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期,人的名都是一个字的?什么时候开始有双字的?

作者&投稿:双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的名什么时候开始用两个字? 我发现三国时期人的名就一个字,什么时候开始用两个字?~

不提这个问题还没注意到,现在想一下,在三国之前还真找不到名是两个字的,在南北朝有了,如祖冲之,最少在明代以后,名基本上是两个字了,第一个为辈份,后一个为名

两个原因:一是避讳礼制,二是“王莽改制”。

《三国演义》的出场人物,有人做过统计分类,其中有名有姓者共1092人,有姓无名者40人,无名无姓,但在书中有活动和涉及具体情节者27人。

有几个人物出场不多,姓名不全,却容易记住。一是有名无姓的貂蝉,按杂剧里貂蝉的表白,她原是山西忻州木耳村人,姓任,父亲任昂,自己小名唤作红昌。汉灵帝选拔为宫女,职掌貂蝉冠,因而得名貂蝉。二是有姓无名的大乔、小乔,东吴的这对美女,没见有人提起她们叫什么。三是无名无姓只有个官衔:督邮,他说刘备“诈称皇亲”,想索取贿赂,没想到挨了张飞的一顿臭揍。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姓氏(包括10种复姓)共220种。张姓最多,有71人;刘姓次之,61人;王姓再次之,48人。孙、李、曹、陈、杨、韩、赵,均在20人以上。有的姓氏很生僻。

“三国”人物绝大多数是单名,取双名的印象中只有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三国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清一色的都用单名,这种现象与两点有关。一是避讳礼制。先秦的《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两字为名,只讳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讳。随着避讳制度的渐趋严密,“二字不偏讳”也成非礼了,不如“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二是“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王莽上台之后,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均不得买卖;还曾屡改币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他下达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

《汉书·王莽传》载:“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这则史料告诉我们,王莽做了皇帝后,派遣使者携带金银财宝送给匈奴的单于。单于回复说:听说中国取消二字名,我原名囊知牙斯,现在改名为知,以服从“圣制”。

王莽取消双名而主用单名的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后来东汉、三国等朝代取单名之风达300余年之久。王莽的长孙王宗本名叫王会宗,此人觊觎祖父大位,事败自杀,王莽在宣布对他的处理时还不忘名字的事,指定恢复他的原名,用双名表示惩罚。

众所周知,汉末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名人最多的一个时期。就曹魏来说,曹操、曹丕、于禁、张郃、张辽、乐进、徐晃、郭嘉、荀彧、司马懿等人,都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就蜀汉来说,刘备、刘禅、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被人们所熟知。至于东吴,也有孙权、孙策、孙策、陆逊、周瑜、吕蒙、鲁肃等家喻户晓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笔者提到的这些历史人物,名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字。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名字也是一个字,因为诸葛、司马是复姓。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大部分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是一个字的原因,很可能和儒家有关。在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对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是《春秋公羊传》表明儒家反对双字名,认为双字名非礼;二是儒家认为同一个人取两个名字是非礼的。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众所周知,在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伴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提升,《春秋公羊传》的影响力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从这一角度来看,《春秋公羊传》提倡名字为单字的主张,自然会影响到汉朝乃至于三国时期人们的取名习惯。

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也确实存在名字为两个字的人物,比如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秦武阳,战国末期燕国武士,燕国名将秦开之孙。年少时就犯下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后于公元前227年(此时岁数不详)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后来事败,荆轲被杀,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交代秦舞阳的下场。

双字名的历史人物也不是没有,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天才名将霍去病、御史大夫桑弘羊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桑弘羊的名字虽然是两个字,但是,他的儿子名为桑迁,也即桑弘羊没有继续让自己的儿子采用双字名。再比如霍去病的弟弟名为霍光,儿子名为霍嬗,孙子名为霍云,霍山。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在汉朝时期,大部分世家大族,都不会采用双字名。所以,霍去病在飞黄腾达之后,其后代也没有继续采用双字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西汉时期,人们取名采用单字还是双字,其实没有强制的规格。但是,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大权。对于王莽来说,将“二名非礼也”就理解为双字名不合礼法,下令禁止天下人取双字名。

