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一首秋天的诗是什么

作者&投稿:止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二、《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三、《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 ,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尤其“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激起了后世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各种猜测附会之说愈出愈奇。
四、毛主席说过:(中国过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王国维先生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
五、《红楼梦》不仅在国内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发行量,有藏、蒙、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多种文字的译本,而且已有英、法、日、韩、俄、德、西等20多个语种的择译本、节译本和全译本。在国外也有不少人对它进行研究,《红楼梦》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在英国,1910年版《英国百科全书》称赞:《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作品,它的情节复杂而富有独创性。2014年,英媒《每日电讯报》发布“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排行榜,《红楼梦》位列第一 。在法国,评论界赞扬曹雪芹具有布鲁斯特的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西尔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包括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各阶层的能力。

,《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在此之前的文人小说都被认为是不入流的,知道《红楼梦》才让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有了一席之地;其次,书中包罗万象,不仅包括了服饰、民俗、建筑、饮食,更有做人处事之道、针砭时事之言、人际世故之法,简直就是一部人文民俗的百科全书;再者,其中包含的人物之多,关系之复杂,从世界文学是看来,也是罕见的;而且,作者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更是从感情方面是读者震撼,从而使其在为学史上有非常高的人气;何况,诱因作者曹雪芹未能完成整部书籍,他的朦胧色彩更是无数文学家追捧。总而言之,它在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语)。没有一部在艺术上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不首先在语言上取得卓越的成就。《红楼梦》正是在这方面出色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作了新的创造性的发展。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虽然不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小说,但却是第一部把白话文运用得最好的小说,白话文是口头语言,看上去好象比古奥典雅的文言文易懂、易学,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从口头语言到艺术语言,这中间还有一段艰辛的锤炼过程。“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以后,白话文曾经是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最初出现在那一时期的白话文学,有的就象一个刚刚放足的女子,还显得行走不自如。有些欧化的句法,则似乎比古文还难懂。然而在这以前约一个半世纪,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却已经达到那样纯熟、那样富有艺术魅力的境地,直到今天仍然不失为楷模;这实在不能不惊叹曹雪芹作为一位语言艺术大师的巨大力量。

《红楼梦》在语言上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明畅、纯练,富于表现力。但它明畅而不流于浅露;纯练却又无刻削之痕。至于它的表现力,也不是呈现于辞句的表面,而是常常深含在内里。它用笔平实,往往好象是不经意地随手写来,既显得自然流泻,然而又时见波澜生于腕底。它着墨深细,层层皴染,然而却不显得琐碎和繁复。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白话文虽然是构成这部小说的基础,但它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优秀的古典散文、诗歌等文言文的精髓,并创造性地把古文那种行文布局、叙事状物的精炼笔法,溶化到作品里。无怪前人曾把《红楼梦》与《左传》、《史记》、《汉书》并称,赞道:“足与二十四史方驾”,“非寻常史家所及”。[1]至于《红楼梦》的文采辞章,得力于《离骚》等中国古典诗歌之处,就更加显而易见了。此文在一开始曾说,《红楼梦》出现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奇迹”,这不过是极言《红楼梦》成就之高罢了。其实,时间所给予的这种安排还是有它的道理的。只有当中国文学发展到十八世纪,诗、文、戏曲,特别是小说提供了一系列的创作经验以后(其中也包括失败的经验,如曹雪芹所指责的才子佳人小说),曹雪芹才有可能写出一部继往开来而又打破传统的《红楼梦》。同时,也只有当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末世”,生活向文学提出了许多新的任...

一、诗为: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第四十五回)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二、林黛玉简介: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四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
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外祖母贾母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春年少,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2] 。无奈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受尽“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说明]
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本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犹“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春江花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注释]1.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2.助凄凉——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3.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4.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5.“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熔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6.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7.“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8.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9.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10.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11.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12.滴沥——水珠下滴。 [鉴赏]《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不妨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黛玉本来脆弱,现在,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自然会更加消沉。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现黛玉的多愁善感,必欲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自然地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何况,此时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春江花月夜》原诗来看,也都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我以为这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倒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红楼梦曲·枉凝眉》、《葬花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小说中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黛玉先说宝玉象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批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我们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不是也同样有启发的吗?

