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第10,11课

作者&投稿:胡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以给我高中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10.11课的答案不~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东汉的衰败­读图学史­观察陶制模型,说一说东汉城堡的主要特征。­外有高墙,四周有角楼,可用以瞭望和防卫等。­文献选读­阅读以上两段史料,比较东汉豪强地主田庄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异同。­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特征,自给自足,庞大富庶——膏田满野、连栋数百、农林牧渔齐全、织酿造作经营。私人武装,称雄一方——平时巡逻守卫,镇压农民,战时打仗。相同——经济上自给自足,独立经营;军事上拥有武装。不同——东汉是皇帝的赏赐与豪强地主自行兼并,且能世袭, 但必需受皇帝控制;西欧是分封土地同时分封人口,相对独立不完全受国王控制。­练习与测评­1.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共同原因:吸取前朝(秦朝、王莽新朝)的繁民劳众,激化矛盾的教训,可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具体举例说明。­历史作用: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延续王朝的统治和强盛,致使出现“武帝强盛”和“光武中兴”的局面。­2.你认为东汉王朝走向衰弱的原因有哪些?­东汉中兴不过三代,其走向衰弱的原因:刘秀的“柔道”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还有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豪强地主和田庄削弱了朝廷的权势。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探索与争鸣­“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这句话有无道理?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有一定道理。如西汉末东汉初的社会概况: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问题极其严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据此,王莽的改制却未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而是完全遵照儒家经典《周礼》进行,一是恢复上古井田制,然时土地买卖已成历史趋势,不可逆转;二是由政府对工商业实施严格控 制,达到重农抑商目的,却违背市场规律,助长了官商的营私舞弊;三是依据《周礼》改革货币,致使币制混乱不堪,反而引起极大矛盾。这些在现实社会中是完全行不通的,因而遭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最终王莽的治天下导致天下更加不安。而知晓民心刘秀吸取王莽的教训,采取“柔道”治理天下,先使天下安,释放奴婢, 整顿吏治,重行三十税一的西汉旧制,以减轻农民负担,并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恢复了宽松安定的局面。使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以史实证明。­第11课 割据与分裂­练习与测评­1.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痛败北?­官渡之战胜利:主观——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经济上努力发展辖区经济,使其实力迅速增强。客观——袁绍的骄傲与轻敌。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惨败:主观——骄傲轻敌,对南方的状况缺乏了解,战略上失误。客观——­孙刘联合抗曹,运用火攻,大获全胜。2008年在赤壁曹操败北。­2.简述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并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曹魏占据北方,时北方是经济的重心;蜀汉另据川汉天府之国的有利地形;孙吴割据江南的优势自然环境。据此,曹魏的广泛屯田,恢复经济;蜀汉的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开拓西南;孙吴的江南开发,发展航运均是他们因地制宜进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三国鼎立局势形成后,其实力均衡,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皆运用政权的力量,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多种因素的作用,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探索与争鸣­隋唐以前的中国早期历史,呈现的是一条时分时合的演进轨迹。造成分的现象有多种原因,如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地区差异造成的地方意识,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衰弱的中央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等。­请根据你了解的历史知识,分析三国分立的原因,并对这种状况做一评价。­自东汉末期一路走来,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时期。造成三国分裂的原因,­有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在汉代还未消亡;地区差异造成的地方意识——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 ——豪强地主一旦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充足的经济资源,往往与丧失控制力的统一王朝分庭抗礼,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衰弱的中央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外 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五胡入主中原等。­评价:分裂割据必然对社会经济和民间生活造成危害,民心总是渴望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下,避免战乱,获得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要求合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从大一统帝国的中央集权体制看,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不断加强对地方的严密控制,在全国范围内 实施有效的统一管理,是其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统一需要的日益增强,分裂因素的不断消解,使中华帝国的发展实现了从“分分合合”向“终归一统”的迈进。­

