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解《战国策》齐策

作者&投稿:夫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其一:靖郭君将城薛

这是一个门客卖关子劝谏的例子。

靖郭君要修筑薛邑的城墙,很多人来劝阻,于是靖郭君就吩咐属下,不见劝谏的门客。有个门客就说,我只说三个字,说完就走,要是多一个字,我愿意受烹杀之刑。

于是靖郭君很好奇,就接见了他,而这个人说了“海大鱼”三个字转身就走。靖郭君把他留下,请求解释。于是门客就说,海里的大鱼,就算是渔网钓钩也对他无能为力,一旦他离开了水,就算是蝼蚁也能随意摆布他。现在你就像海里的大鱼,齐国就像是大海,齐国强盛,你就如同大海之鱼,齐国衰落,你的城墙又有什么用呢?于是靖郭君就停止了筑城的事。

卖关子很容易引起好奇心,大的利益得失就像这“海大鱼”一样。

其二:靖郭君善齐貌辨

靖郭君对齐貌辨非常好,但是齐貌辨这个人有很多小毛病,其他的门客们都很讨厌他,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靖郭君都依旧善待齐貌辨甚至说,就算把你们都铲除了,就算毁了我的家业,只要齐貌辨满意,我都在所不惜!

后来齐威王驾崩,齐宣王即位。靖郭君和宣王不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居住。过了几天,齐貌辨拜见齐宣王,对齐宣王说,靖郭君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听我的,紧接着列举了两件事,事件的真伪嘛,我个人觉得是齐貌辨自己编出来的,不过齐宣王听了之后是相当感动,亲自迎接靖郭君回朝。

不知道靖郭君是有知人之明还是真的运气好,不过当我们确信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后,不管面对怎样的压力都应该学会坚持。

其三:齐闵王之遇杀

齐闵王被杀害之后,他的儿子法章改名换姓,做了太史敫家的仆人。太史敫的女儿觉得法章不是普通人,因此很怜爱他。

后来法章即位,也就是齐襄王,太史敫的女儿被立为皇后,并且生子名建,襄王死后,建即位。

事情的经过大概就是这样,主要是为了赞扬王后的眼光和能力。首先王后能够善待落魄时候的法章,这是眼光,当了王后之后帮助齐王一起治国,这是能力。

还列举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王后破玉连环,另一个则是王后的遗言。不多说,现在总有女孩子说男人的不好,那么你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王后这样呢?

其四:成侯邹忌为齐相

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大将,这两个人很不和。于是一个叫公孙献的人给邹忌出主意了。

公孙献说了什么呢?他说啊,邹忌你去找齐王,让齐王派田忌去带兵打仗,打赢了就是你策划的好,打输了就是田忌他的过失,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来被齐王责备。

这个计谋还真是卑鄙,不过田忌很争气,三战三捷。这时候邹忌急眼了,又去找公孙献商量对策。

这时候公孙献玩起了栽赃陷害的把戏,派人去集市上大摇大摆的说,我是大将田忌的人,如今三战大胜,想占卜一下大事。然后拘捕了卖卦的人,带到齐王面前。田忌知道消息之后马上逃跑了。

看来武将还真是玩不过文臣啊。不过看这两个人互相争斗,齐国接下来的国运也差不多了。

其五:田忌亡齐而楚

田忌从齐国逃亡跑到了楚国,邹忌担心田忌有天回齐国找自己报仇,找人出谋划策。

杜赫想了个办法,他出使楚国,对楚王说,田忌是个逃亡的人,如果给他封地,他一定会对大王万分感激,有朝一日他回到齐国也一定会报答。现在邹忌因为田忌的原因不愿和楚国交好,大王你只要照我说的做,现在齐楚两国的关系也会得到改善。

杜赫这个办法充分利用了邹忌和田忌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既完成了邹忌给的任务,也没得罪田忌。

其六:邹忌修八尺有余

讲了关于齐相邹忌的一个小故事。

邹忌这个人又高又帅,不过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还是差了一点。邹忌问自己身边的人,和徐公相比谁更帅。结果答案都是邹忌更胜一筹。

于是邹忌得到启发,朝见齐威王,并对齐威王说,我身边的人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偏袒我,让我不知道真相。如今齐国这么昌盛,恐怕大王也总是被欺骗了。

齐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发布诏令,广纳忠言。其他国家听说了也前来朝见。

平日里我们是否也总是被所见所闻的真相蒙在鼓里呢?

