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句中哪个词具有假借义?请解释说明。

作者&投稿:敖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求翻译~

翻译: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
节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扩展资料《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这个于,介词,意思是“在”.
头发花白的人不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沉重的东西了.

题中说的假借,并非指“六书”中的假借,而是通常说的通假。
句中的“颁”通“斑”,是通假字,颁白即斑白,头发花白之意。原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出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带于道路矣句式
颁白者不负带于道路矣是状语后置句。于,介词,在。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状语后置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五亩大的宅园,在里面种上桑树,...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什么句式
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是一种句式,指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或某些副词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的现象。正常句式应该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译为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状语后置句的代表作品有:《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颁是什么意思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颁”的含义是“通斑”,意为头发花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关于王道的篇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在这个句子中,“颁白者”指的是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们,他们通常已经年迈,不再拥有强壮的体力去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背负重物。因此...

《寡人之于国也》的原文以及译文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句中哪个词具有假借义?请解释说明。_百度知 ...
题中说的假借,并非指“六书”中的假借,而是通常说的通假。句中的“颁”通“斑”,是通假字,颁白即斑白,头发花白之意。原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出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翻译是什么?
出自先秦孟子弟子录的《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节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认为造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答案】:D 孟子认为造成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项可“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项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C项可“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答案为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义之悌”出自哪里?
释义: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选自原文段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已”前俩句是什么 -
布废孚宁:[答案]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前一句 -
布废孚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上一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这道题怎么做: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 - __________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
布废孚宁:[答案] (1)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鸟倦飞而知还 万里悲秋常作客 (3)相见时难别亦难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4)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谨庠序之教, - __________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悲夫!有... -
布废孚宁:[答案] (1)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鸟倦飞而知还 万里悲秋常作客 (3)相见时难别亦难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4)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高中语文文言文有通假字的句子和意思,好的加分 -
布废孚宁: 有人教版和苏教版,不知你是哪个的.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
布废孚宁:[选项] A. 涂有饿莩. B. 直不百步耳. 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是什么句式
布废孚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现代语序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寡人之于国也考句 -
布废孚宁: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句子: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布废孚宁:[选项]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小知比及大知. C. 既来之,则安之. D. 孝公既没

攀枝花市17296571420: 《孟子,齐恒文之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前一句 -
布废孚宁:[答案]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翻译: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原文:梁惠王曰:“寡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