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指的是哪个人物

作者&投稿:诏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立木为信指的是商鞅。

立木取信的主人公是商鞅,立木取信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信”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执政者无信,民众也对国家失去信任,因此他借立木来证明国家的的信用,简单的故事却让大家认识到诚信的重要,也成为了千古的典故。

商鞅立刻赏给扛木头的年轻人五十金,一分不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都说:“商鞅的命令不含糊!”。商鞅通过“立木为信”这件小事,只付出了50金,便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表明自己是令出必行,绝不欺骗,更为后面推行新法打下了夯实基础。

立木为信故事来历

“商鞅立木”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

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任,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这个故事也称商鞅立信。




成语立木为信的典故
【出处】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典故】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

烽火戏诸侯”、“徙木立信”、“一诺千金”分别跟哪个历史人物有...
西周时期,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命人点燃烽火台,谎称犬戎攻打王城,戏耍诸侯,褒姒见此开怀大笑。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欺骗诸侯。后来犬戎攻打镐京,各地诸侯未能出兵勤王,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二、中国历史上的最早的公关事件——徙木立信:1、徙木立信,出自《史记·商君列传》。通常指通过某种...

一诺千金,一字千金,徙木为信各是什么历史
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徙木为信的故事 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徙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

求文档: 城南 城北搬木头的成语故事
后来商鞅把赏银提高到五十两,终于有一个壮小伙来试一试,壮小伙将木头扛在肩上,一路上的百姓都围满了。在百姓们的簇拥下,壮小伙来到了北门,商鞅给了这个壮小伙五十两银子。从此以后,百姓们都很信任商鞅。当商鞅的变法出台后,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正是因为商鞅先前的“徒木为信”,才有...

一诺千金,一字千金,徙木为信各是什么历史典故
字字珠矶,不可多得.我们还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徙木立信:商鞅当时为了顺利推行新法,在城南门放了一根三丈的木头,说,有人把它搬到北门就可以得百金的赏赐.起初大家都不相信,有一个人做了,结果得到百金,新法也就得到拥护,顺利得以推行,使得秦国很快强大起来....

我需要一些名人关于诚实的正反面例子 谢谢
3、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

立木为信的意思和来历是什么?
立木为信来自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商鞅到秦国主持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在国都南门立下三丈之木,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赏十金,开始没人信,赏金加到五十金,有人上前试了试,果然得到赏金,于是才开始颁布法令。

成语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担心老百姓不信任,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诉大家谁能搬走就给谁十两黄金。开始大家谁也不信,后来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出来照做,并且领走了黄金。秦国的百姓确定了这位新上任的官员不是在开玩笑,商鞅的新法令公布后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也...

有关信的成语典故20个?
有关信的成语典故20个?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过路打酱油的55 2023-11-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立木为信、徙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

成语立木为信是那位古人说出来的成语
不是说出来的,是有典故的。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商鞅变法: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

浈江区18220507942: 立木为信(出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典故) - 搜狗百科
何冠穿龙: 立木为信的主人必是商鞅 里面的人物有秦孝公 商鞅 晋文公

浈江区18220507942: 成语立木为信是那位古人说出来的成语 -
何冠穿龙: 不是说出来的,是有典故的. 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

浈江区18220507942: 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
何冠穿龙: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立木为信讲的是诚实守信

浈江区18220507942: 立木取信的主人公是谁 -
何冠穿龙: 商鞅 原文:(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解释:立木:竖木于地上....

浈江区18220507942: 名人诚信的小故事 -
何冠穿龙: 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浈江区18220507942: 立木为信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与战争有关的故事吗?
何冠穿龙: 商鞅的徙木立信吗?商鞅变法令下达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

浈江区18220507942: 有关历史名人讲诚信的小故事 -
何冠穿龙: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

浈江区18220507942: “立木取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在哪国主持变法? -
何冠穿龙: 说的是战国初期秦国秦孝公时候的商鞅变法,立木取信在历史上也被称作“百金立木招群魔”

浈江区18220507942: 商鞅变法里那个扛木头的人是谁? -
何冠穿龙: 变法令下达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