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读后感

作者&投稿:羊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师说》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读后感1

  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愚者和圣人,一个人总是存在着好的方面和不够完美的方面,只是这两方面所占的比例在各个人的身上有所不同而己。

  古代的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他的思想观点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呢?我们是否就该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诺诺,对他的思想观点照搬不误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我们就成了韩愈在文章中所反对的“官盛则近谀”了。我们都知道,这样做是过于绝对化的。我们对于圣人的思想和观点也要客观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从。例如,孔子对从事耕作的劳动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们就不该支持他的这种观点。对农人那种大地般淳朴、宽厚和善良,我们很有必要好好学习,不管它是不是圣人、官人。

  小孩子也有些方面是我们所不及的。一次,六岁的小表妹指着河中因凸石而撞击出的水花说:“看,它们在跳舞,还唱着歌儿呢!”我为她能触发出如此生动活泼的语句而惊奇,早已被生活磨擦得庸俗的我对她的那份纯真放射出的亮丽真的望尘莫及。

  通过《师说》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是“道”,我们就应当学习,不管它来自什么人的身上。不管什么样的人,总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既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弃向他学习,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对他不完美的一面毫无批判地奉迎接受。我想这就是《师说》所要告诉我们的吧。

《师说》读后感2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就是说:无论哪3个人在一起,其中最少一个能成为我的老师。也就是至少一人能比我强一点或几点。《师说》是韩愈写给一个叫李蟠的人的。李蟠喜欢读古文,六艺经传样样都会。韩愈想鼓励他,便写了《师说》一文。韩愈在《师说》中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能称为“老师”的,不分贵贱,不分长少,只要有比我好的人,我就能拜他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确是这样,老师是负责传道、授业与解惑的。能同时拥有这三者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师”。因此,老师不一定要比我大,也不一定地位比我高,只要有比我好的人,就能称他为师。比如孔子,他的老师有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这么高明的“圣人”也有这么多老师,而他的老师的地位也不一定有孔子这么高呀!

  现在,也是如此。我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问同学,也可以问老爸老妈,有些关于电脑的问题,同学们向我问过;有此奇怪的问题,我也告诉过老爸老妈。

  所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要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要不如老师。

《师说》读后感3

  “少时不懂读书,懂时已是中年”,近年翻书时常有这样的遗憾。这里,绝无倚老卖老的意思,且所谓“懂”也只凭个人的感受,或许依然是懵懂呢。每看到身边一些好学的年轻学子积极投入书海,那种求知的获得感以满溢在脸上的微笑展现出来,总能勾起自身曾经的求学岁月。

  《师说》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给弟子李蟠的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近日得幸再读《师说》一文,思及个人成长历程,感慨颇多。少时读唐代大文豪韩文公《师说》一文,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开篇之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近日辅导儿子作业,老师刚刚教会他“一”字,看他作业组词写着“一天”,其中“一”注音为“yì”(第四声),印象中“一”的读音只有“yī”(第一声),于是赶紧叫儿子拿来字典,翻到“一”字,最后落实老师此处有误,怎么办,跟儿子说老师教错了吗?

  其实我最开始内心是认为儿子没有认真听讲的,找来字典确认儿子做错了,而后儿子确实说是老师教的,我立马打了电话给老师确认,询问他是怎么教的以确认儿子是否有错,当得知老师给到的答案为“yìtiān”,而后再将自己查字典的结果告知,并将字典的内容拍照发给她,老师对此表示了感谢给予她的纠错。第二天听儿子说老师已纠正,对于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衷敬佩。

  今天记录这一细节,以此告诫吾儿,学习上就得较真,方能有所作为,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

《师说》读后感4

  所谓老师,那他某方面学问肯定比学生高,才称得上老师。人肯定会有不懂的问题要问,而如果不向老师学习,那岂不是始终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了?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年纪大,难道年纪小的人就不能懂大道理呢?就像文中写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要是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师存在。

  孔夫子被称为圣人,但他还是不耻下问,他曾以郯子、苌弘等人为师,他的学问绝对不比他们差,只是想学到其他他不会的知识罢了。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民间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确是这样,不管是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小学生做的数学智力题,有些连博士生都做不出来,就算你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也不会熟悉到字典里的每个字。人们的学问远远不如圣人,可他们也不肯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话,人又会有什么进步呢?

  老师无处不在,却往往被忽略,甚至耻笑。巫医、乐师和那些工匠们,经常互相学习。而那些士大夫们,自己没有学问,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还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听起来好像老师的标准都是他们定的!老师,可以是各个方面的传授者,却有人以向那些人学习为耻!

《师说》读后感5

  在这个世界上,能做我们老师的人有很多,就像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为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学会不耻下问,将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这样,人才会不断的接近完美。

  其实,我们应该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就将会随着时间的增多而逐渐的累积起来,直到有一天它就会“嘭”的一声,在你的心头爆炸,所以我们要懂得问别人。

  你们看,孔子在古代有很大的名气,被后人尊为圣人,那他的思想观点就是十全十美了么,我们就应该对他的思想保持肯定吗?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愿自己的思想,不能够盲从,就算是孔子还曾经向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他们这一类人的'道德才能还不如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在这方面其实不如他们,所以才不耻下问。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就应当向他人学习,不管它来自什么人的身上。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总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既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弃向他学习的机会,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对他不完美的一面毫无疑问地奉迎接受,这是不对的。

  我们要使自己的成长更快,多向外界学习,与人学,向生活学,争取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师说》读后感6

