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礼记》中《学记三则》的译文和全文大意

作者&投稿:夫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记三则【礼记】原文 及翻译?~

原文如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翻译如下:
玉石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把教育当作首要任务。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回来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勉励自己不倦地钻研。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大学教育的方法是: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候施教,叫作适时;不超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而施教,叫作顺应;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而受益,叫作切磋。这四点,是教育成功的原因。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禁止,就会遇到抵触而不易克服;时机错过了才学习,则勤苦却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合乎顺序,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拾;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轻慢邪僻的言行会荒废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学习的人有四种缺点,老师一定知道它。人学习的时候,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少,有的缺点在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了。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的不同。知道了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补救他们的过失。当教师的,就是要发展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过失。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见到的《礼记》。
《学记》的内容涉及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有不少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仍值得我们借鉴。这篇课文选取的三则短文都是谈教学原则的,每一则有一个要点。

原文如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翻译如下:
玉石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把教育当作首要任务。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回来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勉励自己不倦地钻研。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大学教育的方法是: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候施教,叫作适时;不超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而施教,叫作顺应;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而受益,叫作切磋。这四点,是教育成功的原因。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禁止,就会遇到抵触而不易克服;时机错过了才学习,则勤苦却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合乎顺序,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拾;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轻慢邪僻的言行会荒废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学习的人有四种缺点,老师一定知道它。人学习的时候,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少,有的缺点在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了。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的不同。知道了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补救他们的过失。当教师的,就是要发展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过失。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见到的《礼记》。
《学记》的内容涉及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有不少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仍值得我们借鉴。这篇课文选取的三则短文都是谈教学原则的,每一则有一个要点。

1.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2.大学教育的方法是:在不合正道、有碍学习的事未发生之前加以禁止,这叫作预防;在适当的时候施教,这叫作及时;不超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而施教,这叫作顺应;让学生互相观察学习而得到益处,这叫作观摩。这四点是教育成功的原因。
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禁止,就会遇到抵触,难以克服;错过时机以后才去学习,虽然勤苦,也难有成就;杂乱无章地施教而不顺应事理,就会使教学受到破坏,混乱无绪而无法整顿;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学生违背师长的教诲;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学生荒废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3.读书的人有四种易犯的过失,老师必须了解。人们学习的时候,有时缺点在于学得过多,有时缺点在于学得过少,有时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时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了。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各有不同。知道了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补救他们的过失。当教师的,就是要发展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过失啊。


《学记》国学经典解读
《学记》是《礼记》卷三十六中的一篇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论文。《别录》属《通论》。郑玄说:“《学记》者,以其记人教学之意。”朱子曰:“此篇言古者学校教人传道授受之次序,与其得失兴废之所由,盖兼大、小学言之。”程子曰:“《礼记》除《中庸》、《大学》,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学记》是我...

(转)《礼记·学记》是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白韵说学
《礼记·学记》是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白韵说学 《学记》内容概说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它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

学记文言文翻译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以下是我整理的学记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礼记的常识
3.《学纪》和《礼记》文学常识 《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

《礼记.学记》受到怎么样的启发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它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其中很多东西,不仅是...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翻译是什么?
作品出处简介与赏析《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文章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

进学之道的译文!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进学之道》选自《礼记·学记》。《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礼记》中的名言释义
《礼记》中的名言释义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这段话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什么意思?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学习呀!出处:《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纂。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说话...

东方市17167801253: 学记三则原文译文为“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 -
师狐奥立:[答案] 学记三则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指教育)为先. 虽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虽有至道④,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⑦...

东方市17167801253: 学记三则的翻译是什么?
师狐奥立: 1.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

东方市17167801253: 初中文言文:学记三则《礼记》大道既隐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①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②,以正... -
师狐奥立:[答案] 经济和政治上的大不同

东方市17167801253: 求《学记三则》—《礼记》翻译. -
师狐奥立: 即使存在美味佳肴,但人们吃了却不知道它的精髓.即使存在最高尚的品德,但人们学了以后却不知它最珍贵的在哪.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错误,比较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错误,这以后能够自我改正;知道自己的不足,这以后能够使自己更优秀.所以说:教和学相辅相成.

东方市17167801253: 求古文译文 - 寻求《谋政》和《学记三则》的译文
师狐奥立: 学记有很多则,不知道你要哪3则,所以我把全部翻译了 译文:【谋攻第三】 1.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

东方市17167801253: 礼记·学记译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师狐奥立: 即使有精美的食物,不品尝也不会知道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因此说,认真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教别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知识上还存在迷惑不解之处.知道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在教学时发现了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进一步加强学识修养.

东方市17167801253: 《学记 礼记》全文 -
师狐奥立: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

东方市17167801253: 《学记三则》从内容上看,都讲到了 - ------,其中第一则先以名句--------------- -
师狐奥立: 都讲到了(教学和学习 ),其中第一则先以 名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类比的手法强调(教育 )的重要意义,然后引出(教学为先 )的结论,第二则的观点是(教学相长 )第三则先分析”学者有四失“,然后指出教师的责任就是( 长善而救其失者)

东方市17167801253: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师狐奥立: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 一年视离经辨志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

东方市17167801253: 呀呀呀!!!!!这里很急.《礼记,学记》请翻译!!!!! -
师狐奥立: 逸:安逸,安闲 怨: 埋怨 攻:致力于 叩:敲打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不用老师多花精力,自己就可以获益良多,并且知道这是老师的功劳并感谢老师;而不善学习的人,即使老师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自己却获益很少还埋怨老师,认为是老师没教好.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是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