第一课
一、一万 畜牧业 炎黄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
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民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鸟和太阳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二课
一、禅让 世袭 国家 二里头文化 B C B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的社会代替“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
二、宫殿建筑群的出现,说明社会分化明显;青铜器、玉器大多用做礼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等级森严及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
材料一中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材料二中有关“城…,礼…”的记载。
考古发掘出的遗址、遗物对文献记载具有印证或补充的功能。
第三课
一、汤 内服 外服 甲骨文 商 B A C D 政:实行内外服制。经:重视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文:甲古文是较成熟的文字。思:崇尚鬼神和祖先,实行礼治。
二、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和统治状况等。
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占卜的风俗印证了材料二中的表述。
甲古文是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印证了一些历史文献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使商王朝历史成为信史。
第一单元练习
一、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期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最为集中。
同:旱地农业和稻作农业几乎同时出现,呈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异:南稻北粟,具体作物不同。因:地理位置不同,北方干旱少雨,适合旱作农业;南方潮湿多雨,适合稻作农业。 C 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使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同时,使比较稳定的定居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
二、部落间**激化;产生了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政治实体。区别:最初的农耕聚落是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而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
有一定道理。因为墓葬随葬品差别明显,体现高下不同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随葬品按不同等级进行配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森严的礼制文化的发端;朱书字符,可能是早期的文字;规格较大城址的发现,也体现出社会分化明显。
移:从禅让制到世袭制。象:标志私有制的确立和国家的产生;标志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因: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的出现等。
商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形式、功能多样,纹饰独特等。 A 因为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在甲骨文基础上的汉字的持续的发展为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汉字还对一些东亚国家的文字创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因为在未发明文字以前,很多事件都是通过口传的。神话传说,一方面俱有夸张和想像的成分,可信度低;但由于神话传说承载的是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又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隐含其中,值得珍视。
用火、畜牧、耕稼。
D 因为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看,二里头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和夏朝非常吻合。
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材料。历史文献、考古发掘。通过地下材料,对纸上材料进行补充、印证和辩伪等。
甲古文辞。因为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文卜辞是当时人们活动的直接记载,是研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非常高;再加上辞中所见殷王室的世系与《史记•殷本记》所载商代帝王世系基本同,故商历史被称为信史。
第四课
一、封邦建国 殷人 礼乐 天命 A A D B
二、周公,名旦,是周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被称为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武王去逝后辅政成王七年,平定各地叛乱,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佘势力,制定礼乐制度,提出了一套“敬天保民”的思想。这些措施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疆域和影响,并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食器。
王(政)权。
牧野之战,武王灭纣,建立西周。
表明了楚王凯觎周朝政权,想取而代之;反映了周朝后期诸侯力量的加强和周王室的衰微这一历史事实。
第五课
一、中央集权大一统 秦 士 儒 法 道 CCDAC
二、A:adfg B:e C:b D:ch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练习与测评
1、人们常说,先进可以变成落后,后来者也可以居上。试以秦统一为例,说一说后来者居上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变法图强,奋起直追: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②政策要稳定、连续:商鞅虽然惨遭杀害,但其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③打破传统,重用人才:秦打破宗法制的界限,竭力吸收他国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尊为“客卿”。由于上述原因,秦国后来居上,迅速强大,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
2、结合第5、第6课内容,谈一谈秦朝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政治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形成“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经济基础:铁制农具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犁耕技术,耕地面积扩大,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各地经济联系加强;理论基础: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
条件和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措施,重用人才,国力强盛,兵力强大。各诸侯国间交通便利,秦国民风淳朴,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国。

