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要教人戒淫?

作者&投稿:善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宗教 佛教(怎样才能完全戒淫?)~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那本经典写的? 但可以知道的是,这并非佛陀的教导。

在论藏中,没有所谓的淫心,爱心,而这两种都是起源于‘贪’。 悦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或者悦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这是8种贪心的其中两种。要行‘离欲梵行(禁欲)’,那么就必须具备‘正知正见’。 因为这些都是起源于‘邪见导致的贪心’。您目前尚未具备‘正知正见’,一味的消除所谓的‘淫’,而不降服内心的‘贪’,这是本末倒置的。

修行的三要素是:正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还要正确的心态。方向错误,目标错误,自然达不到所要的结果。

出家的弟子禁欲,因为为了修持。在家的弟子没有禁欲,因为还需要延续人类。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以下是圣严师父开示: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放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如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会,为了礼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场合、某些环境或者会见某一些人,必须衣冠整齐,必须乘用私家汽车;日间有日间的礼服,晚间有晚间的礼服,在日本及欧美地区,参加丧礼有一定形式和颜色的礼服,参加婚礼以及各种正式的集会,也不得穿著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这些都不该算是享受。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提用越多,存款越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越多,福报所剩越少,终有用毕之日。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从原始的佛教开始,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一则是为戒贪,二则是为惜福,三则是为减少对身体的执著;出家众固然如此,在家众亦复如此。

出家沙弥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戴首饰,不蓄银钱、宝物等戒律。在家众如果能够做得到,除了银钱必须使用之外,其它也应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个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谓六斋日,来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此所谓享受的内容,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戴的和各种娱乐设施。这便是节流更重于开源,布施是为福报开源,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

可是,释迦世尊的身相,就有三十二种大人相,是一种福德、庄严、智能相。传说释迦世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也受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下了只园精舍而供养佛陀。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都用上好美味的饮食,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所;许多有名的说法之处,后来都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园和花园。

从佛经里面所见到的佛国净土,例如∶西方的弥陀净土以及《华严经》的弥勒楼阁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的诸大菩萨的宫殿,都是金碧辉煌,极庄严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与他们的生活同在,而以他们财富表现出来;好像贫贱的人身相丑陋、皮肤粗糙,富贵的人身相庄严、皮肤润滑,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报,与放弃享受或贪图享受无关。

我们所说的享受,应该是指贪图个人的口腹之欲,饮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为请客,也不为礼节,只为了表现一己的富有;或为使得他人羡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妆、穿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厅、妓院等声色犬马的所谓游艺场所,纵情放逸、挥金如土,这些行为当然是学佛者应该放弃的。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法所称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人称之为「爱」。爱除了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之外,也有「有我」和「无我」之别。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我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我的;亲子之爱是无条件的,男女之爱和朋友之爱则可能是有条件,也可能是无条件的。佛法是要从基础的爱来引导至无我的慈悲。

至于佛教徒应如何处理感情问题呢?家庭是感情关系的基础。家庭的基础从伦理上说是亲子之情,它的构成始于男女的夫妇关系,继而从家庭成员扩展到家庭以外的亲戚朋友。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会的活动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国有句俗谚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又说:「夫唱妇随,白首偕老。」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为基点。如果没有情,就像机器没有润滑的油,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损伤。佛法目的不外为教化世间凡夫,诱导凡夫将矛盾化为和谐。因此,佛法有两个不变的法门-智能和慈悲。智能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能来指导慈悲、运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从混乱变为条理,从矛盾成为和谐。

所以,佛教徒并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来指导感性;以感性来融合理性。能够以理性的智能来指导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过得非常丰富、顺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淫欲,称为不净行,因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无污染的,是由于爱欲烦恼而污染了本有的清净戒体,故称不净。佛制戒淫的目的,是因为淫欲是轮转生死的根本,一念妄动,即投胎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休止。所以佛制出家人和在家受八戒者,正淫、邪淫齐断。对于了生死的人来说,不要说去做淫欲的事,就是起一个淫念,都没有办法出离三界,可见淫欲障道之深,损害之大,再也没有超过它的了。所以古人说:“淫念方动,天怒地嗔”。纵然修得大禅定、大智慧的人,若不断除淫欲,最终还是要堕落成为魔王,难逃生死束缚。所以声闻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淫欲戒”,可见此戒之重要性了。


密宗修行也戒淫吗
当然啊 都是佛教的派别 佛教有八大宗 密宗就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 都是严格按照佛教戒律做人做事的

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在佛教就是淫心未除吗?佛是要人无欲无求没有七情六 ...
所以佛教要你戒除淫心就是这样。其实你真的修行了,你就会发现你有了一些很好的能量,但只要你真的去生理需求一次,你就会发现你之前所有的积累都会化为乌有,你的能量就会失去。这个是有亲身体验的,并不是说说而已。所以你要看你要哪一个,你想要生理需求呢,还是要智慧。所以佛教人清心寡欲,只是寡欲...

朋友托我找佛经中的戒淫篇,请问有网友中是学佛的,知道吗?-急求_百度...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bo)三界,示一往还(huan),去已(yi)无返。云何贼人,假(jia音钾)我衣服,裨(bi音必)贩(fan音饭)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sheng音圣)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duo)无间狱。若...

