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字季升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冀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明史 许进传

1、翻译:小王子很久没有进贡了,派遣一千五百多人的使节团叩关请进,许进因为得到特许,灵活自主地接纳了他们

2、许进传

许进,字季升,灵宝人。成化二年进士。除御史。陈钺激变(因 *** 发生变乱)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同僚)论之。汪直怒,摘进他疏伪字(不规范的字),廷杖(杖责。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杖责朝臣于殿阶下)之几殆。 弘治元年巡抚(巡察安抚)大同。小王子久不通贡(进贡),遣使千五百余人款关(叩关。入关求见),进以便宜(见机行事)纳(接受,接待)之。请于朝,诏许五百人至京师。已而屡盗边(侵犯边境),,进被劾,不问(不追究)。

迁陕西按察使。阿黑麻攻陷哈密,使其将守之。尚书马文升谓复哈密非进不可,乃巡抚甘肃。大风扬沙,军士寒栗僵卧。进出帐外劳军,慷慨曰:“男儿报国,死沙场幸耳,何泣为!”将士皆感奋(感动振奋)。夜半风止,大雨雪。进曰:“潜师(秘密出兵)远袭,利在捷速,”及明,冒雪倍道(兼程)进。又六日奄(忽然)至哈密城下。官军四面并进,拔其城,。贼退保土剌。守者八百人,诸军再战不下。或欲尽歼之,进不可,遣使抚谕(安抚晓谕)即下。

十三年,火筛大举犯大同,边将屡败。敕(皇帝命令)进与太监金辅、平江伯陈锐率京军御之,无功。言官劾辅等玩寇(消极抗敌),并论进,致仕(辞官)去。

正德元年为尚书。应诏陈时政八事,极言内监役京军,守皇城内侍横索月钱诸弊,多格(搁置)不行。又以帝狎比(亲近)群小,请崇(推重)圣学,以古荒淫主为戒,不纳。中官(宦官)王岳奏官校王缙等缉事捕盗功,各进一秩。进言:“边将出万死馘( guó,在边境巡逻时偶然碰到来犯之敌,将其执杀并割其头颅)一贼,始获晋级。此辈乃冒滥(不合格而滥予任用)得之,孰不解体(人心离散)?”

进性通敏。刘瑾弄权,亦多委蛇(假意敷衍)徇(顺从)其意,而瑾终不悦。欲去进用刘宇代。焦芳以干请(请托)不得,亦因挤进。三年八月,南京刑部郎中阙(空缺),适无实授(正式授命)员外郎,进循故事(旧例)以署事(代理职事)主事二人上。瑾以为非制(不合制度),令对状(臣子向皇帝陈述事状)。未几,坐(因为)用(任用)雍泰削其籍。二子在翰林,俱输赎(缴纳赎金)调外任。瑾又摘进在大同时籍(登记)军出雇役钱,失勾校(查考校核),欲籍(没收)其家。会瑾诛得解,复官致仕。

2. 《上冢宰许公书》全文翻译 急

[1]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

[2]冢宰:亦称“太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部尚书也称冢宰。许进时为吏部尚书,故称冢宰。许公:许进,字季升,号东崖,灵宝(今属河南)人。成化进士。公元1506年(正德元年),累迁至兵部尚书,半年后,改任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瑾诛,复官致仕,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