[鉴赏]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不妨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黛玉本来脆弱,现在,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自然会更加消沉。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现黛玉的多愁善感,必欲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自然地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何况,此时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春江花月夜》原诗来看,也都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我以为这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倒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红楼梦曲·枉凝眉》、《葬花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黛玉先说宝玉象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批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我们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不是也同样有启发的吗? 秋窗风雨夕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第四十五回)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据统计,林黛玉的诗作中除了无疑而问的反问句和设疑而问的设问句之外,像上面所列举的有疑而问的询问句共达23句之多,也算是一串奇特的“天问”了,这自然成了林黛玉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如何解读这一“追问”意向?一一位作家的用语习惯,往往透露出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信息。分析诗歌抒情话语的运用特色,往往是探讨诗歌和作者思想灵魂的切入点。

有学者曾经分析《葬花吟》中“飘落”的意象,并以此为入口,探讨林黛玉与封建社会里中国文人精神气质上的深微联系,认为《葬花吟》全诗有一个最为核心的意象———“飘落”,“飘泊”、“飘飞”都是它的变奏。明显的句子有“花谢花飞花满天”、“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花落人亡两不如”等等,故而“飘无所依”,正是林黛玉生存处境与存在状态的写照,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写照,《葬花吟》因此唱出了中国封建文人感时伤世的痛彻。[1]这种发现无疑是深刻的。但是,这种结论是仅就一首《葬花吟》而得出。如果把黛玉所有的诗歌———包括两首歌行体诗作《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三首七绝《题帕三绝》和五首咏物诗《咏白海棠》、《咏菊》、《梦菊》、《问菊》及《唐多令·柳絮词》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诗中出现频率最高、最惹人注目的,却是那些疑问词如“谁”、“何”之类最让人难忘的,也是那些哀怨悲苦、包含询问之意的诗句:

天尽头,何处有芳丘?———《葬花吟》
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
娇羞默默同谁诉?———《咏白海棠》

一句句,一声声,幽幽地牵动读者的愁肠。

王国维曾经把诗人分成“主观之诗人”和“客观之诗人”,他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情性愈真。”[2]林黛玉就是这样的“主观诗人”。她写诗,总是带上浓重的主观色彩,倾注强烈的情感。以《葬花吟》为例:

花谢花飞花满天,魂消香断有谁怜?

这位少女诗人敏锐地感受到春光将逝,桃花飘落。于是以己观花,“谁”既是问他人能否感受到落花飘零的悲哀“谁”又指自己,感慨大千世界只有自己深感飞花逝落的痛彻同时,“谁” 的空问还包含落花不得世人同情,诗人不得世人理解的双重悲哀。这一句哀婉之问,使诗人与花融为一体,为全诗奠定了强烈的自我抒情的基调,使全诗一开篇就笼罩着悲戚哀怨的气氛,诗人的情感气质在轻轻一问中显露出来。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直接以己比花,感叹漂泊不定的命运。明媚的桃花能够灿烂几时?美好曼妙的青春与花相似,也容易飘逝而桃花经冬至春还能再发,人的青春一逝便再难寻回!花易落,人命短,人的生命甚至还不如能够再发的桃花。

天尽头,何处有芳丘?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以己问花,落花完全成了倾诉的对象,一连四个“侬”字,两个“尔”字,在反复的询问中,诗人展开了对未来命运的惶恐的推测,她由落花调谢想到自己的身世飘零,想到自己生命消逝时无人怜惜的悲哀,悲叹人不如花:落花尚得归于净土,人却有可能落入命运的污淖之中谁又是收葬自己、使自己归于净土的人?思虑至此,她悲哀到极点,不禁为“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生命悲剧而悲恸!全诗在一片恸哭中结束。纵观全诗,可以发现,是几句痛心不已的询问,使《葬花吟》成为林黛玉自我抒情中最感人的篇章。

