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用错了赵括吗

作者&投稿:傅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长平之战,作为古代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由这场战争诞生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纸上谈兵。成语的主角就是赵国用来替换老将廉颇的年轻将领,赵括。他的名字已经完全和这个成语联系在了一起,不可分割,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也都认为,正是赵国用错了赵括,这才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那事实当真是如此吗?

说赵括能力强,时机不好,或者说赵括就是无能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也罢,每个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又何必非要别人遵从完全一样的想法呢?我就觉得,赵括并不是真的无能,赵国的战败也不能完全怪到他的头上来,为什么这么说呢?

1.赵括接手的烂摊子

首先从地利上来说,秦军驻扎在战场西南的山谷之中,赵军驻扎在长平以北的平原一带,所以秦军出山谷攻赵易,而赵攻秦难,地利尽失。再者,此战本来就是师出无名,道义上有亏,本来韩国就是将上党送于秦国,结果赵国接受上党太守的私下授予,半路截胡。还有,廉颇虽说无大败,但是也被秦军打败了好几次,在军心士气上是有亏的。

2.赵国后勤能力不足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虽说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后,国力大增,但也只是军事实力,涉及农事压根就没怎么发展,而赵国的两大主要粮食场地,邯郸与晋阳两处,也不过只算的上中中的水平,而赵国自称和平时期粟食数年,但不要忘了,长平之战虽说打了没多久,但之前的上党之战,廉颇就已经率军在这抵御秦军了,这算下来三年时间是有的,另外赵国曾向齐国借粮遭拒,而锯传廉颇也曾唱筹量沙迷惑秦军,所以说赵国不缺粮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赵秦运输能力,照理说,长平离邯郸不过200里路程,这样说赵国是不是就占据了运输优势呢?非也,虽说秦国路远,但是秦国水运发达,可将关内粮草经渭河,黄河,汾水运到河东,河内,再由此地运到长平,路程与赵国相当,但是这条路可比赵国还要翻越太行上好走多了。那么,有人就要说了,赵国撑不住,秦国就好受吗?当然不好受,但至少秦国还有,巴蜀,关中,江汉与河东四大粮仓支持,加上秦国的最高国策耕战,所以他可比赵国耐抗多了。

3.军力对比

君主支持力度,长平之战,赵国先后投入了约四十五万人马,秦国约60万,所以在军队实力上秦国是占据优势的,而秦国的军队实力同等情况下应该要比赵国略强一点吧,虽然强不了多少,但还是强一点。另外在赵括被围之际,秦国举全国之力支援长平之战,秦昭襄王亲自前往河内,指挥运粮,加封当地人爵位一级,并号召全国15岁以上男子为长平运粮,阻击赵国可能的援军,而赵国呢?可能也做了努力,但至少没有如此全力以赴。

4.赵括的个人能力以及他面临的局面

我们从战后的战损可以看出,赵军四十五万,五万战死,四十万被坑杀,全军覆没,秦军六十万,伤亡三十余万,损失一半,而这基本上是赵括对秦军的伤害,另外,赵军被围四十多天,已经陷入到了同袍而食的地步了,但依旧没乱,尚有战力,还有说赵括没有实战经验也是不准确的,他只是没有亲自统兵的经验,但是他是上过战场的,只不过是跟着他老爹后面做参谋。

而且赵括接受的命令就是决战,所谓军令在身不可不为,再者赵括没想到自己面对的是白起,在接受统兵之前,赵括就曾说过,如果是白起,他就得多考虑考虑再来,但是如果是其他人,那他就有信心打败他,而且,若是赵括真那么无能,难道整个赵国的人都是瞎子吗。

5.大局观

有人说廉颇的战法好,但实际上,廉颇只是作为一个将领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要没有过错就是大功,而赵王则是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此战赵国赢了最好,即使输了也无妨,因为即使输了也能极大的消耗秦国的有生力量,缓解赵国当前的局面,因为赵国一旦战败,列国不会再无动于衷,当然了战胜则最好,只是赵王秦王或者说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白起会把这四十万人说杀就杀了,这才是关键。

