性。

第三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的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亡郑”“陪邻”“舍郑”,皆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旧事重提,触及秦伯的恨处,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后必“阙秦”。烛之武的说秦之词,句句令人毛骨悚然,具有撼人的逻辑力量,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叙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此段行文又一张一弛,先是“子犯请击之”,令气氛陡然又紧;文公“未可”,又松;直到“亦去之”,读者的心才安然放稳。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1. 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2.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西边)

  4. 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5. 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6.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7.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8.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9. 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10.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1.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12.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13.越国以鄙远(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找的很辛苦,望采纳哦!)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
(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注意:翻译的时候要把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翻译出来,在这句话中,东是名词作状语,属于词类活用,重要的词有肆,阙,焉,要把握好。还有翻译的时候要把省略的地方也补充...

何厌之有是什么句式 何厌之有出自何处
1、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原语序为:有何厌,意思是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厌”同“餍”,满足。出自《烛之武退秦师》。2、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原文: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

翻译: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为君...
好久没接触古文翻译了,试着做一下吧,这篇课文还是有点印象的: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变成它的领土,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领土,如果不侵略秦国,将要从哪里取得它想要的呢领土呢?侵略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翻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和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二、译文: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

又欲肆其西封的其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中的“其”的意思是“它的”。1、作者介绍: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

《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1),行者之往来(12),共其乏困(13),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14),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厌之有(15)?既东封郑(16),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17),将焉取之?缺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18),与郑人盟。使...

既东封郑的翻译是什么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的翻译。
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西边)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

急求古文翻译:(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蹇叔...
1.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它(晋国)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2.出自《蹇叔哭师》跟随出征的队伍,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 两座山头。(……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 你的尸骨吧……)...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是什么句式?
陈述句~“既东封郑”的“东”:名词活用作状语,解释为在东面。“既东封郑”的“封”: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成为边邑 ;“又欲肆其西封”的“封”:动词,解释为扩大。西:西边,没有活用。全句意思是: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

湄潭县18718559172: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应该怎么翻译, -
芝知外用:[答案] 既然向东将郑封为自己的土地,又想将西边的地封到自己国名下

湄潭县18718559172: 如何译“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芝知外用: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课本将“东封郑”注为:“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做动词”;将“肆其西封”注为:“往西扩大边界.……肆,延伸、扩张.封,疆...

湄潭县18718559172: 翻译下列句子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芝知外用:[答案] 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湄潭县18718559172: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肆是什么意思古文《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肆”是什么意思? -
芝知外用:[答案] “肆”的意思是“扩张” 全句翻译:(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湄潭县18718559172: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的“封”是什么意思? -
芝知外用: “既东封郑”的“封”: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成为边邑 ; “又欲肆其西封”的“封”:动词,解释为扩大.

湄潭县18718559172: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 -
芝知外用:[答案] (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注意:翻译的时候要把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翻译出来,在这句话中,东是名词作状语,属于词类活用,重要...

湄潭县18718559172: 翻译: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何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芝知外用: 等到它把郑国当做东边得疆界 ,就会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又到哪里取得它所贪求得土地么?损害秦国来使晋国获得利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湄潭县18718559172: 肆其西封是成语吗 如今意思 -
芝知外用: 不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郑”的“东”:名词活用作状语,解释为在东面.“既东封郑”的“封”:使动用法,..成为边邑 ; “又欲肆其西封”的“封”:动词,解释为扩大.西:西边,没有活用.全句意思是: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湄潭县18718559172: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肆是什么意思 -
芝知外用: “肆”的意思是“扩张” 全句翻译:(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湄潭县18718559172: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撅秦 将焉取之?的翻译 -
芝知外用: 向东面想把郑国作为自己的封地,又想向西面扩张封地,如果不来攻打秦国,(它)又能从什么地方取得(想要的封地)呢?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