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作者&投稿:苏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什么?~

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
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种乐曲后,很长时间内即使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滋味。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种乐曲后,很长时间内即使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滋味,他感叹道:“没想到音乐欣赏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论语·述而》。

扩展资料:

1、典故背景:孔子出使齐国,是韶乐和武乐的正统流传之地。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痛快淋漓地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
而孔子出于儒家礼仪教化的信念,对韶乐情有独钟,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2、典故应用:后人常用“三月不知肉味”来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如今还可用来形容清贫,三个月都没有吃过肉。
例句:为了这项工作,他已经三月不知肉味,所有时间都拿来工作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出自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

扩展资料
孔子晚年对《诗经》作过音律修正,这也是孔子在音乐上的一大贡献。孔子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能力极高,当年他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立即如痴如醉。韶乐的主旨,是歌颂虞舜的功德,音乐古朴平和、悠扬悦耳,后来孔子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三月不知肉味,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有些夸张,但沉醉在艺术之中,获得心灵和道德的升华,使人暂时忘记了欲望,忘记了感官的刺激,却是时常有的事情。
韶乐,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音乐,优美至极。孔子本身也是音乐大师,他曾经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过音乐的演奏过程,“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篇第三·二十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主要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朱熹曾为此作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

“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发生在当时周朝的首都洛邑,周敬王的大夫苌弘正在自家厅堂里接待客人,而那位客人便是身为鲁国大夫的孔子。

当时孔子以精通诗、书、礼、易而闻名,唯独对于乐并不精通,因此他专门借着代表鲁君朝觐天子之机,专门到洛邑拜访了精通音律的周朝大夫苌弘。

孔子表示“苌大夫博学多才,孔丘孤陋愚顿,须请教者甚多,然不便过多打扰,今天只就一事,请先生指点迷津”“丘,喜爱音乐,却半通不通。韶乐和武乐都很高雅,都流行于诸侯国的宫廷之间,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苌弘则回道“据弘愚见,韶乐,乃虞舜太平和谐之乐,曲调优雅宏盛;武乐,乃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之乐,音韵壮阔豪放。就音乐形式来看,二者虽风格不同,都是同样美好的”“从内容上看,韶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这就是二者内容上的根本区别”。

第二年孔子又出使了齐国,齐国是韶乐和武乐的正统流传之地,当时正好赶上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痛快淋漓地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

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自然对代表虞舜太平和谐之乐韶乐情有独钟,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就连肉食都变得寡淡无味。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曾经闻听了《韶》乐,被深深吸引,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韶,是雅乐的一种,相传为舜所作,主要是用来“明帝德”,即歌颂并展示帝王之德,传说舜作此曲,是为了表明自己要继承尧的帝王之德。

此后,《韶》乐就被作为用于祭祀或大典这些场合的音乐。孔子认为《韶》乐是尽善又尽美的音乐,内容意蕴美好向善,舞蹈声音优雅动听,已经是好到极致了,因此才会听到“三月不知肉味”。这个“不知肉味”,应当既是一种欣赏音乐时所进入的状态,一种沉浸于艺术欣赏中的玄妙感受,又带着孔子对礼乐制度的美好愿景。

扩展资料:

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对于音乐,孔子钻心到如此地步,不仅熟习乐曲,熟练掌握弹奏的技法。