[3]清议:这里指舆论。攸:所。与:赞许。

[4]景附:即“影附”。

[5]私抃(biàn):私心欢欣。抃,鼓掌。

[6]幼冲:幼小。

[7]权阉:当权的官宦。

[8]明恤:明于救弊。伏节:死节。

[9]正:通“政”。

[10]为容:指取容于人。

[11]伏谒:古代谒见尊者,伏地而通姓名。这里意谓拜见。

[12]声烈:声名功烈。

[13]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以下对答之文见《史记·孔子世家》,但非原语。

[14]穑:收获。

[15]顺:顺应每人的要求。

[16]均:调和,调节。

[17]阍(hūn)者:守门人。

当今现在,圣上年幼弱小,太监宦官在朝中专权用事,导致朝廷纲常不正,国策错误混乱。下察人事,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过分的了。但是,满朝上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主持正义,体恤国情,临危不惧,仗义执言。我虽然孤陋寡闻,却也能体会出阁下的忧虑。就国家而言,贤才在位,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叫虚弱。以现今的局势来看,称作虚弱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我认为不辜负朝廷和黎民的希望,正本清源,您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大人即使想高枕无忧,恐怕也是很难如愿的。 当初,子贡曾对孔子说:“先生您的道义,过于博大,而天下无法接受,为什么不稍微降低点标准呢 ?”孔子说:“好农夫只能做到精耕细作,却无法保证五谷丰登;好工匠可以做到巧夺天工,却不能处处顺迎人意。君子则只有不断修身养道,并以此来规范行为,统摄言论,而不会降格以求。子贡啊,你不努力修养道德,却只想着取悦于当世,你的志向也太渺小了吧!”如此看来,一个未做官的读书人,尚且不可随俗,更何况身居要职,总理百官,治理天下的当权者呢?否则,又怎能成为众臣群官中的中流砥柱,天下百姓的希望所在呢?当今天下,就连匹夫、女子都知道为国事担忧。我惟一感到安慰的是,您老仍然大权在握。切望阁下深思熟虑,善自珍重。

3. 文言文翻译小王子久不通贡,遣使千五百

小王子很久没有通贡,派遣使臣一千五百人(款关)。

出自《明史》:

许进,字季升,灵宝人。成化二年进士。除御史。历按甘肃、山东,皆有声。陈钺激变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论之。汪直怒,构珍下狱,摘进他疏伪字,廷杖之几殆。满三考,迁山东副使。辨疑狱,人称神明。分巡辽东,坐累,征下诏狱。孝宗嗣位,释还。

弘治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小王子久不通贡,遣使千五百余人款关,进以便宜纳之。请于朝,诏许五百人至京师。已而屡盗边,进被劾,不问。三年复窥边,进等整军待之。新宁伯谭祐以京军援,乃遁去。又乞通贡,进再为请,帝许之。当是时,大同士马盛强,边防修整。贡使每至关,率下马脱弓矢入馆,俯首听命,无敢哗者。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4. 夏元吉 文言文阅读原文翻译

夏原吉,字维哲,他的祖先是德兴人。

他的父亲夏时敏在湘阴做教谕官,于是在这里安家。夏原吉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努力学习,奉养母亲。

因州县地方官荐举进入太学,后被选入宫中书写皇帝的诏令。诸生中有的人大声说笑,夏原吉端正地坐着很严肃。

明太祖暗中观察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做户部主事。明成祖即位,调任他任左侍郎。

浙西发大水,主管官员治水不见成效,永乐元年,命令夏原吉去治水。夏原吉穿着布衣徒步行走,日夜治理谋划,最热的天气不张伞盖,他说:“百姓劳苦,我怎么忍心独自舒适呢。”

治水完毕,他回到京城。永乐七年,皇帝北巡,命令夏原吉兼代理皇帝所至之地的礼部、兵部、都察院政事。

有两个禁卫军官冒领月俸,皇帝要斩他们。夏原吉说:“这个不合法律,假如他们确实是盗窃,将施加什么刑罚呢?”皇帝于是停止了斩他们的诏令。

明宣宗三年,随从皇帝北巡,皇帝拿夏原吉袋子里的干粮尝了尝,笑着说:“怎么这么难吃啊?”夏原吉回答说:“军队中还有挨饿的人呢。”皇帝命令把高官的饭食赐给他,而且犒劳了将士。