所以说,赵括面对的是劣势的兵力,糟糕的后勤,君主决战的使命,以及不高的军心士气,面对的却是战国最强统帅,最强的国家,无敌的大秦锐士,关键对手后勤有保障,士气还高,所以说,即便不说赵括有多强(毕竟死的早,没什么有力战绩),但说他只会纸上谈兵也是有点过了,毕竟换一个人就不会败?如果廉颇真的可以抵御秦军,如果赵国国力真的能支持的下去,那就不会临阵换将了。




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战败有没有其它原因,又有哪些教训?
3、此战秦国先后投入约60万人,最终竟也消耗掉一半左右,元气也是伤得不轻,倘若赵国不主动出击而是坐等粮食耗尽,那40万饥饿大军就要全线溃退了,要么自己人相食,要么被秦军抓羊羔。如此秦军便不会有什么损耗,之后的邯郸保卫战就不见得还是历史上的那个结果了。长平之战至少给了我两个重要启示:1、本...

长平之战之赵括,纸上谈兵证据确凿,失败在于什么地方?
长平之战的失败不应该归于赵括一个人,一场战争的胜败最关键的是国力的强弱。赵国之所以用赵括换掉廉颇,是因为赵国已经拖不起了,长平之战耗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这些士兵每天的开销是巨大的,赵国的军事实力和秦国不相上下,但是综合国力却不如秦国。赵国的君主急于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派赵括去担任...

赵国在长平之战上全军覆没,是因为赵括?
其实常平之战赵国的失败并不是赵括的全部责任,赵括只是赵国战争失败的一个替罪羊而已。由于当时赵国的国情,其实并没有办法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赵括为了能够挽回国家的损失,只能拼死与敌军进行战斗。可以说他其实是当时这个国家的英雄,而不是这个国家的罪人。秦军当时的军事实力已经非常强悍了,当时秦国派...

长平之战的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说起赵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个字“纸上谈兵”,由此引起赵括在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不懂实际作战经验,而只是根据从兵书上学到的理论来指挥军队打仗,导致赵军精锐在长平一战损失殆尽,由引揭开了赵国灭亡的序幕,把赵括定为赵国衰弱的罪魁祸首,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然而历史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在回答问题前,...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用错了赵括吗
长平之战,作为古代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由这场战争诞生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纸上谈兵。成语的主角就是赵国用来替换老将廉颇的年轻将领,赵括。他的名字已经完全和这个成语联系在了一起,不可分割,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也都认为,正是赵国用错了赵括,这才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那事实当真是如此吗...

长平大战为何非换下廉颇?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赵孝成王换下廉颇,也不在于赵括纸上谈兵,根本原因在于赵孝成王本身。长平之战发生的原因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切断,上党郡成为韩国的飞地,韩国守又守不住,为了阻止秦国继续进军,韩国国君韩桓惠王下令将...

长平之战战败只是因为赵括吗?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整个春秋战国乃至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经过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大决战,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秦将白起全歼。自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只能任秦国鱼肉。这场战争结束以后,赵括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人们将他视为导致赵国失败的...

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背后的君王有何差距?
当时光的老人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战国末期的上空,有能力统一华夏的国家只剩下了两个,秦国和赵国。但是赵国统一华夏的希望却随着一场战争烟消云散了。这场战争就是秦赵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如果白起和赵括调换位置,赵国也不会胜,因为打胜仗不...

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廉颇是战国名将身经百战,采取守势是形势所迫,彼时秦强赵弱,主动攻击是自取灭亡,秦国巴不得你来进攻,长平之战旷日持久,演变成为两国国力消耗的比拼,更吃亏的是远道而来的秦国,人力物资难以长期为继。因此才使用反间计让赵国换将,赵括轻敌冒进使赵国损失了四十万精锐,从此强秦一统天下已无滞碍,虽然...

