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读红楼之黛玉—《秋窗风雨夕》(随笔)

作者&投稿:全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秋读红楼之黛玉—《秋窗风雨夕》

文/小昭君(武汉)

      不知黛玉,先读其诗,不解其诗,难识其人。《红楼梦》第一女主林黛玉在她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是位真正的诗人,这些诗既是她对日常生活所思所感又暗示了她的命运走向。其中三篇长诗,《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皆为诗谶。正值立秋,我们就从《秋窗风雨夕》入手,聊一聊黛玉的故事吧,但赏析《秋窗风雨夕》前需浅析一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唐诗中,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仅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张若虚此首为拟题作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的细腻描绘,将诗情、画意、哲理有机融合,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幽美邈远的奇妙意境。

      《春江花月夜》诞生于盛唐,但它成为《全唐诗》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却是在1200年后的晚清。当年曹雪芹祖父曹寅也是著名诗人,精通诗词,曾奉康熙帝旨意在扬州主持校刊《全唐诗》,这在中国文艺典籍史上是件大事。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诸多诗词时,可见其深厚的文化教养。其借黛玉之手,以《秋窗风雨夕》篇向初唐诗人张若虚致敬。原文如下: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此诗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章节,白天钗黛刚冰释前嫌,晚上宝钗却未如约而至,黛玉病卧潇湘馆,听窗前秋雨淅沥,“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同“拟”,意思是仿作。

      《秋窗风雨夕》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春江花月夜》。春全诗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五种景致,又以月为主体,抒发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及一些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秋诗则以秋、窗、风、雨、夕对仗,并用了十五个"秋"字,突出“秋”为主体。整个描写渲染秋天萧索凄苦的气氛,同时表达黛玉悲凉的情绪和无助的痛苦,并预示宝黛后来被迫分离,最终泪尽而亡的人生结局。两诗都是借景抒情,情景交织、层层叠错,意境幽远。让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那么,根据曹雪芹“草蛇灰线”的创作特点,《秋窗风雨夕》除了表现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或另有深意。回到《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等题,都是写男女别离的愁怨之作,而《春江花月夜》中也含男女别离之思,离别之苦。可见,此诗仿作重点仍在离别的主题,预一场即将到来的生离死别。还记得黛玉的《葬花吟》吗?“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从中也能看到《春江花月夜》的影子:“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葬花吟》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七章,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至情至美至悲之篇,而起于二十三回偷读西厢,两情相悦却因宝钗生了误会,黛玉作的《葬花吟》描绘的是暮春景致,“落花”“游丝”“落絮”,以物喻人,那个时候,读者大概已知道黛玉非死不可了,可为何又要再作《秋窗风雨夕》强调黛玉这个人物的悲剧基调,不是有点多余?不然,二十七回脂批:“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对于黛玉来说,《葬花吟》更像是一种悲伤怨愤的诉说:寄人篱下的生活,风刀霜剑的日子,护花人在哪里?死后还有谁记得我……那个时候,黛玉的人生还在挣扎,还怀有一丝期盼,还在寄希望于护花人,黛玉作的这首抒情诗,是示未死之心。只是“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葬花吟》也成了隐示其命运的谶语。而作《秋窗风雨夕》时,黛玉处境每况愈下,身体疾不可为,精神上越发苦闷、颓丧,她的人生已到不堪应付,无力撑持的地步。思及宝黛姻缘,更觉前途渺茫,似诀别在即的大悲无声。“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应的是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脂砚斋引佚稿中文字)。