夏原吉有宏大的气量,人们不能测量它的边际。同在朝班的官员有优点,他就采纳接受;有的人有小过失,他一定为他们掩盖不张扬。

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他所穿的皇帝赐给的金织衣服,夏原吉说:“别害怕,脏污可以洗掉。”又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精微的文书,磕头请求死罪。

夏原吉不追问,自己入朝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皇帝命令换了文书。吕震曾排挤夏原吉。

吕震为他的儿子请求官职,夏原吉认为吕震在“靖难”时守城有功,为他向朝廷请求。平江伯陈 起初也厌恶夏原吉,夏原吉反而时常称赞陈 有才能。

有的人问夏原吉:“气量可以学吗?”他说:“我年幼时,有人触犯了我,我不曾发怒。开始在脸色忍耐,中间一段时间在内心忍耐,时间长了就没有什么可忍耐的了。”

他曾经夜晚审阅记录罪犯口供的文书,拍着桌子叹息,笔要下落总是停止。妻子问他,他说:“这是年终执行死刑的奏章啊。”

有一次他与同朝班里的官员到别的地方饮酒,晚上回来时赶上下雪,经过宫门,有人想要不下马。夏原吉说:“君子不能因要昏暗中使品行堕落。”

他谨慎如此。

5. 耶律仁先传文言文阅读

耶律仁先,字纠邻,乳名查剌,孟父房之后裔。父耶律瑰引,为南府宰相,封燕王。

仁先魁梧隽秀,富于智慧和谋略。重熙三年(1034),补为护卫。兴宗皇上与他谈论政事,觉得他有才。仁先因受一世罕有之宠遇,言事无所隐讳。授为宿直将军,累迁至殿前副点sLKJ.oRg检,改任鹤剌唐古部节度使,不久征召为北面林牙。

十一年(1042),升任北院枢密副使。时逢宋朝请求增加岁币银绢以换回对十县土地的所有权,仁先与刘六符出使宋国,仍然坚持岁币文书用“贡”字。宋人拒绝。仁先说“:从前石晋王朝报本朝之恩德,割让土地进献,周人强行夺取之,谁是谁非,如何做有利,如何做有害,清清楚楚。”于是议定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仍旧称为“贡”。回国之后,任同知南京留守事。

十三年(1044),讨伐夏国,留仁先镇守边境。不久,召任契丹行宫都部署,上奏折请求免除王子班郎君及诸宫的杂役。十六年(1047),迁任北院大王,奏称如今两院户口众多且富足,请求免予由他部来帮助服役,诏令从其所请。十八年(1049),再度举兵伐夏,仁先与皇太弟重元担任前锋。萧惠在河南失利,皇上还想进兵再战,仁先全力谏阻,皇上便停止进兵。后来担任了知北院枢密使,迁东京留守。女真恃仗地势之险要,不停地侵犯掠夺,仁先请求开挖山地沟通道路以控制之,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封为吴王。

清宁初,任南院枢密使。因耶律化哥诬陷,出贬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改号隋王。六年(1060),再度担任北院大王,百姓走数百里前往欢迎,就像见到父亲和兄长一般。当时南院枢密官涅鲁古、萧胡睹等人妒忌他,请道宗皇上让仁先担任西北路招讨使。耶律乙辛上奏说“:仁先是旧臣,德望冠绝一时,不应外补任京外官。”又拜为南院枢密使,改为许王。

