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辞邑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丛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曾子辞邑》的译文

《曾子辞邑》,原文如下: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译文如下:有一天,他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因为他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鲁国的国君觉得这样的名人穿如此破旧的衣服在田里耕作,有失鲁国的体面,也失曾子的面子。于是,他就派人对曾子说,国王看到你如此大名鼎鼎的学者却穿着这麽破旧的衣服劳作,要封给你一块采邑,权切给你添置几件衣服用吧。可是,曾子并不领情。他坚决不受。没办法,国王派的人只好回去。国王又让他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来来回回反复多次,曾子坚持不收。使者就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后来这件事让孔子知道了,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2. 曾子辞邑翻译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勿受。”曾参穿破衣服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往请他做官,给他一座城邑,对他说:"请用这座城邑(的收入)来为您改善穿戴."曾子没有接受,反复前往,他也不接受.使者对他说:"您不是向别人要求,是别人献给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会怕他,给予别人东西的就会在别人面前骄横.即使您国君有恩赐,不对我骄横,我难道能怕他吗?"最终也没有接受.。




辞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3. 文言文全文的意思是什么 语“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长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他首先举...

孔子出行文言文翻译
《孔子出行》文言文翻译如下: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 文言文翻译
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天下高之。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岂可同哉!——《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 》直译:(过去)伯成子高不愿做官,拒绝封为诸侯,情愿归乡隐居种田,天下人都认为他品行高尚;如今的人如果拒绝做官隐居,(地位)就在乡民之下了,这哪能相提并论啊!意译:(过去)...

资治通鉴辛公义文言文翻译
2. 高分求古文翻译 这不是资治通鉴啊!这是《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编 编者毕沅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积二十馀年之力,四易其稿,以宋、辽、金、元四朝正史为经,以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参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叶隆礼...

文言文宜县县令记曾巩
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元丰五年(1082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8. 文言文《曾巩传》翻译 曾巩传 曾巩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贱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

商君遇难文言文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翻译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

贾逵文言文
1.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文言文翻译 后汉书.贾逵传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 九世祖贾谊,汉文帝时做过梁王的老师。曾祖父贾光,做过常山太守,汉宣帝时以吏二千石,从洛阳迁去。 父亲贾徽,从刘歆学习《左氏春秋》,还学习《国语》、《周官》,又向涂恽学习古文《尚书》,向谢曼卿学习《毛诗》,著有《左氏条例》...

孔子见齐景公文言文翻译
孔子见齐景公文言文翻译: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把廪丘邑赠给他,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弟子驱车,辞别一个离去。孔子见齐景公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卷四《立节...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文言文翻译
1、译文: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500里给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

翻译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
翻译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1. 孔子见齐景公翻译 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 孔子谒见齐景公,景把廪丘邑赠给他,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辞邑》的译文 -
朱妹依舒: 《曾子辞邑》,原文如下: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辞邑》:曾子辞邑》,原文如下: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 -
朱妹依舒:[答案] 曾参穿破衣服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往请他做官,给他一座城邑,对他说:"请用这座城邑(的收入)来为您改善穿戴."曾子没有接受,反复前往,他也不接受.使者对他说:"您不是向别人要求,是别人献给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拒邑的翻译 -
朱妹依舒: 曾子穿着破旧的咣佑踌劣俳浪躇映炊漂衣裳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到他那里赠给他一座城,说:“请用这座城的收入,改善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派来的人说:“这又不是先生向国君要的,是国君自己赠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别人赠送的东西就害怕别人;给别人东西的人就骄横地看待别人.'纵然鲁君赠给我一座城,没有骄横地对待我,我就能不害怕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拒邑翻译,急用ing!!!!!!!亲! -
朱妹依舒: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国的国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作为采邑.说:“请用这座采邑的收入,修饰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反复几次,曾子还是不肯接受.派来的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要露点高傲.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色,我也得处处小心,就怕得罪他呢!”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好品德,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拒邑带点字句子意思翻译(古文) -
朱妹依舒:[答案] 原文 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③.”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④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⑤...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拒邑文言文曾子衣敝衣①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
朱妹依舒: 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 ,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 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 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拒邑》重点字词翻译
朱妹依舒: 曾子衣敝衣①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③”,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④为不受?”曾子 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之⑤,予人者骄人⑥;纵子有赐,不我骄也⑦,我能勿畏乎?”终...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辞邑》中哪句话表明了曾子的处事原则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 -
朱妹依舒:[答案]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盈江县13570015449: 曾子拒邑的意思 -
朱妹依舒: 无功不受禄,这是理所当然.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