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守城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大狐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苏轼守城原文及翻译

苏轼)从密州到徐州赴任,这年,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狭窄,阻滞了泄洪,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泄。城就要被冲垮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是我们这些小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 于是拿着梃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长堤造成,水涨到长堤下,没有危害到城,民心才安定。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城还有六尺没有沉。苏轼住在城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

最终保全了城,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又请求增调明年的夫役,在老城增建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他的意见。事后发诏书表彰他,徐州人至今还怀念他。

所谓“木岸”,就是用树的枝梢做成捆,捆捆相连,放置在河床两侧,用木桩钉牢固,使河道宽窄一致,增加流速,冲刷河床,减少淤积。

内翰(翰林)苏文忠公(谥号),名轼,字子瞻,苏老先生(苏询,苏轼的老爸)之长子

2. 苏轼传文言文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父亲苏洵游学四方,便由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十岁时,听到史书中古往今来成败之事,就能说出其关键所在。

一日,程夫人读完东汉史《范滂传》,激动地发出长叹。苏轼便问:“我如果成了范滂,母亲赞许吗?”程夫人答道:“你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些自己的见解,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当时社会上崇尚诡谲不合正道的文风,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挽救这种弊病,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想评为第一,又怀疑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只评为第二名。又在复试中回答《春秋》的问题获第一名,又在殿试时考中乙科进士。

后来他给欧阳修写信并拜见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该避开此人让他展示自己的才华。”人们听说后议论纷纷,不相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后来调任徐州知府。(有一次)曹村一带洪水决堤,富人都争着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谁和我守城呢?只要我在,即使洪水决堤也冲不垮城墙。”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喊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当为您拼死出力。”

于是率领部下拿着畚锸出城,在东南方向筑起长堤,从戏马台起,一直连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有三版高的城墙没有淹没。

苏轼在城墙上搭起帐篷住下,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段守护城墙,最终保全了城。又请求朝廷征调来岁夫加固城墙,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

3. 胸有成竹古文翻译.苏轼的.急.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译文〕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

4. 文言文翻译献曲求诗苏轼元丰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

元丰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苏东坡的生日,(苏东坡)在赤壁矶设置酒宴,位于高峰,酣畅饮酒的时候,从江上传来了笛声.客人有郭姓,尤姓两位先生,精通音乐,对东坡说∶“笛声新颖,不是流俗的音乐.”(东坡)派人询问,这是进士李委听说东坡生日,谱写乐曲《鹤南飞》前来献给东坡,只是穿着青巾紫裘皮衣,腰里别着笛子而已,又演奏了新的乐曲,又快速演奏数声,悠扬竞有穿透云石的声音,在做宾客都被陶醉.李委从袖中拿出一幅好纸,说:“我没有什么是要求您,得到您的一首绝句诗就够了.”东坡笑着答应了。

5. 苏轼婉言谢客文言文翻译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京做过大官。

一日,其乡友带上厚礼想求他帮忙谋个一官半职,并说:“如您不便,劳令弟之驾也行。”乡情不便明伤,苏轼便先给来客讲了一则“寓言”。

大意是:某人穷极盗墓,数掘无获,便想去掘伯夷、叔齐之墓,只听伯夷在墓里说:“我是在首阳山饿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别无一物,何以如尔愿?”盗墓人丧气地说:“那我就挖开叔齐之墓,碰碰运气吧!”伯夷又说:“连我也不过如此,我弟弟就更帮不上忙了!”苏轼的弦外之音是:您的苦衷我知道,但我们兄弟俩都无法帮忙啊!乡友悟知求官无望,只好知趣地带上礼物走了。




一念孝心文言文翻译
(得分点:岂) (2)(2分)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得分点:为:“当告以故”句式)(句子翻译基本通顺,看得分点)11.(2分)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5. 文言文‘芳容至孝’的翻译 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

文言文翻译每一个
1. 一个文言文翻译 1.苏轼母亲亲自把书教授给他。引申为亲自教他读书。以,介词,译为用,把 2.苏轼对母亲说:“我如果是范滂,母亲也会赞许我吗?”母亲说:“你能成为范滂,我怎么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呢?” 这节选自苏辙为他的兄长苏轼所写的墓志铭《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

《苏轼》文言文翻译
5. 文言文的翻译 来自《宋史》中的《苏轼列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去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 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到二十岁时,就博通经...

轼文言文
2. 文言文翻译轼七八岁时 上梅直讲书 (苏轼写给梅尧臣的信)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每一个文言文
1. 一个文言文翻译 1.苏轼母亲亲自把书教授给他。引申为亲自教他读书。以,介词,译为用,把 2.苏轼对母亲说:“我如果是范滂,母亲也会赞许我吗?”母亲说:“你能成为范滂,我怎么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呢?”这节选自苏辙为他的兄长苏轼所写的墓志铭《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公讳轼,姓苏...

苏东坡文言文翻译)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3. 苏东坡劝学所文言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文言文全文翻译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族人。年少就英武坚毅,不谋划经营产业,只把收容贫苦抚恤孤弱作为要务,大家都既敬畏他又亲近他。永嘉年动乱,向东迁徙到榆眉,用布包着婴儿背在背上跟从他迁徙的戎夏等民族的民众有几万人,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后来晋豫州刺史祖约来投奔石勒,石勒依礼优厚的对待他,...

翻译一句文言文
这句话意思是 : (两军营)将军及其下属都骑着马迎送。这3个字是我查古汉语常用字词典的,应该意思没有错 将:将领;将帅。以:及,和。(连词)可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用法和“而”相似。下:职位在下面的人。这个是我自己写的,错了别怪我哦 ...

帮忙: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加翻译! 谢谢~~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的翻译
苛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翻译: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

陇县17870434798: 苏轼守城原文及翻译 -
苍急玄宁:[答案] 苏轼)从密州到徐州赴任,这年,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狭窄,阻滞了泄洪,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泄.城就要被冲垮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

陇县17870434798: (苏轼)徒知徐州 -
苍急玄宁: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

陇县17870434798: 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 -
苍急玄宁: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

陇县17870434798: 苏轼 徙知徐州 译文 -
苍急玄宁:[答案]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

陇县17870434798: 《宋史·苏轼传》译文,要全的,谢谢! -
苍急玄宁: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件,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母亲:“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答应吗?”...

陇县17870434798: 宋史苏轼文言文翻译 -
苍急玄宁: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后半句是 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

陇县17870434798: 有没有关于苏轼的传记?(古文的,要译文!) -
苍急玄宁: 《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

陇县17870434798: 古文的翻译
苍急玄宁: 苏轼,字是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闻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辙都能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为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

陇县17870434798: 宋史 苏轼列传 翻译 -
苍急玄宁: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

陇县17870434798: 文言文翻译!!急急 -
苍急玄宁: 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