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史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思:在城门前立根木头,谁能搬走就给谁金子,是根据战国时商鞅变法的内容而得到的词语,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读音:chéng mén lì mù

典故: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为使国家富强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商鞅对秦孝公提出改革的意见,在当时遭到了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的竭力反对。二年后,秦孝公坐稳皇位,开始对全国进行改革。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担心老百姓不信任,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诉大家谁能搬走就给谁十两黄金。开始大家谁也不信,后来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出来照做,并且领走了黄金。

秦国的百姓确定了这位新上任的官员不是在开玩笑,商鞅的新法令公布后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军事力量也变的更加强大。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立木南门 [ lì mù nán mén ]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翻译:于是在国都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百姓能将它搬到北门的就给十金。

2、徙木为信 [ xǐ mù wéi xìn ] 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翻译:下达命令告诉百姓,有人能把(木头)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就给五十金,以此表示没有欺骗大家。




成语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意思:在城门前立根木头,谁能搬走就给谁金子,是根据战国时商鞅变法的内容而得到的词语,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读音:chéng mén lì mù 典故: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为使国家富强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商鞅对秦孝公...

立木为信什么意思
“立木为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它强调人们应该像树一样扎根,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树立木杆作为信号”,引申为“言出必行,坚持信仰”,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

立木为信是成语吗?
这四个字是成语。“立木为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被作为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立木为信”的字面意思是通过树立木头来表达承诺和诚信。“立木为信”常被用来比喻言行一致、诚信可靠的人。“立木为信”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要始终坚守诚信原则,言行一致,做一个...

立木为信和一诺千金的意思是什么
都是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守信用、讲信誉的品德美德。1、立木为信比喻一个人如同一颗高大的树木,站在那里坚定不移,不会轻易倒下,象征着这个人的诚信和坚定不移的信念。2、一诺千金比喻一个人一旦说出口的承诺就像千金不易,非常珍贵,承诺一定要实现,体现了这个人的诚信和守信用。

立木为信指的是什么意思
立木为信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出了人们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的真诚和稳定。在工作中,立木为信可以使人们遵从诚实和正义原则,不做虚假和欺骗的事情。在人际关系中,立木为信则可以使人们保持真诚和友谊,不做口是心非和背信弃义的事情。总之,立木为信是一种积极向上...

立木为信什么意思
意义 “立木建信”成为商鞅变法的突破点,大政治家就是有创意。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在 “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立木取信”,一诺千金,变法...

立木为信,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兴师问罪,揭竿而起,三顾茅庐。这些成语的意...
立木为信:意思是生活中凡是都应以信为重,言必行、行必果。出处: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

立木为信成语典故
立木为信成语典故1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释义】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信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成语典故】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

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意为诚信。立功赎罪,立木相信:如果一个人说了话,他就不会被马跟踪。在七个战国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落后于中原诸侯国。然而,自从秦孝公即位来,他一直把商鞅,作为一个爱国人士,作为一个政治力量,使秦国成为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在改革之前,商鞅非常清楚实施新法律的困难。为了让人相信...

立木为信的意思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

凉州区13011914922: 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
邗卢冠心: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立木为信讲的是诚实守信

凉州区13011914922: 立木为信什么意思 -
邗卢冠心:说的就是诚信的意思.一般在文中是当成典故引用.下面是典故故事: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

凉州区13011914922: 成语立木为信是那位古人说出来的成语 -
邗卢冠心: 不是说出来的,是有典故的. 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

凉州区13011914922: 国家之信的成语典故 -
邗卢冠心: 1、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凉州区13011914922: 古代君王为了确立诚信,然路人搬木头赏黄金 -
邗卢冠心: 商鞅立木建信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

凉州区13011914922: 商鞅变法时时立木为信还是徙木为信 -
邗卢冠心: 徙木为信正确,能够搬动大木头的赏十金,但是没人去动,后来改为五十金,终于有人搬动了.商鞅借此来表明不欺骗老百姓,颁布了新法

凉州区13011914922: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五个? -
邗卢冠心: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

凉州区13011914922: 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自左古'以夹就把守信视为人的关德在成语典故中有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邗卢冠心: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凉州区13011914922: 徙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
邗卢冠心: 徒木为信 当年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

凉州区13011914922: 成语"徙木为信"的典故是怎样的? -
邗卢冠心: 原文: 徙木为信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译文: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黄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斤黄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