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而不与是哪篇文言文

作者&投稿:容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文里有一句是“不与pou lou 为类”,想知道这篇古文的内容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余自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编辑本段

翻译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幽泉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指点并感到奇特。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一体。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仿佛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2. 《靳》这个括号里的字,是什么字

jìn

1. 吝惜,不肯给予:~秘(吝惜而不外传)。

2. 戏辱,奚落。

3. 古代套在辕马胸前的皮革,因用作夹辕两马的代称。

4. 姓。

【名】

1、(形声。从革,斤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

靳,当膺也。——《说文》

吾从子,如骖之靳。——《左传·定公九年》。注:“车中马也。言如骖马之首,当服马之靳,相随从也。”

又如:靳令(靳固,确定。指严格执行法令);靳道(同“劲道”。指面筋吃起来有韧性。喻性格柔中有刚)

2、游环〖hideloop〗。在马服背上的皮环,骖马的外辔穿过它,以便起到控制骖马奔离车辕的作用

弸辕谓之靳。——《广雅》

3、姓

【动】

1、吝惜〖grudge;bestingy〗

悔不小靳,可至千万。——《后汉书·崔石传》

敬仲虽疾恶如仇,然为国自贬,当不靳也。吾力能必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又如:靳惜(靳啬。吝啬,小气);靳色(吝惜的脸色);靳固(吝惜固执);靳令(严格执行法令);靳道(韧性);靳而不与

靳秘(吝惜而不外传)

2、讥笑,戏辱,奚落〖ridicule〗

宋公靳之。——《左传·庄公十一年》。杜预注:“戏而相愧曰靳。”

3. 知而不言不忠,是那篇古文中的语句

《战国策》中《张仪说秦王》的注解,译文,以及内容的注释: 【原文】 张仪说秦王曰①:“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②,连荆固齐③,收余韩成从,将西南以与秦为难。臣窃笑之。

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千百万,白刃在前,斧质在后,而皆去走,不能死,罪其百姓不能死也④,其上不能杀也。

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行,故民不死也。 “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褐,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夫断死与断生也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也。

一可以胜十,十可以胜百,百可以胜千,千可以胜万,万可以胜天下矣。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然而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伯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臣敢言往昔。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钜坊⑤,足以为塞。

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胜而无齐。故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

且臣闻之曰:‘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⑥,取洞庭⑦、五都⑧、江南。

荆王⑨亡奔走,东伏于陈⑩。当是之时,随荆以兵,则荆可举。

举荆,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陵三晋。

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荆人和。

今荆人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令帅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一矣。 “天下有比志而军华下(11),大王以诈破之,兵至梁郭(12),围梁数旬,则梁可拔。

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志绝。

荆、赵之志绝,则赵危。赵危而荆孤。

东以弱齐、燕,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领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魏氏和令魏氏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二矣。

前者穰侯(13)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灵于外,士民潞病于内,怕王之名不成,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三矣。

“赵氏,中央之国(14)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上非能尽其民力。

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氓,悉其士民,军于长平(15) 之下,以争韩之上党,大王以诈破之,拔武安。当是时,赵氏上下相亲也,贵贱不相信,然则是邯郸不守。

拔邯郸,完河间(16),引军而去,西攻修武(17),逾羊肠,降代、上党。代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不用一领甲,不苦一民,皆秦之有也。

代、上党不战而已为秦矣。东阳(18)河外(19)不战而已反为齐矣,中呼池(20)以北不战而已为燕矣。

然则是举赵则韩必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挟荆,以东弱齐、燕,决白马(21)之口,以流魏氏。

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大王拱手以须,天下偏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赵氏为和。

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强,伯王之业,地尊不可得,乃取斯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赵当亡不亡,秦当伯不伯,天下固量秦之谋臣一矣。

乃复悉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怒,战栗而却,天下固量秦力二矣,军乃引退,并于李下(22),大王又并军而致与战。非能厚胜之也,又交罢却,天下固量秦力三矣。

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天下之从,岂其难矣。

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仓虚;外者天下比志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

“且臣闻之,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也。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纣为天子,帅天下将甲百万,左饮于淇谷,右饮于洹水,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与周武为难。武王将素甲三千领,战一日,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伤。

智伯率三国之众,以攻赵襄主于晋阳(23),决水灌之,三年,城且拔矣。襄主错龟,数策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而使张孟谈(24)。

于是潜行而出,反智伯之约,得两国之众(25),以攻智伯之国,禽其身,以成襄子之功。今秦地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国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以此与天下,天下可兼而有也。 “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领诸侯之道。

大王试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伯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于国,以主为谋不忠者。

4. 请问“靳”字的汉语拼音

jìn

吝惜,不肯给予:靳秘(吝惜而不外传)。

戏辱,奚落。

姓氏

靳组词:

靳惜(靳啬。吝啬,小气);靳色(吝惜的脸色);

靳固(吝惜固执);靳令(严格执行法令);靳道(韧性);

靳而不与;靳秘(吝惜而不外传)

