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虞书·大禹谟》诗解上戒慎自正

作者&投稿:旁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尚书·虞书·大禹谟》诗解上戒慎自正

题文诗:

大禹真情,文德教命,外敷四海,敬承尧舜,

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其政乃治,黎民敏德.

尧舜至义,嘉言无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考於众言,观其是非,舍已之非,从人之是,

不虐无告,鳏寡孤独,必哀矜之,不废困穷,

必悯念之,惟帝时克.帝德广运,情真义深,

真情所至,至圣至神,无所不通,无微不至,

能武能文,皇天眷命,尽有四海,四海情通.

至情至道,顺道则吉,逆道则凶,吉凶之报,

若影随形,如响应声,儆戒无虞,谨小慎微,

行不违常,罔失法度,罔游于逸,勿淫于乐,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用,百志惟熙,

至道至正,至义至广.从己之欲,犯众兴祸,

违道求名,古人贱之.战战兢兢,常戒常慎,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自正其德,至德至俭;

兴利除害,利民阜财;薄徭轻赋,勿夺农时,

养民厚生,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

德政之致;戒之用美,督之用威,劝以九歌.

治水平土,六府三事,地平天成,禹功万世.

正文: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分段解释:

○《释文》:“徐云:‘本《虞书》裛为一卷,凡十二卷,今依《七志》、《七录》为十三卷。’” 

 皋陶矢厥谟,矢,陈也。○皋音高。陶音遥。禹成厥功,陈其成功。帝舜申之。申,重也,重美二子之言。○重,直用反。作《大禹》、《皋陶谟》、大禹谋九功,皋陶谋九德。○谟亦作謩。《益稷》。凡三篇。 

  [疏]“皋陶”至“益稷”○正义曰:皋陶为帝舜陈其谋,禹为帝舜陈已成所治水之功,帝舜因其所陈从而重美之。史录其辞,作《大禹》、《皋陶》二篇之谟,又作《益稷》之篇,凡三篇也。篇先《大禹》,序先言皋陶者,《皋陶》之篇,皋陶自先发端,禹乃然而问之,皋陶言在禹先,故序先言皋陶。其此篇以功大为先,故先《禹》也。《益稷》之篇亦是禹之所陈,因皋陶之言。而禹论益稷,在《皋陶谟》后,故后其篇。○传“矢,陈也”○正义曰:“矢,陈”,《释诂》文。○传“陈其成功”正义曰:此是谟篇,禹成其功,陈其言耳。蒙上“矢”文,故传明之,言“陈其成功”也。序“成”在“厥”上,传“成”在下者,序顺上句,传从便文,故倒也。○传“申重”至“之言”○正义曰:“申,重”,《释诂》文。《大禹谟》云:“帝曰:‘俞!地平天成,时乃功。’”又“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于予正。时乃功,懋哉!”《益稷》云:“迪朕德,时乃功。”皆是重美二子之言也。○传“大禹”至“九德”○正义曰:二篇皆是谟也,序以一“谟”总二篇,故传明之。大禹治水能致九功而言“谟”,以其序有“谟”文,故云“谟”也。○传“凡三篇”○正义曰:《益稷》亦大禹所谋,不言“谟”者,禹谋言及益稷,非是益稷为谋,不得言《益稷谟》也。其篇虽有“夔曰”,夔言乐和,本非谋虑,不得谓之“夔谟”。 

大禹谟禹称大,大其功。谟,谋也。 

  [疏]传“禹称”至“谋也”○正义曰:馀文单称“禹”,而此独加“大”者,故解之:禹与皋陶同为舜谋,而禹功实大,禹与皋陶不等,史加大其功,使异於皋陶,於此独加“大”字与皋陶总言故也。“谟,谋”,《释诂》文。此三篇皆是舜史所录,上取尧事,下录禹功,善於尧之知己,又美所禅得人,故包括上下以为《虞书》。其事以类相从,非由事之先后。若其不然,上篇已言舜死,於此岂死后言乎?此篇已言禅禹,下篇岂受禅后乎?聪明史以类聚为文。计此三篇,禹谟最在后,以禹功大,故进之於先。《孟子》称“舜荐禹於天,十有七年”,则禹摄一十七年,舜陟方乃死。不知禹征有苗,在摄几年。史述禹之行事,不必以摄位之年即征苗民也。 

