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者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独孤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得是什么意思~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表示感激的意思。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告子》。
原文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白话译文: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 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
孟子创作的《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穷乏:贫穷.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

这是孟子《鱼我所欲也》里的句子,全句是“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意思是“原先为了大义宁愿身死而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的恩德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

【释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意思是: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穷乏:贫穷.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

【出处】
孟子《鱼我所欲也》里的句子,全句是“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意思是“原先为了大义宁愿身死而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的恩德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受到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翻译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扩展资料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全句翻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接受吗?
(“得”,通“德”,“恩惠”的意思,句中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者:的人;穷乏者:贫寒的人。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表示感激的意思。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告子》。

原文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白话译文: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 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

孟子创作的《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文言文题答案
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乏:贫穷。 17、有是心也 心:本性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体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翻译
意思是所认识的穷困的人会受到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1、出处这句话出处是《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2、原文选段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注释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这句的翻译
翻译: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出处: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的翻译
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孟子》中《鱼我所欲也》全文 节奏划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

《鱼我所欲也》中课下注释的字头,不需要意思,就是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一词多义 1.而 蹴尔而与之。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何也?
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何也?鱼我所欲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乡村中人们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屈服于困苦,而现在我帮助那些我认识的困苦之人,是因为他们需要帮助,这是我所渴望的,就像我渴望鱼一样。孟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关于仁爱和助人...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的原文及其译文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

长寿区17849546629: 古文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的得是什么意思 -
封薛妇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穷乏:贫穷.“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欤”,语气词

长寿区17849546629: “穷乏者得我与”中“得”的意思 -
封薛妇炎:[答案]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穷乏:贫穷.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

长寿区1784954662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与什么意思 -
封薛妇炎: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受到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这里表示反问语气.

长寿区17849546629: “舍生而取义者也”中的“者”是什么意思? -
封薛妇炎: 舍生而取义者也”中的“者”是无意义的语气词.1、【释义】: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2、【原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出处】:孟子《鱼我所欲也》4、【原文】:鱼,...

长寿区17849546629: 《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全文的翻译 -
封薛妇炎:[答案]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辩,同“辨”,辨别. 18.何加:有什么益处. 19.奉:侍奉. 2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通...

长寿区17849546629: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翻译是什么. -
封薛妇炎:[答案] 为了居室的华美,妻子小妾对的奉承,你去帮助别人,别人因为感激你,而给你本来你不应得的东西.

长寿区1784954662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译文 -
封薛妇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接受吗?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长寿区17849546629: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意思 -
封薛妇炎:[答案] 这是孟子《鱼我所欲也》里的句子,全句是“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意思是“原先为了大义宁愿身死而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的恩德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

长寿区17849546629: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
封薛妇炎:[答案] 原文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所识穷乏者得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长寿区17849546629: 鱼我所欲也归纳 -
封薛妇炎: 一、通假字1.辟:“避”,躲避2.辩:“辨”,辨别3.得:“德”,感激4.与:“欤”,吗5.乡:“向”,从前• 二、一词多义• 1.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欤”语气词,“吗”• 蹴尔而与之: 给予•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2.而 ①修饰:蹴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笑而应曰杂然而前陈者②顺接:乡为身死而不受三、古今异义1.钟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2.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四、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