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怎样思想,有何进步性、

作者&投稿:濮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董仲舒是中国政治皇朝独尊儒术的开端,是其后千百年用儒家思想治国的起始。其传后赞曰: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至向子歆以为:「伊、吕乃圣人之耦,王者不得则不兴。故颜渊死,孔子曰『噫!天丧余。』唯此一人为能当之,自宰我、子赣、子游、子夏不与焉。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 对董仲舒的推崇就是对儒家的推崇。 其实刘歆的评价比刘向的评价更客观些。整个董传反应了的是“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纵观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就是以礼、仁治国,以刑辅之。拿现在话就是说以德治国,教化万民,提高国民素质。古代仁术治国思想,放到现在,其实是和西方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相通的,是有进步性的。
题外话:班固之赞不如司马迁之赞。司马迁之史记又不如司马光之通鉴更纪实,史记虽美,多传说,不免虚妄,我以为通鉴的记载更真实可信些。但通鉴后的“臣光曰”又能看出司马光的迂腐而不如王安石务实。


《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董仲书什么思想主张
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几十年...

《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怎样思想,有何进步性、
《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必仁且智》)在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仁智统一是以仁为体,以智为用,智从属于仁,其作用是行仁。比较辨证地看到了德育和智育的辨证关系。当前,科学...

《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怎样思想,有何进步性、
董仲舒是中国政治皇朝独尊儒术的开端,是其后千百年用儒家思想治国的起始。其传后赞曰: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至向子歆以为:「伊、吕乃圣人之耦,王者不得则不兴。故颜渊死,孔子曰『噫!天丧余。』唯此一人为能当之,自宰我、子...

汉书董仲舒传古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如下
”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孙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权,位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顺从谄媚,公孙弘就嫉恨他。胶西王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为人特别放纵,多次谋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员。公孙弘就跟汉武帝...

《春秋繁露·基义》《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_百度知 ...
“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推崇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之说

苟简的引证解释苟简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苟简的引证解释是:⒈草率而简略。引《庄子·天运》:“食於苟简之田,立於不贷之圃。”《汉书·董仲舒传》:“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_为自恣苟简之治。”谢觉哉《“反裘负薪”》:“后者要我们深入地有计划地创造,不能苟简,建设的道路上,不容许皮相,也没有可徼_取到的便宜。”。苟简的...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

《董仲舒》唐诗鉴赏
《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治国(侯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师古曰:“谓若闭南门,禁举火,及开北门 ,水洒人之类是也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这里说,董仲舒认为天旱或多雨,是阴阳失调 所造成的。认为雨是阴,旱是...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
意思是: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出自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董仲舒传》。节选原文:《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5)
弘乃言於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

蓟县17035391015: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便,道亦不便”,体现了哲学的什么道理? -
佘欣太之:[答案]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按照当时 董仲舒的思想,道是封建社会存在的根源,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这句话体现了...

蓟县17035391015: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董仲舒的思想 -
佘欣太之:[选项] A. 强调春秋“大一统” B.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 趋向“独尊儒术” D.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蓟县17035391015: 《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佘欣太之:[选项] A. 强调“春秋大一统” B.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 趋向“三教合一” D.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蓟县17035391015: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佘欣太之: 《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经:原则、条理、秩序;谊: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这句话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本传叙述董仲舒其人其事,详载其贤良对策.董仲舒,少习《公羊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初,以贤良对策,主张更化善治,“前德而后刑”.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统纪而明法度.又奏请立学官,州郡举茂材孝廉.两任诸候相,后家居治学著书.其学混合儒家学说和阴阳五行说,形成“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鼓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理准则.

蓟县17035391015: 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教育思想 -
佘欣太之:[答案]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宜,恩泽不流.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赋...

蓟县17035391015: (12分)《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
佘欣太之:[答案] (1)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2分)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任2点2分)(2)君... (2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2分)(3)主张限田 反对土地兼并.仁政.(2分)(4)改造传统儒学 使儒家思想成...

蓟县17035391015: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 -
佘欣太之:[答案]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2)“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的前提;(4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分...

蓟县17035391015: 〈汉书 董仲舒传〉 -
佘欣太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汉朝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在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就是没有在观念上、制度上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于是他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训,来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蓟县17035391015: 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佘欣太之: 儒学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改造,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是这两次儒学改造的关键人物.董仲舒不仅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教育家. 一、生平和著述 董仲舒(前179一前104年),广川(今...

蓟县17035391015: 材料三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
佘欣太之: 因为无图无材料,所以只能猜测,应该是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