曰若稽古,大禹, 顺考古道而言之。 曰:“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 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文命,孔云:“文德教命也。”先儒云:“文命,禹名。”

  [疏]“曰若”至“于帝”○正义曰:史将录禹之事,故为题目之辞曰,能顺而考案古道而言之者,是大功之禹也。此禹能以文德教命布陈於四海,又能敬承尧舜。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传“顺考”至“言之”○正义曰:典是常行,谟是言语,故传於典云“行之”,於谟云“言之”,皆是顺考古道也。○传“言其”至“尧舜”○正义曰:“敷於四海”即敷此文命,故言“外布文德教命”也。“四海”举其远地,故传以“外”、“内”言之。“祗”训敬也,禹承尧舜二帝,故云“敬承尧舜”。传不训“祗”而直言“敬”,以易知而略之。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敏,疾也。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其政治,而众民皆疾修德。○易,以豉反。治,直吏反。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攸,所也。善言无所伏,言必用。如此则贤才在位,天下安宁。○俞,羊朱反。攸音由,徐以帚反。 稽于众,舍已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帝谓尧也,舜因嘉言无所伏,遂称尧德以成其义。 考众从人,矜孤愍穷,凡人所轻,圣人所重 。○舍音舍。告,故毒反。矜,居陵反。

  [疏]“曰后”至“时克”○正义曰:禹为帝舜谋曰:“君能重难其为君之事,臣能重难其为臣之职,则上之政教乃治,则下之众民皆化而疾修其德。而帝曰:“然。信能如此,君臣皆能自难,并愿善以辅己,则下之善言无所隐伏,在野无遗逸之贤,贤人尽用,则万国皆安宁也。为人上者考於众言,观其是非,舍已之非,从人之是。不苛虐鳏寡孤独无所告者,必哀矜之;不废弃困苦贫穷无所依者,必愍念之。惟帝尧於是能为此行,馀人所不能。”言“克艰”之不易也。○传“敏疾”至“修德”○正义曰:许慎《说文》云:“敏,疾也。”是相传为训。“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文。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当谨慎恪勤,求贤自辅,故其政自然治矣。见善则用,知贤必进,众民各自举,则皆疾修德矣。此经上不言禹者,承上禹事,以可知而略之。○传“攸所”至“下安”○正义曰:“攸,所”,《释言》文。“善言无所伏”者,言其必用之也。言之善者必出贤人之口,但言之易,行之难,或有人不贤而言可用也,故“嘉言”与“贤”异其文也。如此用善言,任贤才在位,则天下安。○传“帝谓”至“所重”○正义曰:舜称为“帝”,故知“帝谓尧”也。舜因嘉言无所伏,以为尧乃能然,故遂称尧德以成其义。此禹言之义,以尧之圣智,无所不能,惟言其“考众从人,矜孤愍穷”,以为尧之美者,此是“凡人所轻,圣人所重”。“不虐”、“不废”,皆谓矜抚愍念之,互相通也。《王制》云:“少而无父谓之孤,老而无子谓之独,老而无妻谓之鳏,老而无夫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故此“无告”是彼四者。彼四者而此惟言孤者,四者皆孤也,言“孤”足以总之。言“困穷”,谓贫无资财也。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益因舜言又美尧也。“广”谓所覆者大,“运”谓所及者远。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文经天地,武定祸乱。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眷,视。奄,同也。言尧有此德,故为天所命,所以勉舜也。○眷,居倦反。奄,於检反。

  [疏]“益曰”至“下君”○正义曰:益承帝言,叹美尧德曰:“呜呼!帝尧之德,广夫运行。乃圣而无所不通,乃神而微妙无方,乃武能克定祸乱,乃文能经纬天地。以此为大天顾视而命之,使同有四海之内,为天下之君。”○传“益因”至“祸乱”○正义曰:“广”者阔之义,故为“所覆者大”。“运”者动之言,故为“所及者远”。《洪范》云“睿作圣”,言通知众事,故为“无所不通”。案《易》曰“神者妙万物而为言也”,又曰“神妙无方”,此言神道微妙,无可比方,不知其所以然。《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谥法》云:“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经传“文”、“武”倒者,经取韵句,传以文重故也。○传“眷视”至“勉舜”○正义曰:《诗》云:“乃眷西顾。”谓视而回首。《说文》亦以“眷”为视。“奄,同”,《释言》文。益因帝言盛称尧善者,亦劝勉舜,冀之必及尧也。 