图,教参



不能发图,你去我qq空间看吧,有。如果有心要的话,那再联系我,我告诉你号码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表明了楚王凯觎周朝政权,想取而代之;反映了周朝后期诸侯力量的加强和周王室的衰微这一历史事实。第五课 一、中央集权大一统 秦 士 儒 法 道 CCDAC 二、A:adfg B:e C:b D:ch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练习与测评 1、人们常说,先进可以变成落后,后来者也可以居上。试以秦统一为例,...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综合测试答案
31AFBCG 32(1)“金字塔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2)政治制度:古代埃及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因为建造巨大的金字塔需要耗费数十万人力和长达20年的时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动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没有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是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 建筑技术和科学发展水平高。金字塔是...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
4、拓展探究:(1)陶制仓廪器物的美学价值;(2)反映了汉朝仓廪建筑的形制;(3)其反映了汉朝的建筑形制,因为从图片的器物看,屋顶是庑殿式的。­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 读图学史­ ­ 比照第6课“秦疆域图”,找出两者疆域四至的异同,并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 秦之疆域:东至东海、南至南...

有高一历史第二分册中第二单元单元练习的答案吗?急求!
前面的去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8872005.html看最后的那张图~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
抱歉,来晚了~

求高中历史 第二分册练习部分 第二单元单元练习答案
前面的去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8872005.html看最后的那张图~纸有点皱,将就下吧~有很不错了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第10,11课
图,教参

上海二期课改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
因为百度里是传不了两张图的 所以只传了第六课的,和第二单元前半部分的。第二单元练习的后半张就去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085138.html 抱歉啊。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十六课 急求。
你的历史书是人民版,岳麓版还是人教版的啊,还有你得跟我们说你的练习册名字是什么啊?现在高中的练习册总类非常多

求上海二期课改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的知识梳理!
我们老师给了我们考纲,希望对LZ有所帮助(B和C的内容是重点最好背出来)已发送LZ注意查收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
斋莘阿美:[答案] 第一课 一、一万 畜牧业 炎黄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 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民房...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斋莘阿美: 话说,拓展练习我实在不想打啊……10课1,王莽、托古改制2,文教治国、皇家图书馆、郡国学3,C4,D5,C6,C11课1,黄河流域地区、中原、生产技术、生产经验2,C3,B4,C5,A6,C12课1,西晋、(第二空我错了,不知道答案)2,大兴安岭、魏、北魏3,B4,B5,C6,D7,D13课1,分科考试、隋朝、唐朝、明经、进士2,D3,C4,C5,D6,C7,C8,书上应该有答案吧……我不打了……还有第三单元练习么……我没做啊……TAT好人,给我点分分吧……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一 历史 第二分册 答案
斋莘阿美: 第一课 一、一万 畜牧业 炎黄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 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答案!!(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
斋莘阿美: 第一单元练习 一、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期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最为集中.同:旱地农业和稻作农业几乎同时出现,呈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异:南稻北粟,具体作物不同.因:地理位置不同,北方干旱少雨,适合旱作农业;南方潮...

珠海市15044613720: 急求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
斋莘阿美: http://hi.baidu.com/%BF%C9%B0%AE%CD%C3%CD%C3/blog/category/%C4%AC%C8%CF%B7%D6%C0%E0 看看这个是不是 希望对你有帮助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综合练习答案
斋莘阿美: 这里有 http://hi.baidu.com/%BF%C9%B0%AE%CD%C3%CD%C3/blog/item/52b22e38d382142eb9998f1c.html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一历史第十课东汉兴衰的课后答案
斋莘阿美: 1.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共同原因:吸取前朝(秦朝、王莽新朝)的繁民劳众,激化矛盾的教训,可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加强中央集权,维...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8~16课答案 -
斋莘阿美: 只要选择题部分?第八课.DADD 第九课.CDCDC 第十课.CDCC 第十一课.CBCAC12.BBCDD 第三单元.DA13.DCCDCC14.BAAC15.AB16.DADCB 综合:AABCBBCBDDBBDDBBDDCCAADCCCADDD

珠海市15044613720: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综合测试的答案!不要图!速度在线
斋莘阿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c9085b0100gb6j.html 要是打不开 你就上百度打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综合测试答案 马上就可以看到 新浪博客 顾小北 的 那篇答案了 打开那个网址就是了~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