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对不对?正不正确?

作者&投稿:鄢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谈谈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看法?~

作为老师,对于这就话的理解我想应该是,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不管孩子基础如何,性格怎样,我们都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人,如若不然,就是老师的失职,老师的无能。而对于不同个体的每个孩子,因其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水平,对于社会影响的自我控制力的差异,会出现极其个别学生违反学校纪律现象,更有甚者,出现违法行为,这些都是老师能够控制的吗?

作为家长的理解:我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老师就应该负责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就是老师的失职,教育的失败。理性的家长会体会到,一个孩子的教育成长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教育培养方能成才,而不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学生看到这句话,最多的是给自己开脱责任,我学不好,是老师没有认真教,没有对我尽职尽责,才导致我没有学好。而自身的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总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万事不能绝对,其负面效应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客观的分析,理解,多方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才会尽其所能,最大程度的教育好每个学生,而对于个别的害群之马,也需要家庭,社会的 共同改造。

不能说这句话是正确的,也不能说这话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是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就学生这一角色而言有好有坏,就老师这一角色而言同样也有好有坏。这里的好坏评判标准,不是说作为学生的成绩或者是作为老师的教学成绩,而是生而为人的品质。

01、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知识的权利作为老师,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并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无论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作为老师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同等的知识以及学习成长的机会。学生的发展好坏并不只是单单由学生的成绩所决定,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应该先教导学生做人,然后再教导他们做事。

02、孩子的人生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毫无疑问,老师在孩子的人生成长过程中担任这个一个重要角色,他们的正确引导能够带领孩子往正确的发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成长虽与老师的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他们的成长主要还是要自己的悟。我们都知道,人生的路是要靠我们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而人生的方向也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03、老师与学生之间是辩证统一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老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承接者。我们既不能极端地否定一个孩子的自我能力,也不能极端地夸大老师的教学能力。要知道,老师能够学生,反过来学生亦能成就学生,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并相互进步的。

此名言,经过不少人的重复,在今天的教育界正越传越广,但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质疑者往往从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诸多因素展开论述,论证了名言的片面性。我个人看来,评论名家的言论不能离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要全面、辨证地分析理解,否则,误读甚至曲解也就在所难免了。

首先,“好”这个字眼是个歧义颇多的抽象词,我们必须先对其进行定义。质疑者对名言中“好”的认识过于片面。怎样的学生算是“好”?“好”又是指哪些方面?指学业成绩,还是指品德行为?这里陈鹤琴先生没有明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会是质疑者所说的考分高低。如果仅以考分高低来衡量,名言就会立刻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正如众多质疑者所说,学生是一个个复杂的生命个体,他们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其中有些差异是不可改变的。简单否定这种差异,认为每一个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必然达到某种划一的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差异?是承认差异,还是去努力缩小差异,最终达到“整齐划一”的局面?这才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看来,正因为存在着这些差异,学生的生命世界才会多姿多彩,才会个性飞扬。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人而“评”。只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结果必然是片面和不合理的,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好”的标准应该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道德品质方面的,如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如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了应该和可能达到的目标等。而尤以道德品质方面为甚!同时,“好”的标准也应该是相对的,应该是在学生潜能的基础上达到了应该达到的和可能达到的目标,学生成为了“最好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好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就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说,如果把“好”看成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试问,我们还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吗?“好”的标准在今天被异化为考分的高低,这大概是陈鹤琴先生当年所没有料到的。

其次,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可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毕业后取得成就的,很多是上学期间并不起眼,甚至一度是被老师认为“不好”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戒除浮躁心理,要学会等待,切勿“一棍子打死”,“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作最后的结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他命该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当年陈鹤琴先生提出这样的口号,我想,大抵也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提醒教育者不要轻易对学生丧失信心,提倡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吧。这句话是一句勉励性的话,不能从纯逻辑理解。众所周知,爱迪生被自己的老师抛弃了,但爱迪生是一个失败的人吗?陈鹤琴对孩子无限的热爱,自然会讲出勉励教师的话。

