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七节

作者&投稿:广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此节,开头即提到了孟子安葬母亲的事情。而,对于孟子的母亲来说,我们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即“孟母三迁”,在赏析下文之前,我们得先把“孟母三迁”的故事简单的来说明一下。

说明:“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为后代存钱不是为了让他享受人生的,而是能够有能力提供后代以真正的教育(环境)。

第二、父母对子女教育环境的选择必须要妥当。

第三、让孩子经历过各种教育环境后,孩子会根据自身的“天性”与环境产生共鸣。

赏析:如若孟母自身没有本钱,孟子也无法在“三迁”后定居。如若孟母觉得第一个住所所学习的东西就很适合孟子的话,也不会有“再迁”与“三迁”之事。如若孟母不对第三个住所所学习的东西认真考量或是审视,可能还会有“四迁”与“多迁”之事。所以,对于教育环境的选择,首先是作为父母给孩子的第一次选择,其次才是孩子与这选择之后的环境的相性问题。

引申:如今,没有这么自由的教学环境,且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不可能有很大的跨度(墓间之事、炫卖之事与六艺之事),几乎是垂直体系的存在,所以也不存在“这儿”与“那儿”有着极大的学习差别。如此一来,家长们也省了这“多迁”的钱,只要选择一个教育环境良好的“学校”就可以了(除了学区房等)。那么,既然因为教育的统一规划而使得选择教育变得既轻松又安全稳定,那还会发生什么问题呢?这问题就在学校之内:古时,孩童们的成长几乎都是一丛一丛的,不像现在这6+1的生活教育模式,基本上来说在上学之前,没有发生过真正的同龄人的人性接触。这些现代的孩子们,因为家教的基础意义不同,走进学校后,身上只有基因的个性,没有人类的共性,这样会使得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传授者在融合学生的共性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当代的受教群体都是被动的组合在一起的(完全不知道合不合适的30或40多人就在招生的时候挤进了一个班),可以说看似感到了每位学生的独立个性,但是根本就没办法把他们融合成为一个班级,成为一个集体。这让老师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许在父母心中,却是长舒一口气,责任的转移看似非常的轻松,熬出了头。但是,最严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古时的教育选择是主动选择的,而现在的教育选择是被动选择的,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成为班级集体中的一员,其实不得而知,如若不及时通过家校反馈孩子的情况,不单单是教育环境的问题,更是教育成果的问题(孩子不在关键的时刻养成习惯,孩子就废了)。所以,教育的前提是育人,这个问题不用再辩驳,需要辩驳的是,父母所应该有的教育觉悟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言归正传:在后半段中孟子提到了“不得”与“无财”二字,其实与孟母三迁的故事暗合。“不得”译文为因为礼制限定而不能用,暗合了孟子从小所学的东西——礼制(礼节);“无财”译文为没钱,暗合了孟母在选择孟子教育环境上,为孟子所付出的所有——钱财。

赏析:若是孟子把礼制学死了,那么一定会遵守礼制而不去用,但是孟子没有如此,说明了孟子真正学到了礼制的精髓,也学到了做人的精髓,这是孟母最为开心的事情;孟母的“三迁”之事,可谓为孟子日后成为亚圣奠定了物质基础(住所)和精神基础(学业),孟子以母恩回报其母,能够正确运用“财”做正确的事情,这也是孟母最为开心的事情。

引申1:学任何东西都不能“学死”了,换言之,就是被所学到的东西框住了自己的眼界、认知与水平。“学校”里传授一般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教育”(包括学术、知识、技巧等),没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被学术的严谨性,技巧的稳固性,知识的局限性给定死了;但,作为“空虚”的“人性教育”来说,它是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意义的教育,是作为“基础教育”来论的,可以说,没有“人性教育”就没有“能力教育”,因为,“能力教育”的前提是你是一个人类,而人类的存在前提,就是拥有人性(包括共性与个性)。所以,在学校里或是在家里,到底要学什么,需要非常的清楚。