而且能够从中领会乐曲的意蕴志向,甚至体会到了乐曲作者之为人,看来,对于至美的音乐,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绝不是夸张之辞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形容因为受到某事的强烈震撼(多指美好的),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 。《韶》乐形式美、内容善,因此孔子听它入了迷,都忘了肉的味道。听音乐是精神享受,吃肉是物质享受,孔子听音乐而忘了肉味。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c...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是因为:b听到一段好乐曲。典故出处:三月不知肉滋味出自《论语》,原文这样写道:“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滋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为之如痴如醉,沉迷如此,全神贯注。于是有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典故。三个月...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个月吃肉感觉不到肉的香味。感叹道:没想到听《韶》乐能达到如此境界啊!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生活或比喻句等 【其它使用】◎ 孔丘听了一种音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这是较早说明艺术感染力足以使人陶醉的例子。”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原因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在也用来形容清贫,三个月没有吃过肉。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舜的音乐“韶”,三月不知肉味。这里并不是说,孔子失去了味觉和嗅觉 ,更不是他三个...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味道。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孔子听韶乐,...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发生在当时周朝的首都洛邑,周敬王的大夫苌弘正在自家厅堂里接待客人,而那位客人便是身为鲁国大夫的孔子。当时孔子以精通诗、书、礼、易而闻名,唯独对于乐并不精通,因此他专门借着代表鲁君朝觐天子之机,专门到洛邑拜访了精通音律的周朝大夫苌弘。孔子表示“苌大夫博学多才,孔...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一、孔子能“三月不知肉滋味”,是因为音乐的力量。所谓“三月不知肉滋味”,起源于孔子在齐国时听到了舜的音乐,而大多数人在听到美妙的音乐时,都不会吝啬于对于美妙音乐的赞美。而孔子在听到舜的这首音乐后,又说出了“三月不知肉滋味”这句名言。要知道肉在当时...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是为什么?
三月不知肉味“就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荤都不知道味儿。描述心一意,专心致志,其他事也不放在心里。现亦用于描述清苦,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孔子在赵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都吃不出来肉的味儿。他说道:“意想不到韶乐的美居然做到了那样的程度!”《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孔子听韶乐,钟爱...

孔子为了什么,“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典故叫做3月不知肉味。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孔子做事专心致志,一心想要完成手上的工作,而无心思考别的事情。现在社会也用来比喻人们生活清苦,而没有钱买肉可以吃。一、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有一次曾经到苌弘那边做客,苌弘家里比较简陋,四面光秃秃的墙上顶着一个硕大的茅草棚儿。...

孔子因为什么而三月不知肉滋味
“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赏析能力也很...

武都县1875941951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
豆蔡金芪:[答案]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武都县18759419512: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通常来形容什么? -
豆蔡金芪:[答案]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

武都县18759419512: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的?
豆蔡金芪: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音乐的独特魅力,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孔子在齐国的时候听到了《韶》乐,被深深吸引,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他说...

武都县18759419512: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的独特魅力? -
豆蔡金芪: 音乐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音乐的独特魅力.孔子在齐国的时候听到了《韶》乐,被深深吸引,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音乐的独特魅力.三月不...

武都县18759419512: 三月不知肉味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如题 -
豆蔡金芪:[答案]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

武都县1875941951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用来形容什么 -
豆蔡金芪: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曾经闻听了《韶》乐,被深深吸引,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韶,是雅乐的一种,相传为舜所作,主要是用来“明帝德”,即歌颂并展示帝王之德,传说舜作此曲,是为了表明自己要继承尧的帝王之德. 此后,《韶》乐就被作...

武都县18759419512: 孔子因为什么会三天不食肉 -
豆蔡金芪:[答案] 《论语·述而第七》:“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后用“三月不知肉味”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韶》是歌...

武都县18759419512: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如何理解? -
豆蔡金芪:[答案] 《论语·述而第七》:“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后用“三月不知肉味”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韶》是歌...

武都县18759419512: 三月不知肉味为什么用来形容音乐 -
豆蔡金芪:[答案] 比喻音乐非常好听,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了.夸张的说明投入到动听的音乐中,忘记了其他感觉.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

武都县18759419512: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什么? -
豆蔡金芪: 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竞达到这么高的水平.”《韶》乐,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孔子认为,《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相传歌颂周武王的乐舞为《武》乐.孔子认为,《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不尽善.美指形式美,善指内容善.《韶》乐形式美、内容善,因此孔子听它入了迷,都忘了肉的味道.听音乐是精神享受,吃肉是物质享受,孔子听音乐而忘了肉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