靳影牵心请难藏 长思骑旅踏八荒 舍杰报国何需还 予刀相向两苍茫

5. 文言文《陈策传》翻译

吕南公有一篇文章所写的都是建吕南城人。

一个叫陈策,曾经买骡子,买到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不忍心把它转移给别人,让人在野外的草房里养着,等着它自己死掉。陈策的儿子与狡猾的经纪人商量,趁着经过这里的官人死了马,就磨破了骡子脊背,来炫耀这骡子能驮东西而卖它,骡子已经卖出去了,陈策听说了,亲自去追上了那个官人,把骡子不能加鞍使用的事告诉他,那个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卖这个骡子,就把骡子关起来,不让陈策看见。

陈策请求用鞍子试一试,骡子的脊骨高高的,一整天都不能加上鞍子,官人这才感谢而退回了骡子。有一个人到陈策这里来买银器和罗绮(疏薄有花纹的丝织品),陈策不拿给他罗绮,那个人说:“先前还看见你的库房里有罗绮,现在为什么吝啬不卖呢?”陈策说:“是这样,有个人拿罗绮抵押借钱后死了,这罗绮放置的时间很久了,丝力碎脆不耐用,听说您想用罗绮作女儿的陪嫁,怎么能够用这种东西使您忧虑呢!”陈策拿来应当给他的银器,放进很旺的炭火中,他说:“我恐怕抵押这个东西的人或许得到的不是真的银器,所以为您验一验它。”




靳而不与是哪篇文言文
1. 古文里有一句是“不与pou lou 为类”,想知道这篇古文的内容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余自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

文言文卖油翁中的实词和虚词
唯:只,不过。《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这篇文章曾入选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原文如下:陈康肃...

叫人不要过度的文言文
1. 有一句古文的意思是人与人过于亲近随便不好,让人保持距离,求这句 远而不疏《中说》 正文·卷六 礼乐篇 子曰。:薛收善接小人,颓如也,近而不狎。” 子谓,势倾则绝。故君子不与也,利穷则散;以利交者:“以势交者;保持距离但不疏远,保持亲近但不狎昵。 但不因此而隔阂距离他远些;距离她近些,但没...

七下文言文《狼》原文和翻译
《狼》出自于《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代表作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

文言文断句而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 文言文断句涉及“而”相关 〈名〉 颊毛,凡鳞毛之下垂者...

屈原至江滨文言文
1. 屈原(文言文) 《渔父》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 ...

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 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

不能与小人为有的文言文
1. 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文言文翻译 原文: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

不与少年带资文言文
翁谢之,竟不与贷资。或问何以不贷,翁曰:“此必嗜博而非端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询之果然。 5. “翁谢去,竟不与资”是哪一篇文言文 “翁谢去,竟不与资”出自文言文《不与少年贷资》——据《聊斋志异》 改写。 原文: 不与少年贷资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跟随)马后。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适相国病因问是哪个文言文
《萧相国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萧相国”指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的萧何,“世家”泛指世代贵显的家族或大家,而在《史记》中则为用以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萧相国世家》讲述了萧何从起事到终老,所经历的世事及其一生的作为等等。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

南岗区19134708946: 这是哪篇古文? -
宗政玲西其: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

南岗区19134708946: 有屠人,货肉归,曰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其垂涎,随屠尾行数里.…………是哪篇古文 -
宗政玲西其: 出自:蒲松龄[清代]《狼三则》第一则. 意思是: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了好几里路. 原文:有屠人货肉归,...

南岗区19134708946: 译古文:“德不孤,必有邻.” -
宗政玲西其: 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

南岗区19134708946: (季梁)往见王日:\"今者臣来,见人于……这是哪一篇文言文 -
宗政玲西其: 出自《战国策·卷二十五·魏书·魏王欲攻邯郸》 全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岗区19134708946: 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出自哪一篇文言文 -
宗政玲西其: 首先说明的是不是“旨”,而是“指”. 出自《孟子·尽心下》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全文如下: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

南岗区19134708946: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出自哪一篇文言文? -
宗政玲西其:[答案] 出自《农夫殴官》 原文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huàn zhě)①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②,仍邀③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南岗区19134708946: 鲁沫者,鲁人也出之那篇文言文 -
宗政玲西其: 《鲁人曹沫》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南岗区19134708946: 帮忙看一下出自那篇古文? -
宗政玲西其: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①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②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③与之④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⑥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⑦不可也.(选自《龙门子凝道记》宋濂)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到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南岗区19134708946: 人有卖骏马者……是那篇文言文 -
宗政玲西其: 《 人有卖骏马者》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2)知(3)之. 往见伯乐曰:“臣(4)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5)立(6)于市,人莫与言(7).愿(8)子还(9)而视之,去(10)而顾(11)之,臣请献一朝(13)之...

南岗区19134708946: 时誉为“与吴昌硕相骖靳,虽苍老不及而秀雅过之.”中的“骖靳”何解? -
宗政玲西其: cān jìn骖靳(骖靳)ZDIC.NET 汉典网语出《左传.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