在历史上,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都是因为赵括吗?
次年四月,秦军大将王龁率军攻伐上党,秦赵大战拉开了序幕,赵军屡战屡败,被迫撤往长平一线坚守,长平之战正式打响。长平之战的经过和结果大家也都清楚——赵孝成王临阵换将,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可是,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都在赵括身上?非也!赵括个人指挥问题的确有...

明水县13082699659: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塔林班赛: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

明水县13082699659: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司马迁为什么大骂平原君 -
塔林班赛: 1、一次战争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结果,必有其内在原因. 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给赵括.定.罪.的时候,必然要先要了解这场战役的前因后果. 长平之战之始,赵国以廉颇为将对阵秦国,可以说这场突发性的战争与赵括没有多大关系.廉颇出战,人心所向,因为廉颇沉稳持重,无懈可击,人们对廉颇也都心存佩服.但是,在长平之战中,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战争初始,廉颇主动采取坚守战的战略,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这种战略与赵国的地理环境、战略环境极不符合. 2、赵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强国,赵军在与匈奴、胡人的战争中,练就了强大的战场突击力量,赵军最擅长的就是进攻战,最不擅长的就是坚守战.

明水县13082699659: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输了! -
塔林班赛: 因为赵国的高人都被赵王杀了,国王太笨!经常中秦国和奸臣的计失去了两个名将.两次免廉颇的职,致使长平之战惨败和迫使廉颇逃亡他国.最后还中秦国的计杀了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明水县13082699659: 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毁灭 -
塔林班赛: 一次失误的长平之战让赵国精锐损失殆尽,大大加速了其灭亡进程.还有就是没有很好的执行联合抗秦战略在,暂时没有秦国的威胁时老和合纵盟友闹矛盾,被秦国抓住机会,各个攻击,这不是出几位名将名相就能挽救的.还有就是赵王没有用赵括.

明水县13082699659: 长平之战赵国高层做错了什么?
塔林班赛: 对于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赵国临阵换将,用所谓“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实际上是多方面综合原因导致的,撇开秦国因素不谈,仅从赵国本身分析,至少...

明水县13082699659: 赵国是怎样灭亡的,越简短的概括越好 -
塔林班赛: 第一,错误的任用赵括,丧失了东方六国抵抗秦国的最后的强大力量,40万赵军被活埋,割让七城,从此以后,赵国只能苟延残喘了. 第二,杀李牧,自毁长城,丧失军心. 第三,不用廉颇,力王狂澜的最后希望落空.

明水县13082699659: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塔林班赛: 赵王听信谣言 任用赵括为将领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骄傲自大 赵国兵败

明水县13082699659: 赵国灭亡有哪三个原因 -
塔林班赛: 因为,秦国,是远攻强-0近交弱,这个战术,这是一个原因, 还是赵国君主不能重用有能之士,比如李牧,廉波,反而用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奢,这是主要原因,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兵,从此赵国就是弱小了, 在就是,其它各国没有从大局出发,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让秦国一一击破, 一楼的说的不是很对啊,当时,秦国第一个打的就是赵国,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削灭了大患才能争服其它的小国,秦国也是怕别的小国和赵国联盟,总之秦国的战略思想比较明智,

明水县13082699659: 赵国为什么最后被秦国灭了 -
塔林班赛: 1、综合国力、经济农业水平和秦国相差巨大 2、战略失误,特别是长平之战的失败,导致赵国元气大伤. 3、国君昏庸无道、宠幸奸臣,导致廉颇、李牧等忠诚名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4、最后的那次大地震,彻底毁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明水县13082699659: 长平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给赵国 -
塔林班赛: 主要是输在国力上,所谓,天下甲兵非秦既赵,秦赵两国军力能力相当,但是秦经过商鞅改革以后的国力在战国来说是最强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