其七: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齐威王深谙此道。

齐威王派了一个叫章子的人带兵攻打秦国,章子抓住时机,让士兵混入秦军。没想到很多探子回来跟齐威王说章子降秦了,希望齐威王发兵攻打章子。齐威王面对众臣子的质疑,强调章子不会叛变。

果然没多久,章子大败秦军。有臣子问威王怎么知道章子不会降秦叛变,威王说,章子作为人子不敢违背先父的意愿,如今作为人臣又怎么会背叛我这个活着的君王呢?

不得不说,章子是很幸运的,当然,这也使得齐威王时期的繁荣提供了依据。

其八:秦伐魏

秦国攻打魏国,陈轸游说齐王。

陈轸说,秦国如今十分强大,六国非但不联手抗秦,反而互相讨伐,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煮了送给秦国么?

现在秦国没有攻打齐国,并不是因为和齐国交好,只是因为齐国距离远罢了。现在不和韩魏等国联合,等秦国打败了他们之后,下一个倒霉的就是齐国了,这时候不出兵相助,到时候韩魏等国也会怨恨齐国而伐齐。齐王听了,马上出兵联合韩赵魏三国。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在坐山观虎斗,却看不到自己脚下着了火,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九: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苏秦为赵国合纵的事情去游说齐宣王,大概就是说齐国繁荣昌盛,易守难攻,顺便吹捧了一下齐宣王,说齐王贤明、齐国富强。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齐王还没来得及高兴呢,苏秦就说,齐国这么厉害,为什么要去当秦国的臣子呢?韩魏两国之所以当了秦国的附庸国,完全是因为距离秦国太近没办法啊,要是跟秦国打起来了,输了就被灭国,就算赢了也会损失一大半兵力,那时候恐怕边境就不保了。

现在齐国距离秦国这么远,又有这么多优势,为什么不跟赵国结成联盟一起对抗秦国呢?

齐王听了连说受教受教,愿意合纵。回过头来看看苏秦的游说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先拍马屁还是很重要的。

其十: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张仪主张连横,并且代表秦国去游说齐宣王。

和苏秦一样,张仪上来就给齐宣王拍马屁,说齐国很富强。接着话锋一转,先说合纵的坏处。意思就是说哪些合纵的国家都是小国,就算赢了几场仗,最后还是免不了被灭国,然后把赵国和秦国交战的经历说了一番。张仪还把秦国最近占到的好处一一列举,利诱之后就是威逼。放了句狠话说,现在齐国不跟秦国交好,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等秦国把周围的国家灭了,下一个就是齐国。

齐王听了,向秦国献地三百里。不得不说,张仪的态度很强硬,而其中的游说技巧,更多是因为大国在撑腰吧。

其十一:张仪事秦惠王

张仪本来是秦惠王的大红人,结果秦惠王死了。于是那些不喜欢张仪的人就各种诽谤陷害,刚好这时候齐王也派使者来说张仪的坏话。

眼看张仪就要大祸临头了,这时候他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他对秦武王说,为了国家社稷考虑,我愿意用我自身的安全来换取秦国的昌盛。如今齐王恨我入骨,不管我到哪里,齐王必定派兵攻打,大王你就把我送到魏国的大梁去吧,到时候齐王攻打大梁,你就可以趁机夺了韩国,就当我张仪为国捐躯。

秦武王一听,确实有几分道理,便听从了张仪的建议。而这个张仪真是招人恨,齐王一听说张仪到了大梁,马上派兵攻打。大梁国王很害怕,而张仪马上又有了鬼主意。他派舍人冯喜出使楚国,处理齐楚之间的事宜,顺便借机对齐王说,大王你太抬举张仪了。

齐王一听就懵了,张仪走到哪里我都攻打,我恨他还来不及,怎么就抬举他了。于是冯喜说,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张仪的诡计啊,要是为了一个张仪发兵,会导致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都是张仪和秦武王说好的事情。于是齐王放弃攻打大梁了。

这个张仪虽然人际关系不好,不招人喜欢,但是这招计中计用的真是漂亮,所有的事情都在安排之中。既保住了自己在秦国的位置,又解了大梁的危机,而其实这一切都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罢了。

其十二:昭阳为楚伐魏

昭阳是楚国大将,率军攻打魏国时打的魏国全军覆没,于是想趁胜追击,发兵攻打齐国。

这时候陈轸作为齐国的使者来祝贺昭阳,顺便跟昭阳讲了个故事,也就是著名的“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我就不赘述了,讲一讲陈轸是怎么说服昭阳的吧。

