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

作者&投稿:舒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

中国有一部很古老的书,被人称为“天书”。
  它就是《尚书》。
  《尚书》,在先秦的古代叫《书》,后世称为《尚书》。尚者,上也,上古之书。现代的《尚书》共有58篇文章。它在先秦时,已经有了定本,孔子已经将它作为给学生上课的教材,《论语•述而》有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那时有多少篇呢?汉代的《纬书》说有3240篇。《汉书•艺文志》记载说,孔子删减成了100篇。孔夫子教学生的应该只是一个选本。后来,经历秦始皇焚书到汉代,《尚书》分为今文和古文两种。今文在汉代一直作为国家认可的版本,古文只能够在民间传授,其中只有很短的时间被认可。是到了曹操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的时候,古文的版本才得到官方认可而成为官学。稍后的西晋时,今文本失传,古文本仍然存在。到了唐朝时,出了伪古文的《尚书》本(58篇),取代了真古文的学界地位。虽然伪,对于今人来说,也算是古珍了;当然,伪也不是全伪,其中33篇是真品。这个伪本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尚书》的内容涉及到虞、夏、商、周四个朝代。所以,又在归类后分别称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当然,今天的考古只考出了后三个朝代,专家们对于虞朝基本持否定态度,但不知道学富五车的孔夫子为什么要认可虞朝?《尚书》后来成为了儒家的六大经典之一。由于它的文字晦涩,非常难懂,加之又是孔圣人亲自担任过主编,中国社会从“大内”到“大外”,研究者历朝历代非常之多。两汉之间,曾经刮过一阵《尚书》风,有点像“文革”中学毛主席的书,大家都要读(限于知识分子)。因此,靠此书混饭吃的人多如牛毛,据称仅一位汉代大师门下的徒众动辄上万人,两汉大师如云,徒众自然多得数不清;而对于《尚书》的注疏和理解及发挥,其一人之言可著书数十万字,那时还没有发明纸,都是写在竹片上的,不然相关的著述就更不得了。
  《尚书》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这得从它的功用说起——它是干嘛使的?虽然,《尚书》的文字生僻,晦涩难解,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者,又没有师承,对于古代的人来说,的确很难读懂。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故意将自己混饭吃的家伙抬得很高,加大了《尚书》的神秘和玄虚。其实,正如现代的某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它只“是一部官方文件的汇编”。当然,是周代及之前的历史文献。按我简单的理解,还应该加上一句话:该文件不是编年性质的,而是中国第一位大编辑孔丘先生有选择、有目的、有思想的汇编了周代前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什么要编这样的书呢?道理其实很简单——给统治者(及其辅助统治的知识分子)准备的用于吸取历史上经验教训、以便有效进行统治工作的一部教科书。现在的人不是喜欢编《什么什么实战案例》的书吗?那些编辑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孔子最先干这样的工作,他编辑出的《尚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帝王统治天下实战案例丛书”,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神秘莫测的所谓“帝王术”丛书。

古代天文历法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可谓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法和天文紧密联系,有的甚至只用天文记事作为记时的标志。
想要了解传统天文的话,最简明普及的应该是《步天歌》啦。我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把《史记天官书》抄了一遍,后来也时常翻阅。关于星野和古代占星思想,如果有基础的古籍阅读知识,强烈推荐你去读一下《史记天官书》,虽然其所述体系和中古、近古时期的有一些差别,但许多基本的思想能从中找到源头,读之后的材料也不会那么曲解了。
普及类的天文历法书籍,推荐《中国占星术的世界》 ,这本书写得也挺不错的,而且有中译。还有《科学史十讲》,也值得一读。
至于研究著作,如果能读日文的话,推荐鼓内清《中国の天文层法》。
还有人推荐的《中国天文学史》可以读一下,我自己这本书是跳着读的,因为我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才读的这本书。
现在坊间的一些"流行"的天文学史学术书推荐晚点读,有些学者为了自己的观点对史料和对安料的解读都有一定程度的扭曲。
后来这些来年因为我对天文的喜爱,因此也接触看过不错古代天文类的古籍
在这里推荐一些出自 古籍阁 的罕见的天文历法的珍版古籍,都是高清扫描的电子书,非常方便阅读
古代天文书籍书单推荐:
《授时历议》《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灵台密苑》《玉烛宝典》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古周髀算经 (汉)》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晋书·律历志》《步天歌(影印版)》
《清史天文志》《灵宪》《乙已占》《历象考成》《谈天》《甘石星经》
《开元占经》《观象玩占》《民历铺注解惑》《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宋)》
《观象玩占》《通雅·天文》《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
《甘石占经》《步天歌》《景乾象星书》《浑天仪图注》《新仪象法要》
《仪象考成》《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全史日至源流 (清)》《历算全书 (清) 》
《七政推步 (明)》《乙巳占 (唐)》《三才实义天集 (清)》