《题帕三绝句》以“泪”贯穿始终,暗寓黛玉的一生将为宝玉泪尽而逝。“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问得直切。一个“谁”字,直接把她的深情指向宝玉,感情表露得极其大胆,同时“谁”字还包含了不尽的疑问,询问心上人此时此刻能否领会到她的一番情谊“谁”字还是在询问整个世界:她的一腔心事是否会终成虚话?这一问句,写尽了黛玉此时幸福、伤悲、忧虑交织的心境,给她的爱情抹上了一缕凄美的色彩。《秋窗风雨夕》中,“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在敏感的诗人看来,秋天本已让她魂销肠断,淫靡的秋雨更加重了她心中的凄凉,因为自幼失怙,在这凄风苦雨之夜,没有任何亲人来与她作伴,许多年来,诗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独自咀嚼着深重的孤独。“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这两句,诗人把思绪拉到她的生活世界之外,寻找着没有风雨只有温暖的秋窗小院,为疲惫的心灵寻得一块暂时歇息的净土然而,她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在这个世界上,处处都是风雨,家家秋院都是风雨肆虐,秋意煞人,哪里有什么温暖可寻呢?这两句诗写尽了黛玉在风雨之夜的凄凉孤独,使全诗著上了鲜明的个人色彩。作为主观诗人,林黛玉的那些限题限韵的咏物诗,也鲜明地表现出她强烈的个人色彩。无论是咏菊还是咏白海棠,其他人的诗虽然也多少表现出各自的性情,但都有些平淡纤巧,缺乏个性力度,如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却失之于造作。只有林黛玉的诗以强烈的自我表现独树一帜。在她的这些诗作中,花即是人,人与花融为一体,读时,分不清她究竟是在咏花,还是在书写自我。

正因如此,这些诗作才力透纸背,深深叩动着读者的情怀。其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几句询问:

娇羞默默同谁诉?———《咏白海棠》
片言谁解素秋心?———《咏菊》
孤标傲视偕谁隐?———《问菊》
叹今生,谁舍难收?———《柳絮词》

不仅仅是以人拟花,写尽花的情态,更重要的是,赋花以生命和灵性,以花喻人,在娓娓叙写中表达自我的性情与格调,寄托悠悠情思和人格精神神与物游,花人合一,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黛玉就是借这些追问,在冰冷的世界中描绘着自己如花一样貌似柔弱的生命,倔强地表现着她的个性,表现出他人难以企及的大胆和勇敢。可以看出,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托物言志,林黛玉诗歌里强烈的追问意识不只是艺术风格的问题,实际上是她对自身生命价值强烈关注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诗人歌咏自然山水是自然的事情,但若纵情表现自己却常常被视为大逆不道。黛玉诗里的一句句询问,在抒写自然的同时也大胆地表现着自己,向世界宣布她这样一个哀怨悲惋的生命的存在。



林黛玉诗歌的生命意识集中表现在她的追问之中。考察这些追问本身,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探询。有学者指出:“林黛玉比大观园中任何一个女儿都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3]愈加珍惜就愈加担心生命的幻灭。《葬花吟》里,黛玉由花的谢落联想到自己生命的消亡,不禁问起:

红消香断有谁怜?
明年闺中知有谁?
未卜侬身何日丧?

一句句自怜自叹,包含对未来命运的深切忧思,它来自多年来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身世处境,也来自于对爱情命运的担忧。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黛玉的关注所指不能不是死亡。在林黛玉葬花的时候,大观园里正是一派欢乐景象:满园是绣带飘飘,花枝招展,众女儿们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成群结对地玩耍嬉笑,尽情享受青春生命的欢乐宝钗在扑蝶,探春在看鹤舞,人人都沉醉于生的欢乐之中,独有她预感到了死的悲哀。无论生命怎样绚烂美丽,都必然归宿于死亡。聪慧灵秀的黛玉敏感到了生的悲哀,时常与无常觌面,咀嚼生命本体的悲凉与无奈。她的忧患直接指向生命本体,达到了哲学思虑的高度。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也曾为生死问题而困惑,发出一个千古名问:“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与哈姆雷特相比,黛玉的问更加痛彻,在她看来,生死已经是一个不可能被选择的问题,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它的力量比生存还要强大。因此,她的悲痛比哈姆雷特深刻得多。人作为个体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命存在的权力会遭到剥夺,个性的发展与需求也会受到限制,因而人总是感到青春易逝,生命短暂,需求得不到满足,命运不能把握。这种自然与人类、社会与个体双重矛盾引起的痛苦,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悠久的痛苦,“它上通人类的初始时代,下接人类的未来”,因而具有一种幽深的历史感。[4]黛玉的痛苦正是这种意义上的悲痛。其次,是对知音难寻的困惑。林黛玉的诗歌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意向,她反复地追寻着可以倾诉的对象。虽然有贾宝玉作为她感情的寄托,但是这个人世的知音似乎仍不能满足她的倾吐需求。由于自身性格和外部环境的原因,她无法向贾宝玉倾诉衷肠,只能在诗歌里苦苦寻觅,把一腔幽思托付给诗歌。