陈轸说,按照楚国的规矩,将军你立了这么大的战功能够封什么爵位?昭阳说,可以当上柱国了。陈轸又问,那还有什么官比上柱国还大么?昭阳答,令尹。

那么问题来了,楚王不可能设两个令尹,现在将军你已经做了这么大的官,还继续攻打齐国,不论输赢你都会招来杀身之祸。打赢了齐国,将军你也不可能再升官,要是不幸打输了,那么人头难保。为什么不趁着现在大胜魏国之后班师回朝去,反而想要攻打齐国呢?这跟画蛇添足的那个人有什么区别呢?

昭阳听了陈轸的话,退兵了。作为齐国来说,对这个消息必然很开心,而对于楚国,恐怕又是一些损失的开始了。陈轸的游说从昭阳的个人利益入手,而昭阳也真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收兵了,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可想而知。

其十三:秦攻赵长平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城,这时候齐楚两国发兵来救赵。秦王心里想着,如果他们几个国家真的团结起来了,那我就暂时退兵,如果他们貌合神离只是一盘散沙,那我就把他们都给灭了。

打着打着,赵国的军队缺粮食了,急忙向齐国求粮。齐王大概是觉得我派兵帮你就不错了,还想问我借粮,于是不想借。

这时候,周子劝齐王,言明了赵国对齐国的战略意义以及赵齐两国唇亡齿寒的关系,告诉齐王这时候不借粮是很大的决策错误。

有时候我们也觉得帮了别人就可以了,其实给予的帮助微乎其微,而当我们为自己做了好人好事沾沾自喜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其中唇亡齿寒的关系。

其十四: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楚怀王死的时候,太子在齐国当人质。而苏秦一连用了好几个计谋,使得自己同时被太子、新楚王和孟尝君三方重用。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楚怀王刚死,苏秦给孟尝君献计,劝他扣留太子并要挟楚国割地。孟尝君觉得这么做不妥,苏秦却说,做事要当机立断,不然就会错失良机。如果楚国另立新君,孟尝君你可以跟楚国交涉,以消灭太子作为筹码。

接下来,苏秦出使楚国,假装为楚国考虑,回来之后又跟太子密谈,帮助太子出逃。于是苏秦先受到了楚国的封赏,又做了太子的恩人。

苏秦获得这些之后又让人对孟尝君说,苏秦是才识之士,如今他被楚国重用了,对你来说是很大的转机啊。如果你不接纳苏秦,那么天下很多有才能的人就会离开,你的政策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你重用苏秦,既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还能够借苏秦跟楚国交好。

于是苏秦这个到处倒的说客大赚了一笔。

其十五:齐王夫人死

齐王的夫人死了,当时有七个妃子都很受齐王宠爱。

为了搞清楚齐王会立谁为后,田文便献上七副用玉做的精美耳饰,其中有一副特别打造,最为美观。第二天,他看到哪个妃子戴着最精致的耳饰就劝说齐王立谁为王后。

田文这一招真是借齐王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这么想,那个得到最精美耳饰的妃子,必定是齐王最为宠爱的,不出意外的话最后王后一定是她。如今田文在齐王决定之前就先加以引导,到时候那个妃子当了王后必然感激田文,一心只以为自己当上王后多亏了田文的帮忙。这么一来,既为齐王解决了立后的问题,又赢得了今后王后的支持,实在是一石二鸟。

其十六:孟尝君将入秦

孟尝君想到秦国去,很多门客劝谏,他都不听,还说道,人世间的事情我已经全部知道了,恐怕只有鬼神之事我还不了解。

这时候苏秦找到孟尝君,大谈鬼神之事。苏秦说,路上看到一个泥人和桃梗在交谈。桃梗说,你就是泥土捏出来的,到时候大雨一冲,你就缺胳膊少腿了。泥人就反驳说,我被冲散了也知道自己是哪里的泥土,不像你这个桃梗,到时候随着水流不知道漂到哪去,连自己本来是哪里的都不记得了。

