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变法没能强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持续性吗?

作者&投稿:充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历史进入到战国,这个大争之世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列国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如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人都在自己任职的国家进行过变法,其中尤其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更是著名,使秦国发展壮大,为其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那东方六国的变法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反而让一个僻处西戎,诸侯卑之的国家后发先至呢?其实关东六国的问题是没有长时间的贯彻变法。

秦国变法最关键的三条法令:设立郡县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六国都有普遍实行。

战国列国变法

还有奖励耕战,也是老概念,李悝在魏国变法时,对这一政策落实得非常到位,这也是魏武卒能横行当时的主要原因之一。商鞅在秦国推行这招时,魏国已经实行50余年了。所以秦国变法其实没多少新内容,商鞅变法的核心主张,都是当时已存在的概念。秦国相比于六国,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变法创新性,而在于变法的持续性。

也就是说,变法原本起自关东六国,尤其是魏国变法的影响极大。秦国本身也是被魏国打得大败才认识到变法的必要性。因此,六国失败的关键,在于没能长久贯彻变法,导致变法半途而废。

那么,为什么秦国就能坚持,六国却半途而废了呢?这里面的因素很多。

人为因素是一方面原因,楚国变法失败就败在了人为因素上。继而导致制度不如秦国。

另一个很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地缘。

为什么这里要突出地缘方面的影响呢?因为战国时期,变法的决定因素是土地,有土地才能有耕地和人口,才能足兵足食,才能刺激士兵的积极性。一个国家不能长持续性扩张地盘,就无法持续性的贯彻变法。秦国所具有的地理优势在于它占据了关中和巴蜀两大膏腴之地,这才是秦国崛起的基础,也是秦国可以独抗六国的资本。

战国形势图

换而言之,秦国的那块地太好了,天然就有持续推行变法的优势。楚国也有这种优势,但是楚国人不行,保守势力太过强大。而其它五国相比秦楚,就没有这种地缘优势了。

以魏韩举例说。魏韩两国都有变法,其中魏国变法相对最彻底。但相比于秦国,魏韩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土地不够用,扩张又会导致被周边国家打败。

比如魏国,自李悝变法后,每每向四周开拓地盘时,必然会被赵、韩、秦、齐围剿。魏国在这种围剿下,先是被齐国双杀,紧接着又被秦国夺去了最富庶的河西地,地盘严重缩水,最终失去了称霸的资本。韩国亦是如此,从一开始就没有持续变法的基础。每当韩国想有一定动作,就会被打。

乘势而起的齐国当然也没捞到好,它的东面是大海,南面是越楚,西面是魏赵,即使齐国已经很谨慎地不去碰各个老牌强国,只是吞并了二等的宋国,它最终仍然被五国联军围剿,搞得差点要灭国。

到了战国后期,真正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只剩赵国和楚国。

楚国前面说了,保守势力太过强大,变法注定失败。所以仅存的希望,只有赵国。当时的赵国,也确实给予了秦国相当大的压力。但赵国也有问题,它的问题与韩魏一样。地缘不如秦国。

赵武灵王

赵国自赵武灵王改革军事,攻灭中山,北驱游牧部落后,扩张了大量领土,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国的扩张到了瓶颈期。它再想扩张,就只能动燕、齐、魏的蛋糕。可这三个列强,哪里是那么容易占便宜的?

后来赵国与秦国赌国运失败,与其把责任全归咎于赵括冒进,倒不如说秦国自从占据关中和巴蜀两大粮仓后,它打一开始就占了上风。无论赵国能不能打赢长平之战,它的赢面也远不如秦国。

比如邯郸之战后,秦国损失极惨,可秦军关闭函谷关,闭关修养,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而赵国呢?即便打赢了邯郸之战,也办法再恢复往日的雄风了。东面的齐国打他,北面的燕国打他,南面的魏国也打他。国力就这么一点点的耗空。

总的来说。秦国变法的厉害之处在于持久性,不是先进性。而持久性这点是六国学不来的。秦国相比于六国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这是秦国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秦国还有一点优势也是关东六国学不来的。这个优势是秦国特殊政治导致它可以吸纳更多的外籍士族入秦效力。

因此,秦国最终能够后发先至,成为当时的强国,并最终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变法没能强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持续性吗?
为什么这里要突出地缘方面的影响呢?因为战国时期,变法的决定因素是土地,有土地才能有耕地和人口,才能足兵足食,才能刺激士兵的积极性。一个国家不能长持续性扩张地盘,就无法持续性的贯彻变法。秦国所具有的地理优势在于它占据了关中和巴蜀两大膏腴之地,这才是秦国崛起的基础,也是秦国可以独抗六国的资...

战国中后期,东方六国打不过秦国,为何不学习秦国变法?
其实并不是东方六国不想变法,而是他们其实已经进行了变法,只不过秦国的变法效果更加明显,而其他六国的变法的成效并没有那么好。其实,造成这种原因的人就是当时秦国变法的领袖商鞅。我们知道在商鞅所处的那个时期,正是战国刚刚开始的时期。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之间都想要通过变法来加强自己的实力。向齐国楚...

请告诉我战国时期东方六国被灭掉的先后次序?
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

战国中后期,东方六国为什么采取“合纵"策略?秦国对东方六国采取了什么...
东方六国合纵策略是为了联合抵抗秦国,秦国对东方六国采取连横策略,策略内容是秦国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形成“连横”态势。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

商鞅变法前后东方六国对秦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所以其实东方各国变法的本质就是变了法能拥有比原来更多的税收和军队!这些变法变得早的国家一个个强大了起来,可地理位置的秦国却还是老样子!不肯亡国做奴隶的秦国人从上到下是团结的,打起仗来也是不要命的,原因很直白,谁都明白奴隶就是牲口,当奴隶还不如去死!可尽管如此秦国的由于还是实行的...