    前篇我所写的《春读红楼之贾府四春—好花不常开》中曾提惜春的判词《虚花悟》“谁见把秋捱过”,《虚花悟》之前有条脂批“甲夹:题只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可见惜春的判词是说的不仅仅是惜春个人,乃万艳同悲。《秋窗风雨夕》亦喻多事之秋,“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似暗示黛玉和宝玉痛苦离别(佚稿)。《秋窗风雨夕》描述了黛玉在风雨飘摇中脆弱无助,层层重压令她心灰意冷的心情,《秋窗风雨夕》的不堪重负正是为《桃花行》的泪尽人亡作重要铺垫。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黄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树树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饮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桃花和柳絮,此时大观园女儿们心里都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人人都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此刻的林黛玉,人比花瘦,病体憔悴,气息弱似游丝,“凭栏人向东风泣”,最后之泪就要流尽,还泪之旅即将完结。“天机烧破鸳鸯锦”,一切结局已定,这个初春只剩绝望,“花飞人倦易黄昏”。“夙愿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和《葬花吟》“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相呼应。《桃花行》“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 ,情深不寿,惠极必伤,这样的哀音,宝玉岂会不知,瞬间,宝玉痛彻心扉,木石前缘无力再续,终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我读黛玉,一个鲜活的少女,从曹雪芹笔下走来,不染俗尘,气质缥缈,品性高洁,才华横溢。她爱憎分明,忠于爱情,追求自由而美好的人生,然命运的悲歌,如影随形,《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曲终人散,香消玉损。那些小性,那些不甘,那些无助,那些绝望……就此随风散去,“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秋读红楼之黛玉—《秋窗风雨夕》(随笔)
《葬花吟》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七章,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至情至美至悲之篇,而起于二十三回偷读西厢,两情相悦却因宝钗生了误会,黛玉作的《葬花吟》描绘的是暮春景致,“落花”“游丝”“落絮”,以物喻人,那个时候,读者大概已知道黛玉非死不可了,可为何又要再作《秋窗风雨夕》强调黛玉这个人物的悲剧基调,不是有点...

“秋窗”切入的人生悲吟之诗——林黛玉《秋窗风雨夕》解读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交响乐,那么,林黛玉诗化的人生不啻于其主题音乐。 在林黛玉所有的诗作中,那首著名的《葬花词》是《红楼梦》的主旋律,而《秋窗风雨夕》中,那“秋雨”、“秋夜”、“秋灯”、“秋情”所传递出的凄冷寞寞便是《红楼梦》的背景音乐。 书香人家和世族门第兼而有之的血统造就了林黛玉清...

红楼梦中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的注解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

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完整版,带注解和译文的。
1、原文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清代: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

秋窗风雨夕,啥意思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初秋雨夜,薛宝钗来看望她,黛玉深感往日自己多心,疏远了宝钗和宝玉,哀伤与宝玉的前途茫,兼闻窗外风雨凄凉,有感而作。节选如下: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译文如下:...

林黛玉所作的《秋窗风雨夕》译文?
《红楼梦曲》中写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小说中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黛玉先说宝玉象渔翁,接着说漏了嘴...

红楼梦《秋窗风雨夕》全文及鉴赏
1、全文: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一首秋天的诗是什么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二、林黛玉简介: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

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秋的诗句
《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林黛玉所作的一首诗。初秋雨夜,薛宝钗来看望她,黛玉深感往日自己多心,疏远了宝钗和宝玉,哀伤与宝玉的前途渺茫,兼闻窗外风雨凄凉,有感而作。 1.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2.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3.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秋雨林黛玉
《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林黛玉所作的一首诗。初秋雨夜,薛宝钗来看望她,黛玉深感往日自己多心,疏远了宝钗和宝玉,哀伤与宝玉的前途渺茫,兼闻窗外风雨凄凉,有感而作。 1.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2.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3.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蒲江县19153761691: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赏析 -
鄞启康力:[答案]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不妨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宝钗...

蒲江县19153761691: 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 -
鄞启康力: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蒲江县19153761691: 秋窗风雨夕 -
鄞启康力: 《秋窗风雨夕》赏析: 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蒲江县19153761691: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全文的翻译 -
鄞启康力: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蒲江县19153761691: 《秋窗风雨夕》
鄞启康力: 写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表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

蒲江县19153761691: 《红楼梦》中第四十五回中,“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的读书笔记有哪些? -
鄞启康力: 秋霖脉脉,阴晴不定,独自一人的林黛玉不禁伤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秋窗风雨夕》.贾宝玉着急林黛玉的病情,晚上冒雨前来潇湘馆探视,看到了林黛玉写的风雨词,称赞说好.黛玉感谢宝玉一天来几次看她,并送宝玉玻璃绣球灯回去...

蒲江县19153761691: 给一首关于秋的诗词或诗歌. -
鄞启康力: 推荐《红楼梦》中黛玉所作的《秋窗风雨夕》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蒲江县19153761691: 红楼梦中黛玉的诗?
鄞启康力: 林黛玉诗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

蒲江县19153761691: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全诗和意思爱情诗 -
鄞启康力:[答案] 【全诗】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 广义地看又不妨当作“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第二十七回脂批)《秋窗风雨夕》隐示宝黛诀别后,黛玉“枉自嗟呀”...

蒲江县19153761691: 你认为你认为林黛玉写秋窗风雨夕的原因有哪些? -
鄞启康力:[答案]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