《前汉书·匈奴传》记载:“时(王)莽奏令天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讽)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可见,王莽从法律上确定了取单字名。王莽之所以禁止使用双字名,名义上是为恢复周礼,实际上还是为了强化自己的地位,以古礼来束缚臣下。

在王莽一朝,取单字名是强制规定,很多之前双字名的纷纷改成单字名,而那些犯了罪的,还会给犯人恢复双字名,以示惩罚。根据史料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原名叫王会宗,后改名王宗。换而言之,即便是王莽的长孙,也不敢违背这一条规定,由此可见其影响力。王宗后来和舅舅欲图谋反叛,计划败露自杀。王莽下诏:“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剥夺其单字名,恢复双字名王会宗,以示名誉上的惩罚。而这,无疑强化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后,虽然取消了王莽的禁令,但是,“二名非礼也”直到东汉末年都是世家大族的主流观念。毕竟,对于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宏、刘协等东汉时期的皇帝,名字也都是一个字。在此基础上,就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自然也不好违背这一取名习惯了。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也不是没有名字为两个字的人物,比如淳于琼(?-200年),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淳于琼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淳于琼本人也被斩首。

在汉末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名字还是以单个字为主。而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情况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比如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萧方智、陈叔宝等历史名人,逐渐采用了两个字的名字。



并不是三国时期没有,而是当时名、字是分开的,而人们出于礼数,见面都以字相称,如果直接叫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只有相互仇视的两人才这样称呼,所以在称呼字的时候都是双字,比如孟德、玄德、仲谋等。
再说有没有两个字的呢,那是早就有了,西汉宣帝就叫做刘病已,后来才改为刘询。当然,这也和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关系,到了后期,生产力获得进步,更多的人口也就出现了名里的双字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了巩固统治,他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制,对人名方面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复名。据说这是因为王莽的长孙王宗企图篡位之事败露,王莽怒废王宗名号,复其原名,以示贬辱。
王莽之后,我国古人就养成了使用单名的习惯,使用复名被认为是不光彩的。

自王莽之后,整个东汉直到三国时期,古代社会中极少出现复名,只有下贱之人才会使用。
到了东晋,复名重新流行起来。这股风尚是由上流社会发起的,他们喜爱在单名前后加一个虚字,这个字完全没有意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标识,赋予名字更多的变化。


为什么三国时期,人的名都是一个字的?什么时候开始有双字的?
在汉末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名字还是以单个字为主。而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情况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比如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萧方智、陈叔宝等历史名人,逐渐采用了两个字的名字。

请问三国时期人的‘字’代表什么意思?
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当然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不过三国乱世,思想反动,冠而取字并不是一定遵循,曹冲、孙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

三国时期的人们的雨天雨具是什么?有伞吗?斗笠?雨衣呢?
至于伞的雏形就是“簦”,是指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也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及携带、使用相对不便等原因未被推广,到了后魏(北魏,晚于三国)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其著名人物的出生年表是什么?
1、张飞 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

三国时期的人,你最佩服谁?原因是什么?
曹操也是一位文人,曹魏时期北方的文学艺术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曹操的支持(参见蔡文姬如何从匈奴手中回到中原),而他自己也创作了很多词赋。总的来说,孙权,曹操,诸葛亮这三人都是三国时期宏观上来讲对中国贡献较多的人,但这几人之中我最欣赏曹操,他的魅力和魄力我们今人都能感受得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

三国时期的人们都吃什么呀
黄巾时不少人只能吃草根树皮,据说当时难民所过,寸草不生,更有甚者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曹操,袁绍等都公然将普通百姓做“菜人。(作为食物的人)”到了三国后期才有所好转。至于面食,那是到诸葛亮时才被猪哥哥发明,当时的人主要粮食是粟(小米),肉食一般也只是以烧烤为主,酒也是一二度...

三国演义哪个时期的人是什么学历啊
三国时期军事学硕士——庞统、徐庶、周瑜,这三位可以算得上一顶一的军事学家,庞统和周瑜一起上演火烧赤壁,徐庶帮助刘备挺过最困难的时期,这三位都是出色的军事人才,硕士学历实至名归。再来看看刘备的学历水平,刘备小时候不好好读书,整天和小赖子厮混,不学无术,最后靠编草鞋为生,...

