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焉的用法

作者&投稿:有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语文必修一中虚词焉的用法文言文中所有焉的用法,

文言虚词“焉”的用法2009-10-30 18:34文言虚词【焉】的用法(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二)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之”,他,他们.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虚词“焉”的用法及答案一、规律:1.助词:①用在完整的句子后面 ,作语气词,主要表示直陈语气,相当于“了,啊,呢”,可不译.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③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2.代词:①疑问代词,用在动词前面,“哪里”; ②指示代词,用在及物动词后面,相当于“之”,可译为“他”、“它”.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4.兼词:用在非及物动词后面,译为“于之”,兼有介词和代词两种词性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①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①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② 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③6.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③7.姜氏欲之,焉能辟害?(《左传•隐公元年》)⑥8.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④9.众恶之,必察之;终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⑤10.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⑤11.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⑤12.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⑤13.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⑥14.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⑥1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⑦1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⑦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⑦18.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部分语句翻译:1.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呢.2.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7.姜氏想要这样,怎么能避开这祸害呢?8.他的儿子会往哪儿去呢?9.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他;众人都喜欢他,也一要考察他.10.所以为这事写了这篇文章,等待那些观察民情风俗的人得到它.15.大国是难以猜测的,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2. 古文中“焉”的用法

①<;代>;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②<;代>;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③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④<;副>;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论语>;十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⑤<;助>;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可不译。《毛遂自荐》:“此百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⑥<;助>;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⑦<;助>;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

⑧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黄生借书说》:“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中之、其、而、以、焉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分几种情况: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可译为“他”“他们”或“它”“它们”。如:作《师说》以贻之。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均之二策(二)用作助词,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作为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可不译。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

2.结构助词。作为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

3.结构助词。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应省去。如:何陋之有?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译时应省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视情况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凭……身份”等。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可译为“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可译为“凭借”)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以”可译为“按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以”可译为“凭……身份”)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4.用在表示人的词语前面,可译为“率领”“带着”,实际上是表示工具的“以”字的活用。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不译。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表示目的。“以”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如:作《师说》以贻之。

4.表示结果。“以”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致”等。如: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示原因。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6.表示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一表并列“和、又、并且” 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 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 ⑦蔚然而深秀 ⑧舍鱼而取熊掌

二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 例:①日出而林霏开 ②既醉而退 ③强饮三大白而别 ④夺而杀尉 ⑤挟天子而令诸侯 ⑥呼尔而与之 ⑦长跪而谢之

三表修饰 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杂然而前陈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执策而临之 ⑤佣者笑而应曰 ⑥面山而居 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⑨仰而视之 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

四表转折“但是、却、然而” 例: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足肤龟裂而不知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⑦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⑧出淤泥而不染 ⑨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五表因果“因而”例: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夸父)道渴而死

4. 焉字在文言文的几种用法

焉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不复出焉。

(焉:从这里。)永之人争奔走焉。

⑵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④虽鸡狗十无一焉。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

的样子”。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⑸相当于“之”。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焉的用法文言文
“焉”的用法文言文:1、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2、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

文言文中焉的用法?
1、如何。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于是,就,乃,则。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史记》文言文中焉作为连词的用法 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

古文中焉都有哪些用法请举例说明
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例:且焉置土石。非再至,焉知其若此。2、代词。相当于“之”,例: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犹且从师而问焉。哪里,怎么。例:未知生,焉知死。

古文中,“焉”都有哪些用法?请举例说明。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4)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

焉初中文言文
1. “焉”在文言文中所有意思 1.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2. 哪里或那里 3.什么 4.怎么 5.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6.如何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7.于是,就,乃,则 [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8.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

文言文焉有
1. 古文中“焉”的用法“焉”在古文中都有些什么用法 【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焉 名词义:1、象形字。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唐·黄滔《唐城客梦》2、通“颜”( yán)。额。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初中文言文焉的用法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2. 古文中“焉”的用法“焉”在古文中都有些什么用法 ① 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 《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②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文言文于之饲
1. 文言文“焉”字用法 焉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不复出焉。(焉:从这里。)永之人争奔走焉。⑵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今其室十无一焉。④虽鸡狗十...

焉在文言文是是什么意思
1. 焉在古文中的多种意思.焉,是什么意思焉在文言文中的 意思和用法如下: ①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②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③兼...

宿豫县15999766845: 文言文中虚词“焉”字有多少种用法? -
拱琦益君: 小新同学,下次请我吃饭! 1.代词 ①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A.心不在焉 B.语焉不详 【经典文言】A.犹且从师而问焉 B.人之所罕至焉. 2.兼词 ①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成语例释】习焉不察 【经典文言】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经典文言】且焉置土石? 3.语气词 表示停顿,或者反问语气. 【经典文言】杀鸡焉用牛刀 练习: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代词)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兼词,从哪里) ③未知生,焉知死(表反问语气)

宿豫县15999766845: 焉字在文言文的几种用法 -
拱琦益君: 焉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永之人争奔走焉. ⑵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今其室十无一焉.④虽鸡狗十无一焉.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⑸相当于“之”.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宿豫县15999766845: 古文中“焉”的用法“焉”在古文中都有些什么用法啊?谢~~~ -
拱琦益君:[答案] 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兼词,同于此,于彼,如风雨兴焉. 4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副词,哪里,焉用亡郑...

宿豫县15999766845: 文言文中,“焉”字用法疑惑 -
拱琦益君: 都是语气助词,但稍有区别: 上面两句中的焉:作句末语气词,可译作“了,啊,呢.” 后面两句中的焉: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宿豫县15999766845: 语文必修一中 虚词焉的用法文言文中所有焉的用法, -
拱琦益君:[答案] 文言虚词“焉”的用法2009-10-30 18:34文言虚词【焉】的用法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

宿豫县15999766845: 古代文言文之 焉 等常见字的用法及语法等常识 -
拱琦益君: 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要学好现代文,必须有坚实的文言基础.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

宿豫县15999766845: 高中的文言虚词“焉”字用法? -
拱琦益君:[答案] 【焉】 (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

宿豫县15999766845: 求古文中“之”“其”“以”“而”于“为”焉“的各种用法及词性. -
拱琦益君: “之”一般作为代词,代指前面的词语.如:学而时习之:之:代指学习. “其”一般作为代词,代指前面的词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代指那个“老师”. “以”古今异义:古:凭借.今:可以.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而”一般作为代词或没有解释.如:学而时习之:而:表示转折. “焉”一般作为语气词,相当于啊、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语气词

宿豫县15999766845: 归纳总结文言虚词“焉、诸”的意义和用法,谢谢 -
拱琦益君: 焉:(一)兼词,用于不及物动词或句末.相当于“于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二)代词,相当于“之”.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四)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五)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 诸:(1)众多,各.都督诸路兵马.(2)兼词.a 之于.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 之乎.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宿豫县15999766845: 文言虚词 “焉” 在高中课文中的用法及例子 -
拱琦益君: 焉在句首作疑问词“为什么”“哪里”,等,在句尾是兼词,于,之或语气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