  通过阅读文言课文《师说》,并且通过译文的理解,我有了很多感触,也深受启发。

  《师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就连圣人也有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不懂的时候,就应该不耻下问,不要觉得问别人好像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师说》当中的一个核心句子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就是说,但凡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师的存在。按照最新的翻译来说,就是只有一定领域空间的地方,就有这个领域的能手。

  是的,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奥秘无穷,领域繁多的。尽管一些人在一定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可是在其他领域毕竟存在生疏不懂的地方。当面临了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候,就要懂得去请教其他领域的能手。而那些士大夫非常保守昏庸,而且好面子,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可是他们正因为耻于下问正一步步成为废材庸才,他们最终难逃遭淘汰的命运。

  总的来说,《师说》绝对是一篇经典的文言课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领悟其中真意。




700字的师说读后感
读韩愈《师说》,谈家庭教育 韩愈先生是我国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这篇文章是韩愈先生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文中“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教学反思是什么?
3、 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

《师说》语文教学反思
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

师说的文言知识点
师说 读后感 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 散文 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职能.无论老师的地位显贵还是低下,年少...

求唐宋八大家文选读后感2000字
著有《韩昌黎集》。 高中时期曾经把《师说》背得滚瓜烂熟,几年不读已经生疏很多。韩愈写这篇《师说》,是为了论述为什么要求师和求什么人为师的道理。他首先指出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再指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也不能没有疑难问题,有了问题去从师学习,就会有长进;如果有了问题还不从师学习...

请问怎么写古文读后感?要不要老是引用古文中的原句子?比如写师说的读后 ...
古人言“文以载道”,因此我觉得到不要拘泥于死板地引用古文原句,我觉得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从学生的角度,师说虽然说“师”,但实际却是说学生应该怎样学习的道理,因此你可以从“不辞下问”“从师而问焉”这个角度论述学习的态度,再根据“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来引申批判当下某些“官而...

论语读后感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读后感1 子曰:“学而识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不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答对了,就是出自《论语》这本书。 《论语》这本书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写的,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这本书里的每...

文言文写观后感
5. 请问怎么写古文读后感 古人言“文以载道”,因此我觉得到不要拘泥于死板地引用古文原句,我觉得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从学生的角度,师说虽然说“师”,但实际却是说学生应该怎样学习的道理,因此你可以从“不辞下问”“从师而问焉”这个角度论述学习的态度,再根据“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来引申批判当下某...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
《古文观止》是一本中国古籍文化的好书,它讲述了先秦到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我们身边一定会有一个自己的老师,只要自己不耻下问,总有一天你也会超过别人,成为别人的老师。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三篇《古文观止读后感》,希望我们的读后感作文您会喜欢。 古文观止读后感篇一 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

以当仁不让于师写作文
一是写到感士不遇的题材的时候,作者激动于中,不平则鸣,或愤激,或解嘲,都有特别动人之处,从这点上说,《师说》不算是韩愈最能感人的文字。 二就是韩愈特别善写驳论,《进学解》、《送穷文》都是辩难,《张中丞传后叙》挥斥“自比于逆乱”者,《讳辩》反驳挖苦流俗的繁琐忌讳,至于《论佛骨表》这样的辟佛...

浈江区17853609648: 《师说》读后感 -
徭琛感冒: 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

浈江区17853609648: 师说读后感 -
徭琛感冒: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这是文章开篇的话.《古文观止》在这句后面批云,“一篇大纲领,具在于此.”好象这话就是本文的文眼.但在文末的总案里,吴家的这哥俩又说,“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好象文眼又不...

浈江区17853609648: 读了师说有什么启发30字? -
徭琛感冒: 师说这篇古文是韩愈对于老师做为人处事以及老师自身的价值的实现做了深刻的启发,做了永久性的指挥作用.

浈江区17853609648: 急、《师说》600字 感想 、里面 某一句话、或者整片课文的感想 、拜托了 、 -
徭琛感冒:[答案] 不耻下问 ——《师说》读后感 所谓老师,那他某方面学问肯定比学生高,才称得上老师.人肯定会有不懂的问题要问,而如果不向老师学习,那岂不是始终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了?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年纪大,难道年纪小的...

浈江区17853609648: 师说 读后感怎么写啊 -
徭琛感冒: 什么是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

浈江区17853609648: 师说读后感文体必须是议论文、 -
徭琛感冒:[答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这是文章开篇的话.《古文观止》在这句后面批云,“一篇大纲领,具在于此.”好象这话就是本文的文眼.但在文末的总案里,吴家的这哥俩又说,“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

浈江区17853609648: 读《师说》后的启示 -
徭琛感冒: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

浈江区17853609648: 请问怎么写古文读后感?要不要老是引用古文中的原句子?比如写师说的读后感怎么写?至少70字哦 -
徭琛感冒:[答案] 古人言“文以载道”,因此我觉得到不要拘泥于死板地引用古文原句,我觉得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从学生的角度,师说虽然说“师”,但实际却是说学生应该怎样学习的道理,因此你可以从“不辞下问”“从师而问焉”这个角度论述学习的态度,...

浈江区17853609648: 一篇关于《师说》的感悟 -
徭琛感冒: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我在上《师说》这一课时,为了充分体现《师说》中互相学习的精神...

浈江区17853609648: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感想 -
徭琛感冒:[答案] 此语是《师说》中的名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如是而已” 闻:听到、知道 道:道理 有:(古今同义) 先:(古今同义) 后:(古今同义) 术:技能 业:学业 专攻:专门研究 如是:如此 而已:(古今同义) 贯通整句意思为: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