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初中文言文

作者&投稿:盛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焉”在文言文中所有意思

1.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2. 哪里或那里

3.什么

4.怎么

5.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6.如何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7.于是,就,乃,则 [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8.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9.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10.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1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12.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13.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14.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基本字义

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2.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 4. 文言助词:又何戚焉。

2.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yān

<;代>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it]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心不在焉

哪里或那里 [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什么 [what]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怎么 [which]

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

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so]

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择事而问焉。——清·刘开《问说》

伏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yān

<;副>

如何 [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于是,就,乃,则 [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史记》

又如:焉始乘舟

yān

<;连>

于是 [then]。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yān

<;助>

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be]

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国语》

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书·秦誓》

yān

<;语>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ho]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记》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3. 【初中文言文几个常见词的解释而、之、焉只要初中要求掌握的就好】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之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焉 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例如: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例如: (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 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3)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

4. 焉在文言文中

之字的所有用法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5. 【初中文言文《论语》原文】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初中全部文言文有哪些?
一、《论语》二、《桃花源记》三《三峡》四、《与朱元思书》五《陋室铭》六《爱莲说》七《五柳先生传》八《小石潭记》九《送董邵南河北序》十《始得西山宴游记》十一《醉翁亭记》十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四《岳阳楼记》十五《鱼我所欲也》十六《出师表》十七《...

初中必考文言文24篇原文
5. 给几篇初中常考的文言文 带翻译 最好带些题 原文的字数在100字左右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

初中的文言文及翻译10篇
【 #能力训练# 导语】文言文的学习好比是另一门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注重积累基础知识,付出了时间,才可以学好文言文。下面是 分享的初中的文言文及翻译10篇。欢迎阅读参考! 1.初中的文言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全文
《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初中常考课外文言文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 (2)椎鼓径进…… 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

初中文言文有哪些篇目
初中文言文篇目包括:《愚公移山》、《木兰诗》、《观沧海》、《饮酒》、《钱塘湖春行》、《赤壁》等。详细解释:文言文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载体,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和内涵。《愚公...

初中三年必备文言文
1. 初中3年的所有文言文(语文版的) S版语文: 9A 20.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初三的文言文
7. 初中的文言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

初中文言文寓言
1. 在初中经常会考的文言文,文言文寓言 急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16篇) 一、《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初中古文言文大全
1. 中考古诗文大全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

曲江区13810983836: 文言文 焉解释为“它”的举三例 解释为“哪里”的找三个例子,语气词的找两个 解释为“于此”的举两例举初中里的例子 回答满意的再加五分 -
卜广思泰:[答案] 一、“它”例: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③草木无知,叩焉何益.(焉:它,指草木.) 二、“哪里”例:①且焉置土石?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

曲江区13810983836: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所有含有“焉”字的句子 -
卜广思泰: 父异焉《伤仲永》

曲江区13810983836: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方(3):面(2):焉(4):诸(2):毛(2):且(4) 固(4) 亡(6) -
卜广思泰:[答案] 刚才,方形,办法 朝向,脸 这样,怎样,于是,才 之于,众多 毛发,皮毛 而且,一边,尚且,还 本来,稳固,使坚固,坚持 消失,死亡,灭亡,没有,丢失,逃走

曲江区13810983836: 文言文 焉解释为“它”的举三例 解释为“哪里”的找三个例子,语气词的找两个 解释为“于此”的举两例 -
卜广思泰: 一、“它”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③草木无知,叩焉何益.(焉:它,指草木.) 二、“哪里”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三、语气助词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今其室十无一焉. 四、“于此”例: ①伏焉.(焉:在这里)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曲江区13810983836: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
卜广思泰:[答案]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曲江区13810983836: 在古文中焉字的用法?
卜广思泰: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兼词,同于此,于彼,如风雨兴焉. 4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副词,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

曲江区13810983836: 文言文中虚词“焉”字有多少种用法? -
卜广思泰: 小新同学,下次请我吃饭! 1.代词 ①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A.心不在焉 B.语焉不详 【经典文言】A.犹且从师而问焉 B.人之所罕至焉. 2.兼词 ①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成语例释】习焉不察 【经典文言】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经典文言】且焉置土石? 3.语气词 表示停顿,或者反问语气. 【经典文言】杀鸡焉用牛刀 练习: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代词)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兼词,从哪里) ③未知生,焉知死(表反问语气)

曲江区13810983836: 文言文中'焉'有哪些意思 -
卜广思泰: 1语气助词 2代词 3兼词

曲江区13810983836: 焉 字在文言文中的左右解释!!
卜广思泰: 哪里? 如何? 无意! 怎样 如何 那里 ...呢 焉: 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今其室十无一焉.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 ①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②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相当于“之”.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你.谢谢!

曲江区13810983836: 高一文言文中“焉”的用法及其出处 -
卜广思泰: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