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是为什么?

作者&投稿:慈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这是为什么?~

三月不知肉滋味出自《论语》,原文这样写道:“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滋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为之如痴如醉,沉迷如此,全神贯注。于是有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典故,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晓其中的滋味,意指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对待某一件事,别的事都是浮云,唯有眼前的这件事情最为重要。

那么,这件让孔子发出“三月不知肉滋味”的《韶乐》又是什么呢?韶乐,是古代用来歌颂赞扬上古明君虞舜的功德,音乐古朴端庄,悠扬悦耳,可谓优美至极。这种精神享受,对于精通音乐的孔子来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孔子甚至对《韶乐》,做出了“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高度评价。因为在孔子编纂《诗经》之前,最为出众的音乐是歌颂周天子的《武》乐,这是各类音乐来比较的模板。而孔子对《武》乐,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尽美矣,未尽善也”。美是指旋律形式美,而善指内容好。孔子认为,《武》乐,差了点意思,只达到了形式美的水准,但没有达到内容完好的程度,但是《韶乐》不一样,尽善尽美,两者都达到了,这才有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比喻。

三月不知肉滋味,形容一种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动力和狠劲儿,唯有这样的精神和动力,才能悟透事物的本质,做出一定的成绩来。随着言语的演化,现在这句话衍生出了另外的意思,有时候指家里条件差,三个月也没有见到荤腥。

总而言之,三月不知肉滋味现在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几个月没有吃过肉,家境贫寒;大多时候的意思是,对一件事情锲而不舍,废寝忘食。

孔子出于儒家礼仪教化的信念,对韶乐情有独锺,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孔子生在春秋时期阶段,我国间战争不断我国还是不可以自我保护,老百姓当然处在生灵涂炭当中。存活的第一标准是食材,谷物针对战争中的老百姓是极为宝贵的,连饭都买不起谈何国家政治。因而,肉对孔子那一个时期的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学员,培训费便是“束修”,也就是牛肉干。要了解在化学物质极其贫乏的春秋时期,能吃到清茶淡饭早已很非常好了,能吃到鱼、肉也是十分困难。既然这样,又是怎么回事让孔子三月不知道肉味道?

据《论语》记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赵国,听见舜的歌曲“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儿并不是说,孔子失去味蕾和味觉,更不是他三个月不清楚肉放到哪儿,找不着肉吃,以至不清楚肉的味儿。只是说孔子他听见舜的这首歌歌曲之后,他的观念就定在无邪这一人生境界,他在这一人生境界定了多长时间呢?三个月。

较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产生的愉快和回味无穷所占有缭绕,他很有可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思,心潮澎湃,也很有可能便是发愣,哪些记不起来,但心身是舒服的、平静的、柔美的,觉得巨大的宽慰和均衡,因此,他感叹道:“三月不知肉味!”因此那时候的齐国人都十分钦佩孔子,有这般之高的歌曲涵养,后代常见“至善至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价孔子向苌弘求教和沉迷于韶乐的这一段美谈。

三月不知肉味“就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荤都不知道味儿。描述心一意,专心致志,其他事也不放在心里。现亦用于描述清苦,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孔子在赵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都吃不出来肉的味儿。他说道:“意想不到韶乐的美居然做到了那样的程度!”《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

孔子听韶乐,钟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浮夸的话。肉对孔子孔子收培训费,收的便是牛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好极其的韶乐以后,全部人体,较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产生的愉快和味所占有缭绕,他很有可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思,心潮澎湃;也很有可能便是发愣,哪些记不起来,但心身是舒服的、平静的、柔美的,觉得巨大的宽慰和均衡,因此,他感叹道:“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一直是后人人敬仰的目标,他经常被后代敬奉于庙堂之上,他一生从业传导,授业,答疑解惑,被我们中国人敬称”万世师表,万世师表“。他是圣贤,是高喊着”有朋自远方来乐此不疲“的一生好友;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鹤发老人;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地谦虚专家学者。他是普通人,也是这般杰出。孔子(前551——前479)秋春后期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儒家文化流派的创办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方)人。