历史上三国时期人们一般吃什么?揭示三国时期的饮食文化
先来看主食。汉代和三国时期,小米和大米是最常见的主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小米和大米。常用的方法是烹饪。一般来说,北方以小米为主,南方以大米为主。稻田主食的种植是因地制宜,记载在三国志年,当时大旱,蝗虫开始。断水太久,管好自己的土,引兵种稻,百姓靠其利。讲的是曹魏大将夏侯_亲自带领...

三国时期的著名名人
-254),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期蜀将。成年时为县功曹。刘备定蜀时山贼进攻郡县,县令弃家而逃,张嶷背负夫人,冒着白刃冲开贼围,因此扬名。建兴年间,广汉土寇作乱,其势猖獗,张嶷用设宴计,在席上亲率伏兵,斩贼首五十多人,旬日平乱。其后任马忠部下牙门将,北讨汶山...

三国时期的人物都有谁呢
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三顾茅庐:大多都记载刘备的确是去过三次,但究竟是怎么去,因为什么去,说法还不统一。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

盖州市17620125306: 三国人物为何大多数都单名一个字? -
说天通宣: 楼主也真是一个细心的人,不过有记载的三国人物虽然绝大多数都单名一字,但也有个别例外的; 譬如:孙权之妹、刘备之妻:孙尚香 曹操兄长之子:曹安民 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以及其父:黄承彦 关羽下将:博士仁 等 不过这几个不是女性就是无关紧要的人物,倒也并不具有太多的说服力;当然出现楼主提及的现象绝对不会是巧合,非要给个解释的话只能是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了 能力不足,到此为止,还请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替大家答疑解惑!

盖州市17620125306: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每个人的名都是一个字的? -
说天通宣: 两个字的少啊,那时一般名一个字,字两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名:孙尚香、乔朝容、乔夕颜、张仲景、胡车儿、朱士行、丁谧毋、黄承彦、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

盖州市17620125306: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的人名子全是单的? -
说天通宣: 从古至今,人们对自己姓与名十分珍重,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但在我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别号,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

盖州市17620125306: 三国人物为何都是单字名 -
说天通宣: 三国中的人物,为何绝大多数都是单字为名?从整个东汉以来到三国几百年来的人名,也大抵都是单字.这的确是个有趣的现象.查找资料,一切都与王莽有关.在历史上,王莽是个篡夺政权的短命皇帝,是他,把大汉历史划分成了西汉与东...

盖州市17620125306: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字绝大多是都是单字的呢 -
说天通宣: 这是姓氏文化的一种体现.三国时期,名字一般在姓之后只取一个字,如果被冠以二字的话就是贱名,是地位低下的代表,所以一般都只取一字.

盖州市17620125306: 为什么三国里面的人名都只有一个字 -
说天通宣: 中国的名本来就一个字,(这是自古的传统)的男人行过冠礼后还要取个字 名+字才是所谓的名字 汉朝以后因为外族入侵中原混乱有所在取名上发生了改变出现2个字的名但是依然有字.至于用法 姓+名=官方场合 字=好朋友之间显得亲密的称呼(非官方的面见时,处于套近乎的时候也用,也会在字后便加上兄、公等词表示恭维) 姓+字=非官方谈论他人时比较多见,一般面对面不用,略带一些蔑意的称呼 解放后字的概念基本已经模糊了,现在的人基本没有字了~~~~~~~

盖州市17620125306: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所有人的名字都是一个字 -
说天通宣: 1、王莽之前的人名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2、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3、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历史上整个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

盖州市17620125306: 为什么三国上的人名都只有一个字呢?如曹操,刘备,名都是单字 -
说天通宣: 西汉某年王莽篡位后推行行政,有一条就是单名,双名没文化,后来虽然王莽被推翻,但这条规矩深入人心,士族都觉得名有两个字没文化.其实你看三国里也有两个字的名儿,比如严白虎啦,基本都是出身低或是没文化的.

盖州市17620125306: 为什么三国的人的名字都是一个字?
说天通宣: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大改律法,行单名之礼,虽然后来王莽下台,单名之风流传甚广.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盖州市17620125306: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字绝大多是都是单字的呢?
说天通宣: 因为三国时期名双字为卑贱,只有罪犯 囚徒 隐士才可能会取双字名,所以人们都取单字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