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不受鲁君邑的注释

作者&投稿:戚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参不受鲁君邑翻译~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原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
1、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2、衣,动词,穿。
敝衣:破旧衣服。
3、鲁君:鲁国国君。
4、使人:派人。
5、邑:封地、采邑。
6、受:接受。
7、反:同“返”。
8、奚为:为什么。
9、畏人:害怕人。
10:骄人:在人面前骄傲。
11、纵:即使。
12、子:对人敬称,您。
13、终:最终。
14、全其节:使动,使其节全。

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曾参:曾子
不受:不接受
鲁君:鲁国国君
邑:采邑
采邑 【注音】:cài yì 【释义】: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由来---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曾子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曾参辞而不受。为什么呢?他说:“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显然,他在与政治权势的交往中保持着无私无畏、议而不从的态度。
孔子是以政治为轴心,以伦理道路为本位,来构筑其“仁”学体系的。孔门弟子概莫能外。但也必须看到,即使同一学派,不仅在性格、经历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曾参为孔子的后进弟子,入学时间上的延误,鲁钝的天资,在其思想成熟的时间上落后于其它弟子,但另一方面,又具有更深邃、更有耐力的特点。特别是孔子去世后,曾参独立生活实践的几十年间慢慢消化夫子教诲,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得,从而对孔子学说的某些方面予以推进。
1、不苟同权贵的君子品格�
《韩诗外传》卷一记,曾参为养活父母仕于莒,曾当过“得粟三秉”的官职。虽有从政经历,但综观其一生,仍然是一个孔子式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根源在于他那尽守礼约、躬守孝道、不苟同权贵的思想品格。他曾声言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
这种“以仁为己任”、“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大丈夫气概,实际上并不亚于日后的孟子,甚至从这一点看,似乎可以预示孟子精神的出现。以这种精神气概为向导,便使人很难想象他会持有做官从政、苟合政治权势的贪婪要求。与《庄子?让王》篇中所述见义忘利,安贫乐道的形象是一致的:“曾子居卫,温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声。天子不得臣,诸候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在“志”与“道”面前,形、利、心皆可忘记,政权官位又算得了什么呢?《说苑?立节》载:“曾子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曾参辞而不受。为什么呢?他说:“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显然,他在与政治权势的交往中保持着无私无畏、议而不从的态度。难怪《韩诗外传》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甚至对现实政治进行无情的揭露与鞭挞,孟氏使阳肤为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易喜。”(《论语?子张》)“上失其道”,可以说是曾参对现实政治形势总的批评性的看法。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面前,曾参的态度是“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候不听,则不干其士;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大戴礼记?解诂》)。不屈从、不苟合、刚直不阿清醒处世的君子品格—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原始儒家对待政治权势的正面态度与做人的基本原则。虽然不必一定卷入现实政治的漩涡,但一定清醒地保留着对专制政权的批评权力。�
2、修齐治本的政治理想�
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至善”既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政治上的最终理想。“诚意、正心、修身”是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实践。通过道德修养实现政治抱负,道德与政治水乳交融,正是儒家思想以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描述“治国平天下”宏伟蓝图的时候,接着讲得众、慎德、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故“治国平天下”者,应做“民之父母”,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孕育着孟子“民本”思想的萌芽。要赢得民心,就必须“慎德”。“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因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但“生财”也很重要。生财之道能使“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生财的目的在于富民,得民,“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因此又必须反对“聚敛之臣”。“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治国平天下者,不应“以利为利”,而应“以义为利也”。�“治国平天下”的要务在于“举贤”。“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要举贤,首先要知贤、好贤、容贤,而后才能用贤。应该做到“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而不应“人之有技,娼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绝不能让妒贤嫉能的“小人”担当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3、天人观中的“人为贵”思想�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盖天说”出现最早。它从直观出发对天地描述。认为天是圆形,好象伞盖;地是方的,好似棋盘,即“天圆地方”说。曾参察觉到“天圆地方”说存在的矛盾,提出“如诚天圆地方,则是四角之掩也”(《曾子?天圆》)。是说如果真是天圆地方,那么半球形的天与方形的大地怎么能够吻合呢?进而探索天地之规律,万物之本源。《曾子?天圆》中指出:“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阴阳之气各从其行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雪,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曾子·天圆》认为毛虫羽虫是阳气化生的,介虫、鳞虫是阴气化生的。人是倮生的,无羽毛鳞甲,乃是禀阴阳精气而生。
这就明显地突出人在万物天地中的地位。这正是儒家思想的特点。《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在人类中又应该发现推举聪明睿智的人,尊重人才。《曾子?天圆》讲毛虫中最突出的是鳞,羽虫中最突出的凤,介虫中最突出的是黾,鳞虫中最突出的是龙,倮虫中最突出的是圣人,只有圣人才能役使鳞凤黾龙。所以圣人是祭祀天地、山川、鬼神、宗庙的祭主,是人中之杰。进而倡导圣贤思想。


