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作者&投稿:祢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衡量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有所得,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孤独之旅》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碟”“凤凰涅磐”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2

  一、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将教学目标简约化,使学生易学易得易消化。

  有效教学有赖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它基于三个支点:1、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2、是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3、是教学目标必须集中、单一。

  第一:我们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情感积淀、智力水平的.基础上的,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为出发点的。

  有时候,教师或以自己的感知强加于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忽视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哪怕是名家名篇,学生也会无动于衷。这种不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只会使学生迷失自己,丧失阅读兴趣。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都是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可以说从一出生,就是家庭的中心,生活在安逸祥和的环境中,不具备面对孤独的情感体验。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还会出现教师在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我的导入,是在课前充分而亲切的沟通交流和情感互动中唤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和接近,避开抽象的题目;为新课文构筑背景,以求教材与生活,作者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自然与课文接轨。

  第二: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来体现的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我始终认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语文教师决定所谓的“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而这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独到的理解。

  对《孤独之旅》的核心价值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本为强化”孤独之感”而采用的人物细节描写、父亲的侧面烘托、环境的多重渲染等手法的运用。

  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通俗的说一堂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每一节课的目标集中、单一了,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动性,才能在课堂上有思想,最大限度的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这就是我们所说“一课一得”。

  二、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必须凸现学生主体意识,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

  考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终极归宿是看学生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思维是否活跃、思想是否发展。“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它应该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确立、和谐共振的结果。

  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教师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发言空前热烈的课未必是好课;全班同学既不举手也不发言,只是心无旁骛听讲、思考的课也不一定不好。

  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尽量少说话的课未必是好课,关键是看教师是否问的得法,引的到位。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杜小康已经长大时,试着品味了人物的第三句话,就在学生不得要领时,我给予了两次点拨:1、杜小康是在什么时候讲这句话的(暴风雨将歇时);2、他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说这样的话的(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情况下),使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适当地运用了追问,都能问在学生欲言又止处,问在学生思想阻梗处,起到了较好的深化点拨作用。设问“宜粗”不宜“细”,宜“放”不宜“收”。就是说要能够从整体上关照到课堂目标的达成,要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想,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是,我觉得粗化设问的同时,不能使问题流于隐晦,这反而会增加学生思考的难度,与我们目标简化、增强效果的目标相悖。

  当然,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积极思维的课不一定不好。关键是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和自己个人表演的道具,不能用花哨的技巧干扰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想的空间,使学生无法舒展自己的身心,无法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的对话,思想无法突围。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能亲密接触文本,充分涵咏语言,深入体验感悟的时机。唯如此,我们教师,即使是一枝芦苇,那也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学生思想飞扬的场所。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

《孤独之旅》课文教学反思
所以对于这堂课,我做了这样设想,教学内容上,学生通过这节课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原来这“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在经历了恐惧、孤独变得坚强的心灵成长之旅,能够感悟到挫折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能正确认识挫折。 1、请认真阅读文章,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杜小康的心理成长过程 2、细读文本,分别找出并品析反映杜小...

语文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语文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篇1 《孤独之旅》一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体现了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 《孤独之旅》一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

《孤独之旅》语文教学设计和反思
因此,我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入课,设计了“换位思考的体验”、“劝慰式的口语表达”、“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堂教学彰显语...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
反思五:取与舍 案例五:杨老师在教初三第三单元《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四篇课文时,便把单元目标分解到四篇课文中。这样,每一篇课文不必面面俱到,每一篇课文突破一二个教学目标即可。所以,在《故乡》一文中,主要抓肖像描写;在《孤独之旅》一文中,主要抓环境描写和衬托...

人物描写作文课课堂实录
[小学作文课堂实录]小学作文课堂实录被自己感动”为题目作文教学反思此次作文教学,从一篇材料作文说起,小学作文课堂实录。 材料:《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自己已“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份进步,一...

郑桂华描写作文教学实录
[小学作文课堂实录]小学作文课堂实录被自己感动”为题目作文教学反思此次作文教学,从一篇材料作文说起,小学作文课堂实录。 材料:《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自己已“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份进步,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昆明的雨》教案【三篇】
大屏幕显示《孤独之旅》片段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 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心得体会,要详细点!!!写的好一百分送上,每个实验写...
有个专家说得好:学习是共同合作的探险,而非一趟孤独之旅。在教师个人自学研修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互相研讨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对于教师的合作学习,我们的做法是: ①科组教研活动。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目标,开展基本功训练、说课、听课、评课、分析研讨、...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

南溪县19632151372: 大班美术活动一样不一样教学反思 -
花迫替考: 大班数学活动《猜猜有什么不一样》教学反思作者:陈丽华 时间:2013-03-26 20:33:17大班数学活动《猜猜有什么不一样》教学反思1.选材生活化、趣味化、经验化.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身...

南溪县19632151372: 《孤独之旅》中的“孤独”和“旅”的意义是什么? -
花迫替考: 《孤独之旅》课文题解 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南溪县19632151372: 《孤独之旅》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结构划分 学习目标 内容概括 主题思想 我的感悟 板书设计 这些都不能少 要尽快 -
花迫替考:[答案] ……你干脆看一下老师的教材吧……http://baike.baidu.com/view/1219253.htm?fr=ala0_1_1课文研讨整体把握 1.人物 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他本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忽然家庭条件“一...

南溪县19632151372: 《孤独之旅》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经历,读完后相信你会有深刻的感悟,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
花迫替考:[答案] 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同龄人的互相帮助、支持、学习、借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

南溪县19632151372: 初三语文的《孤独之旅》曹文轩中段落分析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 -
花迫替考:[答案] 环境描写,通过对杜氏父子生活环境的描写 引出下文小康的心理活动

南溪县19632151372: 语文《孤独之旅》表达了什么
花迫替考: 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选入九年级上册课本时,作者做了删改,并加了标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主人公为杜小康.因家景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课文描绘了柔弱、幼稚、恋家的少年杜小康,历经牧鸭生活最初的孤独和恐惧,终于战胜自我,变得坚强的一段生活历程.

南溪县19632151372: 《孤独之旅》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花迫替考:[答案] 少年杜小康因家景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课文描绘了柔弱、幼稚、恋家的少年杜小康,历经牧鸭生活最初的孤独和恐惧,终于战胜自我,变得坚强的一段生活历程.

南溪县19632151372: 《孤独之旅》主要内容 -
花迫替考: 少年杜小康因家景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课文描绘了柔弱、幼稚、恋家的少年杜小康,历经牧鸭生活最初的孤独和恐惧,终于战胜自我,变得坚强的一段生活历程.

南溪县19632151372: 跪求 缩写 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孤独之旅》 -
花迫替考: 小木船行驶在水上,“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时,当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在异乡”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在一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孤独,并非他这样一...

南溪县19632151372: 《孤独之旅》教案 -
花迫替考: http://wenku.baidu.com/view/1cca4b50ad02de80d4d84085.html 你自己 看一下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