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

作者&投稿:苦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说起赵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个字“纸上谈兵”,由此引起赵括在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不懂实际作战经验,而只是根据从兵书上学到的理论来指挥军队打仗,导致赵军精锐在长平一战损失殆尽,由引揭开了赵国灭亡的序幕,把赵括定为赵国衰弱的罪魁祸首,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然而历史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在回答问题前,先简单了解一下赵括家世及事迹。虽然纸上谈兵的赵括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但赵括的父亲赵奢更是赵国历史上的全能型名将,赵奢原本只是一个征收田租的下层官吏,因为秉公执法杀了赵国国君弟弟平原君家中九个管事的人,而得罪平原君,平原君想要杀赵奢,却被赵奢的大义和才能所折服,反而向赵国国君赵惠文王推荐赵奢是个人才。

赵惠文王起用了赵奢,先是管理国家租税的征收,后来赵奢又成为领兵作战的将军,赵奢的才能在赵国得到了验证,先后数次立下大功,比如阏与(è yǔ)之战、麦丘之战,赵奢先后都立了功,而且还是在赵国名将廉颇认为不可能取胜的情况下取得的,赵奢在赵国的地位与蔺相如和廉颇平级。

赵括就是赵奢的儿子,虽说虎父无犬子,但并不是说父亲厉害,儿子就一定厉害,相反赵奢就觉得自己的儿子赵括有些不靠谱,认为赵括理论强,实践弱,虽说知子莫若父,但赵括在麦丘之战的表现,完全就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

麦丘之战发生在燕国名将乐毅伐齐之际,乐毅一举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仅剩下三座没有攻下,而当时的赵国也是趁火打劫,攻打齐国的麦丘城,也就是今天山东省商河县,赵国久攻不下,于是赵惠文王派赵奢率领大军攻打麦丘城,限期一个月拿下城池,而赵括则跟随父亲参战。

麦丘城由于城内粮食充足,再加上有善于守城的墨家子弟协助守城,赵国攻打了很久都没有拿下,赵奢到来后,先是强攻麦丘城,仍然和前任赵国将军一样损兵折将也没有攻下,于是赵括向父亲赵奢建议不要强攻,先了解情况再作决定。

这天,赵军抓到几个齐国俘虏,赵奢准备拷问俘虏城中的情况,但是齐国俘虏怎么都不肯说,于是赵括出场了,建议优待俘虏,每天给俘虏好吃好喝,时间一长俘虏就招供了城中百姓的粮食不足,已经快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于是赵括利用城中缺粮食为突破口,想出了一条计策。

赵军释放了抓到的俘虏,让他们回到城中,同时用投石机向城中投射粮食,而这些投到城中的粮食就被百姓疯抢,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粮食就是救命稻草,而齐国守军将领并不希望百姓来抢这些粮食,因为会扰乱军心,百姓又没饭吃,只有赵国投进来的粮食才能救命。

另一方面,放回城中的俘虏也开始说赵国的好话,与齐国守将逐渐产生矛盾,这些俘虏就被齐国守军抓起来了,然后齐国将领又不准百姓抢粮食,就这样百姓与齐国守将逐渐离心,终于在一天,百姓趁机杀死了齐国守将,打开城门投降赵军,而这一切都是赵括的计谋,前后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就破了城。

这是赵括在长平之战唯一的一次在历史上的露面,在麦丘之战中,赵括的表现并不完全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形象,至少他的计谋成功地实施了。

再来说长平之战,为何赵国国君赵孝成王要用赵括当主将?

赵孝成王是赵武灵王的孙子,赵惠文王的儿子,赵惠文王当政期间,提拔起用了一大批名将,有蔺相如、廉颇、赵奢、平原君(战国四君子之一),除了平原君是赵国公族外,其他人都是出身低微提拔起来成为名将的,说明赵惠文王有识人之明,除了赵奢去世之外,赵惠文王时期的名将都留到了赵孝成王时期。

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最初起用的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廉颇抵抗秦国所用的计谋就是利用城池与险地与秦国打消耗战,虽然廉颇损兵折将,但好歹没有丢失城池,从长平之战后来的数据来看,长平之战的规模算是战国晚期投入兵力最多的战争。

赵国先后投入45万军队,基本这是赵国全部的青壮年了,而秦国前期大概是20~30万军队,等到换帅白起时,差不多有50~60万军队,差不多也秦国全部的青壮年了,双方投入的军队数量总和超过了一百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双方在早期又打成了消耗战,所以对于粮食等物资供应绝对是极其紧张的。

在那个战火不断的战国时期,粮食产量并不高,又有如此之多的军队在前线作战,战争打的其实就是后勤供应和综合实力,赵国主帅廉颇采用的又是消耗战,这个时候赵国的粮食真的是不够吃了,全国出现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如果廉颇继续采用消耗战,赵国已经没有实力支撑下去了。

