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焉的用法

作者&投稿:兆昆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文中“焉”的用法“焉”在古文中都有些什么用法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2. 古文中“焉”的用法“焉”在古文中都有些什么用法

① 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

《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②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③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④ 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 十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⑤ 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可不译。

《毛遂自荐》:“此百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⑥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

《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⑦ 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序》:“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 ⑧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

《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黄生借书说》:“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如何辨别句尾的“焉”字是兼词还是语气助词呢? 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

例如: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苏轼《石钟山记》)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即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

②、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吕氏春秋•奇鬼》) “有奇鬼焉”即有个奇鬼。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助词。例如: ① 、此之谓三有礼焉。

(《孟子•离娄下》) 此句中的“此”代方面,指称前面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 ② 、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三国志•吴主传》) 此句中的“彼”代处所,指称孙吴政权所管辖的地区。 3、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原因、方式的词语或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

例如: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心”即为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

②、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此句中的状语“一篇之中”就是表示范围的偏正短语。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就是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 ④、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 此句中的“何”即为表原因的状语。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此句中的“以荆卿为计” 即为表行为方式的状语。

3.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焉文言文用法及例句
1. 焉,乃,然,则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初二下册之前的例句) .焉 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

古文中,“焉”都有哪些用法
而;1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2 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3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4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5 如,想 之:1 到...去 2 第三人称代词 她他它(们)3 指示代词。这,此 4 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焉:1 ...

文言文中焉字的兼词与助词用法怎么区别
焉字作指示代词时,往往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例如:崤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择事而问焉。——清· 刘开《问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焉字作助词,有两种情况:(1) 表示结构,...

八年级文言文中焉的用法
一、兼词,“之于”或“于之”,相当"诸“。二、语气词,分句中句末。句末常不翻译,句中常做反问或疑问预期(相当于“安”、“何”等)。

焉用亡郑以陪邻的亡为什么是使动用法?
一、“焉用亡郑以陪邻”的“亡”是使动用法,是因为“亡”这个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由“郑”这个宾语发出。二、“焉用亡郑以陪邻”,意为: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三、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

在文言文中,而,之,于,焉,其,都有什么不同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而,之,于,焉,其,都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而:表转折,但,却等意思。之:的,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在,比。焉:语气词,加强语气等感叹作用。其:代词,代指上文的某物或某人。

文言文中,“焉”字用法疑惑
都是语气助词,但稍有区别: 上面两句中的焉:作句末语气词,可译作“了,啊,呢。” 后面两句中的焉: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文言文中 【以,之,于,为,已,其,焉】的所有用法(词语的翻译),一个用法...
十、【焉】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反问语气,用在句中,表提顿,相当于“也”。一般译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译。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求文言文中:之、以、其、焉、于的用法,意思。要详细全面。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焉 1.语气助词。(一)常用...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

川汇区13412494100: 古文中“焉”的用法“焉”在古文中都有些什么用法啊?谢~~~ -
牧艳典泰:[答案] 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兼词,同于此,于彼,如风雨兴焉. 4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副词,哪里,焉用亡郑...

川汇区13412494100: 文言文中,“焉”字用法疑惑 -
牧艳典泰: 都是语气助词,但稍有区别: 上面两句中的焉:作句末语气词,可译作“了,啊,呢.” 后面两句中的焉: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川汇区13412494100: 文言文中虚词“焉”字有多少种用法? -
牧艳典泰: 小新同学,下次请我吃饭! 1.代词 ①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A.心不在焉 B.语焉不详 【经典文言】A.犹且从师而问焉 B.人之所罕至焉. 2.兼词 ①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成语例释】习焉不察 【经典文言】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经典文言】且焉置土石? 3.语气词 表示停顿,或者反问语气. 【经典文言】杀鸡焉用牛刀 练习: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代词)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兼词,从哪里) ③未知生,焉知死(表反问语气)

川汇区13412494100: 在古文中焉字的用法?
牧艳典泰: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兼词,同于此,于彼,如风雨兴焉. 4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副词,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

川汇区13412494100: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中之、其、而、以、焉的用法.谢谢!!!!!!!!! -
牧艳典泰: 之 (一)用作代词,分几种情况: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可译为“他”“他们”或“它”“它们”.如:作《师说》以贻之.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均之二策(二)用作助词,分几种情况:1.结构助词.作为...

川汇区13412494100: 焉,乃,然,则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初二下册之前的例句) -
牧艳典泰: .焉焉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乃1...

川汇区13412494100: 初中语文1.下面句子中“焉”字的意思和用法与“惧有伏焉”相同的一项是( )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且焉置土石C.用之认争奔走焉D.不复出焉 要解释... -
牧艳典泰:[答案] 1,A语气词,呢B.哪里,C,可不译,D,了 2,不是使动用法,直接译成生存,死亡

川汇区13412494100: 高中古文语法天下莫强焉 长子死焉 “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
牧艳典泰:[答案] 焉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不复出焉.(焉:从这里.)永之人争奔走焉.⑵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今...

川汇区13412494100: 文言文中的"也"和"焉"该如何使用?
牧艳典泰: 恩 焉还可以做兼词,有于此的意思 而也更多表示的是判断语气

川汇区13412494100: 高中文言文中 焉 字做代词的例句有哪些个 请举例最好举出三个 最好是课文里的 -
牧艳典泰:[答案] 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初中就学过了) 指示代词:草木无知,叩焉何益?——《中山狼传》 (我们课本没有,不知你们有没有)疑问代词怎么: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