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两则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载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吕氏春秋两则文言文翻译~

 引婴投江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引婴投江”译文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人正拉着婴儿想将那婴儿丢进江中婴儿在啼哭过江人问那人为什么(要把婴儿丢进江中),回答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水”他的父亲虽然善于游水,他的儿子难道就马上也善于游水吗?这样处理事情,肯定是谬误的啊!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译文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坠落水中,(他)马上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船停下(之后),(那人)从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动了,但是剑(掉进水后)没有移动,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翻译: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要求借路,一定会可以得到允许。”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那将怎么办呢?”荀息说:“不会这样,他们如果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这就好像我们把垂棘之璧从内府转藏到外府,把屈地产的良马从内厩牵出来关到外厩里。有什么好担忧呢?”晋献公同意了,就派荀息把屈地出产的良马作为礼物,再加上垂棘之璧,送给虞国以借路攻打虢国。虞公盯着宝玉和骏马,就想答应荀息。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呀!虞国跟虢国,就像车牙跟车辅,车牙依赖车辅,车辅也依赖车牙,这正是虞虢相依的形势。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话,把路借给了晋军。荀息领兵攻打虢国,消灭了虢国。再回军攻打虞国,又消灭了虞国。荀息拿着玉璧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年龄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吕氏春秋〉两则》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这两个故事。
2.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要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学习提示】
1.寓言故事的作用,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和情节,把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
2.原文《察今》一共有三个寓言故事。我们把三个故事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作者的目的:“引婴投江”者“悖”;“刻舟求剑”者“惑”。
【正音正字】
遽jù 悖bèi 契qì (一)引婴投江 【课文翻译】
原文: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翻译:有个人从江边经过,看见有人正牵着一个小孩要把他扔到江里。 原文: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翻译:小孩大哭。有人问这个原因,那人回答说:“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 原文: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翻译: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难道他的孩子就擅长游泳吗? 原文: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翻译: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一定是荒谬的。 【课文分析】
这则故事,后人称之为“引婴投江”。游泳不是先天遗传的技能。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确有影响,但只能为其成长创造某种可能性,最终还要看孩子自己。而引婴投江者却不明此理,依着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逻辑,主观地将这种可能视作必然,差点溺杀了小生命。
这则故事,说明“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将开酿成大错。这就叫“因人制宜”,或“因人而异”。
【思维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引(拉着) 任物(处理事物) 遽(就,引申为一定) 悖(荒谬)
过(经过) 方 (正要 ) 投(掷 ) 岂„„哉(难道„„吗) 2.写出下列各字的拼音:遽( jù ) 悖( bèi ) 3.补充下列句子的主语:
①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过江者 );
②曰:“此其父善游。” (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者)。 4.请你围绕本文的内容,写三百字议论性文字。 5.搜集出自寓言的成语。 (二)刻舟求剑 【课文提示】
1.题解。刻舟求剑:“刻舟”在船上刻记号;“求剑”寻找剑。 2.《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我国第一部理论散文总集。 【补充词释】
其:他,楚人。 所从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 行:走。 不亦„乎:不也是„吗? 【课堂训练】
写出“和”的各个读音,并且分别组成词语:
我和你一起去 (hé ) 他附和大家 (hè ) 和面做馒头 (huó ) 和药 (huò ) 这副牌我和了 (hú ) 【串讲课文】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 楚地有一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里。 原文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 急忙在这只船上刻(记号),说:“这里(就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 原文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翻译 船停了,他从自己刻的地方跳入水中寻找剑。 原文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 船已经走了,但是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不也是糊涂吗? 【课文分析】
楚国人乘船渡江,不小心把剑掉入水中,他不是马上潜水寻剑,而是在船帮上刻个记号,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等船停后才去寻找。剑却沉到江底,而船已向前行驶,这怎么能寻着剑的踪影?
这则故事,后人称之为“刻舟求剑”。作者通过故事,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开失败。这就叫“因地制宜”。
【思维训练】
1.本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墨守成规、死抱教条,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2.课文分几个层次? 课文分两个层次:
一是写刻舟求剑的故事。这个层次,又有三层意思: ①先写事情的起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②再写事情的经过: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后写事情的结果: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是写作者的议论,指出此人的糊涂可笑。这是未能找到剑的关键: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最后的一个反问:“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3.刻舟求剑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因地制宜,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吕氏春秋两则文言文答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吕氏春秋〉两则》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这两个故事。2.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要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

文言文阅读节选《吕氏春秋》附参考答案
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⑵,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

吕氏春秋文言文
讽刺那些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4. 吕氏春秋 原文 翻译 要短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

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文言文
(岳飞)回答说:“父亲大人许可同意,儿子用自己的身体报效国家,没有什么事不能做!” 7.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是哪个文言文 《宋史·岳飞传》 原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急求!请教授;文言文学者帮我翻译一下《吕氏春秋》这整部书的译文要标 ...
晋文公欲合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叔带之难,出居于郑,君奚不纳之,以定大义,且以树誉。”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於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勤天子之难,成教垂名...

求古文翻译及习题答案
回答:2.翻译句子:从此发奋读书,甚至到了不知道饥渴不知道冷暖的地步。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急求!请教授;文言文学者帮我翻译一下《吕氏春秋》这整部书的译文要标 ...
一:仲春这个月,太阳在白天运行到奎星位置,傍晚弧宿在中天,早晨建宿在中天。这个月以甲乙日为主日,主这个月的天帝是太皞,天神是包芒,动物则以鳞类为主,音以五音中的角音为主,候气律管则应着六律中的夹钟,以八为成数,味道以酸为主,气味以膻为主,以户神为祭祀对象,祭品以脾为上。开...

吕氏春秋权勋阅读答案和翻译
吕氏春秋权勋阅读答案和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圣人去小取大。 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①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受而饮之。子反...

吕氏春秋察今穿井得一人这两则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察今:批判了拘泥古法的悖谬,着重从反面反复阐明时变法亦应变,治国立法一定要“察今”的道理。作者在叙述故事之时,又间之以说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穿井得一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

吕氏春秋・慎行文言文翻译,吕氏春秋・慎行文言文翻译
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此...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二则解释 -
夔泡清心:[答案] 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地方管,那有谁可以担任它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任.”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可以做地方官的,不是问我的仇人哪.”晋平公说:”好啊.”...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两则 译文 -
夔泡清心: 1、[原文] 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二则一有过于江上者,……?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二楚人有涉江者,……,不亦惑乎! -
夔泡清心:[答案] 一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翻译: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人正拉着婴儿想将那婴儿丢进江中.婴儿在啼哭.过江人问那人为...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两则道理与翻译 -
夔泡清心:[答案] 1、[原文]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两则 两则短文所揭示的道理是什么?注明:短一点的,不要给我长篇大论! -
夔泡清心:[答案] 1、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2、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八课 吕氏春秋两则 分别用四字来归纳这两则故事 -
夔泡清心:[答案] 引婴投江 和 刻舟求剑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两则 习题解答
夔泡清心: 1、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2、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两则 -
夔泡清心: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两则的体裁属于 ,它们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每一则故事后皆用 的表达方式做了评价. -
夔泡清心:[答案] 文言文 情况发生了变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反问质疑

白沙黎族自治县19851915876: 《吕氏春秋》两则 六年级第二学期41课过 方 引 故 善 任 悖 涉 契 求 惑 -
夔泡清心:[答案] 1、[原文]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