秦国经济远强于赵国,秦国有关中粮仓和巴蜀粮仓,经济实力超强,国内又奖励耕种,粮食对于秦国来说,比赵国相当要充足得多,赵国在缺粮期间,曾经向魏国和齐国借粮食,可是魏国和齐国没有借给赵国,在如此的情况下,赵孝成王无法继续支撑廉颇打下去,必须改变策略,主动出击,击败秦军才有活路,如果继续消耗下去,赵军都得饿死,到时候还是失败。

关于长平之战持续的时间中,有的书上说是三年,有的说是一年,不管时间是多长,可以肯定的是赵国缺粮食是事实,于是赵孝成王就想改变廉颇的战略,而实行激进的主动攻击秦军战略,廉颇作为赵国名将和前线主帅,肯定对赵孝成王的命令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而拖延,就算是范睢没有施行离间计,赵孝成王换掉廉颇已是箭在弦上的事了。

至于为什么用赵括,显然是当时赵国没啥人才了,那个时候李牧还小,也不出名,而赵括作为赵奢的儿子,又参与过战役,况且用赵括是赵国君主与大臣商议的结果,那个时候蔺相如还在,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赵括能实行赵孝成王主动攻击秦军的命令,如果把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廉颇说成是范睢离间计的作用,那也太小看赵国君臣了。赵孝成王再傻也不会把整个赵国全国的军队都交到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手上吧!

赵括在长平之战的失败,显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忽视了自已的对手是谁。

赵括以为他的对手是王龁,其实秦国既把主帅换成了名将白起,又大举增兵,想一举解决赵军。白起可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虽然仗着秦国实力强大打了不少胜仗,可你看看白起打的大胜仗几乎都是以少胜多的,比如伊阙之战白起率领不到十万秦军,全歼24万韩魏联军,华阳之战白起率领数万秦军斩首13万13万韩赵魏联军,淹死2万赵军,白起还曾经率领十万秦军攻破楚国都城,这和后来王翦灭楚要60万人形成强烈对比。

可以说白起是整个战国时期最能打仗的将军,战绩颇为出色,一个首次领军打仗的赵括,第一次出战就遇到身经百战、赫赫战功的白起,哪怕赵括是韩信,也不可避免地会战败。

更加错误的是赵括还以为他的对手是王龁,所有的战争都是根据对手是谁来制定策略的,赵括一开始就搞错了对手,难免会有更加错误的策略,而白起又是打歼灭战的高手,在策略上甚至都不输韩信,一步一步地把拥有丰富战争理论知识的赵括引入了秦军的包围圈。

白起的最终战争目的就是全歼赵国军队,而且白起的胃口一向非常大,想把45万赵军全部吃掉,将赵军分割包围,围了赵括46天,赵军原本就缺粮,再加上被包围更加缺粮了,赵括最终铤而走险,强行突围,身先士卒,战死沙场,赵括仍然不失为一名热血军人。

虽然长平之战赵括本人负有战争失败的主要责任,但把长平之战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赵括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公平的,同时把“纸上谈兵”的黑锅扣在赵括身上两千多年,也是不公正的,赵括确实有错,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谁成为赵军的主帅,都很难在白起率领的秦军下取得战争胜利,更别说是赵括了。

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1、赵国经济实力弱于秦国,在如此高强度大规模的战争面前,维持赵国继续打下去的关键物资粮食开始不足,又从其他国家借不来,逼得赵国决策者改变策略,必须尽快结束战争,只有主动出击打败秦军,继续消耗下去,赵军只能饿死。

2、秦国将白起换帅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括的战争策略,麻痹不赵括的思想,让赵括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3、赵括本人确实存在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没有发现秦军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导致赵军陷入秦军包围无法突围,再加上缺粮,赵括除了拼死突围,已无路可走,可是名将白起搭起的分割围歼之策基本无解。




长平之战的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
赵括在长平之战的失败,显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忽视了自已的对手是谁。 赵括以为他的对手是王龁,其实秦国既把主帅换成了名将白起,又大举增兵,想一举解决赵军。白起可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虽然仗着秦国实力强大打了不少胜仗,可你看看白起打的大胜仗几乎都是以少胜多的,比如伊阙之战白起率领不到十万秦军,全歼24万...

长平之战的失败究竟是谁的错?廉?赵?
主要是赵括纸上谈兵,没有经验,此外秦国的胜利,赵国的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

长平之战之赵括,纸上谈兵证据确凿,失败在于什么地方?
长平之战的失败不应该归于赵括一个人,一场战争的胜败最关键的是国力的强弱。赵国之所以用赵括换掉廉颇,是因为赵国已经拖不起了,长平之战耗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这些士兵每天的开销是巨大的,赵国的军事实力和秦国不相上下,但是综合国力却不如秦国。赵国的君主急于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派赵括去担任...

长平之战失败,四十万士兵被坑杀谁的锅?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提到长平之战,人们脑子里往往是固定又简单的东西:愚蠢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在战场上轻敌冒进,被白起计算后断送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事实上,情况是很复杂的。 首先,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战前背景: 自秦孝公变法后,历经秦惠王、秦武王、以及秦昭王本人的经营,秦国之实力已经冠绝天下。仪仗实力,秦国一心要...