商鞅变法时东方六国在干什么?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至公元前338年被杀,前后十八年。这段时间,东方六国在做什么呢?下面,我把这一段时间东方诸国重要事件梳理一下 第一,齐国崛起于东方在商鞅变法前一年,即公元前357年,齐威王以邹忌为相,大力改革内政。邹忌入主内阁后,给齐国政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在他的努力下,...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东方六国的旧贵族为何不像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_百 ...
事实上真正的原东方六国的旧贵族,早就被消灭干净了,刘邦时期存在的东方六国,早就不是战国时期的东方六国了。从战国晚期,到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历经四次大的政治变革,逐渐消灭了东方六国的贵族与异姓王,分封了刘氏的同姓王,到刘邦去世前,东方六国还在,但已经都是刘氏同姓王存在了。第一次重大政治...

关东六国在变法前已有郡县,当时是怎样的制度?
1.军事戍守制度的背景:商鞅变法欲了解秦朝的戍守制度,首先必须了解秦灭六国的历史大背景。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逐渐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而成大国,势力逐渐向东扩张,历经数代努力,以合纵连横之策,削弱了东方六国。至秦王政时期,依次消灭六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正式实现寰宇一统,建立了第一个中央...

东方六国指哪几国?
东方六国指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燕国,齐国。战国时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山东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

秦始皇一统六国时,六国国君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合纵对抗秦国?
秦国旁边的韩国则地小国弱,只在申不害变法那段时间强盛过,至于燕国和齐国,互相征战多次,实力也不及秦国。 嬴政在李斯、尉缭的建议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远交近攻。开始他的统一之路,与此同时,六国的国君在做什么呢?我们按照秦国灭亡东方六国的顺序来讲。最开始灭亡的是韩国,...

弥勒县15052533462: [原创]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啥东方六国不有样学样?
蹉邱信达: 其他六国都有过变法,李悝、吴起等人都变过法,只是没有商鞅那么彻底,而且当时的许多变革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统治阶级的基础上变革的,失败或是不彻底是必然的.

弥勒县15052533462: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
蹉邱信达: 变法当中,商鞅是最成功的,为什么有的失败呢? 这里说几点,不废话 1.由于战况不稳定,一些变法虽然是可的,但是时机不稳定,诸侯追求的是能一统天下的变法! 2.一些变法相对而言无多大用处! 3.由商鞅变法看出,增强士兵战斗力,氛围才是当时变法的主要!

弥勒县15052533462: 春秋战国 东周这么弱为什么不变法图强 -
蹉邱信达: 你先看看春秋五霸的特点: 第一:面的大,春秋五霸你哪一个不是幅员辽阔的大国 第二:人口众多,人是生产力 第三:都没有处在四战之地,都是偏居一隅,而东周在中原的四战之地

弥勒县15052533462: 战国末期,享有几百年国运的东方六国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全部被秦国灭亡? -
蹉邱信达: 苏洵在《六国论》中,根据秦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历史事实,从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分别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方面进行论证.如果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

弥勒县15052533462: 分别指出战国时期东方六国与秦国所实施策略导致的结果及其原因. -
蹉邱信达: “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由于这六国在地理上呈南北分布的态势,因而称为“合纵”.代表人物苏秦,巅峰时曾经身配六国相印,联合攻秦. “连横”就是主张秦国与东方的某一国联合,从而瓦解六国的“合纵”,由于秦与其他六国在地理上呈东西分布的态势,因而称为“连横”.代表人物是张仪.原因: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弥勒县1505253346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变法强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蹉邱信达: 【除法家外】他们不是强国,是为各自梦想而拼.儒家,再现西周繁华时期.墨家,天下兼爱和平团结.道家,清静无为躲避世乱.名家,巧舌如簧能言善辩.

弥勒县15052533462: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蹉邱信达: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为了增强国力、称霸天下的欲望.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产生了土地私有制,贫富差距加大,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各阶层的思想家门开始提出自己的构想...

弥勒县15052533462: 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最终会一统天下 -
蹉邱信达: 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国家日益强大, 而且秦国经过几代国君的征伐已经成为赫赫大国, 东方六国无一可和它争强的. 而且秦国在决定性的战争中都能取胜, 大大打击了其他六国. 秦国日益昌盛, 六国日益衰微, 所以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弥勒县15052533462: 战国七雄哪个国家军事最弱? -
蹉邱信达: 不同时期七国国力变化都不同,在战国的前期,中期,后期各国国力排行都不同.战国前期,魏先变法,最先强大起来,后来“围魏救赵”为齐所败,从而开始没落,后来齐楚居上.战国中期,商殃入秦变法,秦崛起,齐楚没落.战国后期,赵改胡制,成为唯一可以与秦抗衡的大国,只是长平战败后步入没路.战国七雄中的韩,个人观点,充其量只是个比较大的小国,前期曾经强大过几年,之后一直为人鱼肉,较宋等国也不过强一丁点.燕在历史上,比较大事情只有中期连取齐七十二城以及后期刺秦两件,大国地位只对当时的边远民族来说吧. 个人评价,魏好战,楚贪婪,韩懦弱,赵昏庸,燕偏远,齐安逸,促使它们为秦所代.当然,秦几代明君,商殃赵高白起等能人,统一大业哪有不落入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