   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迪,道也。顺道吉从逆凶。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迪,徒力反。响,许丈反。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先吁后戒,欲使听者精其言。虞,度也。无亿度,谓无形。戒於无形,备慎深。秉法守度,言有恒。○吁,况俱反。度,徒布反。虞度,徙洛反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淫,过也。游逸过乐,败德之原。富贵所忽,故特以为戒。○乐音洛。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一意任贤,果於去邪,疑则勿行,道义所存於心,日以广矣。○去,起吕反。熙,火其反。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 ,干,求也。失道求名,古人贱之。 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 。咈,戾也。专欲难成,犯众兴祸,故戒之。○咈,扶弗反。戾,连弟反。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怠音待。惰,徒卧反。

  [疏]“禹曰”至“来王”○正义曰:禹曰:“益言谋及世事,言人顺道则吉,从逆则凶。吉凶之报,惟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其无不报也。益闻禹语,惊惧而言曰:“吁!诚如此言,宜诫慎之哉!所诫者,当儆诫其心无亿度之事。”谓忽然而有,当诫慎之:“无失其守法度,使行必有恒,无违常也。无游纵於逸豫,无过耽於戏乐,当诫慎之以保己也。任用贤人勿有二心,逐去回邪勿有疑惑。所疑之谋勿成用之,如是则百种志意惟益广也。无违越正道以求百姓之誉,无反戾百姓以从己心之欲。常行此事,无怠惰荒废,则四夷之国皆来归往之。”此亦所以劝勉舜也。○传“迪,道也”○正义曰:《释诂》文。○传“先吁”至“有恒”○正义曰:《尧典》传云:“吁,疑怪之辞。”此无可怪,闻善惊而为声耳。“先吁后戒”者,惊其言之美,然后设戒辞,欲使听者精审其言。“虞,度”,《释诂》文。“无亿度”者,谓不有此事,无心亿度之。《曲礼》云:“凡为人子者,听於无声,视於无形。”戒於无形见之事,言备慎深也。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是其慎无形也。法度当执守之,故以“秉法守度”解不失,言有恒也。○传“淫过”至“为戒”○正义曰:“淫”者过度之意,故为过也。“逸”谓纵体,“乐”谓适心,纵体在於逸游,适心在於淫恣,故以“游逸过乐”为文。二者败德之源,富贵所忽,故特以为戒。○传“干求”至“贱之”○正义曰:“干,求”,《释言》文。“失道求名”谓曲取人情,苟悦众意,古人贱之。○传“咈戾”至“戒之”○正义曰:《尧典》已训“咈”悉戾。彼谓戾朋侪,此谓戾在下,故详其文耳。“专欲难成,犯众兴祸”,襄十年《左传》文。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叹而言“念”,重其言。为政以德,则民怀之。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言养民之本在先修六府。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 九功惟叙,九叙惟歌 。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叙,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乐音洛。 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 , 俾勿坏 。”休,美。董,督也。言善政之道,美以戒之,威以督之,歌以劝之。使政勿坏,在此三者而已。○俾,必尔反。坏,乎怪反。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言是汝之功,明众臣不及。