中国古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中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

如果你想得到这些全部四百多册的天文历法书籍的话注意看图片右下角

我收集的古代天文的书籍目录:

│  观象玩占.pdf
│  通雅·天文.pdf
│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上).pdf
│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下).pdf
│  隋书·律历志.pdf

│  大统历注  不著撰者.pdf
│  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pdf
│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pdf
│  恒星星座书.苏菲.pdf
│  授时历议.pdf

│  民历铺注解惑  (德)汤若望撰.pdf
│  玉烛宝典.pdf
│  甘石星经.pdf
│  目录树.bat
│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pdf

│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pdf
│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pdf
│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pdf
│  晋书·律历志.pdf
│  步天歌(影印版).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一-卷二.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三-卷四.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五.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六-卷七.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一.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七.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三.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二.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五.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八.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六.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四.pdf

│  《清史天文志》稿本01.pdf
│  《清史天文志》稿本02.pdf
│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pdf
│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不著撰者.pdf
│  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pdf
│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  不著撰者.pdf
│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pdf
│  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pdf
│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pdf
│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著撰者.pdf
│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pdf
│  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pdf
│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pdf
│  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pdf
│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pdf
│  地球图说  (法)蒋友仁译.pdf
│  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缪之晋辑.pdf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一.pdf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三.pdf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二.pdf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四.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一.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七.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三.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九.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二.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五.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八.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六.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一.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七.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三.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二.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五.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六.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四.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四.pdf
│      


├─钦定仪象考成
│      钦定仪象考成-01_钦定仪象考成_卷首上.pdf
│      钦定仪象考成-02_钦定仪象考成_卷首下.pdf
│      钦定仪象考成-03_钦定仪象考成_卷一至卷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04_钦定仪象考成_卷四至卷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05_钦定仪象考成_卷七至卷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06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至卷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07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三至卷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08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七至卷十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09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至卷二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10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11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12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七至卷三十.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一.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七.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八.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十.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十一.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十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十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十四.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  不著撰者-四.pdf
│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一.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七.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三.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九.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二.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二十.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二十一.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二十七.pdf
钦定天文正义  不著撰者-二十三.pdf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一.pdf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二.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一.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七.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三.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九.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二.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五.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八.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六.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十.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十一.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十三.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十二.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十四.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四.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一.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三.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二.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五.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四.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一.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三.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二.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一-卷二.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三-卷四.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五.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八-卷九.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六-卷七.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十.pdf



《五星占》、《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史记以后,历代多仿效之,在正史中加入天文志、五行志)、《灵台秘苑》、《开元占经》……还有一些星命学的书,这就不说了。
至于《甘石星经》,在宋代就失传了,只有在《开元占经》里有相关的引述。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

甘德,战国时楚国人。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张衡,字平子,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五十里石桥镇)。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真研究了这三种学说,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理论,大胆地对天象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比以前都精确、全面的多的“浑天仪”。创制了一个能够精确在表演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转轨与近代天文学/中国天文学史大系
作者:杜?云,崔振华,苗永宽,肖耐园 主编
出版:中国科技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 ...后收回,成了中国现代天文台的一部分。 中国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是1934年建成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至此,中国天文学走上现代天文学发展之路。 这本书所写的,是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缓慢地、逐步地向近代天文学过渡,并在摆脱殖民地危险的斗争过程中,完成了近代天文学向现代天文学的过渡。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要看到它的辉煌,也要看清它固有的缺陷。既讴歌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建立,又清醒地看到它薄弱的基础。我国今日之天文学,是一代又一代天文学家奋斗的产物。老一辈中国天文学家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永久的财富。这种精神终将激励我们不懈努力,以跨入世界天文学的先进行列。

五星占》甘石星经、《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


...乙巳占》以外,中国还有哪些关于天文的古籍经典?
《大唐开元占经》满足你所有要求 作者:瞿昙悉达 《开元占经》记述了大量古代天文学家有关宇宙结构和运动的认识,而且其中有一些是仅见于此书的.如后秦天文学家姜岌《浑天论参难》,梁武帝在长春殿召集群臣讨论天文、星象的记载,以及祖恒对姜岌的批评等等.这些论述在《开元占经》之外迄今尚未发现影迹.《...

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版权信息
这本著作名为《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作者是陈美东,它的版权信息丰富详细。本书的国际标准书号是978-7-5046-5069-6,非常适合学术研究和爱好者阅读。它采用了大32开的开本设计,页面总计769页,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内容覆盖。装订方式为平装,便于翻阅和保存。全书共有约620千字,内容深邃丰富,对理解...

