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作者&投稿:辕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

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是中医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对于“应象”两个字,其中“应”是对应的意思,“象”是现象的意思;也就是以“阴阳”为核心,将天地万物的所有现象,和人体生命形象一一对应: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上下,能够承载万事万物。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化生“气血”,就是男人和女人。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是阴阳的表现。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开始。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阴”在里面,被“阳”所保护。

阳在外,阴之使也:“阳”在外面,有“阴”作为它的辅助。

阳盛则身热: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

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皮肤紧闭,喘息急迫,呼吸困难,身体俯仰摆动。

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汗出不来,并且发热;口干舌燥,心里烦闷。

腹满,死:腹部胀满,就是死症。

能冬不能夏:能够忍耐冬天,但是不能忍耐夏天;阳气太过,发热的病在冬天就会减轻;可是遇到夏天,热上加热,就受不了。

阴胜则身寒:阴气太过,身体就会引起恶寒,此时皮肤毛孔是张开的,体内热量都跑掉了。

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身上常常觉得冷,甚至打寒颤,寒冷加重就会出现手脚冰冷现象。

厥则腹满,死:手足厥冷之后,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

能夏不能冬:能够忍耐夏天,但是不能忍耐冬天。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所表现出来的疾病症状。

“阴阳应象大论”告诉我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现象可以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五行”的消长变化现象相感应,相通应。

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所有现象都是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


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4——肝的养护
(解读)“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 ”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代圣人,讲到人体形态,分别脏腑的阴阳 。“ 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 审察经脉...

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9——天、地、人之养生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人之汗,以天地之...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怎么理解...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

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1——阴病阳病的疗法
(原文)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

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0——以右治左,以左治右_百度...
“ 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 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 , 从在表的症状去 推测 在里的病变,观察 疾 病 是属于阴阳 太过 还是 不及的原因 ,观察发现 病人的细微变化 诊断疾病 ( 了解病人发病前的情况,以及...

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3——喜怒伤气,寒暑伤形_百 ...
(解读)“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 ”( 阴阳在人体内是 自然 平衡的 ) 阴气偏胜了,阳气必然受损害,阳气偏胜了,阴气也必定受损害。阳气偏胜 身体 就会产生热,阴气偏胜 身体 就会产生寒 , 寒到极点又...

如何理解五脏与四时的阴阳通应关系
五脏与四时的阴阳通应关系,是中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人体生理和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这种关系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论述。首先,五脏在这里指的是人体的五个主要器官,分别是心、肝、脾、肺、肾。四时则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阴阳学说中,四时属于阳,五脏属于阴...

《黄帝内经》之阴阳五行学说
明阳五行的思想方法、理论观点融合贯穿于《素问》《灵枢) 的各个简章之中。《内经》 专论明阳五行学说的简章不多,集中闸述明阳五行学《金匮真言论》 说的概念和运用的篇章主要有(素问》的《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  《六节藏象论》  《脏气法时论》《宜明《五音...

阴阳应象大论详细资料大全
烦冤”、“七损八益”、“八纪”、“傍”、“见微得过”、“观权衡规矩”等。《阴阳应象大论》的译文部分,将原文中的文言文翻译成了现代汉语,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阴阳应象大论》的作者争议部分,指出《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

“黄帝内经”对阴阳的解释
阴阳是天地之道理,也是一切事物的纲领,变化之原始,生死的根本,好像神明之府。治病必须从这根本问题即阴阳上求得彻底的解决。词解:神明之府:变化莫测称做神,事物昭著叫做明,意思是阴阳变很难窥测,而它的现象又极其显着。府原意是人民聚集的地方,借来比喻阴阳变化之场合。

武穴市19175604857: “黄帝内经”对阴阳的解释
徒叶怡宝: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解: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太极动而生...

武穴市19175604857: 黄帝有哪些名言?
徒叶怡宝: 黄帝名言如下: 1、黄帝的名言一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解释:心志闲适而少有欲望,心里安定没有恐惧,形体疲惫但不倦怠,因此真气调顺,各人随其所欲,...

武穴市19175604857: 八字五行在体内代表什么,怎样流通的 -
徒叶怡宝: 常有易友这样问我:八字是怎样流通的?我说:当你是好运时是喜用神流通的,是坏运时是忌神流通的.我又说:八字的流通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有顺流和逆流.顺流就是五行连续相生,推动五行向前流动,逆流就是柱中某种五行被克制太过...

武穴市19175604857: 人体的左右阴阳划分?
徒叶怡宝:[答案] 应该是《黄帝内经》吧!不过,我也见过用“皇”字的!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

武穴市19175604857: 《黄帝内经》中认为.()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广明还求于本 -
徒叶怡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武穴市19175604857: 阴阳学说如何阐述人体的健康状态?阴阳学说如何阐述人体的健康状态?
徒叶怡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