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门山文言文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武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语:孟门山是出处有《水经注·河水》的散文类的郦道元著文言文,作者是郦道元。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孟门山文言文翻译赏析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原文作者】:郦道元

   翻译

  (前一段)

  河水南面经过北屈县旧城西,西面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面四十里,是河南孟门山。《山海经》记载:孟门山,山上多金玉,山下多黄沙土和涅石。《淮南子》记载:龙门未开辟,吕梁未凿出,河水从孟门之上流出,慢慢地溢出,逆流而上,没有丘陵、高阜阻挡,称之为洪水。大禹疏通河道,称之为孟门。所以《穆天子传》记载:北登孟门,是九河的斜坡。

  (后一段)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真的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犹如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bì 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赏析】:

  郦道元是作山水文的大家,他的《水经注》,在对祖国山川景物的描写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有不少的篇章,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河水》中的“孟门山”一节,就是其中之一。此节主要描写了黄河经过孟门山这一地段时,两岸山峰的险峻,河水的急流汹涌。表现了祖国山河雄伟壮观的景色。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概括介绍孟门山。文由写水始。黄河经屈县故城西,过风山,弯弯曲曲流经80余里,到孟门山。作者由水引山,引出之后再具体点出山的地理位置:在黄河南岸。作者这样用笔,使山有托,水有依,比孤立地介绍山给人的印象要深刻,且在文章的开始,就使水山齐出,为后文的具体描写作了铺垫。接下去写山的矿藏:“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既有极宝贵的金、玉,又有黄土和可作涂料的黑石。不言山的价值,而其价值自现,突出展现山的“内在美”。接着写了山的古况和名称来历:在远古洪水泛滥之时,孟门山也同其它山阜一样,被波涛汹涌的洪水淹没,它的“内在美”、“外在美”是不被人们认识的。古圣人大禹领导人民疏通河道,开凿孟门,治服洪水,孟门山才见天日,并由此得名。作者在介绍孟门山的古况及名称来历的同时,描述了洪水泛滥的可怕的情景:“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表现了水的凶,为后文写水设了伏笔,但凶水终被治服,也显示了古代人民开发黄河的功绩。接下去写孟门山的风光:“北发孟门九河之隥。”北上孟门山巅,可见九曲的大河。登山远望,孟门山一带风光尽收眼底,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不顾路途的曲折艰难,源源不断地滚滚而来,是那么波澜壮阔、坚韧不拔。这段最后,作者又以自己的见闻,对孟门山给予介绍:“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对孟门山的具体位置、古况、名称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增强了形象感和可信度。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在这段中主要用粗线条勾勒孟门山,概括写它的风光,但它却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以下两段的具体描写,都将围绕孟门山展开。这一段的写作特点,其一是紧紧围绕孟门山着笔。作者写黄河的流经,是为了引出孟门山;写矿藏,是为了突出孟门山;写古代洪水,是为了介绍孟门山的历史、点明其名称由来。其二是借用前人的话描述孟门山。写矿藏,引《山海经》;写古况及名称来历,引《淮南子》;写风光,引《穆天子传》。作者征引前人的话来描述孟门山,说明孟门山很久以来就是名山,受到前人的重视。作者这样用笔,既把孟门山的情况介绍给了读者,同时又含前人对其认识、评价,收一箭双雕之效。

  第二段写孟门两岸山势。作者先写河道宽阔:“河中漱广”。汹涌的河水把河道冲刷得很宽阔,而且还将继续冲刷下去,河道也还将继续加宽。接下去写河谷幽深:“夹岸崇深”。两岸高峰耸立,下有急流驶过,高岸急流相衬,更显河谷幽深。以上表面上写的是河宽、谷深,实际上表现的是山间广阔、山的高耸。孟门,“经始禹凿”而成,河从孟门穿过,河宽,门自阔。孟门两框,就是河的两岸,孟门一带的河岸就是山,山也就是岸。河宽,显示出两岸山峰被宽急的河水分开,遥遥相对,空间无比广阔;谷深,显示出高峻的山峰挺拔耸立。这里门与岸、岸与山是统一的,作者不言山阔山自阔,不言山高山自高。接下去写山险:“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不仅崖岸欲倒又止,而且巨石也是似坠非坠的样子。其险也若此,又有谁不望之心寒,闻之胆战呢?这段的最后,作者以“水非石凿,而能入石”古语,揭示了孟门两岸山势奇险形成的原因,显示了水的力量,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这一段,是作者在上文总括孟门山的基础上,对孟门两岸山势的具体描写。特点为,一是层次清晰有序。作者对山势的描写,是以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的。远望“河中漱广”;俯察“夹岸崇深”;仰视“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层次清晰,井然有序,这样描写出来的景,给人的感觉是全。二是动静结合。“倾崖返捍”,崖岸即倒,但又是坚实的;“巨石临危,若坠复倚”,石欲落,但又是可靠的。这样写,动中见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描写出来的景,给人的感觉是真。