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
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凭借其卓越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创作了《灵宪》这部流传千古的天文学杰作。该书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衡在《灵宪》中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与结构的深刻见解。他主张宇宙起始于混沌的元气,经过清浊分离,相互作用后形成了宇宙。

中国天文学史文集在哪里有
中国天文学史文集在以下四本古书上都有:《灵宪》东汉时期的张衡总结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心得写成的一部天文巨著,也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春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详细记载了五星之运行情况,以及它们的出没规律。《乾象历》汉献帝建安十一乍(公元206年)刘洪(...

太阴录是什么意思?
《太阴录》的编写有别于以往的天文学著作,它所使用的观测和测量方法非常精确,融合了许多当时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此外,该书所记录的月相和月食等相关数据准确性超过了以往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天文学的高峰水平。《太阴录》的出版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被广泛传阅和引用,成为当时...

求一些中国古代关于星象学的书籍~~~
《开元占经》全书共一二�卷,其中前二卷是集录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关于宇宙理论的论述;卷三至卷九集录了古代名家有关天体的状况、运动、各种天文现象等等方面的论述,以及有关的星占术文献;卷九十一至卷一�二集录了有关各种气象的星占术文献;卷一�三主要抄录了唐代李淳风撰的《麟德历经》;卷一�四讲算法...

中国人的天文气象历法都出自哪些典籍
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 想史上的一大进步。(4...

太阳历的由来书籍
你问的是关于太阳历的由来书籍有哪些吗?以下是一些介绍太阳历起源和发展的书籍:1、《古代中国天文学史》陆德明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历史,包括太阳历和其他历法的发展。2、《时间与宇宙:一个历史的考察》Alexander Hellemans、BryanBunch著:这本书将太阳历的发展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

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
所以,又在归类后分别称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当然,今天的考古只考出了后三个朝代,专家们对于虞朝基本持否定态度,但不知道学富五车的孔夫子为什么要认可虞朝?《尚书》后来成为了儒家的六大经典之一。由于它的文字晦涩,非常难懂,加之又是孔圣人亲自担任过主编,中国社会从...

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
求中国历代重要的天文学书籍,最好也介绍一下当代介绍或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书籍和画册。... 求中国历代重要的天文学书籍,最好也介绍一下当代介绍或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书籍和画册。 展开  我来答 8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有人显老,有人显年轻?慎重又鲜美丶国宝D 2021-01-15 · TA获得超过1041个赞 ...

乾县14751107007: 中国古代天文著作 -
尚承卓青: 马王堆出土《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

乾县14751107007: 中国古代有没有天文学著作? -
尚承卓青: 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有很多天文学著作,主要有历法类:西周以前《阴阳历》、《阴阳合历》,汉《太初历》、《四分历》、祖冲之的《大名历》,唐代僧一行的《大衍历》,北宋沈括的《十二气节历》,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清代的《时宪历》. 星图星表类:战国的《天文星占》、《天文》、敦煌石窟中的唐代星图,马王堆帛书《五星占》 观测仪器:东汉张衡的浑天仪,唐代僧一行的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宋代苏颂和韩公廉水运仪象台,元代郭守敬改进的浑天仪——简仪.

乾县14751107007: 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 -
尚承卓青: 公元前二世纪《史记》中《天官书》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 330年前后,晋朝《安天论》 五世纪南齐时,编制了《大明历》 619年,唐朝编造了《戊寅元历》 1276年,元朝制造了简仪等天文仪器十三种,全凭实测创制《授时历》 十七世纪,中国 徐光启明朝出版《崇祯历》 1645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时宪历》,即夏历.

乾县14751107007: 中国古代天文学(天文学类图书) - 搜狗百科
尚承卓青:[答案]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书里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

乾县14751107007: 求介绍一本介绍中国古代天文基础知识的书,就是介绍三垣四象等等的 -
尚承卓青: 1、全天星图(地图,但是有一页有介绍,大地图页里有标注各个星宿的古名和现代名,28RMB实用性比较强) 2、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但是这本书市面上比较少见) 3、基础天文学(大多是现代用的知识,中国古代历法有涉及) 4、步天歌(这个是古代天文观测者辨认和记录天空星座的) 5、易经(里面涉及的是五行八卦+星宿+历法,不推荐) PS:中国古代一共有十多种历法,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

乾县14751107007: 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的书籍 -
尚承卓青: 《夏小正》,《太初历》,《甘石星经》,《大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等等.

乾县14751107007: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天文书籍都有哪些? -
尚承卓青: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甘德,战国时楚国人.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

乾县14751107007: 古代天文和地理方面的书籍 -
尚承卓青: 有战国的《甘石星经》天文的;《水经注》南北朝的地理书

乾县14751107007: 中国第一部天文著作是 -
尚承卓青:[答案] 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著作,后人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