引申2:要让孩子有真正的孝顺与感恩之心,不仅需要钱财,更需要的是在这钱财之下孩子所学到的受益终生的东西。在父母故去之后,孩子会想到自己的立身之本到底是如流水般的钱财,还是如大树般的信仰(儒家:仁义礼智信;个人:情恩礼智善)。就算当下的社会需要的是流水般的钱财,但是作为华夏民族这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而言,最终的最终,定然会以坚定不屈的信仰与自身淡泊明志的素养作为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总有一天,在这真正的生存与真正的死亡面前,天地、万物会为孩子们提供他们最终的选择方向,而在这样的抉择上,若是父母所给予孩子们的是真正能够受益终生的东西,定然能够护佑自己的孩子走到最后,让他们无怨无悔的拥抱世间的一切。在孩子们回想这一切都是如何成就的的时候,一定会怀念父母存在时给予自己的谆谆教诲,那股以感谢升华而成的感恩之情即会油然而生。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三节
前句:此节可以与第二节一起看,第二节是齐王称病召孟子进殿,而孟子亦称病推辞;第三节是齐王想用重金收买孟子,而被孟子拒绝了。孟子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君子的样子,第二节与第三节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道理,真正的君子有其所在的身份与地位,不是清高而是自重;真正的君子有其不能收受的东西(...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八节
说明(史实):此节已然提及“子哙”、“子之”等人,但是根据此节后半段中所谓的“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可以看出,此时齐人伐燕并未成功。原因是,史实中,孟子是主动劝说齐宣王讨伐燕国,并大获全胜的,并非私下与谁交谈或是询问(沈同)。所以,根据史实而言,孟子与沈同的谈话当中已经有...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三节
先:在开篇之前先要说声抱歉,因为十一节、十二节包括此节完全可以放在一块来写。但是,出于谨慎,在写每一节内容的时候几乎不会看下一节,也是为了保证当节内容的纯粹性,除非当节内容的知识点较小或是残缺才会看附近几节内容是否有相似之处,从而合并在一起写。前言(回顾):第十一节:人有鸡犬...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十一节
此节,承接第十节,说明了孟子辞官归乡的真正原因——齐王对孟子的态度日益轻慢,想用重金返聘孟子留在齐王身边辅佐齐王。说明:古时圣贤对于君王而言就如同水对于鱼一样,鱼没有了水没法生存,圣贤离开了君王,同样无法把国家治理妥当,并不是圣贤的高傲,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也需要时常规劝、进谏君王...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四节
赏析:孟子在前半段举了“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的例子,的确与这小小的边境长官没有太大的关系,是一个关乎国家的“民生”问题。侧引:作为一个拥有社会属性的人类而言,无可避免的会遭到周围人的议论与评价,有些时候不会被自己听到,有些时候可能就是故意让自己听到。当自己听到这些...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七节
此节,开头即提到了孟子安葬母亲的事情。而,对于孟子的母亲来说,我们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即“孟母三迁”,在赏析下文之前,我们得先把“孟母三迁”的故事简单的来说明一下。说明:“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为后代存钱不是为了让他享受人生的,而是能够有能力提供后代以真正的...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下)第三十一节
前言:此节内容需加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八字,否则比较难理解曾子(曾子之徒子思,子思之徒孟子)在武城居住之时的所作所为。让人误以为是一种特权主义思想混入其中(曾子作为老师、父兄的存在可以规避战乱)。而,后者,子思选择与卫国的国君一起抵抗外侮也是因为子思在卫国当官,与国君共...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上)第十四节
后半段(结尾语句),孟子以“战”(征服)之方法(途径)来论人格的三六九等,且奉“归服”为最上典范。以此,其实可用兵家之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散引,来解释此句更为明朗,即不动刀枪、不动兵戈,而使敌人归附或使敌人退却,使得没有所谓的“战场”出现,就能够协调各方的力量,使...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八节
提2:“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说明了仁战胜不仁就像五行相生相克那样理所应当,并不是需要害怕或是慌张的事情,更不会出现杯水车薪的自疑结果。赏析:此节内容很好的综合了第十六节和第十七节的章节大意(第十六节中孟子所谓的仁义忠信与行善积德是人们必须做到的事情,也是能够成为仁人志士的前提...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下)第七节
此节是以孟子所观察到的现象“今日不知其亡也”而对齐宣王所展开的关于如何正确选拔人才来治国的劝导。“前言”:第一段,其实是孟子在呈现当时齐宣王身边大臣的任免情况(亡)。然而,这个“亡”代表的是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或被罢官,或自己请辞,并非有才能之人(原因有二:其一、若是有才能之人...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孟子 公孙丑下》译文 -
濯巩思吉: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团结. 周围三里的内城,周围七里的外城,包围并且攻打却不能够胜利.包围并且攻打一定是有适宜作战的天气的人,但却没有胜利,这就是适宜作战的天气不...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孟子.公孙丑下的原文解释 -
濯巩思吉: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得道多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政治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濯巩思吉: 此文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孟子 公孙丑下的翻译 (马上要!) 帮忙!孟子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欢为辅行.王欢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公孙丑曰:「齐卿... -
濯巩思吉:[答案] 孟子在齐国担任卿,奉命到滕国去吊丧,齐王派盖地的大夫王驩作为副使与孟子同行.王驩(同孟子)朝夕相见,但在从齐国到滕国的来回路上,孟子不曾同他谈起出使的事情.公孙丑说:“齐国卿的职位不算小了;齐国与滕国之间,路不算近了,往...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指什么意思?
濯巩思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文章针对当时君主 好战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 得出“得道多助,失...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孟子是怎样深入浅出地说明与民同乐的必要性 -
濯巩思吉: 孟子曾经在《孟子·公孙丑下》提出“与民同乐”,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具体在这篇古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⒆君子有⒇不战,战必胜矣.”里论述了人和即民心的重要性.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关于《论语》《孟子》的赏析 -
濯巩思吉: 你自己筛选一下(有些不是论语和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孟子 公孙丑下的翻译 (马上要!!!) 帮忙!!! -
濯巩思吉: 孟子在齐国担任卿,奉命到滕国去吊丧,齐王派盖地的大夫王驩作为副使与孟子同行.王驩(同孟子)朝夕相见,但在从齐国到滕国的来回路上,孟子不曾同他谈起出使的事情.公孙丑说:“齐国卿的职位不算小了;齐国与滕国之间,路不算近...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孟子公孙丑下第十三章 -
濯巩思吉: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

化隆回族自治县18596478392: 孟子是我国古代——,——.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阐述了————的政治主张和————的人才观
濯巩思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 是不是只填空格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