因此,把这句名言当作自己的教育信念,强调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提倡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相信并努力把每一个学生“教”好,这或许是我们对待这句名言的应有态度。我想,这与陈鹤琴先生提出此说的初衷应该是一致的。
纠正名词的歧义,许多争论可以休矣。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我见
(本版中很多人争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是非对错,但我发现,有的争论是建立在缺乏相应知识的基础上。因此,我写了此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出自中国教育家陈鹤琴之口。陈鹤琴是何人?考虑到某些读者对此人陌生,先对其进行简介:
陈鹤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1892年3月5日出生。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人。6岁丧父,8岁入私塾,15岁由姐夫资助入杭州蕙兰中学。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14年(民国3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1919年8月回国。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陈鹤琴是边知、边行、边写、边讲,即把研究、实践或发表互相结合在一起的一位学者。他同时研究儿童,同时办幼儿园,同时在自己的家庭里实施幼儿教育,同时宣讲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1922年出版《语体文应用字汇》,为第一本汉字查频资料,开创了中国汉字字量的科学研究。对编写小学课本和普及教育起了推动作用,也为陶行知、朱经农编写《平民千字课》课本提供了用字依据。 1923年任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1925年,他根据教学、研究、观察、实验中所积累的材料,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上、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第一章“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发表他的儿子陈一鸣从一个半月到两岁七个月的生活照片86幅,展示婴儿的发展进程,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这在当年可算是先进的研究方法。儿童心理的测验研究引进我国是比较早的。 1927 年他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兼任陶行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学校教育科科长,建立南京教育实验区制度。 与陶行知合力创办樱花村幼稚园,开辟乡村幼稚教育基地。与张宗麟一起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提出创办适合我国国情和儿童特点的幼稚园15条意见。又发起成立中国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专门研究幼儿教育月刊《幼稚教育》。
1928 年至1939 年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1928.9),创办多所小学、幼稚园和中学。1939年任中华儿童教育社主席。1940 年创办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开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下,投身于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工作,任上海市难民教育委员会及国防救济会难民教育股主任,创办救济会中学、儿童保育院、报童学校。 次年,创办《活教育》月刊。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 1945 年回沪任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接管外国人所办中小学,创立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后改名上海市立女子师范学校)。 1946 年兼任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生活教育社上海分社理事长。并先后担任中共创办的上海省吾中学、华模中学和报童小学校长、校董事会董事长。1948年4月,赴菲律宾,在马尼拉暑假小学教师讲习会讲学。8月,赴捷克参加世界儿童教育会议。解放前夕,两次遭国民党特务逮捕。 民国38年(1949)5月曾先后两次遭国民政府当局逮捕,经上海五位大学校长联合营救获释。8月,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9月,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解放初期(1949——1952)陈鹤琴曾任春晖中学校董。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先后当选为全国和江苏省政协一至五届委员、副主席,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南京分社主任委员,中国教育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等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江苏省一、二、三届副主席。
1982年,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了“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不愧为著名的幼儿教育家。1979 年后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在南京病逝。终年91岁。有人声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绝不是教师说的,而是官僚说的,应该纠正。

曾几何时,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响遍大江南北,传为名言佳句。顺之,我们来推理。1, 教不好是老师不会教。2, 只要老师有能力,肯动脑,会教,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教的好。3, 只要老师力量足够强,方法对上路,学生都可以达成老师的目标。4, 只要老师手段高强,学生可以被改造成任意既定模式。5 只要教师足够“很”,学生不是泥巴也必须是泥巴最终必定是泥巴,他们可以任意被改造。。。。。。。。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人肯定是深受文革的毒害,头脑里的极权思想严重,形成:只要有。。。就必定,,,,的套路,哪怕是石头,只要。。。也可孵小鸡,哈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大的问题是:1, 否认事物发展具有不可逆性,如时间不逆,又如米煮成饭。2, 否认学生的已生成性或现实性,学生再也不是白板,他是有几年十几年的成长与生成(他独特的一切)的人,思想个性大部分已定性定型,难以改造或不容改造。3,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过滤网与反射镜。4, 教师权利有限,精力有限,水平有限,能力有限。5, 学生受方方面面的影响,老师的影响被大众社会氧化。。。。。。。。 套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引伸:1, 没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家长。2, 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之的医生。 3,。。。。。。。。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句话,可能考虑的未必全面。觉得大部分意思是对的,但不是全部正确。因为水平再高的老师也不会教会一根木头吧?所以这句话是强调老师起主要作用,与学生比起来大约是八二分。其实学生也可以起主要作用。你要正确区分。

不对吧,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都可以对孩子进行教育。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重要性绝不低于学校。因此说,教育失败,全部归结到老师的头上未免有点推卸责任之嫌。

再不好的学生都会有死角。教师应抓住死角,去软化,学生自然会听你的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认同这句话吗?
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哪怕教师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很难将他教好。成功的教育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环境的良好氛围、家庭的全力支持以及老师的全力教导,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够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期望老师单方面的付出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句话盲目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实想要反驳这...