忠言逆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直谏,不如投其所好,造点鬼神之事来做比喻。

其十七:孟尝君舍人

孟尝君田文有个门客,这个门客呢,非常爱慕孟尝君的夫人。

于是有人对田文说,这个人拿着你的钱,还看着你的老婆,真是不够意思,干脆杀了他吧。

田文并没有照做,而是说,看到一个好看的人,大家都会觉得喜欢,这是人之常情,没什么要计较的。田文非但没有责怪这个门客,还特意将他送到卫国国君那里做了官。

后来,卫国和齐国关系不好了,卫国打算发兵攻齐。这个门客站出来说,当年先王时候两国曾立誓永不刀兵相向,现在怎么能违背誓言呢?现在大王你要是听我的劝,那就什么事情都没有,要是你不听,我也没办法,只能自杀,顺便洒你一身血。

卫国国君打消了攻齐的念头,齐人听到这件事都纷纷感慨。当年没有杀了这个门客,如今转危为安,看来我们都要好好学学孟尝君田文的待人处事啊。

其十八:孟尝君出行五国

孟尝君田文出巡五国时,楚王要送他一张昂贵的象牙床,派了一个姓登徒的人护送。这个人一想,觉得这个差事不能做,这么名贵的东西,稍有损坏恐怕卖了命都赔不起。

思来想去,这个人决定找孟尝君身边一个叫公孙戌的人帮忙,并承诺说,只要能够帮他推掉这个差事,愿意送上一把宝剑。

于是公孙戌进谏田文,劝田文不要接受象牙床。说道,五国之所以给你相印,是因为你的仁义廉洁,如今楚国送你这么一份大礼,你要是接受了岂不是自毁名声么?再者,今天楚国送你一张象牙床,其他国家到时候送你什么好呢?

田文听完便采纳了公孙戌的建议。此时公孙戌面露喜色,快步离开,却被田文叫了回来。田文很疑惑,问他为什么这么开心。公孙戌说了三点,第一,田文你有这么多门客,遇到这事情只有我进谏;第二,我的建议被你采纳了,值得开心;第三,你听了我的建议,避免了错误。当然,我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能获得人家的一把宝剑,你说我开不开心。

田文并没有生气,而是鼓励门客忠言进谏,这番大度也成就了他今后的生涯。

其十九: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

齐王想要攻打魏国,这时候淳于髡进谏,举了个例子。

有一只世上跑得最快的狗,去追世上最狡猾的兔子,跑了好几圈,兔子没力气了,狗也累坏了。这时候一个农夫过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兔子跟狗都带了回去。

现在你要攻打魏国,胜负暂且不说。一旦兵刃相接,双方的百姓和士兵就像这狗和兔子一样,而秦楚这两个国家就像那个农夫。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齐魏打起来,那么秦楚就乐了。

其二十:齐人有冯谖

有个叫冯谖的人,因为家境贫困,便请求孟尝君接纳他。孟尝君问他有没有什么爱好跟特长,他都说没有,但即便如此,孟尝君还是让他做了门客。

而这个冯谖很能闹腾,住了不久便靠着柱子唱歌,长剑啊长剑,吃饭没有鱼!于是孟尝君给他加了菜。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唱歌了,长剑啊长剑,出门没有车。于是孟尝君给他配了车。没过多久,他又唱起来了,长剑啊长剑,我养不起家啊!于是孟尝君出钱给他作为家用。终于,冯谖不再唱牢骚歌了。

后来,孟尝君找人出去收账,冯谖来了。临走之前他问孟尝君,收完账要不要买点什么。孟尝君就说,带点我缺少的东西吧。

这冯谖到了薛地,把所以欠账的人都叫来,核对之后,说孟尝君不要你们还了,当作赏赐吧,说完就把账本都烧了。

回来之后,孟尝君满心欢喜的等着收钱,没想到冯谖什么都没带。这时冯谖说,你家里什么宝物都有,根本不缺什么,我这次去收账,帮你买了点“义”回来。我帮你把账本烧了,把欠的钱都当作赏赐给了薛地的百姓,他们对你都万分感激。孟尝君心里不高兴,让冯谖退下了。

一年以后,齐王将孟尝君贬谪回薛地。而孟尝君还没到封地呢,薛地的百姓就携老扶幼在路旁迎接。这时候孟尝君才明白买来的“义”在哪里。冯谖接着说,狡兔三窟才能免于一死,如今你这才有一个容身之地,我来帮你想办法再造两个窟窿。

冯谖游说魏王,说道,如今齐国放逐了孟尝君,而诸侯谁能得到他就能富国强兵。魏王马上空出相位,重金聘请孟尝君,一连三次,孟尝君都没有接受。紧接着,这个消息传到了齐王耳里,君臣震恐。于是齐王马上向孟尝君道歉,并希望他回来重掌相权。

