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 翻译

作者&投稿:扈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是什么意思?~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不起来。(缟,是一种白色的薄绢,以古时鲁国所产为最薄最细,故称鲁缟。)

韩安国,字长孺,汉初人。汉武帝时,为御史大夫。当时,北方的匈奴,派人到汉朝来要求和好,武帝就同大臣商议对策。有一个名叫王恢的,曾在靠近匈奴的边境地区当过许多年地方官,很熟悉匈奴的情况,他说:“跟匈奴和好,总是长久不了,不出三几年,它就又要背约,不如不理它,干脆爱兵,把其彻底征服。”
韩安国竭力反对,道:“人家派人来同我们和好,我们反而进攻,这怎么说得过去?况且,千里远征,路途跋涉,战线拉得很长,人马拖得很累,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我们未必能打胜仗!”
大臣们都认为韩安国说得有理,汉武帝也表示同意,于是接受匈奴要求,进行和好谈判,建立和好关系。
这段故事,在《史记·韩长孺列传》也有记载,不过文字稍有不同,其中“强弩之末”两句,写作“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意思完全相同。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曹操大举南下时,诸葛亮访问东吴,请孙权出兵,同刘备一起,合力抗御曹操。诸葛亮谈到,曹操兵力虽强,却已相当疲劳:“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指刘备)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比喻力量已极度衰竭、毫不中用,就常用“强弩之末”来形容。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的意思是:这就是所谓力量强大的箭,到最最末稍时,连鲁国的细绢都穿不透了。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出自《三国志》里面一文,作者是陈寿。 本文是作者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作的传,详细写了诸葛亮的一生。
原文节选: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 、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译文:
曹操的军队,从老远的北方南下,都非常疲倦,听说他为追赶我们刘备,轻快的骑兵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路。这就是所谓力量强大的箭,到最最末稍时,连鲁国的细绢都穿不透了。
所以兵法特别忌讳这个情形说:‘必定会让大将军打败仗’。况且北方人不习惯打水战,又荆州投降曹操的百姓,只是被兵势所逼罢了,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现在将军您如果能够派遣猛将,统领数万军队,和我们刘备并力合谋,必定能够打败曹操。曹军战败,必定会回到北方去。这么一来,荆州,东吴的势力就会强大。
天下鼎足而三的态势就会成形了。成功失败的关键,就在今天了。”孙权十分高兴,立刻派遣周瑜,程普,鲁肃等三万水军,随着诸葛亮去晋见刘备,一起出力抵抗曹操。
曹操在赤壁打了个败仗,率领军队回到建邺。刘备因此收取了江南,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让他总管零陵,桂阳,长沙三个郡,征调这三郡的赋税,来扩充军中的粮饷。

扩展资料: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意思是:强弩发射出去的箭,到最后,连薄薄的绢都穿透不了。比喻强大的力量已衰竭,不起作用。
相关人物介绍: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作者介绍: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
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再强的弓射出的箭,到最后的力道连一张纸也无法穿破
出处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不起来。
缟,是一种白色的薄绢,以古时鲁国所产为最薄最细,故称鲁缟。

你好!翻译是:弩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之末连细绢也穿不透。


翻译: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的意思是:这就是所谓力量强大的箭,到最最末稍时,连鲁国的细绢都穿不透了。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出自《三国志》里面一文,作者是陈寿。 本文是作者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作的传,详细写了诸葛亮的一生。原文节选...

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 翻译
再强的弓射出的箭,到最后的力道连一张纸也无法穿破 出处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

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也找出古今异义?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也古今异义是者字,今义是名词,一般指人。而在这句话中是虚词,无意义。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出处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谚语,意思是强弩发射出去的箭,到最后,连薄薄的绢都穿透不了。比喻强大的力量已衰竭,不起作用。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出处?
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 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 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 ."权大悦曰 :"先生之言,...

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强弩所发的箭,已达射程的尽头。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强弩之末>文言文的原文!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不起来。(缟,是一种白色的薄绢,以古时鲁国所产为最薄最...

强弩之末的文言知识
独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与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孔明曰:“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原文是什么
曹操之众,远来 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 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 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 译文 鲁肃回报孙权,孙权...

强弩之末什么意思
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运用示例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以长语英雄欺人耳。”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翻译: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
泰南全龟:[答案]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不起来...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 翻译 -
泰南全龟:[答案] 再强的弓射出的箭,到最后的力道连一张纸也无法穿破 出处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怎么译 -
泰南全龟:[答案] 三国演义 354 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请翻译: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泰南全龟: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不起来.(缟,是一种白色的薄绢,以古时鲁国所产为最薄最细,故称鲁缟.)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强驽之末,力不能穿素缟的意思是什么 -
泰南全龟:[答案] 就是射一箭到了最后的力气,连最薄的鲁缟都不能穿透 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是鲁缟 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
泰南全龟:[答案] 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怎么译
泰南全龟: 三国演义 354 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 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 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 ."权大悦曰 :"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就送孔明于馆驿安歇.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上面是出处,意思就是,再强的弓射出的箭,到最后的力道连一张纸也无法穿破 古人的智慧真是惊人啊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文言文翻译 1 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 2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
泰南全龟:[答案] 谢玄进入军帐询问计策,谢安十分平静,毫无恐惧的神色,回答他:“我已另有方略.” 这就是所谓'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尽头,也穿不透鲁国的薄绢'啊,所以兵法上忌讳这样做,否则'一定会使主帅遭到挫败'.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求一句成语还是古话意思好像是弓箭虽然很锋利,但是射出去,到最后也射不穿皮革吧.好像是,大概这么意思, -
泰南全龟:[答案] 你要找的是【强弩之末】? 原话是【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解释: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

瀍河回族区19159551273: 赤壁之战句子翻译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2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3 今肃迎曹,曹... -
泰南全龟:[答案] 1如果事情不能成功,这是天意啊,又怎么能再继续呢?2这就是所说的“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到末势时一定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纱”啊,所以兵法忌讳这个,说:"一定会使大将受挫.”3现在如果我恭迎曹操,曹操还能让我回到家乡,评估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