怎样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只适用于心里愿意学习之人。只有学生心里想学习,才有机会学会。否则,换千万个老师,以千万种教导方式,也学不好。教与学老师耐心教导,学生认真学习,老师教会了学生,学生学会了老师所教。此为因果关系,是有教,才有学,也是在老师与学生意愿配合的基础...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第一,家庭关系不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第二,家庭精神生活局限、贫乏。第三,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两三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来自母亲的教育。那么,苏老师是怎样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的呢?苏老师却认为,只让孩子阅读教科书的方法是错误的。他说,学生学习越困难,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拍照片,...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何看待这句话呢?
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种说法不妥,学生也有各种水平的,也存在着各种差异,教育教学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老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甚至把责任都推给老师,这样势必对老师造成很大的压力,我认为对老师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副作用的。无论什么事都要一分为二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对吗?
学习就像盖楼,基础要是打不好,就会越来越难,越来越慢,这就导致许多人难以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就说老师”不会教“,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凡事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再有一点,一个班级有好多学生,学习能力良莠不一,有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就很强,而有的就很吃力,老师的教学方式永远仅...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的对吗?
这里的好坏评判标准,不是说作为学生的成绩或者是作为老师的教学成绩,而是生而为人的品质。01、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知识的权利作为老师,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并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无论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作为老师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他们...

同行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您是怎样理解的?
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学习方法不对,对教师的话当耳边风,这样的学生是教得好的学生吗?如果说学生努力学习,学习方法也对,教师水平有限、教学方法不当,能教好学生吗?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历来是广大教师追求的好方法,要将学生教好,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行。 不要再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

总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怎么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同意这个观点。 孔子曰:困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对以上观点最好的诠释,作为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下,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施教方案,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深入的提高的; 最怕的是老师泛泛的讲,学生傻傻的听,填鸭式教学,应付式完成教学任务,那一定有许多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别名,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羡慕不来,别人家的父母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身后都有一个聪明的家长。教育上特别流行一句话:“没有教不好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于家庭教育同样适用:“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别放弃,教育...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正确吗
如果一个学生根本不想学习,那么老师教再多,讲的再好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听,就如同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老师,家长也要对孩子们的学习重视起来,要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老师们也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提起更多学生的兴趣。

闵行区1357466945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是谁说的? -
童云麦味:[答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出自老教育家陈鹤琴之口.随着洋思经验的推广,不少老师将这句话奉为座右铭,并为之奋斗终生.

闵行区1357466945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吗 -
童云麦味: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学生的未来取向,如果一个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是老师心理不正常是个心理变态,杀人狂,很可能把一个好的,正常心理的学生教成杀人魔.因为学生的理解被认知性的教过了.不过这句话不适应自学者,有的人无老师也能学得很好.

闵行区13574669453: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呢? -
童云麦味: 郑渊洁 貌似 说过类似的话: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

闵行区13574669453: 怎样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
童云麦味: 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些老师教好了是因为他们把每一个学生当做他的儿女一样培养,公平公正,反之则不然

闵行区1357466945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 -
童云麦味: 你好 这样只是站在一方面的角度说话了 对于一些不想学 不想做的学生是不可能教好的 其实也可以这么说 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只有不想学的学生 学习是为自己的 如果真的要学习 即使没有老师 也会努力去学习 所以很多事情不是绝对的 谢谢

闵行区1357466945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早是谁提出的 -
童云麦味: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出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闵行区13574669453: 很多教育家们经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你认为对什么而言的?争对学习成绩,争对思想道德素质,还是争... -
童云麦味:[答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个人对此句话的理解(如有异议的话请指出).首先我从字面意思理解下,其中有“学生”,“老师”这2个词直接存在着什么关系?一个人从一个学者经过几年的时间学习成长,如果有...

闵行区13574669453: 如何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
童云麦味: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要,如果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解释权在谁,谁说就是真理,这二句话都不是绝对的,应该说也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有不会教的老师才符合实际,一个班,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为什么会有优秀的,而且又有差的,可以说老师不会教吗,不可以吧,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随便下结论,把话说绝,祝好运!

闵行区1357466945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这句话怎么翻译. -
童云麦味: 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 但最后走出社会的人却各种各样`` 在这期间`;老师就是他们的方向`` 一个好的老师能把你领到快乐,美好的地方` 而一个坏老师便只能把孩子往黑暗里带`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的对滴` 看 看 凯伦;凯丽吧` 她的老师就把一个残疾,自卑的人变成一个成功的人` 而在遇到这个老师之前不也有几个家庭教师来她家` 最后却走掉了` 所以`` 这句话的对滴`

闵行区1357466945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对吗? -
童云麦味: 看问题不能片面的去看,不能只从一面看问题,例如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现在大学生讨论会上的论题“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不一定黑”.就像这样的问题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我们看所有的问题都不能片面的看问题.从老师的角度看,就是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教不好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但是我要说的就是,这个社会确实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是学生的好与坏不都是取决于老师的教导.学生自身的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 这句话有对的一面也有错的一面,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就不同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