试想,如果当时冯谖发牢骚的时候孟尝君没有满足他,收账的时候没有买“义”,那么孟尝君后来的日子恐怕有苦头吃了。

其二十一:先生王斗

王斗求见齐宣王,宣王吩咐侍从让他进来。王斗说,我跑过去见大王是趋炎附势,大王赶来见我是礼贤下士,不知道大王你怎么看?于是宣王亲自出来迎接。

宣王知道这个王斗是个有本事的人,便询问王斗有什么好的建议。王斗说,我生于乱世,侍奉昏君,哪有什么建议?摆明了故意打宣王的脸。碍于面子,宣王也不好发作。

过了一会,王斗说,宣王你和先主齐桓公有很多共同点,齐桓公有五样爱好,大王你也占了四样。宣王一听,很高兴,但是还尽可能表现的很谦虚,询问是哪四样。王斗说,齐桓公是伟大的领袖,好马、好狗、好酒、好色,最重要的是好士。现在大王你前四样爱好都一样,唯独好士这一点不同。

齐宣王没办法,退了一步说,不是我不好士,而是当今世上没有那么多有才能的人啊。王斗完全没给宣王留面子,直接说,其实并不是世上没有贤士,只是大王你不喜欢而已。大王你忧国忧民用的心还不如制作帽子多,大王你制作帽子还知道请能工巧匠,而如今治国却只用喜欢的人。看来在大王心中,国家人民还不如一顶帽子。

宣王听了觉得很惭愧,自认对国有罪,选拔并重用了五位贤士,齐国也因此而大治。

其二十二: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结果赵威后还没打开书信就问道,今年收成还好吧,百姓过的怎么样,大王身体如何?使者听了有点不高兴了,我奉王命前来向太后问好,太后你不先问我们大王身体状况,反而先问收成和百姓,是不是有点尊卑不分啊?

赵威后说,没有粮食,就没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来的君王?接着她又问,哪个贤士哪个孝女有没有被重用,哪个奸臣有没有被处死。

其实赵威后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尊卑先后,而这一连串的问题,才是对齐王真正的关心啊。

其二十三:齐人见田骈

有个齐国人去见田骈,说,早就听说先生你主张不能当官的人,只要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就好了,真是太伟大了。

田骈就问,你从哪听来的啊?这个人就说了,我从邻家的女子那里听来的。这个女子立志不嫁,现在孩子都有了七八个了,比人家出嫁了的姑娘还厉害。田先生你的主张确实不错,不过虽然先生你没有当官,俸禄跟仆人却比当官的还要多啊。

这个邻家女大概是齐国人编造出来的,而田骈现在就是这个立志不嫁却生了一堆孩子的人,哪有不惭愧的道理呢?

其二十四:齐负郭之民有狐晅者

这是一个关于齐闵王的故事。连着有好几个忠臣义士进谏被闵王杀害,于是百姓不服闵王,臣子远离闵王。跟燕国打仗的时候不肯犒劳士兵,又吃了大败仗。

相国问闵王,知不知道这些年发生的大事,有没有看到天、地、人给的警示,闵王都说不知道。于是相国一刀捅死了闵王,谓之天谴。

闵王的死很悲哀,却也是咎由自取。


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
战国策齐策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

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
一、《战国策》齐策翻译 孟尝君因为瞧不起他门客中的某个人,因而就想把他赶走,鲁仲连对他说:猿猴离开树木居住在水上,那么它们就不如鱼鳖;经历险阻攀登危岩,那么千里马就不如狐狸。曹沫高举三尺长的宝剑劫持齐桓公,一军人马都不敌他一人之威。假如曹沫放下三尺长剑,而拿起锄草用具与农夫在田地...

战国策 齐策四 原文与翻译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原文】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

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
战国策齐策原文: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日:"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挑舞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

文言文《战国策.齐策》的意思
注释:荆宣王:就是楚国的国君楚宣王。他是楚肃王的儿子,名字叫良夫。北方:指我国当是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长:音掌,长官,首领的意思。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翻译:楚宣王问群臣,...

战国策·齐策读解
战国策·齐策中,赵威后的一段问答,揭示了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核心。公元前266年,赵孝成王即位,赵威后执政,她对齐国使臣的询问顺序展示了对人民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她首先询问的是国家的年成、百姓的福祉,而非君王的安危,这种优先级的设定体现了她朴素的民本立场。赵威后强调,国家治理中,年成是...