九年(1063)七月,皇上出猎于太子山,耶律良奏称重元谋反,皇上召来仁先与他谈论这件事。仁先说“:这种人凶残狠毒,我本来就怀疑他很久了。”皇上敦促仁先搜捕之。仁先出宫,又说:“陛下应当小心防范!”还未来得及披挂,重元已经前来攻打行宫了。皇上想到北、南院去,仁先说:“陛下如果撇下扈从单独出去,贼人必会紧随其后,况且南、北大王之心也不可知。”仁先之子挞不也说:“皇上自己的想法怎么能违逆呢?”仁先发怒,打了他的脑袋。皇上明白了,便将讨伐贼人之事全权交付仁先处理。于是将马车排列为营垒,拆开行马(衙前木架形路障),制作兵器,仁先率领属吏近侍三十余骑结阵于行马之外。及至交战,贼众大多投降。涅鲁古中流矢坠马,被活捉,重元带伤而退。仁先觉得五院部萧塔剌居所最近,赶紧召他来,分头派人会集诸军。黎明,重元率领奚人两千人前来攻打行宫,萧塔剌的兵马正好赶到。仁先料想敌人势必不能持久,等待他们气馁时再行攻击。于是背着营垒结阵,瞅准机会奋勇出击,贼众奔逃溃散,仁先率兵追杀二十余里,重元与数骑人马逃跑了。皇上握着仁先的手说“:这次平乱都是你的功劳啊。”加号尚父,进封为宋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并亲自为他制文以示褒奖,又诏令绘制《滦河战图》以表彰其功劳。

咸雍元年(1065),加于越,改封辽王,与耶律乙辛共同主持北院枢密事务。乙辛倚恃宠幸,违法行事,仁先阻止他,因此受到忌恨,出贬为南京留守,改为晋王。仁先存恤孤独,禁绝奸恶,宋人闻风震慑畏服。论及他的人认为自于越休哥之后,可令宋人畏服的,只有仁先一人。

阻卜塔里干背叛王命,仁先担任了西北路招讨使,赐给鹰纽印及尚方剑。皇上晓谕说:“你此去离朝廷太远,如果每次都奏明后再行事,恐怕会失去机会,你可以随机行事,先斩后奏。”仁先严密设置斥候(望台),扼守敌人的要塞,对于顺服的部族加以笼络安抚,各种政务都整治得有条有理。塔里干又来侵犯,仁先迎击,追杀八十余里。大军接着赶到,又击败了塔里干。别部把里斯、秃没等人前来援救塔里干,见他屡次挫败,不敢交战而投降了。北部边境便得以安宁。

八年(1072),仁先去世,年六十岁,遗命让家人薄葬。弟义先、信先,子挞不也。

6. 李恂奉公不阿文言文阅读题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

……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

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后复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选自《后汉书》【翻译】 李恂,字叔英,后汉临泾人,在李恂任兖州刺史的时候,以清廉俭朴为下属作出了表率.,一张极普通的羊皮是席上垫的褥子,盖的是麻布被子。

后来李恂又转任张掖太守,又素有威严沉毅之名。当时,大将军窦宪的军队驻扎在武威,远近的官吏没有不敬献礼品表示敬意的,只有李恂廉洁奉公不趋炎附势,遭窦宪谗言罢了官。

后来,李恂又被征召做了皇帝的近侍,并被委以持节出使西域副校尉的重任,西域这个地方很富庶,出产很多的奇珍异宝。(李恂到达西域后)各小国的君主和官吏们按照惯例派人赠送给李恂以奴婢、大苑良马、名贵香料、金银玉器等物品,可是李恂一样也没有接受。

【字词解释】 以清约:因为(他)清廉俭约 率:表率 屯:驻扎 拜:任职 贾:赠送 遗:送礼表敬意 受:接受【启发】 做人要做忠政清廉,正直的人。

7.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下注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8. 杨奂字文言文阅读答案

元史 杨奂传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黄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

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但奂始终不去严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8),诏令税课使刘用之招考各道进士,杨奂在东平两次因文章优秀而名列第一,于是随考官至燕京拜见耶律楚材。

楚材奏请授奂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临行时对楚材说:“在下不才,错蒙重用。

书生理财本非所长,况河南兵荒马乱之后,遗民不多,今日宜休养生息,否则会引起民怨。希望给我抚恤百姓的时间,得以稳定民心。”