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为之如痴如醉,沉迷如此,全神贯注。于是有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典故,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晓其中的滋味,意指专心致志。

是因为那个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他为母亲守孝三个月,没有吃任何的肉类,所以才说这句话。

因为这个时候青黄不接,家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吃的食物非常少,根本就吃不上肉。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主要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朱熹曾为此作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发生在当时周朝的首都洛邑,周敬王的大夫苌弘正在自家厅堂里...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解释:孔子所说的“三月不知肉味”,是描述他因欣赏音乐而产生的一种近乎忘我的境界。这句话的背景是孔子在齐国听到美妙的音乐,被其深深吸引,以至于专注于音乐,忘记了时间,甚至长时间都没有感受到肉的味道。这里的“肉味”不仅仅指食物的滋味,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感受。...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c...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是因为:b听到一段好乐曲。典故出处:三月不知肉滋味出自《论语》,原文这样写道:“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滋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为之如痴如醉,沉迷如此,全神贯注。于是有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典故。三个月...

翻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欣赏音乐,经三月而不知食肉是什么味道,于是便说,没有想到竟然为欣赏音乐而到了这种地步

子路问什么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之所以会达到“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境界,是因为音乐的力量,给孔子带来了精神层面的富足,所以孔子才会用这样的言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提起孔子,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当提起孔子时,大家不仅会对孔子所发表的言论印象...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是为什么?
因而,肉对孔子那一个时期的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学员,培训费便是“束修”,也就是牛肉干。要了解在化学物质极其贫乏的春秋时期,能吃到清茶淡饭早已很非常好了,能吃到鱼、肉也是十分困难。既然这样,又是怎么回事让孔子三月不知道肉味道?据《论语》记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怎么翻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三月不知肉味出处哪里
三月不知肉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那么三月不知肉味出处哪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三月不知肉味出处哪里 1、出自:《论语·述而》。2、意思: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什么呢?什么事让他废寝忘食?
三月不知肉味就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荤都不知道味儿。描述专心一意,专心致志,其他事也不放在心里。现亦用于描述清苦,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来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求为乐之至於斯也。”这句话是说,孔子在齐国的情况下,以前闻听了《韶》乐,被...

如何解读“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出自《论语·述篇》。全文如下: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为今语: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个月吃肉感觉不到肉的香味。感叹道:没想到听《韶》乐能达到如此境界啊!听音乐能达到如此境界吗?古往今来,对音乐感触至深的话是“余音...

合江县1555871299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凤杰力达:[答案]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

合江县1555871299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 -
凤杰力达:[答案] 一个典故了 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 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

合江县15558712992: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如何理解? -
凤杰力达:[答案] 《论语·述而第七》:“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后用“三月不知肉味”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韶》是歌...

合江县15558712992: 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 -
凤杰力达:[答案]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朱...

合江县1555871299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
凤杰力达:[答案]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合江县15558712992: 孔子是因为什么三天不知肉味 -
凤杰力达:[答案] 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舜的音乐“韶” ,三月不知肉味,是不是孔子神经了,三个月不知道肉放在哪里,找不到肉吃,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不是的,而是说孔子他听到舜的这首音乐以后,他...

合江县15558712992: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的?
凤杰力达: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音乐的独特魅力,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孔子在齐国的时候听到了《韶》乐,被深深吸引,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他说...

合江县1555871299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凤杰力达: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年轻的孔丘在季府赶车,曾偷偷去季府乐师师襄子那里去学琴,也能练几曲.后来师襄子得罪了季武子被赶出季府,在外沿街乞讨与卖艺.孔子在街头遇到落魄的琴师,诉说他当年在齐国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出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合江县15558712992: 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急--- -
凤杰力达:[答案]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

合江县1555871299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
凤杰力达: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曾经闻听了《韶》乐,被深深吸引,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韶,是雅乐的一种,相传为舜所作,主要是用来“明帝德”,即歌颂并展示帝王之德,传说舜作此曲,是为了表明自己要继承尧的帝王之德. 此后,《韶》乐就被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