请教一个有关佛教戒色的问题。
记得早年看过一部关于佛家淫戒的资料:一个比丘尼被别人强暴了,有人在释迦那里说该比丘尼破戒了。释迦说,该尼没有破戒,因为在被强暴时该尼心没有跟着动。注意:心没有跟着动,该尼心没有享受那种感觉!这是说该尼修心功夫到了一定境界了,所以在被强暴时也能保持心不动摇。修行不到的人千万不要...

佛门为什么要把色戒称第一大戒
以上没个人懂哪怕一点点佛经的,佛门里的“色”指的是美色吗?荒唐!那叫做“淫戒”!佛经中的“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比方我打了这段字,你所看到的我的字就是“色”,换言之,事物的表象就是色!而不是指女色、美色!!!为什么重视“色戒”?经云:“色不异空,空不...

为什么宗教都一致对淫很有戒律?这是为什么?
另一些原生性宗教的巫术中,还以男巫与女巫的结合作为天地结合的表征,以祈求丰收。在当代宗教中,也有如摩门教这样的新兴宗教鼓励生育。其次,有关于淫的戒律的宗教中,也并非绝对禁止淫,而是限制范围。下面以大家都知道的三大世界宗教为例。佛教是对出家人和受过梵网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的人禁淫,...

佛家如何戒除淫欲?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或者念诵《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晦》“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佛教中手淫是邪淫吗
2. 戒淫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认为,淫欲是妨碍修行者达到涅槃的障碍之一。因此,佛教徒通常会努力戒除淫欲,以帮助自己脱离生死轮回。3. 至于梦遗,这是人的生理现象之一,通常不被视为邪淫。因为梦遗往往是在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不是人有意为之。4. 佛教中对于邪淫的范围有明确的规...

和尚为什么要戒酒戒色,为啥?
至于戒酒,虽然酒不涉及到杀生不涉及到犯色戒,但是酒可乱性。人喝完酒之后会失去理智。佛教有五戒,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种是根本戒,也就是说即使不受戒做了也是有罪过的。后面的不饮酒是遮戒,是为了维护前面四条的庄严的。刚才说了,酒可乱性。喝了酒失去理智就会把...

出家人为什么要持淫戒
佛教,不是不许爱人,佛菩萨就是爱人的,而且无条件去爱人,那是大慈大悲。慈者予乐,悲者拔苦。爱,繁体字,是“心 + 受”即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真爱的本质,是为对方好,而且真爱是永恒的,不永恒的就是假爱。而世间情欲就是假爱,本质是为自己好,会变质。人要放下的是世间情欲,那种是...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佛家为何要戒色?有何讲究
藏阀塔定: 所谓戒色,应该是指戒淫欲. 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 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请问佛教为什么要戒色?(详细解) -
藏阀塔定: 佛教的终极目标是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有情生命之所以有六道轮回是因为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以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因为有贪、嗔(生气、恨)、痴(愚痴).色是贪和痴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戒色,才可能越生老病死怖,只有越生老病死怖,才会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佛教为什么要禁欲 -
藏阀塔定: 大可放心好了,在娑婆世界再怎么佛法兴盛也还是不听或听不到佛教导的人多.这也是悲哀啊,五逆浊世行正道的人少.三界轮回淫为本, 六道往返爱为基. 这句话确是如斯啊.凡夫从欲却不知道是作茧自缚.《四十二章经》中有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水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为什么佛教要求禁欲? -
藏阀塔定: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由意志构成,但也需要欲望的推动.有了明确的愿望...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和尚为什么要戒色呢? -
藏阀塔定: 这些人说了这么多,也不管人家有没有耐心看就只管“复制、粘贴”. 其实和尚要绝的不仅仅是“色”,广义上说他们要绝的是“欲念”,就是一切能引起“欲念”的东西.他们认为“欲念”能削弱精神,引诱人进入“魔道”,使人堕落.“色”只是其中一种欲念,其它的比如“酒”、“肉”同样也都是要禁的.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佛教的不杀生,禁欲应该如何理解 -
藏阀塔定: 真正学佛的人,目标是明确的.为了了生死出三界.不断杀,想出三界是不可能的.淫欲是轮回的根本.不断淫能了脱生死是魔说. 一般人信佛教的人,只求人天福报.所以佛陀也都教他们行十善业,种福田. 能持戒不杀,不淫的人,是深信佛经语深.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佛教为什么对 色和欲 严加禁止? -
藏阀塔定: 出家人必须禁止, 其一:要证四禅果位,必须身心无漏. 其二:对外表示住持正法.在家人没有那么严格,可以遵守八关斋戒等. ........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佛教的和尚出家断爱情,性 生活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那样?请说详细点. -
藏阀塔定: 是为了了生脱死,淫是生死的根本!所以要断爱去欲,在出家后守戒就是为了断一切恶行,合乎法义.不仅要除淫行,杀行,盗行.还要断其心,淫心杀心盗心不除尘不可出. 查看原帖>> 希望采纳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为什莫各个宗教都要求信众戒色??为啥呢??
藏阀塔定: 题主你好!关于戒色佛教五戒之一就是不邪淫,其他四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阿弥陀佛.

都江堰市15973457523: 佛家淫戒 - 佛教为何要戒淫?佛教里所指的淫欲是不是男女欢爱?如果没有男女欢爱?
藏阀塔定: 只不过是为了让修行者专心修行而已.就像学校禁止男女学生性交一样(现在大学好像不禁止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