楚材以为此言极是,表示同意。到任后,杨奂召集当地名士讨论如何简政裕民。

他自己巡视境内各地,调查盐课实行情况。有报告说盐课增加,奂责令地方当局减四分之一。

不到一月,政治清明,舆论称赞。奂居官十年后请求告老至燕之行台安度晚年。

宪宗二年(1253),太子忽必烈曾屡召奂出任参议京兆宣抚司事,奂多次谢绝,宪宗五年寿终,享年七十岁,赐谥文宪。 奂天资聪明,记忆力强,文章简练,朝廷老臣也愿与他交往。

关中虽多名士,但名声均不如奂。奂不好财,家虽不富却竭力资助别人,看到别人有长处则大加宣传,若有小过则极力劝改。

所著《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均流传于世。




许进字季升文言文阅读
1、翻译:小王子很久没有进贡了,派遣一千五百多人的使节团叩关请进,许进因为得到特许,灵活自主地接纳了他们 2、许进传 许进,字季升,灵宝人。成化二年进士。除御史。陈钺激变(因 *** 发生变乱)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同僚)论之。汪直怒,摘进他疏伪字(不规范的字),廷杖(杖责。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

林甸县19321165216: 上冢宰许公书的文言文答案 -
攸典普拉: 作品名称:《上冢宰许公书》作品年代:明代作者:何景明文学体裁:散文作品原文: 中书舍人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攸与,群望景附,乡鄙末进,实亦私抃...

林甸县19321165216: 什么有神的四字词语 -
攸典普拉: 这个词语是:炯炯有神、下笔有神.炯炯有神: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下笔有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林甸县19321165216: 有什么带豹的四字词语 -
攸典普拉: 带豹的四字词语 :管中窥豹、 龙肝豹胎、 熊心豹胆、 豺狼虎豹、 翠被豹舄、 豹死留皮、 西门豹渠、 九关虎豹、 凤头豹尾、 未窥全豹、 虎豹之驹、 豹头环眼、

林甸县19321165216: 25短文两篇文言文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
攸典普拉: 河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林甸县19321165216: 请用123456789和净干朝幕颜色手脚空室组四字词语 -
攸典普拉: 一干二净朝三暮四五颜六色

林甸县19321165216: 办字组词有哪些词语 -
攸典普拉: 相关的组词: 办法、主办、公办、办事 照办、查办、惩办、筹办 经办、举办、办理、接办 采办、法办

林甸县19321165216: 文言文耳字一词多义 -
攸典普拉: 耳 名词义: 1、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

林甸县1932116521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邵亢,字兴宗,丹阳人.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时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试崇政殿,独亢策入等,除建康军节度推官... -
攸典普拉:[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百姓输运(粮食)(或赋税),耗费的已经太多了.正遇连年水旱灾害,又接着多加收取,恐怕不可以吧? (5分) (2)登记里巷中恶少年以及被废停职的吏员,一旦犯法,都将他们迁移安置,京城辖区内(京城脚下...

林甸县19321165216: 学习:二字用文言文怎么说 -
攸典普拉: “学习”的文言文说法如下: 1、修学:研究学问,学习. 出自:宋 张师正《括异志·乐大卿》:“性沉厚,少年修学时,尝就祖母寝榻前灯下看书.” 释义:他性格沉稳敦厚,年少学习之时,曾经在祖母卧榻之处的灯下看书. 2、治学:探...

林甸县19321165216: 文言文中虚词“焉”字有多少种用法? -
攸典普拉: 小新同学,下次请我吃饭! 1.代词 ①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A.心不在焉 B.语焉不详 【经典文言】A.犹且从师而问焉 B.人之所罕至焉. 2.兼词 ①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成语例释】习焉不察 【经典文言】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经典文言】且焉置土石? 3.语气词 表示停顿,或者反问语气. 【经典文言】杀鸡焉用牛刀 练习: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代词)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兼词,从哪里) ③未知生,焉知死(表反问语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