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这篇课文为什么写“蒙汉情深何忍别”?

作者&投稿:袁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能忍心马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中何的意思是怎能。忍的意思是肯。话的意思是说话。别的意思是离别。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表现出了蒙古与汉族的情深意浓!


《草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写作背景是什么?《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

草原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

《草原》这篇课文为什么写“蒙汉情深何忍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能忍心马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中何的意思是怎能。忍的意思是肯。话的意思是说话。别的意思是离别。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草原》一文记叙了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草原》主要内容概括: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

草原这篇课文 ,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草原》这篇课文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描绘了草原的壮丽景色和草原上人民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风土人情。在《草原》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首先展示了草原的广袤与美丽。草原被描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与天空相接,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作者通过描绘草原上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如绿色的草地、...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舍按照初入草原、欢迎远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主客话别的顺序记述,注意突出蒙古族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亲切联欢的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着蒙汉人民间的血肉深情。草原一文按(游览 )顺序,先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接着又描写了草原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远)的场面和主客(亲切联欢 ...

《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到草原访问的经过。

《草原》作者以什么为线索
《草原》作者以游览的时间顺序展开文章线索,当作者说“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乎虎旗”时,才可以理解为开启了游踪的线索,并把其见闻经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一写来。而在这时间的推进中,空间的地点,也有了明确的不同定位。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

闻喜县13989071515: 草原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和蒙汉情深来写 -
冯崔诺碧: 课文围绕草原和蒙汉深情来写. 《草原》通过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表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闻喜县13989071515: 老舍是满族人,为什么在课文《草原》里边却说是“蒙汉情深何忍别”? -
冯崔诺碧:[答案] 加强各民族的友谊

闻喜县13989071515: 老舍写草原的目的是什么? -
冯崔诺碧: 歌颂时代.老舍写 《草原》的目的也就是歌颂新时代中蒙古民众的幸福生活,为“人民公社”而献赞歌,赞美蒙汉人民的友谊.文章的几处句子很明显,如:“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

闻喜县13989071515: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草原》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
冯崔诺碧: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闻喜县13989071515: 人教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下)第一片课文<<草原>>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
冯崔诺碧: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手法.“蒙汉”借代“蒙汉两族人民”,“天涯”借代“边疆”,这里即指“内蒙古”,“碧草”借代“大草原”,“斜阳”借代“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这句话所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蒙古和汉族就是好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不仅是朋友的聚会,更是两个民族的友谊的见证.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闻喜县13989071515: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怎么理解? -
冯崔诺碧: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著名作家老舍所写的文章《草原》,全句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能忍心马上就分别,所以大家都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闻喜县13989071515: 读了草原这篇课文的感受 -
冯崔诺碧: 《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

闻喜县13989071515: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话斜阳的意思是什么?
冯崔诺碧: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

闻喜县13989071515: 草原这篇课文是通过描绘哪几个方面的盛况来看来表现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 -
冯崔诺碧:[答案] 《草原》作者老舍.叙述了老舍一行人访问草原的情形,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浓厚感情,望采纳

闻喜县13989071515: 草原里的这两句话怎么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简单的解释 -
冯崔诺碧: 蒙古族和汉族的情谊深厚,怎能忍受马上别离呢??在天涯出,碧草初说着那斜落的夕阳. 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表达中心的作用.前面作者写和蒙古人一起赛马,吃奶茶,烤羊(,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以及我们相处的融洽,都表达了一种,蒙汉情深,蒙汉一家的思想感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