战国策齐策原文及翻译
齐人有言:「吾欲与天下争利而不争名,利在身先而名归后。」战国策齐策翻译 齐国有一句话:「我要争取天下的利益,而不争取名声,先要从自己身上做起,名声自然就会随之而来。」操作步骤 步骤一:争取利益 齐国的策略是先争取利益。在战争中,争取领土和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足够的资源和领土,...

战国策.齐策翻译
———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译文]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

文言文中的《战国策·齐策一》翻译
先秦·刘向《战国策·齐策一》白话释义: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

战国策·齐策的读解
赵威后能够在战国时期就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在是难能可贵的。接下来,赵威后又问及齐国对待几个贤德之人的情况。她推崇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是齐国的贤德之人,应该对他们进行任用和表彰。而子仲是齐国的一个隐士,“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是一个败坏社会风气的人,应该杀掉...

秦州区19132674418: 文言文《战国策.齐策》的意思 -
余健复方:[答案] 注释:荆宣王:就是楚国的国君楚宣王.他是楚肃王的儿子,名字叫良夫.北方:指我国当是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长:音掌,长官,首领的意...

秦州区19132674418: 战国策·齐策的介绍 -
余健复方: 这是一篇记载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字,也强调了任用和表彰贤德之人在治理国家过程中重要意义.《齐策一》:“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高注:“言与敌国战胜之于朝廷之内也,《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此之谓也,故能使四国尽来朝之.”

秦州区19132674418: 战国策.齐策翻译 -
余健复方: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

秦州区19132674418: 战国策 齐策 翻译 很急!!!! -
余健复方: 孟尝君准备西入秦国,劝阻的人极多,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他,孟尝君却说:“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苏秦说:“臣这次来,确实也不敢谈人间的事,而是专门为讨论鬼的事求您接见.” 孟尝君就接见他.苏秦对他说:“臣这次来齐国,路经淄水,听见一个土偶和桃人交谈.桃人对土偶说:'你原是西岸之土,被捏制成人,到八月季节,天降大雨,淄水冲来,你就残而不全了.'土偶说:'你的话不对.我是西岸之土,即使为大水所毁仍是西岸之土.而你是东方桃木雕刻而成,天降大雨,淄水横流,你随波而去,还不知止于何地呢?'现在那秦国关山四塞,状如虎口,而殿下入秦,臣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而出.”孟尝君听了之后就取消了行程.

秦州区19132674418: 《战国策.齐策》 设为不宦 的译文设为不宦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日:"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日... -
余健复方:[答案] 齐国有个人去拜见学士田骈,说:“听说先生尊崇大义,不愿做官,而愿为人服役.”田骈说:“您是从哪儿知道的?”回答说:“我是从邻居之女那儿知道的.田骈说:”回答说:“我的邻居之女,不愿出嫁,三十岁了,却有七个儿子....

秦州区19132674418: 战国策 齐策翻译(陈轸劝昭阳放弃攻打楚国) -
余健复方: 齐国要讨伐魏国,魏国派人对淳于髡说:“齐国要讨伐魏国,能够解除魏国祸患的,只有先生了.敝国有两对宝贵的璧玉,两辆四马拉的绘彩马车,请允许我把这些送给先生.”淳于髡说:“好吧.”就入宫对齐王说:“楚国,是齐国的仇敌;...

秦州区19132674418: 我要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并有白话文解释 -
余健复方: 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鹬蚌相争,渔...

秦州区19132674418: 战国策 齐策 齐欲伐魏.....谢将休士也的翻译
余健复方: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

秦州区19132674418: 《战国策.齐策》 设为不宦 的译文 -
余健复方: 齐国有个人去拜见学士田骈,说:“听说先生尊崇大义,不愿做官,而愿为人服役.”田骈说:“您是从哪儿知道的?”回答说:“我是从邻居之女那儿知道的.田骈说:“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我的邻居之女,不愿出嫁,三十岁了,却有七个儿子.不嫁虽是不嫁.可是比起出嫁的女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先生不愿做官,而俸禄千钟,门徒百人.不做官虽是不做官,可是福裕比起做官的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田骈听后,很感激他.

秦州区19132674418: 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及解释 -
余健复方:[答案] 我补充一些有出处的,有解释: 安步当车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用慢步行走当做坐车.《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不遗余力 ——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