在长平之战中,作为失败方的赵国犯了哪些致命的错误?
长平之战后的战国 毕竟人不如天。赵屡犯错误,损失兵力40万,一直没有恢复。 获得了许多帮助,但失去的帮助很少。在国际关系中,信是“天”的意思。 赵国的失败纯粹是咎由自取。 标签 永远的历史,永远的和平。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乃至整个封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

谈谈长平之战的主要败因
而,长平大战一开始,由于数战不利,赵军统帅廉颇就主动坚守,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谁也没预料到,秦军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干就是14个月,长平大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双方有意识的战略决战和战略消耗战。也不知道当时的赵国统帅是如何...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长平之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提起长平之战,不得不说一个人就是赵括。纸上谈兵更是成了赵括的代言词,但是赵括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赵括用兵缺乏实战经验确实是真,赵括是赵国嫡系,父亲为当时赵国唯一战胜过秦军的赵奢之子。范睢派间谍,离间也是真事。赵文成王,当然觉着自己家的人用着顺手放心,所以就用了赵括。虽然赵括输在了...

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却在长平之战中覆灭,其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外因是长平之战的失败外人看来赵国失败的原因就是长平之战的战败,但这不过是最浅显的一个原因罢了,虽然在该战之前我们会认为赵国军事实力比秦国更为强大,实际上秦国为了统一六国,早已做好战略部署,而且一直养兵蓄锐,甚至秦始皇还在颁布了一系列的制度。而赵国早期对秦国的态度是置之不理,认为...

长平之战被称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究竟有多惨?
长平之战的确很惨,主要体现在战争的过程和战争对后世的影响方面。秦和赵国都派出了40多万大军,战争结束的时候,秦国伤亡20万人左右,而赵国伤亡多达45万人。赵国从此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而秦国这一战也损失惨重,被很多人称之为最惨烈的战争。起初秦国击败了韩国,占领了野王城,使得上党地区成为了...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错在什么地方,让英雄无用武之地呢?
虽然长平之战以赵国的失败,赵括的身死而告终。但赵括刚接手部队不久,就能让战国第一名将白起的优势兵力“死者过半”,其军事能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只可惜,赵国的国力没有给赵括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所以主动出击,并不是军事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赵国并不具备继续耗下去的根本。战争最终打的还是国力...

镇海区15799001860: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司马迁为什么大骂平原君 -
闻紫地巴: 1、一次战争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结果,必有其内在原因. 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给赵括.定.罪.的时候,必然要先要了解这场战役的前因后果. 长平之战之始,赵国以廉颇为将对阵秦国,可以说这场突发性的战争与赵括没有多大关系.廉颇出战,人心所向,因为廉颇沉稳持重,无懈可击,人们对廉颇也都心存佩服.但是,在长平之战中,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战争初始,廉颇主动采取坚守战的战略,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这种战略与赵国的地理环境、战略环境极不符合. 2、赵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强国,赵军在与匈奴、胡人的战争中,练就了强大的战场突击力量,赵军最擅长的就是进攻战,最不擅长的就是坚守战.

镇海区15799001860: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闻紫地巴: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

镇海区15799001860: 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闻紫地巴: 老将廉颇对赵军的优劣势心知肚明,制订防守为主的战略是最合适的,赵括则是贪功冒进对自身认识不足.

镇海区15799001860: 长平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给赵国 -
闻紫地巴: 主要是输在国力上,所谓,天下甲兵非秦既赵,秦赵两国军力能力相当,但是秦经过商鞅改革以后的国力在战国来说是最强的.

镇海区15799001860: 长平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给赵国 -
闻紫地巴: 是赵国输给了秦国因为当时赵国的粮食产量不如秦国只能打防守战换了赵括以后虽然赵括英勇打进攻战可是粮食实在不足而且运粮通道也被堵死结果战败了

镇海区15799001860: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输了! -
闻紫地巴: 因为赵国的高人都被赵王杀了,国王太笨!经常中秦国和奸臣的计失去了两个名将.两次免廉颇的职,致使长平之战惨败和迫使廉颇逃亡他国.最后还中秦国的计杀了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镇海区15799001860: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会输给秦国 -
闻紫地巴: 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军粮被断.所以战败.赵括被乱箭射死,四十万赵军全军覆灭.

镇海区15799001860: 赵括兵败长平的原因(全面的) -
闻紫地巴: 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为赵国带来了十几年的和平生活.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即位为赵孝成王.孝成王4年,秦军进攻韩国,包围了上党.上党守将冯亭无力抵抗,心想,若被秦破城,不如投降赵国,与赵国联合攻秦.便遣人献...

镇海区15799001860: 晋文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答应楚成王\“退避三舍”的?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闻紫地巴: 在晋文公逃难过程中蒙楚王收留,于是答应了退避三舍长平之战失败原因主要是秦国在战国后期已经是第一强国,且有白起这样的猛将而赵国虽说经过胡服骑射国力大幅增强,但经过一次内乱后,良臣较少,更在交战过程中临阵易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