  [疏]“禹曰”至“乃功”○正义曰:禹因益言,又献谋於帝曰“呜呼!帝当念之哉!”言:“所谓德者惟是善於政也。政之所为,在於养民。养民者,使水火金木土谷此六事惟当修治之。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修和六府三事,九者皆就有功,九功惟使皆有次叙,九事次叙惟使皆可歌乐,此乃德之所致。是德能为善政之道,终当不得怠惰。但人虽为善,或寡令终,故当戒敕之念用美道,使民慕美道行善。又督察之用威罚。”言其不善当获罪。“劝勉之以九歌之辞。但人君善政,先致九歌成辞自劝勉也。用此事,使此善政勿有败坏之时”。劝帝使长为善也。帝答禹曰:“汝之所言为然。汝治水土,使地平天成,六府三事信皆治理,万代长所恃赖,是汝之功也。”归功于禹,明群臣不及。○传“叹而”至“怀之”○正义曰:“於”,叹辞。叹而言“念”,自重其言,欲使帝念之。此史以类相从,共为篇耳。非是一时之事,不使念益言也。禹谋以九功为重,知“重其言”者,九功之言也。○传“言养”至“六府”○正义曰:下文帝言“六府”即此经六物也。六者民之所资,民非此不生,故言“养民之本在先修六府”也。“府”者藏财之处,六者货财所聚,故称“六府”。襄二十七年《左传》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即是水火金木土,民用此自资也。彼惟五材,此兼以谷为六府者,谷之於民尢急,谷是土之所生,故於土下言之也。此言五行,与《洪范》之次不同者,《洪范》以生数为次,此以相刻为次,便文耳。六府是民之急,先有六府乃可施教,故先言“六府”,后言“三事”也。○传“止德”至“善政”○正义曰:“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为縻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阜,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不匮乏,故所以阜财。“阜财”谓财丰大也。“厚生”谓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三者和”谓德行正、财用利、生资厚。立君所以养民,人君若能如此,则为君之道备矣。故谓“善政”,结上“德惟善政”之言。此三者之次,人君自正乃能正下,故以“正德”为先;利用然后厚生,故后言“厚生”。“厚生”谓财用足,礼让行也。○传“言六”至“之致”○正义曰:上六下三,即是“六府三事”,此总云“九功”,知六府三事之功为九功。“惟叙”者,即上“惟修”、“惟和”为次序。事皆有叙,民必歌乐君德,故九叙皆可歌乐,乃人君德政之致也。言下民必有歌乐,乃为善政之验,所谓和乐兴而颂声作也。○传“休美”至“而已”○正义曰:“休,美”,《释诂》文。又云:“董,督,正也。”是“董”为督也。此“戒之”、“董之”、“劝之”皆谓人君自戒劝,欲使善政勿坏,在此三事而已。文七年《左传》云,晋却缺言於赵宣子,引此一经,乃言:“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言“九功之德皆可歌”者,若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古之歌咏各述其功,犹如汉魏已来乐府之歌事,歌其功用,是旧有成辞。人君修治六府以自劝勉,使民歌咏之,三事亦然。○传“水土”至“不及”○正义曰:《释诂》云:“平,成也。”是“平”、“成”义同,天、地文异而分之耳。天之不成,由地之不平,故先言“地平”,本之於地以及天也。禹平水土,故“水土治曰平”。五行之神,佐天治物,系之於天,故“五行叙曰成”。《洪范》云“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彝伦攸斁”,禹治洪水,“彝伦攸叙”,是禹命五行叙也。帝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指言是汝之功,明众臣不及。 

翻译:

 传说:若考古时候的大禹,又名文命,他的功德广布到了四海。他曾经接受帝舜的征询,发表自己的见解道:“为君的能知道为君的艰难,为臣的能知道为臣的艰难,那么,政事就能治理好,人民也就会迅速修德了。”帝舜道:“这话不错。确实像这样,那么,好主意就不会被搁置不用,贤才就不会被遗弃在田野之间,万邦都会太平。凡事都考察群众的意见,常常放弃自己不正确的意见,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为政不虐待无告的穷人,用人不忽视卑贱的贤才,这只有帝尧的时候才能做到。”益插嘴道:“嗨!帝尧的道德广大而又能运用,真是圣哲神明,能武能文,所以皇天特别照顾他,命他统治四海,为天下的大君。”

  禹说:“凡是顺道从善的就得福,逆道从恶的就得祸,这真像影随形、响应声一样!”益说:“咦!可得警戒这一点啊!只有时刻警戒自己,才能免于后忧。不要破坏法规制度,不要优游流于放纵,不要过度玩乐;任用贤才不要三心二意,铲除邪恶不要犹豫不决,谋划尚有疑问就不要勉强施行。这样,你心中的一切思虑都会通明透亮了。不要违反正道去求取百姓的称誉,也不要不顾百姓的意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思想不怠惰,政事不荒废,那么,四夷都会来归附你的。”

  禹说:“帝!您要记住啊!修德主要表现在搞好政事,而为政的中心在于养育人民。水火金木土谷这六府要修治好,端正人民品德、丰富人民财用、改善人民生活这三件事要互相配合。这九个方面的功业都要安排得有秩序,有了秩序,人民自然欢欣鼓舞,歌功颂德了。对于勤劳的人,要用美好的前景去诱导他们;对于怠惰的人,要用刑罚去督责他们;而当人民受到德泽感到欢欣的时候,就要及时鼓励他们开展歌咏活动,使之乐而忘芳,干劲不衰。”帝舜道:“讲得对!现在水土治平,万物得以成长,六府三事确实治理得很有秩序,万世以后都要仰赖那时你的大功啊!”