曾参不受鲁君邑翻译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

《曾参不受鲁君邑》的翻译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

曾参不受鲁君邑文言文翻译,曾参不受鲁君邑文言文翻译
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曾参不受鲁军邑的译文
是《曾参不受鲁君邑》吧。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为了自己的节操,不受他人的赠予。爱惜自己的贞节,不为权贵所控制。【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为了自己的节操,不受他人的赠予.爱惜自己的贞节,不为权贵所控制.【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
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能不怕他吗?”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此文摘自文库“曾参不受鲁君邑”

紧求“曾参不受鲁君邑”翻译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是什么意思?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的意思是对于曾参而言,能够保全他的节操的。出自:《曾参不受鲁君邑》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曾参不受鲁君邑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曾参不受鲁君邑文言文翻译: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土地,(并)说:“你可以用这块土地(的价值)穿着好一点。”曾子(坚决)不愿接受。退返后,再次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参不受鲁君邑的注释 -
厨人栋亚硒: 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参不受鲁君邑                          刘向   曾子①衣敝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③焉,曰:“请以此修衣... -
厨人栋亚硒:[答案] 14. (l)派 (2) 接受 (3) 害怕 (4) 听说15. (1) .接受他人馈赠 的人就会畏惧馈赠者;馈赠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2) 曾参的话,是足够用来 他的气节的.16. 曾子即使自身生活贫困,也...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参不受鲁君邑                           刘向    曾子①衣敝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③焉,曰:“请以此修... -
厨人栋亚硒:[答案] 14. (l)派 (2) 接受 (3) 害怕 (4) 听说15. (1) .接受他人馈赠 的人就会畏惧馈赠者;馈赠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2) 曾参的话,是足够用来 他的气节的.16. 曾子即使自身生活贫困,也不接受他人的馈赠,说明他爱护自己的...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参不受鲁君邑 翻译 -
厨人栋亚硒: “曾子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曾参辞而不受.为什么呢?他说:“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显然,他在与政治权势的交往中保持着无私无畏、议而不从的态度.孔子是以政治为轴心...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 -
厨人栋亚硒:[答案]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为了自己的节操,不受他人的赠予.爱惜自己的贞节,不为权贵所控制.【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 -
厨人栋亚硒: 曾参不受鲁君邑讲了什么道理:为了自己的节操,不受他人的赠予.爱惜自己的贞节,不为权贵所控制.【原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

江陵县19113652660: 翻译~~~~~~~~~~~~~~~~~~
厨人栋亚硒: 1.李白嗜酒 李白酷爱饮酒,每天都同嗜酒者在酒店喝得大醉.玄宗作了曲子,想要作乐府新词,急切地召见李白、李白却已经醉卧在酒店了.(把李白)召入(宫),用冷水浇他的脸,马上命令写诗,不一会儿,(李白)就写成十余首,皇帝非...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子不受邑给我们什么启示
厨人栋亚硒: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国的国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作为采...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气节的.” 无功不受禄,这是理...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子不受赐文言文翻译 -
厨人栋亚硒: 原文 编辑 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③.”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④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

江陵县19113652660: 曾子拒邑 “曾子不受”的理由 -
厨人栋亚硒:[答案] 无功不受禄,这是理所当然.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