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翻译

作者&投稿:愚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翻译的于~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先秦左丘明的《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为: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扩展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显示了由单纯记史向注重剪裁史料、精于谋篇、善于敷演故事的重要跨越,空前而触目地增加了叙事的形象性、生动性(尤其一些战争的叙写最有特色),从而体现早期史书中文学成分的显著积累。在先秦文学史上,《左传》出现,预示着散文的发展已经面临更加广阔的天地。
《左传》在铺叙事件过程中,第一次展现了一批有着各自经历和不同性格的历史人物,虽非完全着意而为,却也时有渲染、夸饰之笔,客观上积累了形象塑造的宝贵经验,为此后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涌现提供了难得的启示、重要的借鉴。
《左传》语言简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注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喻,达到了很高成就,常被后代视为某种规范;其特具的文学色彩与文学价值,也是此前记事文字中所罕见的。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创作背景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原句】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
注:
1、“言”“曰”都是“说”的意思,翻译的时候保留一个即可。
2、“于郑伯”,是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句,翻译的时候必须将其提前到状语的位置上去。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出自《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这句话是一个介词结构作状语的后置句,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言于:对……说。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往往后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后置的状语移到前面来。


求翻译: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译文 (僖...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翻译 子亦有不利焉翻译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翻译是:然而郑国灭亡了,您也有不利的一面啊。这句话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原句为: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 翻译
回答: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

烛之武退秦师 书后第三题翻译 急呀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译文僖公...

烛之武退秦师-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翻译--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原文--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翻译--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翻...

《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
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左传》)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氾南(5)。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

然郑亡的翻译是什么
六、译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_南。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_水的南面。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

晋侯秦伯围郑全文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出自先秦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内容如下: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旌德县13336863779: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的之 用法和意义 -
孛蕊维瑙:[答案] “佚之狐”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属于 人名.此处不存在“之”的用法问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即:“佚之狐对郑伯说道:……”

旌德县13336863779: 求《〈左传〉*僖公三十,三十一年》翻译! -
孛蕊维瑙:[答案]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爱语文网 -----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1),且贰于楚也(2).晋 军函陵(3),秦军汜南(4).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5):...

旌德县13336863779: 高一第一篇文言文原文加上翻译 -
孛蕊维瑙:[答案] 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泛南(5). 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

旌德县13336863779: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翻译 -
孛蕊维瑙: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旌德县13336863779: 英语翻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中的”言”和曰的区别? -
孛蕊维瑙:[答案] 言既可在句中,又可在句尾 曰只可在句尾 PS:冒号之前噢

旌德县13336863779: 求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的所有翻译 -
孛蕊维瑙:[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 -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旌德县13336863779: 英语翻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 -
孛蕊维瑙:[答案]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

旌德县13336863779: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中的”言”是什么词性?这个字应该如何翻译? -
孛蕊维瑙: 动词,说给,告诉曰字就是说,动词佚之狐告诉郑伯说

旌德县13336863779: 人之四端文言文的翻译 速求 -
孛蕊维瑙: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 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 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

旌德县13336863779: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是什么意思? -
孛蕊维瑙: 【译文】: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让郑国成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的时候,郑国可以提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此句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 ·先秦,原文如下: 晋侯、秦伯围郑,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