红楼梦有什么意义?
清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间,程伟元把它和高鹗所续写的四十回合在一起,用活字排印了两次,这样,《红楼梦》便由北到南广泛地流传开来。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作,虽然没有前八十回瑰丽恢宏,但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即“木石前盟”也罢、“金玉良缘”也罢,大体遵循着曹雪芹的原意,完成了悲剧的主题,实现了...

《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红楼梦的故事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用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

红楼梦的两个作者是谁?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红楼梦写作背景简介
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出自那部名著。
【出自】《红楼梦》【全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诗意】“荒唐”不仅指作者在书中引出了“炼石补天”、“青埂峰”等荒唐故事,而且也指全书描写的当时社会的腐朽、残酷、互相倾轧以至走向灭亡的道路。当时的儒生认为这是“弥天大谎”,所以作者是以愤恨的心情写出“满...

《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哪两个
一般指曹雪芹和高鹗,曹雪芹写,高鳄续。因为曹雪芹写的后20章不见了后来找不到,还没来得及修改的,就过世了,高鳄是后来续上去的。曹雪芹著《红楼梦》,有史证,有自证。史证即胡适、周汝昌等人考证出来的史料,自证即原著第一回作者自序及署名。文中与书名题旨“金陵十二钗”、自题诗“满纸荒唐...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否已经写完?
曹雪芹的《红楼梦》并没有写完,完本的《红楼梦》是程伟元和高鹗代替曹雪芹写的。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和代写是有争议的。《红楼梦》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120回“程本”,另一个是80回“脂本”。相传《红楼梦》的后四十话是高鹗代替曹雪芹完成的。《红楼梦》是我国清代时期的...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
因为愧疚,曹雪芹穷困潦倒时翻然悔悟,写《红楼梦》意在为那些女孩立传,排解自己的苦闷。《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

红楼梦的背景是作者以谁为原型写就?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以自己为原型写就的。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

红楼梦到底是谁写的,《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
1、曹雪芹、高鄂 。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证》,认定《红楼梦》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而后40回是高鄂续写的。 清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听说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所作”,曹雪芹对它进行了删改润色,其叔脂砚斋给加了批注,并改名为《红楼梦》,他曾见过抄本。 程伟元,苏州人...

修文县15648546474: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一首秋天的诗是什么 -
语肩卡波: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第四十五回)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修文县15648546474: 林黛玉的《葬花吟》 -
语肩卡波: 《葬花吟 》 【原文欣赏】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

修文县15648546474: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描写赏析 -
语肩卡波: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

修文县15648546474: 关于林黛玉的主要故事情节 -
语肩卡波: 章节;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凸碧堂品笛感...

修文县15648546474: 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故事情节150字左右 -
语肩卡波:[答案]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写众人抽花各签子行酒令.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并系有一句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可见曹雪芹是把黛玉比似为芙蓉的.唐人咏芙蓉诗曰:“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

修文县15648546474: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表达了哪些? -
语肩卡波: 《葬花吟》表达了林黛玉对命运和爱情的消极之情. 林黛玉在与贾宝玉发生误会后,没有来得及解释,导致两人的误会愈发变深,因此吟诵了《葬花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葬花吟》是集中体现林黛玉思想和性格的作品,从中可以探究出...

修文县15648546474: 《红楼梦》中的桃花诗是谁写的? -
语肩卡波: 林黛玉所写

修文县15648546474: 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我想凑一篇作文)谢谢了. -
语肩卡波: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林黛玉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还有些叛逆...

修文县1564854647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怎样描写林黛玉的? -
语肩卡波: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