  第三段写孟门一带水势。对水势的描写,作者主要从三方面着笔。一是浪急:“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孟门一带滔滔的河水浪打浪,水浪的相互撞击,溅起众多细小水珠,浮在宽广的河面上,如同云雾一般。二是写浪高:“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凶猛狂怒的河水,崩起浪涛万尺,悬流一落千丈,鼓起的浪涛如万山奔腾,层层巨浪翻滚而来。如此狂涛巨浪,实属罕见。三是写流急:“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如果是乘竹筏,从孟门下龙门,其速度之快,即使是坐上四匹快马驾驶的车,也是望水莫及的。作者在此用“非驷马之追也”的否定句式,肯定了水的迅疾。

  在这段里,作者对水势的描写,笔力千钧,成功地描写了河水奔腾、浊浪排空、一泻千里的景色。对水势的描写,作者除了正面直接描写之外,还运用了侧面渲染烘托的方法。“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用人的感受,渲染了水的汹涌。“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用《慎子》中的话,写出了水的流急,虽未直言水之迅猛,而迅猛之势毕现。

  孟门的自然山水是雄伟的、壮观的,再经作者生花妙笔的描绘,就更显得瑰丽无比。作者笔下的孟门山,山势高峻,峰崖峥嵘,孟门水,汹涌澎湃,骇浪翻腾,奇山异水,相得益彰。读此文,不禁使人对孟门峡奇景产生热烈向往之情,引起我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有人说“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这个评价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孟门山文言文翻译赏析
作者这样用笔,使山有托,水有依,比孤立地介绍山给人的印象要深刻,且在文章的开始,就使水山齐出,为后文的具体描写作了铺垫。接下去写山的矿藏:“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既有极宝贵的金、玉,又有黄土和可作涂料的黑石。不言山的价值,而其价值自现,突出展现山的“内在美”。接着写了山的古况和...

孟浩然传文言文翻译
译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孟浩然传
【译文】 孟浩然,襄阳人。年少时喜欢行侠仗义注重气节,擅长写作五言诗。 他隐居在鹿门山,就是汉代庞德公隐居的地方。四十岁的时候游历到京城长安,当时许多的名士在秘书省聚会联句,孟浩然说“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大家(看了)都钦佩叹服。 张九龄、王维极其称赞他。王维待招金銮殿时,有一天私下邀请他进去,商讨(...

秦时妇人文言文翻译
译文:唐朝开元年间,代州都督因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伪之事发生,就下令把没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赶走。客僧害怕被驱逐,大多暂时逃避到山谷中去。 有个叫法朗的和尚,逃进雁门山深处。雁门山深涧当中有个石洞,能容纳人出进。 法朗就多带干粮,想要住在这座山里,于是他就寻找洞口进去了。走了几百步之后,那里渐渐空...

文言实词或用法,文言实词或用法
(4)<副>或者;或许。《冯婉贞》:“猱进鸷击,~能免乎?”(5)<形>通“惑”,迷惑。《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失道。”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

木假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木假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②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③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5.整体把握全文,思考:...

文言虚词若用法,文言虚词若用法
文言翻译ruò (1)<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④《赤壁之战》:“众士慕仰,~水之归海。”(2)<动词>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

李之才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李之才》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 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 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 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句式,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句式
译文: (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⑸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译文: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与万物相融合。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

季氏将伐颛臾词类活用,季氏将伐颛臾词类活用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

尖扎县19413768897: 孟门山(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景点) - 搜狗百科
童邢丽珠:[答案]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尖扎县19413768897: 孟门山的翻译要准确哦! -
童邢丽珠:[答案] 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十里龙槽”下方,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阴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

尖扎县19413768897: 赏析《孟门山》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童邢丽珠: 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通过山水自然的描写,寄托了人类社会理想,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尖扎县19413768897: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文言文翻译
童邢丽珠: 原文: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

尖扎县19413768897: 《孟门山》中“窥深悸魄”怎样翻译 -
童邢丽珠: ,窥深悸魄整个词的意思是,站在高处,小心的向下看,深不可测,越看越害怕,以至于心惊肉跳.“悸魄”与“惊魂”的意义一样,并且字与字对应,一起使用的时候可以当作排比句,加强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尖扎县19413768897: 水经注 河水注 孟门山翻译 -
童邢丽珠: 只找到一半: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尖扎县19413768897: 孟门山文言文中的崇深是什么意思
童邢丽珠: 犹陡峻.

尖扎县19413768897: 《水经注》描写拒马河的片段或孟门山 要文言文 急求急求!!
童邢丽珠: 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即涞水也,有二源,俱发涞山.东迳广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广屏矣.魏封乐进为侯国.涞水又东北,迳西射鱼城东南,而东北流,又迳东射鱼城南,又屈迳其城东.《竹书纪年》曰: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邱.穷、射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