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代的错别字?

作者&投稿:郴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在写错别字~

通假字绝非错别字!
古文的通假字有两原因:
1、汉字数量不足。古汉字的总量比现在少得多,很多字必须“兼用”。
2、古汉字的字义有一个发展完善到规范的过程。其间,一些字义分工不明确,有的相互交叉。在那种情况下,出现一词多字的现象很正常。

所谓通假,是相对今天的汉语词汇和读音而演变出来的现象。也就是说古代并无通假的说法,因为古代人以读音认字,是以音为主而不是字,这个时候不存在假的问题。但是今天的人不会读,所以说那个字是“假字”。
由于普.通.话读音不是古代汉语语系,因此大量古文出现语音不对的现象,但是以汉音是不会有问题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现代语法专家提出了通假提法,其实是增加了古文的阅读困难。
所以这是语法演变带来的新变化现象,不是古代就有的。

当然不是,只是古人和我们的文字用法不同罢了。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不是,因为古代的字数有限,而且一词多意是很普遍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就产生了许多新的字,它们都各自己有自己的意思,一字多意的现象就少了,就像"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的"见"字就是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例外鲁迅的作品就有很多错别离但是由于自己在文坛的地位,他就有权利用错别字(当然也是无心)而我们就可以把他的错别字当做通假字

应该是,因为古代的字数有限,而且一词多意是很普遍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就产生了许多新的字,它们都各自己有自己的意思,一字多意的现象就少了,就像"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的"见"字就是这种情况

一部分是错别字,一部分是古今字体变化造成的.多读点古文就知道了,哪个是写错的,哪个是历史问题一看便知.

古人也会写错别字好不好,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楼的大哥啊~~~~~~

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这种情况

我认为是,中国人就是这样,明明祖先造下的字,到他们这一代不认识,还说什么通假字,其实就是通假的字,


文言文的通假字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一些字形相似或发音相近的字,它们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以增加文辞的变化和表达的丰富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通假字:1. 乎\/于:表示处所或方向。2. 是\/之:表示属于、关于。3. 是\/於:表示动作、行为。4. 者\/之:表示主体或状态。5. 也\/乎:用于疑问句。6. 与\/及: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现代人说的错别字?
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文言文里通假字是什么?
2、不:通“否”,不能。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二、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 尊君在不。“不”通“否”, 读 fǒu,表示否定。三、古今异义 《咏雪》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陈太丘与友期》1、去 古意:离开。...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怎么判断?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一句话里如果有通假字而我们没有看出来,只照它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就会解释不通或者把句意解错。例如《鸿门宴》里有这么三句话: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文言文通假字是什么?
常用文言文通假字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

文言文当中有很多的通假字,它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吗?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拉丁语系是表音文字。从根本上说,汉字虽说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假音表意的。这也是为什么通假字的借字和本子往往...

文言文有通假字那个字的读音读什么音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读被借用后的音。通假就是借用,“用它当作另一个字”,在被借用的地方,它已经不是原先那个字,因而不能读原来的读音。如“披头散发”,写为“被发”,借用“被”代替“披”,这时,它的音义就是“披”了。

文言文中有哪些通假字?如何区分?
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中“尊君在不。”其中,“不”通“否”, 读 fǒu,表示否定,相当于“吗”。2、词类活用 “友人惭” 意动用法。惭:感到惭愧。3、实词 (1)内集:内,这里指家庭内部。集,指聚会。(2)骤:急。(3)纷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4)拟:相比。(5)期:...

古文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古文中的通假字不是古文中的错别字,但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错别字。汉字是一步一步的演化过来的,古代和现代的汉字并不完全相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古文《劝学》中有一句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句中的“知”字就为通假字,通现代的“智”字,...

万安县17169251706: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
夙策健朗:[答案] 通假字 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② ...

万安县17169251706: 通假字是否就是古代的错别字? -
夙策健朗: 是,因为古代的知识没有那么关,所以有很多字不知道写就用别的字代替那个不知道的字 百科上说是: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万安县17169251706: 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对吗? -
夙策健朗: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

万安县17169251706: 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在写错别字 -
夙策健朗: 通假字绝非错别字! 古文的通假字有两原因: 1、汉字数量不足.古汉字的总量比现在少得多,很多字必须“兼用”. 2、古汉字的字义有一个发展完善到规范的过程.其间,一些字义分工不明确,有的相互交叉.在那种情况下,出现一词多字的现象很正常.

万安县17169251706: 通假字是不是就是古人所写的错别字? -
夙策健朗:[答案] 不是.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

万安县17169251706: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
夙策健朗:[答案] 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

万安县17169251706: 古文的通假字有可能是错别字吗 -
夙策健朗:[答案]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错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

万安县17169251706: 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错了? -
夙策健朗: 有的是因为都是手写本 所以抄录的时候写错了 就成通假字 但是大部分不是这样的 六书中有一个叫假借 就是借用别的自来表达这个字的意思 这是取字义一个方法

万安县17169251706: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代的错别字? -
夙策健朗: 通假字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

万安县17169251706: 古文通假字是错别字吗?大部分通假字都是和原字 形差不多,例如:“缪”通“穆”,“说”通“脱”,现代人写错别字很正常,相信古人也是.而且如果不... -
夙策健朗:[答案] 不是错别字.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