“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这句话是出自哪?
“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这句话是出自:《尚书﹒大禹谟》。1、“德为善政,政在养民”的原文:《尚书﹒大禹谟》: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2...

《尚书》阅读笔记——虞书·大禹谟
在华夏文明的瑰宝《尚书》中,虞书·大禹谟犹如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着远古时代的智慧与道德光辉。它是一部深沉的叙事诗,讲述了大禹、皋陶和舜三位伟大领袖的治国方略与道德典范。大禹,这位被尊为文命的君主,继承了尧舜的使命,肩扛起四海的治理重任。他深知决策的重要性,倡导慎思明断,益则赞誉他的...

十六字心传是什么?为什么说十六字心传说尽人间道?
十六字心传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华五千年文明在传承当中,有一个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尚书·虞书·大禹谟》。这“十六字”是尧将王位传给舜时所口传。据说,前三句是舜加进去的。十六字心经之前提乃江山社稷...

《尚书·虞书·大禹谟》诗解上戒慎自正
○传“大禹”至“九德”○正义曰:二篇皆是谟也,序以一“谟”总二篇,故传明之。大禹治水能致九功而言“谟”,以其序有“谟”文,故云“谟”也。○传“凡三篇”○正义曰:《益稷》亦大禹所谋,不言“谟”者,禹谋言及益稷,非是益稷为谋,不得言《益稷谟》也。其篇虽有“夔曰”,夔言乐和,本非谋虑,...

《尚书》之《虞书·大禹谟1》
意思是 :通过考查古事,有以下记录。大禹说:“我们恭敬地秉承着先帝的事业,把文德教化广布于四海。”然后又说:“做君主的要懂得做君主的艰难,做臣子的要知道做臣子的不易,这样,政事才会得到治理,众百姓也能努力修德。”舜帝说:“好!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美好的言论就不会被埋没,有贤德的...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出自何处?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意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意思是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下一句为“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译文: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

德惟善政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译文】德政才是最好的政治,好的政治在于使百姓生活的好。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大禹谟】大禹,舜的臣子,治理洪水,建立了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首段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的对话,所以叫《大禹谟》。传说:若考古时候的大禹,又名文命,他的功德广布到了...

《尚书》经典名句
1、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任用贤人不可怀有二心,铲除恶人不可犹豫不决。2、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如果你不去自夸自傲,那么天下便没有人能与你一争高下;如果你不自高自大,那么天下便没有与...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是什么意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的意思是: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

金东区15953094167: 中国移动的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的是什么字体
苍梧才凯思: 草体!

金东区15953094167: 什么叫贵族?什么叫君子 -
苍梧才凯思: 贵族,是指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在中国春秋时期,贵族曾广泛存在,如晋国六卿中的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等.“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金东区15953094167: 5行是怎么回事 -
苍梧才凯思: 五行概念的产生之源 关于五行概念的产生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五方说 一般认为,五行的概念滥觞于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殷商时期的先民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已经意识到农耕畜牧与从不同方位来的风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金东区15953094167: 君子和浪荡子的区别 -
苍梧才凯思: 一、君子和浪荡子的区别在于:君子在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而浪荡子指任意胡为,不务正业的青年. 二、释义:君子着重在德性之真,与绅士不同,且有其一定之人格内涵,又非一般泛称之知识分子所能...

金东区15953094167: 玺定乾数,四海皆朋.请问这首诗怎么解释 -
苍梧才凯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

金东区15953094167: 100句著名诗句,20句点评 -
苍梧才凯思: 创新作文--数万中小学生的作文精选,你也可投稿.互动学习--师生共读,相互点评,天天都有作文研讨会.同学交友--来自全国的中小学生,你有数万未见面的朋友.家长助手--父母不用担心落后于时代,看看孩子在想什么. 免费注册...

金东区15953094167: 关于文明餐桌的名言 -
苍梧才凯思:[答案] 1、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2、清·魏禧《目录里言》: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3、宋... 8、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9、《尚书·虞书·大禹谟》: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

金东区1595309416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哪里 -
苍梧才凯思: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金东区15953094167: 论语中说的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 -
苍梧才凯思: [jūn zǐ]君子 (汉语词语)编辑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